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4年全国中考真题汇编·选择题(第01期)
考点预览
考点09秦统一中国
考点10秦末农民大起义
考点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考点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考点13东汉的兴衰
考点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考点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考点09秦统一中国
1.(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8—461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
“8—461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统一”()A.推动思想文化发展到高峰B.结束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
C.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D.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2.(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毛泽东评价秦朝,“百代皆行秦政制”;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他们都肯定了秦朝()
A.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B.儒学独尊地位的形成
C.政权统治的长治久安D.万里长城的坚不可摧
3.(2024年江西省)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
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
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D.行省制
4.(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这“印记”体现在()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D.创立科举制度
5.(2024年陕西省A卷)秦始皇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推行的经济措施是()A.盐铁专卖B.设市舶司C.统一货币D.推行垦荒
6.(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些措施
()
A.因征服越族而制B.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了国家统一D.在灭六国过程中实施
考点10秦末农民大起义
7.(2024年山西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
A.目的B.原因C.过程D.影响
考点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8.(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A.约法三章B.方田均税C.休养生息D.均田免赋
9.(2024年安徽省)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休养生息B.尊崇儒术C.盐铁专卖D.版图拓展
10.(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
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
A.勤于政事B.戒奢从俭C.知人善任D.虚怀纳谏
11.(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
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考点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2.(2024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部分目录,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第9课秦统一中国 (44)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5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54)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57)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63)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3.(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
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的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施了“推恩令”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统一铸造五铢钱
14.(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巩固“大一统”局面,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其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
A.统一文字B.推恩令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盐铁专卖
15.(2024年天津市)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尊崇儒术”。
他们都是为了()
A.削弱诸侯王势力B.加强思想控制
C.消除匈奴威胁D.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16.(2024年重庆市A卷)汉武帝在长安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太学,使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各地方也都设立学校。
汉武帝此举旨在()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剥夺诸侯王的权力
C.巩固儒学主导地位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17.(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些措施有利于()
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
C.“推恩令”的实施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考点13东汉的兴衰
18.(2024年重庆市B卷)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
据此可知()
A.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B.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D.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考点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9.(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的人是()
A.蒙恬B.班超
C.张骞D.甘英
20.(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是()
A.霍去病北击匈奴B.张骞通西域
C.班超经营西域D.甘英出使大秦
21.(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画面。
这一画面反映的是()
A.蒙恬北击匈奴B.丝绸之路贸易C.玄奘西行天竺D.甘肃行省设置
22.(2024年福建省)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
这一现象应缘于()
A.丝绸之路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隋大运河的开通D.郑和下西洋
23.(2024年云南省)西汉以后,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传入大宛、安息,甚至西传至更远的罗马。
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B.文成公主入藏
C.江南地区的开发D.市舶司的设立
24.(2024年湖北省)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
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考点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5.(2024年河南省)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
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A.建筑用途广泛B.史料价值突出C.艺术价值较高D.材料来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