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问》看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叶问》看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
[摘要]《叶问》标志着香港动作电影的新变化。

《叶问》在情节上虽嫌不足,但在动作和情感方面却精雕细琢,这体现出香港动作电影的新的趋势,即不再满足于花拳绣腿的噱头,开始注重人物内心的感情,动作和情感在电影中相得益彰。

此外,电影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暴力的合法性及其道德意义,这使动作电影在文化层面上升到新的高度。

[关键词]《叶问》甄子丹暴力仁义女人
一、故事与动作
故事太平淡,情节缺乏波澜?你说得没错,这是《叶问》的特点。

甄子丹的近几部电影几乎都是这样的构
局。

在香港电影对剧本越来越重视的时候,叶伟信这般举动是否有开倒车之嫌?我想不是这样。

作为一个很有抱负的导演,叶伟信肯定知道香港电影日薄西山的原因,也知道这样下去,即使一时一地赢得票房,总有一天会大势已去,无可奈何。

那叶伟信为何还要这样做?叶伟信导演的不是情节片,而是动作电影,说得更清楚一点,叶伟信是想要重振香港的动作电影。

这么些年,花拳绣腿占据银幕,花架子的漂亮招式虽然有噱头,终究不能维持太久。

甄子丹和洪金宝深明电影之道,要使香港的动作电影重新散发光彩,唯一的做法,是恢复早期硬桥硬马的拍摄方式。

所以这部《叶问》,情节上没有多少起色。

而在动作方面,却有不少亮点。

《叶问》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含蓄。

该出手的时候身手凌厉,不该出手的时候闲庭信步。

目睹武痴林和廖师傅的被害,在这一个场景中,作为一代武术宗师
的叶问,他没有把愤怒写在脸上,也不是大声的咆哮,而是化为细腻的武打动作中。

在这个场景中,动作清晰明确,带出丰富的表现力:叶问干净利落地将十个日本人打翻在地,一拳一脚丝毫没有怜悯,这时候的叶问,不是谦谦君子,但绝对是男人,一个在乱世中不求苟全性命,是非分明,懂得承受的叶问。

一顿急攻之后,镜头骤停下来,聚焦于武痴林遗留下来还带着血迹斑斑的米袋,此时的叶问慢慢地走向这袋米,在众人的目光中扛着武林同道为之奋斗而献出了生命的米袋慢慢离去,在这动作急攻与骤停的节奏切换中道出了一代武术大师面对日本人嚣张残忍时的愤怒与伤感的心声,这堪称武术动作表现情感的经典之作。

在武侠电影娱乐泛滥的时代,叶伟信与甄子丹以他们对功夫动作片的执著,让观众重见了动作片真实格斗的本色,实属难能可贵。

它既不同于20世纪50、60
年代香港导演张彻开创的“阳刚美学”,那只是单纯的火爆激烈动作的展示,而在《叶问》里赋予了动作丰富的情感的内涵:也不同于近来红火的程小东武侠电影中“写意”的表现,写意虽然为武打动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美丽的画面,却也解构着武打动作本身,某种程度上,武打和舞蹈合为一体了。

据说,叶伟信和洪金宝,甄子丹三人的磨合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三人一体的组合,无疑是如今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

三人志趣相投的契合无间,在电影的场景中体现出来。

《叶问》的动作戏在手法上越来越细腻,那种大开大阖的场面难以看到,镜头十分细致地捕捉每一个格斗场面,甄子丹的拳脚和表情在镜头前展现得很仔细。

二、女人
按照著名学者陈墨的说法,“中国武侠电影经历了一个传奇时代、侠义时代、武打时代、娱乐――新影像时代。

”传奇时代只能算是武侠电影雏形阶段,很难觅到女性的踪影。

侠义时代也与女性沾不上边。

就算是标志着中国武侠电影真正成熟的张彻等人开创的“武
打时代”,男性依然处于统治地位。

重男轻女,是在六十年代的黄梅戏电影衰落之后功夫电影的一个传统。

张彻更是把这个传统维护到极致。

他的电影几乎是男人的天下,爱情是电影的点缀。

男人出剑如虹,女人心情落寞。

当然这与他的武侠哲学有关,他提出并力践“阳刚美学”。

香港电影现在似乎变成了男人的天下。

对于动作电影而言,尤其如此。

《叶问》则有对这种现象反拨的趋势。

叶妻不喜欢叶问练武斗胜,在公开场合渲泄自己的不满,叶问不仅不生气,反而耐心劝慰妻子。

与东北汉子的的比试,是经过妻子的默许之后。

日本人要调戏叶妻,叶问不顾持枪的日本宪兵的强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倒日本人。

叶妻在电影中虽然出场不多,但她对情节的推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叶妻成为情节急转直下的重要人物。

较之以往的角色,叶问这一形象显然细腻许多。

叶问照顾妻子的感受,一举一动听命于其妻。

这不大符合甄子丹一贯的形象塑造,也是甄子丹电影的一个新特点。

叶问把女人变成一种责任,扛在肩上,国与家在叶问的心中一样重要。

国破家亡的现实,使叶问在面临强权之时,淤积于心中的怒和怨变成一股动力。

叶问爱他的妻子,电影中虽没有强调他们的爱情,但几个情深意重的场景就足以表现这种爱情。

叶妻在影片中不再是一种点缀,她推动情节直奔高潮,叶妻最后变成叶问打破忍让局面的导火线,叶妻的惶恐不安与叶问的怒火万丈,一张一弛,混合成
一股力量,这使叶问最后在擂台上力克日本将军。

在我看来,一代武术大师叶问的儒雅的武打动作融合了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女性的柔情和动作电影的儒雅风格融为一起,这正好映证了老子的那句名言:“天下柔弱莫过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


陈墨认为:“中国武侠电影中,从来不乏侠气、仙气、魔气与鬼气,或者说不乏英雄气、道学气或妖魔气、暴戾气,但真正具有‘人气’的武侠电影却并不多见。

”正因为在《叶问》中,正常女性角色和女性意识的加入,才使得这部武侠电影了承继现代人文传统,可以与谭家明的《名剑》、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和李安的《卧虎藏龙》相媲美,成为武术经典动作片
三、暴力
叶伟信对暴力有与众不同的理解。

为了成就一种暴力,叶伟信常常绕过规则,他似乎更相信依靠这种原始而直接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导火线》中甄子丹在街头将暴徒打翻在地的时候,是因为暴徒预先毫无人性地将无辜的小女孩摔在地上。

甄子丹对事件的解释也不同于寻常,他觉得这是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觉得有多少不合情理。

叶伟信的电影中,正与邪的对垒常常是剑拔弩张,毫无协调的余地。

叶伟信的这种设置,别有用心。

他就是要在这样不可解决的空间中,在双方极端的张扬中开展冲突。

正与邪都超出了约束的圈子,肆无忌惮地寻求非秩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杀破狼》中,甄子丹把吴京打死在街头,《导火线》里,甄子丹以更蛮不讲理地以暴力来还治吕良伟等一伙地痞。

《叶问》中,叶问面对妻子受辱的危机,并不迂腐地说道理,而当机立断将几个日本人打翻在地。

叶伟信很懂得去为暴力设置出泾渭分明的范围。

代表正义的暴力与象征邪恶的暴力,事先有一个交代,这样下来,两种暴力在交锋的时候,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而不会黑白不分,沆瀣一气。

细看叶伟信和甄子丹的电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