让生命永存十集电视系列片解说词选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十集电视系列片
让生命永存
解说词选粹
(《中国环境报》1999年7月14日)
生物多样性养育了我们上百万年,但它却在人类追求发展的欲火中急剧丧失
①热爱生命
历史大概会记住这一天,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城,人类实现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聚会。
联合国官员、国家元首、政府要人,成千上万的记者和民间团体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
这次大会上,各国要对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五个公约达成一致。
其中一个公约引人注目,那就是《生物多样性》公约。
在这些日子里,生物多样性这个刚出现几年的新鲜名词,就随着各国传媒的报道传遍世界各地。
在一个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时刻,为什么要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试想早期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生命能够发展到如此变化万千,真是令人惊讶不已!
当今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身长能达到30米,体重150吨。
相比之下,世界上最简单最小的生命,要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生物多样性,还体现在同一类生命中,苔藓这一类,就有一万三千种之多,这还仅仅是科学家知道的。
……
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它的价值恰恰在于每一样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第一层意思: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层意思是遗传的多样性。
千百年来,龙生龙,凤生凤,遗传基因在生命的繁衍中准确地复制着自己,使每一个物种都保持着自己祖先的特征,也保持着物种之间的不同。
在古代,人们认为生命和遗传是由神仙管的,现代科学发现,繁育和复制生命的密码,实际上就象我们的血肉一样,是物质的,科学家们叫它们做基因。
基因就在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内。
基因,由大自然用了几十亿年从没有生命的世界中取材建造起来,让它能够自我繁殖下去,变得如此的多样,如此浩繁、精致,它是无价的!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带走它独特的基因,令我们永远地遗憾。
生物多样性的第三层意思就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从地球诞生到今天的四十五亿年来,大地一直在缓慢地变化着,生命也在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地盘。
千变万化的地形地貌,加上冷热不均的气候,在地球表面,造就了无数相互关联,又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正是这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各种生命的家园。
随着大地的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高山、海洋、湿地、荒漠、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一样,生活在其中的动物也会不一样。
比如沙漠造就了骆驼,鱼生活在水中。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造成地球生命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人类文明的多种多样也和它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多样性如此重要?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命,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生命呢?因为少数几样孤立的生命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生命的存在,首先要靠能量。
几乎所有地球生命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植物的叶子有一种动物所没有的独特本事,将阳光吸收下来,固定在植物体内。
这就是光合作用。
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反应。
一旦停止,地球将变成一颗死星。
植物还能制造出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的氧气。
对许多动物来说,要获取太阳能,除了拿植物做食物,没有别的办法。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生命在这个能量传递的大网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在西双版纳森林闷热潮湿的底层,蘑菇和细菌完成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把所有的生命遗体分解掉。
不然,多少亿年后,地球上将到处是尸体。
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也遵守着同样的规律,所以,维持地球生命的过程是由多样性的生命来完成的。
生物多样性,一个陌生的名词,描述的却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大自然。
她制造氧气,让我们能够自由呼吸;她提供食品,让我们的生命得以维持。
她养育了我们上百万年,使我们进化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
但是,生物多样性却在人类追求发展的欲火中急剧丧失。
二战,德国重兵围困列宁格勒900天,14人守护种子库,竟有4人饿死,而没动一粒种子
②无人知道的小草
1941年9月8日,德国鬼子用坦克、重兵将苏联的列宁格勒团团包围起来。
据战后统计,在列宁格勒被围困的九百天里,死亡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儿童总计65.6万人,而活活饿死就有63万人。
在列宁格勒有一个国际知名的研究所,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展收集、整理植物种子的科研机构,是以俄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瓦维洛夫的名字命名的。
在围城的900天里,为了保护它们,有14名工作人员负责看守种子库,这些装满种子的盒子里不乏可以充饥的粮食种子,但是这14人中竟然有4个人被饿死,也没有人动一粒种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虽然战争使很多人死亡,但二十世纪的亚洲仍然出现了人口大爆炸,绿色革命给亚洲带来了曙光,然而追求高产量造成的品种单一的矛盾爆发了。
东南亚的水稻仿佛在一夜之间几乎都发生了一场病害,它造成水稻停止生长、枯黄而死亡。
黄矮病的传播者是褐飞虱,它有翅膀,可以满天飞,它把卵产在水稻的茎杆中,这是农药治不了的地方。
怎么办?从理论上讲就是要找到一种能抵抗黄矮病的水稻,通过杂交,把它的抗病基因转移到人们正在种植的高产水稻上去。
然而,科学家跑遍了各国的种子基因库,查询了四万七千多种水稻种子,结果仍旧两手空空。
此时,灾害在无情地蔓延,吞噬着人们收获的希望。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大自然中再去寻找了。
地球上人类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0万种,分布在世界各地,找起来就像大海里捞针。
真是苍天有眼,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终于在印度的一个山谷找到了能够抵抗黄矮病的,长得像野草的野生稻。
三年后,在发现这株野生稻的山谷修建了水库,如果今天再发生七十年代末的灾难,我们又到哪儿去找到这棵救命草呢?
我们很难相信,一些决定我们命运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竟然是由一棵无人知道的野草来摆平的。
1970年秋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技术员冯克珊在那里碰巧发现了一株天然变异的雄花不育野生稻。
正是这个偶然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带着李必湖找到野生稻的冯克珊重新回到这里,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沼泽地已经没有了,只是那条小河沟还没变,但是这里再也没有雄性不育的天然变异的野生稻,连普通野生稻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棵了。
遗传基因的发现,使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遗传工程学已经能够深入到细胞内部,破解生命的遗传密码,并且能够重新组合、改变遗传基因,这就给人类利用不同物种创造新的生命打开了通路,而生物多样性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的基因来源。
遗传基因多样性给科学家提供的是一个色彩丰富的调色板,让他们能够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图画。
尽管转基因技术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但是利用遗传的多样性培育对人类更有价值的物种,将会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利益,这对科学家、对普通人,都有极大的诱惑力。
生物长期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基因,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能力,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大自然中生物多样性的启发。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机翼会发生有害的振动,这种振动能使机翼突然断裂,造成空难,这个问题曾困扰人类许多年。
蜻蜓的翅膀每秒钟振动30次,它的翅膀为什么不会折断呢?在蜻蜓翅膀的边缘,有一个深颜色的斑点,它能够消除翅膀的震颤。
于是,人们也给飞机翅膀同样的位置上装上一个配重,正是这个小小的模仿,保住了多少飞行员的生命。
生物的许多奇特能力,都保存在它们的遗传基因中,假设蜻蜓因为我们的愚蠢而在飞机发明之前就灭种了,人类要走多少弯路,牺牲多少生命才能找出如此绝妙的办法呢?
人是万物之灵。
但在这个世界上,并非除了人以外的生命都是万般皆下品。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每一样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和理由。
事实上,人和其他地球生命曾经有过共同的祖先,今天的不同只是进化的结果。
人类利用生物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由于人类的行为,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却在急剧丧失。
这是1936年用胶片纪录的世界上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
它曾生活在澳大利亚,长得象狼身上却有虎的斑纹,这个物种消失了,而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它的面目。
这种有斑马花纹、象驴的动物,科学家叫它斑驴,她被人们猎杀得只剩下了皮做成的标本。
在濒危和灭绝的生命,不断离我们而去的今天,瓦维洛夫研究所那些在战火和饥饿中守护着种子的科学家们的所作所为,恐怕变得更容易为我们所理解了。
死寂的火星30亿年前可能也有类似地球的生态系统,火星的厄运会降临地球吗
③生命无价
八十年代末,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荒凉的小镇,建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
这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巨大的玻璃建筑,科学家在它的内部,人工建造了一个个生态系统。
由于这个工程是模拟地球生物圈建造的,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物圈二号”,希望一个奇迹能在这里出现。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生物圈二号所模拟的老师,也就是地球生物圈是怎么造出来的。
45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
那时,空气里主要是沼气、氨气、二氧化碳和氢气。
到处是火山岩浆,天空中电闪雷鸣。
正是这些闪电、火山爆发使没有生命的地球物质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造就出了生命诞生时必须的材料。
蒸发到天上的蒸汽冷却后变成暴雨落下来,滂沱大雨一下就是几千年。
最后,地壳也稳定了,雨水汇成了汪洋大海。
而那些刚刚创造出来的生命的基础材料也在海水中积蓄,等待着它们的机会。
终于在地球诞生后不久孕育出了最早的生命。
最早的生命它只有一个细胞,今天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绝大多数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就是因为我们都是它的后代。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单细胞的小生命遍布海洋,孤独地生活了大约二十亿年,现在的人类几乎无法想象我们的地球曾经经历过如此漫长而且单调的岁月。
大约7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又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它依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生活,一点一点地让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氧气。
直到四亿两千五百万年前,生物才可能浮出水面。
因为那时,海藻才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氧,形成臭氧层来保护暴露在致命阳光下的生命。
这时候,一个生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发生了。
据某些专家推测,地衣是最早上岸的生命,正是由于地衣分解岩石,再加上自然的分化,才为后来登陆的生物打下一片天地,因为没有土壤,任何其他陆地生命都是无法生存的。
在地球生命三十多亿年的进化史上,曾经生活着数以亿计的我们未曾见过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生命为创造今天的地球生态系统所付出的代价。
生命变得如此的多种多样,也正是它几十亿年来与生态环境共同演化的结果。
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适应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
正是由于目前人类对生物圈缺乏深刻的了解,生物圈二号的科学实验,在持续两年后被迫暂时中断。
既然我们对生态系统知之甚少,地球生物圈又是如此复杂,一旦我们破坏了它,还能修复吗?
在中国西南,离昆明市5公里,有一个高原湖泊。
这就是滇池。
过去,滇池曾经拥有极其丰富的鱼类,养育了滇池边上世世代代的渔民。
但是今天,据这里的一位老渔民说,浩浩荡荡的五百里滇池,却无法维持他一家人的生计。
70年代的围湖造田,使滇池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不断被侵占。
昆明城市化的速度也不断地加快,滇池流域建起了不少工业企业,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滇池,滇池内的生物开始死亡。
滇池的问题引起国人的重视,已经投入资金一百亿元,据专家估计,要使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六十年代水平,至少要投入两百亿人民币。
单纯追求经济一时的发展,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早在十九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使富饶美丽的泰晤士河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这条大河里的水生生物几乎全部灭绝。
英国人为了修复泰晤士河的生态系统,花费了数亿英镑的资金,并且整整用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才使这条河流里重新出现了鱼类。
有时,人类一些看似无害的举动都有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灾难。
尽管现在科学如此发达,科学家还不敢自信,他们对生态系统有彻底的了解,地球生物圈是几十亿年艰难演化的结果,而人类的一些行为,只要几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使它遭到破坏。
从这幅火星发回的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水冲过的痕迹,科学家推测,火星上曾经有过类似地球的生态系统,但是,在30亿年前就消失了,现在的火星上就是这样的死气沉沉。
这种可怕的火星厄运,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呢?
秦岭以南横断山以东曾是世界物种最大的避难所,今天的中国,自然物种却以每天一种的速度濒危、灭绝
④中国人的家底
两亿多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一个世界屋脊,中国的地势从西向东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梯。
这一史无前例的造山运动对整个中国的生命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丰富而又特殊,孕育了各种各样独一无二的生命。
今天新疆和内蒙古的西部,荒漠广布,生活着许多适宜在干旱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种类。
在黄土高原,地势逐渐降低,降雨量逐渐增加,生命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黄土高原的东北,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这儿繁衍了各种各样以草原为家的生命。
在东部平原,海拔只有几百米左右。
气候温暖湿润,生命又是另外一种样子。
中国繁育了许多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中国境内多山。
这些生长着原始森林的山地,正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方。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生物也十分丰富。
湿地和湖泊分布于中国各地,在湿地生活着多种动植物种类。
中国由于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而拥有极其繁多的物种,遗传资源也因此十分丰富,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大国。
一个多世纪以来,横断山地区吸引了无数的西方生物学者。
仅仅在美国哈佛大学,就有三位因横断山而成名。
其原因在于这片土地不仅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特殊的地方。
这儿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山深谷。
在一个很短的距离之内有许多不同的生态系统,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都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因此在整个横断山地区得以汇集了大量的物种。
物种不仅丰富,而且许多为这儿所特有。
中国是世界上特有物种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大多数就分布在这个狭小的地区。
这儿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遗传基因,对人类的价值无法估量。
横断山仅仅是中国山地系列中的一个典型,广阔的中国大地拥有许多类似的山脉,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最近几年,国际社会将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点逐渐从热带雨林转移到山地物种,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领域关注的焦点。
水杉是与恐龙同一时期的植物,几百年来只有化石发现。
国际上普遍认为它早已从地球上灭绝了。
一九四八年,在中国发现了水杉。
水杉被誉为二十世纪植物学界最为重大的发现。
水杉为什么只是在中国才得以生存下来呢?
两百多万年以来,地球曾几度变得极为寒冷,第四纪冰川导致了当时地球上大多数的物种消亡。
但是,中国秦岭以南/横断山以东的亚热带山地成为世界上物种最大的避难所。
这块古远的大地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古老的生命。
其中大熊猫、银杉、银杏、秃杉、羚牛等享誉世界。
这些物种当中的大多数象水杉一样,为中国所特有,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就没有停止过对自己生物家底的调查。
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中国大地上大多数的生命种类仍然没有户口,它们默默地繁衍生息,并不为我们所知,充分认识这些没有中国国籍的国民已经十分紧迫。
然而,可怕的是,对于这个星球上人以外其它的生命而言,21世纪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它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中国的动植物也不例外。
专家讲,华南虎将在五十年之内灭绝。
事实上,中国的许多物种面临着与华南虎同样的命运。
四百多种脊椎动物、四千五百多种高等植物,它们的生存都已程度不同的受到威胁,为数众多的低等动植物,濒危的程度更为严重。
最为严峻的是,为数众多的生命,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它们,就永远地消失了。
据估计,中国的自然物种正在以每天一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绝灭。
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是栖息地的丧失。
我们不合理的需求和开发占据了其他生命的家园
⑤谁之过
随着十七世纪世界各地的大移民,许多动植物便逐渐在自己的家园中消失,据国外对局部地区灭绝动物的记载,近四百年来就有484种动物灭绝。
事实上,物种的灭绝远远超过了记录到的数字。
科学家们估算,从1990年到2015年间,世界上将有60万到240万种生命灭绝。
与之相反,人类从直立起来到1825年才只有10亿人口,随后便快了起来,成为20亿用了102年,成为30亿用了33年,达到40亿仅仅用了15年。
又过去12年,也就是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
人一生出来就需要土地来生产,需要土地来生活。
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也就是说我们的开发占据了其他生命的家园。
在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的深处,有个地方叫狐狸芯。
乌欲尔河带来清澈的流水滋养着一望无边的芦苇。
湿地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鸟类的乐园,1957年这里只有几户打鱼人家。
现在狐狸芯一带已经有了400多户人家,大约1400多口人。
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开发这片湿地在40多年的时间里搬迁进来的。
他们和这里的动植物共用同一片资源。
尽管国家保护鸟类,特别是鹤类的政策法令已经深入人心,但人们对政府为保护这片难得的湿地可能要把他们迁移出去的前景忧心忡忡。
从扎龙向东几百里,就是小兴安岭,这里是东北虎的老家,但是虽然山林还在,东北虎却很难看到了。
因为,现在的小兴安岭很难找得到一百平方公里荒芜人烟的地方了,山林中可供东北虎食用的其它动物也所剩无几,很难想象东北虎会在这样的林子里生存。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的活动,迫使许多动物、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系统,由于过载放牧正在退化。
根据内蒙古大学刘教授多年的研究,要让退化的草场完全恢复,要花15年的时间。
如果草场继续退化,蝗虫和鼠害就会频频发生,失去牧草覆盖的土地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逐渐沙化。
草原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供求关系通过市场对遥远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森林的大规模砍伐,不是为了本地几户人家的烧柴取暖,而是远方的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
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这个支持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地球失去了6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二个中国,丧失了产出氧气的功能,使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植物也由此而消失。
人类每年直接从海洋中收获大约9000万吨的鱼类,这些食物占人对动物蛋白消费总量的16%,而且这个数字年年都在增加,由此造成海洋生物种群的减少。
我们已经明白不合理的需求使某些物种面临威胁,那么,工业引起的污染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给各种各样的生命,包括它们的栖息地带来灾难。
人类在忙于发展自己的时候,将秀美的河山破了相,完整的生态系统被毫无顾忌地肢解。
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急剧加快,唇亡齿寒,人类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我们期待着富裕的生活,但如此发展下去是一种什么样的未来在等待着我们呢?
受联合国委托,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女士,组织各国专家对全世界做了900天的调查。
他们一直在寻找一条路,一个让利益不同的世界各国都可以接受的说法。
终于,他们找到了这条路,并把它写进了调查报告,叫作《我们共同的未来》。
她就是拿着这份调查报告,走上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的讲台。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根除当今人类发展这种不可持续的模式,我们必须根除贫困,我们必须在国家内部,也在国与国之间达成更高的公平。
我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控制人类的活动和人类的数量。
”
1998年的冬天,布伦特兰女士以联合国卫生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来到北京,她特别谈到了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不掏空子孙后代的利益,又要提高当代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这就意味着,我们都对后代负有责任,不去做那些让后代走投无路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