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彭州中学高17级高二上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1.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xC(g),有下图所示的关系曲线,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3>p 4, y 轴表示A 的转化率
B. p 3>p 4,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C. p 3<p 4, y 轴表示B 的质量分数
D. p 3<p 4, 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已知:CO 2(g) + 3H 2
(g)
CH 3OH(g) + H 2O(g) ΔH =-49.0 kJ•mol -
1。
一定条件下,
向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升高温度能使
32()
()
n CH OH n CO 增大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 2的平衡转化率为75%
C. 3 min 时,用CO 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 3OH 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 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 2)=0.075 mol•L
-1
•min -
1
3.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平衡:Cr 2O 72﹣
(橙色)+H 2O ⇌2CrO 42﹣
(黄色)+2H +.用K 2Cr 2O 7
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 ②中Cr 2O 72﹣
被C 2H 5OH 还原
C. 对比②和④可知K 2Cr 2O 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 若向④中加入70%H 2SO 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4. 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H2O(g)═CO(g)+H2(g)△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H4=d kJ•mol﹣1
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 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 反应CH3OH(g)═ CH3OCH3(g)+ H2O(l)的△H= kJ•mo l﹣1
D. 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H=(2b+2c+d)kJ•mol ﹣1
5.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
6.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 2Fe(s)+3CO2(g) ΔH1=-26.7 kJ·mol-1
②3Fe2O3(s)+CO(g)= 2Fe3O4(s)+CO2(g) ΔH2=-50.75 kJ·mol-1
③Fe3O4(s)+CO(g)= 3FeO(s)+CO2(g) ΔH3=-36.5 kJ·mol-1
则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有关反应FeO(s)+CO(g)=Fe(s)+CO2(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
应生成NH 3(g ),放热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 )+3H 2(g )
2NH 3(g )
ΔH =-38.6 kJ·mol -
1
C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
1,则H 2SO 4和Ca (OH )2反应的
中和热ΔH =2x (-57.3)kJ·mol -
1
D .已知2C (s )+2O 2(g )=2CO 2(g ) ΔH =a kJ·mol -
1,2C (s )+O 2(g )=2CO
(g ) ΔH =b kJ·mol -
1,则a<b
二、填空题。
(共58分) 8. (每空2分,共12分)
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 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
制备TiO 2
和Ti 的原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储量居世界首位。
用含Fe 2O 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制备TiO 2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TiO 2++2H 2O
H 2TiO 3+2H + ΔH <0
(1)步骤①加Fe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达); 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制备TiO 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因素,废液中应加入______处理;在“水浸”步骤中加入大量的水即可获得H 2TiO 3沉淀,请用相关化学原理解
释 。
(3)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钛(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 2―→TiCl 4――――→Mg
800℃,Ar Ti
反应TiCl 4+2Mg===2MgCl 2+Ti 在Ar 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每空2分,共12分)
利用CO 和H 2合成甲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g )+2H 2(g )⇌CH 3OH (g ).今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 和20mol H 2用于合成甲醇.CO 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 )、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 A、K B、K 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A、B两点对应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A________P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保持容器体积及体系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 CO(g)、4molH2(g)、2molCH3OH(g)则平衡向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4) 通常状况下取一定量的甲醇充分完全燃烧生成27克的水,放出热量544.35KJ,请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0.(共16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23
(2)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2分)(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图2中的压强由
大到小为__________(2分),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 (共18分)某实验探究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条件如下: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mol·L、0.001 mol·L,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
每次实验酸性KMnO4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00mol·L1)、H2SO4溶液(0.100mol·L1)的用量均为2mL。
(1)写出该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请完成实验设计表,并在表中填出对应的实验设计内容:(每空1分,共4分)
/(mol·L)
24________________
简述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4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该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1分)(填“是”或“否”)。
他认为不用经过计算,直接根据表中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1分)(填“是”或“否”),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观察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6分,共42分
1.A
2.B
3.D
4. C
5.B
6. B
7. D
二、填空题。
共58分
8.(共12分,每空2分)
(1)2Fe3++ Fe == 3Fe2+析出绿矾(FeSO4·7H2O)
(2)绿矾(FeSO 4·7H2O)生石灰(或碳酸钙、废碱),根据反应TiO2++2H2O H2TiO3+2H+ 加水稀释浓度商小于其化学平衡常数,所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多H2TiO3而形成沉淀。
(3)防止高温下镁或钛与O2、N2等反应
9. (共12分,每空2分)
(1)
(2)放热;K A=K B>K C;小于
(3)正
(4)CH3OH(l)+2O2(g)=CO2(g)+2H2O(l) ΔH= -725.8 kJ·mol-1
10.(共16分)
(1)-99;+41 (每空2分)
(2)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高变小;(每空2分)
(3)减小(2分);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使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3分);p3>p2>p1(2分);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3分)
11. (共18分)
(1)2MnO42- + 5 H2C2O4+ 6H+ ==2 Mn2+ + 10CO2↑ + 8H2O (3分)
(2)298 0 0.0010 温度(每空1分)
(3)MnSO4(1分)如果选择MnCl2,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回和Cl-反应,而且引入Cl-,无法证明是Mn2+起了催化作用(3分)
(4)1.33 x10-4 mol/(L.min )(2分)否(1分)否(1分)在其他相同的情况下,去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H2C2O4溶液,分别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