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一)》讨论课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散数学(一)》讨论课内容答案
第一周第1章集合及其运算
1.用归纳法证明:三个连续整数的立方和能被9整除
2. 画出下列集合的文氏图:
1) (A-(B∩C))∪((B∪C)-A)
2) A∩( B∪C)
3. 一位讼师收徒弟,协议规定:“学成之后,打赢一场官司交给讼
师一两银子,打输一场官司就不交”。

后来弟子满师,打赢了官司却一直不交钱。

老讼师气极了告到县衙,和弟子打官司。

试问这场官司该如何裁决?
第二周第2章2.1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2.2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1.有一会议室,四周都有出入门,门旁装有开关(双态开关)。


了控制全室的照明,使得改变任一只开关状态,就能改变全室的明暗。

假设,室中无人时灯暗,有人时灯亮。

试将结果用命题公式表示,并加以化简。

2.甲手里有一个围棋子,要乙来猜棋子的颜色是白的还是黑的.条
件是:只允许乙问一个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但甲可以说真话,也可以说假话.问乙可以向甲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然后从甲回答“是”或“否”中就能判断出甲手中棋子的颜色? 3.谁是说谎者? 张三说李四在说谎,李四说王五在说谎,王五说张三
李四都在说谎,请问三人到底谁在说谎?
第三周第2章2.3 范式
1. 求⌝(p⌝∨q)∧(s→r)合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2. A,B,C,D四个人中要派两个人出差,按下述三个条件有几种派
法?如何派?
1) 若A去则C和D中要去一人
2) B和C不能都去
3) C去则D要留下
3. 发生了一宗劫案,劫匪驾驶一辆货车逃走了。

你只知道:
1) 除了疑犯A,B和C之外不会有其他人;
2) 没有A的陪同,C不会单独犯案;
3) B不会驾驶。

如此看来A有没有罪?
第四周第2章2.4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1. 从前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雇佣一个十分聪明的经商助手,有2
人前来应聘。

为测试两人中谁更聪明,将两个应聘者带进无窗的黑房间。

他打开电灯后说:“这张桌子上有两顶红色的、三顶黑色的帽子。

我关灯后,将它们的位置弄乱,然后每人摸一顶戴在头上。

开灯后,请你们尽快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当灯点亮是时,两人都看见商人带的是红色的帽子,一人说自己带的是黑色的帽子,那么这人说的对吗?请用推理理论证明。

2. 设有下列情况,结论是否有效:
1) 或者是天晴或者是下雨
2) 如果下雨我去看电影
3) 如果我看电影我就不读书
结论:如果我在看书则天在下雨
3. 三顶是白帽,两顶是红帽。

李老师叫了三个同学站成一竖行,
大个子站在最后边,小个子站在最前边,中等个子站在中间。

从五顶帽子中取三顶,给每人戴一顶。

每人看不见自己头上的
帽子,站在后面的只能看见前边人戴的帽子。

李老师先问后边
大个子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他无法判断,又问中间的人,他
也无法判断,当李老师问最前边的小个子时,他想了一会儿马
上判断出自己戴的是白帽。

=
第五周第3章3.1 一阶逻辑基本概念3.2 一阶逻辑等值演算
1. 习题3.11,思考下为什么在一阶逻辑符号化时,存在量词后用
合取式,而全称量词后用蕴含式
2. 证明量词分配等值式
3. 习题3.33
第六周第4章4.1 关系的定义及其表示4.2 关系的运算
1. 证明:对任意的关系R,有R◦ Ø = Ø ◦R = Ø,其中Ø为空关系。

2.如果关系R和S是可交换的,即R◦S = S◦R,则(R◦S)n = R n◦S n。

3.设L1是小于1关系,即L1 = {<a, b> | a, b R, 且b - a = 1},则
(L1) n是什么关系。

第七周第4章4.3 关系的性质(反自反和反对称不讲)
1. 习题4.13;
2. 非空的对称传递关系不可能是反自反的;
3. 设R是A上的关系,若R是自反和传递的,则R∘R=R,其逆
命题也成立吗?
第八周第4章4.4 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商集和集合划分不讲)
1. 对任意非空集合A,P(A)-{∅}是A的非空集合族,P(A)-{∅}是
否构成A的划分?
2. 习题4.28
3. 习题
4.39
第九周第5章5.1 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1. 设f : A→B, g : B→C 是两个函数,证明:
(1) 若f∘g 是满射且g是单射,则f是满射;
(2) 若f∘g 是单射且f是满射,则g是单射。

2. 习题5.23
3. 习题5.28
第十周
复习与总结
考核方法:
1.平时成绩(50%)
其中考勤(10%)、作业(10%)、讨论(30%)
2.考试成绩(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