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保护大自然》说课稿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保护大自然》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保护大自然》是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20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
解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图片欣赏,又有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美的同时,亲身体验保护大自然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充满
兴趣。

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力丰富,但在保护大自然方面,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现大自然的美。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表现大自然的
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欣赏、故事讲述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
的美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
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
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大自然的美,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特点,培养他们保
护大自然的意识。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表现大自然的
美。

4.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
极性。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感悟,培养他们的
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的主题。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1.了解大自然的美
2.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表现大自然的美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既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们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意识。

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同时,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这就是我对《保护大自然》这一课的说课稿。

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知识点儿整理:
1.大自然的定义与特点:大自然是指地球上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包括
山川、河流、海洋、森林、草原、沙漠等。

大自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包括自然景观的美、生物多样性的美、季节
变化的美等。

大自然的美具有和谐、平衡、生机勃勃的特点。

3.大自然的价值: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食物、水源、空气、
土壤等资源,同时还具有观赏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等。

4.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保护大自然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环保行为的实践和环保法规的遵守。

提高环保意识是保护大自然的关键。

6.环保行为:环保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动植物等。

环保行为可以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

7.环保法规:环保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了解和遵守环保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8.绘画技巧:本节课将通过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以下绘画技巧:观察与描绘、线条与色彩、构图与比例。

9.手工制作技巧:本节课将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以下手工制作技巧:剪贴、拼接、染色、塑造。

10.创意表现: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具有个性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美的理解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1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人们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1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方面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3.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指人们在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时的协作能力。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14.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人们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15.总结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感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对《保护大自然》这一课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大自然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多样性
B. 自我调节能力
C. 可持续发展
D. 以上都是
2.大自然的美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自然景观的美
B. 生物多样性的美
C. 季节变化的美
D. 以上都是
3.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 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B. 保障人类生存发展
C. 促进可持续发展
D. 以上都是
4.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环保行为?()
A. 节约资源
B. 减少污染
C. 保护动植物
D. 以上都是
5.以下哪些法规属于环保法规?()
A. 环境保护法
B. 自然资源保护法
C. 污染防治法
D. 以上都是
1.大自然是指地球上_________的生态环境。

答案:自然形成的
2.大自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丰富的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可持续发展的
3.大自然的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自然景观的美、生物多样性的美、季节变化的美
4.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5.环保行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答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动植物
1.大自然的美具有和谐、平衡、生机勃勃的特点。

()
2.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

()
3.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地球生态平衡,这是我们的责任。

()
4.环保行为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有意义,日常生活中无关紧要。

()
5.遵守环保法规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
6.请简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答案:保护大自然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2.请列举两种环保行为,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举例1:节约用水。

意义: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举例2: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意义:减少塑料污染,保护土壤和海洋生态环境。

3.请谈谈你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感悟。

答案:学生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感悟可以有所不同,如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等。

以上是本节课的同步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