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知识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产生思维的基础
和求知的内在动力。

幼儿科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立足点,而不是一味地
灌输,否则会破坏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与其把学生
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
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因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做好科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
极思考,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有效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
探索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的有效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要善于创造宽松环境和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尝试。

纸是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和十分熟悉的,在孩子眼中纸是一种平凡而又好玩
的东西。

生活中他们喜欢在纸上写写画画,喜欢拿着纸折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

每当孩子用纸创造出自己的“杰作”总是欢呼雀跃。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纸的
特性,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们在科技区里投放了一些与纸相关的材料,如报纸、白纸、纸牌等。

想让幼儿通
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纸的秘密,体验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例如在科技区里,几位幼儿制作报纸桥。

由于之前的科学课中幼儿已经有了
用纸做桌子的经验,所以几位幼儿大都能够运用已有经验来做类似的报纸桥。


折了一会儿后,只听见乐乐和轩轩在争论着什么,走过去一听,原来两位幼儿在
为“三角形的桥牢固还是正方形的桥牢固”这一问题争论着。

一旁的幼儿在听到
他们的争论后,也纷纷讨论着三角形的桥牢固还是正方形有桥牢固。

有的说“肯
定是正方形的牢固啦!”听了同伴的议论,乐乐有点动摇了,他不时停下来看看
轩轩的情况。

于是我走到乐乐旁边对他轻声说:“坚持自己的方法,说不定会成
功哦!”乐乐听了我的话,像是吃了定心丸,又继续做了起来。

轩轩做了几个正
方形的支架后,发现桥身一点也不稳,说:“正方形看上去很牢,怎么不牢呢。


乐乐用三角形做的支架反而越来越坚固。

意想不到了成功,让乐乐忍不住高兴的
叫了起来。

活动中两位看似争执的幼儿,实则是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
下更能激发起幼儿探索的精神。

虽然知道用三角形的支架造桥更为牢固,但作为
老师,我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创造环境和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发现。

幼儿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才是最
为宝贵的。

很多时候困难是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想
要放弃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可以帮助幼儿坚定信心,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勇气。

二、做好科学探究活动的衔接,引发幼儿的探索热情。

幼儿科学领域教学不仅能激发幼儿科学兴趣,还能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发
展幼儿的认识能力。

做为教师应力求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和科学教育活动产生对接,生成有趣又充满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感知科学、探究科学的活动中,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从而引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上学期我给幼儿上了一节关于“反冲力”的科学活动“气动小船”。

课后给
我的感触很深,同时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于是在这学期的科学活动中,我又为
幼儿准备了一节与“反冲力”和“船”相关的科学活动。

以此让幼儿对于“反冲力”的科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听到我要请他们制作
“纸杯船”时,都兴奋的大喊:“哇塞,太棒了!”。

感觉有点像有天大的喜事,心里飘飘然的。

看得出来孩子们对科学活动非常好奇,非常喜欢。

在幼儿跟着流
程图做好了纸杯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纸杯船在水面上自动前行?”
这个问题马上激起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

幼儿带着问题,一个个跃跃欲试,
他们有的选择积木、有的选择纸片、有的选择水等,在一阵操作和观察中,有幼
儿发现原来将水倒入纸杯中,纸杯船就会自动前行。

甚至个别幼儿还能用完整的
话将自己的发现或原理说出来。

在最后第二轮的操作中,所有的小朋友都完成了
实验,让自己的纸杯船在水面上自动行驶起来。

从孩子们的活动情况来看,他们的表现很不错,大家对科学实验表现出浓厚
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善于总结和表达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探索欲望强烈。

有的小朋友还问,如果将纸杯船中的吸管戳过杯身,抵住杯壁,那纸杯船还能自
动行驶吗?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真是非常了不起,出乎我的
意料。

在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与主题教学相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验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
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激
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这些材料是要贴近幼儿生活的。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班级微课程—“红红”的糖葫芦的主题教学活动。

为了更
好的让幼儿感受了解山楂的特点,我们在班级的科技区里投放了一些山楂和不同
的去核工作,准备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剔核,并找出最简易快捷的方法。


动开始后,几位科技区的幼儿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工具就开始了操作了起来。

只见
小语一手拿着一根筷子,一手拿着山楂,将筷子用力的戳向山楂,可由于力道小,加上山楂较硬的缘故,戳了多次都只是把山楂表皮戳破,并没有将山楂核剔除。

而另一边的一心则选择了用勺子挖的方法,可是勺子太大,用力一挖后将山楂肉
和核都挖了出来,还是没有成功。

还有几位幼儿也尝试了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用
牙签和吸管戳等,都没有找出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虽然没有找到方法,但几位幼
儿一直很专注认真的在尝试探索,甚至也没有忘记下一步的操作,他们将自己刚
才手中山楂的核找出来,仔细的数了一数,然后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最后聪
明的一心经过观察发现山楂的核最多不超过五个。

随着科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孩子们又会提出新的问题。

孩子们的探索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路也在继续。

总之,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让自己成为
一名和幼儿一样的探索者,尽量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疑问,尊重
他们的想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尝试,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探索兴趣。

让孩子们从
小就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