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时期的 “政府与市场的并存” :1949 - 1952
在 1949 年通过的建国《共同纲领》中就明 确规定,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 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是经济生活中所存 在的五种主要经济成分。因此, 经济建设 的根本方针就是要做到公私兼顾、 劳资两 利、 城乡互助与内外交流。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沿革
重商主义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1. 重视货币, 发展商业。 2. 重视对外贸易, 谋求贸易顺差。(第一点的 发展) 3. 重视发展本国制造业, 培育和保护本国幼稚 产业。(李斯特)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以18世纪后期开始,阐述了一种“自由主义”经 济观,主张政府不干预市场,充当“守夜人”角 色。职能为以下三点:
计划体制下的 “政府对市场的侵蚀” :1953 -1978
从限制市场到消灭市场:1953 -1956。从1953至 1956 年, 我国用三年时间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全能政府体制的形成:1956 -1978。
1956 年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 我国进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国民经济被整体 纳入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当中。从中央 到省市都设置了相应的计划机构和庞大的 管理部门,形成了由各级政府部门直接操 作和管理工农业生产的计划体系。在公有 制体制下,社会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 有,私人资本与私营经济几乎被完全消灭 。经济生产完全遵循着自上而下的计划指 令,市场被逐渐排挤直至被完全替代。
新自由主义
因石油危机及之后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 无法应对,新自由主义各派崛起。在英国 是以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政为标志,在美 国是以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标志。
2008年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的地位下降,主张政府干预的 新凯恩斯主义地位上升。但是此轮政府干 预的力度远远小于1928年后的经济危机时 的干预力度,同时也小于1979年前非经济 危机时的干预力度。
1、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 侵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2年版,第254页)。 2、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负或压 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 (同上, 第272页)。 3、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同上,第284 页)。当然,为了维持政府的尊严,还需要有一些其他的 花费(同上,第373页)。
探索时期的 “计划为主与市场为辅” :1978 -1992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原 则在 1982 年 9 月被写入了宪法。但从在整体上 来看, 这一时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虽表现为计划 为主市场为辅的模式, 但本质仍是在计划经济框 架内有限地引入市场并渐次扩大其调节作用。
新时期 “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1992 至 今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就明确提出要把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目的 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应有作用。 党的十六大又适时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 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也即要进一步强化市 场机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其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 明确提 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同时要更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各国对பைடு நூலகம்典自由主义的皈依
1.英法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一批采用 的国家。 2.德国与美国都是在比较晚时采用了自由主 义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市场与政府关系
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并持续数年, 这 次经济危机被称为“ 大萧条” 。为解决这次经济危机过 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西方主要国家逐渐将凯恩斯主义 作为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指导理论( 以1933年开始的罗 斯福新政为标志) 以构建能够对市场进行强力干预的政 府。到1979年因为经济危机而让位于新自由主义。
参考文献:
【1】曹文宏,“建国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基于政治和经济 的二维解读”,载《东南学术》,2014 年第 6 期。 【2】王继源,“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个经济管制论 的视角”,载《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5期。 【3】曹冬英,“西方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钟摆运动及其 启示”,载“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4】“新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和未来— —访中国社 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武力”,载理论 视野,2014年第4期。 【5】张国昀,“论重商主义”,载《西北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 【6】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 馆197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