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建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及解决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是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往往对建筑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通病进行阐述,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解决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这些问题给工程和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影响,是目前热点讨论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通病原因剖析
1.工程设计方面
合理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重要关口。

由于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或者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会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

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

(一)在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节点处,梁上部负弯矩钢筋配置过多,且排放不合理,加之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钢筋净距不满足规范的最小间距要求,造成混凝土浇注困难、振捣不实、强度降低、出现孔洞等现象。

(二)在许多工程实例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外墙上易于形成热桥的某些薄弱部位进行热工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导致了墙体局部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三)有些设计人员在选用塑窗时,常常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认真考虑,生搬硬套标准图集,尤其是对大尺寸塑窗的用料和节点不认真进行计算和设计,造成塑窗的刚度不满足要求,影响了塑窗的正常使用,形成质量通病。

2.工程施工方面
(一)钢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钢筋是建筑工程的最重要原材料之一,在其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

钢筋施工通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钢筋错位,就是说梁、柱、强的主筋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焊接的接头质量没有达标,在钢筋焊接出存在轴线弯折,烧伤或者是裂纹。

(二)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的脆性材料,它由骨料、水泥、水以及存留其间的气体组成。

在温度、湿度变化及硬化产生的体积变形下,由于各组分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应力,在混凝土中产生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的细微裂缝。

这种细微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且不连贯的,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温差和干缩情况下,这些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数量均有相应的增大,并逐渐贯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即通常所说的裂缝。

(三)屋面渗漏
屋面漏水和渗水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刚性和卷材防水屋面,都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混凝土刚性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基层清理不干净;结构变形;油膏嵌缝不严密;分格缝设置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防水层较薄;施工振捣不密实;施工前期干燥脱水,施工完成后缺乏必要的养护;不合理的女儿墙、山墙等局部构造;施工处理不当等。

(四)现场监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范围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数量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五)路基沉陷防护
对湿性大的特殊路段,根据湿陷类型和程度,采取对应的措施,让土基的强度符合要求,在面对土基弱的土层要采用挤石砂桩、碎石砂桩等处理办法。

形成有足够的强度支撑。

在遇到地下水位容易发生冻融的路段,可以采用加大排水沟、盲沟、边沟等,来达到降低水位,同时还可以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来铺路,减少水对路面的浸泡。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有效解决策略
1.建立健全技术控制体系
建筑工程中有很多施工技术的不合理是是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此,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技术控制对策十分必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控制施工中的不同情况,做好提前预测工作,如果预测结果与设计的目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的话可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建立并完善施工的规范,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可以按照欧施工规范顺利进行。

2.合理的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

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

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避免由于具体问题表达不清,使施工企业难以应对。

在选用构、配件或节点构造的标准图集时,要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选用不当而产生工程质量通病。

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对建设单位提出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把关,并根据本地区特点总结出在本地区施工图设计中易发、常发和危害性、影响性较大的通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

3.强化对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以混凝土为例,如果质量过差的话则可能产生裂缝。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要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在采购过程中要选择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士负责,严格审查供货商,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产生,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4.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5.积极运用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建造出质量可靠的建筑工程。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的技术是密不可分的,而技术因素除了施工的基本工作人员的素质外,还包括施工的装备及施工的检测技术等。

企业若想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就必须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相关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及操作的具体规程,同时,企业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和
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

另外,建筑企业还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落实相关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生产部门的责任,做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具体的实施质量计划的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的检查工作,并将结果做到量化分析,得出具体的结论,积极总结经验,逐步转化成为以后施工质量的“标准”及“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提高生产质量的举措。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完工,针对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从施工的细节出发,保证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到位,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创造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同时让建筑项目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嘉迟.小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应对策略[J].赤子.2012(15).
[2]易华强.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J]. 才智,2011(11).
[3]徐淑荣.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
[4]刘庆杰.如何预防建筑工程质量通病[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