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数学微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题《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
正的研究》结题报告
(该微课题获区级三等奖)
课题名称:《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正的研究》
课题立项号:qcwkt199
课题承担人:李彩华李艳侠
所在单位:黎明小学
《小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与矫正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建设高效课堂是推进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

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定教,坚持减负增效,坚持全面育人。

其中重点工作之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法研究和指导,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有很多的外来民工子女,他们的数学思维活跃,但练习的质量不理想。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练习的成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立足于学生数学练习的错题的诊断和解决,以帮助学生在数学练习中摆脱困境,从而提高正确率、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具实用性。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学生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对错题养成反思习惯,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4)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题,“变废为宝",提高教师对学生在知
识点的掌握过程中将出现的错误思维有预见能力,能有效改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能.
错题是小学生数学练习题中常见的问题。

在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

另外,学生个体学习兴趣、能力、思维品质的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错误。

在老师批改作业中通过对错题的反馈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师的教,非常值得研究。

结合区教学会议上提出的指导意见,我们希望就学生数学错题进行深入探索,希望通过对错题一般性成因进行分析,寻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就更具有实际价值。

三、预期的研究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养成及时记录错题,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学生对做题养成反思习惯.
3。

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师生沙龙研讨、调查问卷分析和规定每周交错题集并写一篇与错题相关的数学日记等形式,归纳出学生计算出错原因。

2.对错例资源的有效利用及解决对策研究有深刻的认识,并初步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解决策略。

3.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课题实施方案、各阶段研究计划总结、课件、
论文、调查报告、结题报告等)。

四、研究的内容
1。

学生错题修改及教师对错题利用的状况调查研究。

2.学生错题一般性成因分析研究。

3。

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对策研究。

(1)学生订正时的反思策略对错题订正效果的影响研究.
(2)教师批改和反馈评价策略对错题订正效果的影响研究.
(3)错题成因对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一)学生方面:
1.养成及时记录错题,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学生对做题养成反思习惯。

3.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师生沙龙研讨、调查问卷分析和
规定每周交错题集并写一篇与错题相关的数学日记等形式,归纳出学生计算出错原因.
2.对错例资源的有效利用及解决对策研究有深刻的认识,并初步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解决策略。

五、研究的方法
按照教育科学通用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
法、行动研究法研究。

1.行动研究法:确立行动计划及目标,实施行动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摸索规律,不断总结,形成研究结论。

2.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3.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需求。

六、课题实施步骤
预备阶段(2013年2月--2013年3月)
主要工作是组建课题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开展课题相关的要进行调查,制订研究方案。

初步探索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开展初步的研究工作,拓展实验在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总结等.
深入研究阶段(2013年6月——2013年7月)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总结前阶段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本阶段主要工作是认真做好课题的总结工作,撰写研究报告,不断完善学科整合模式。

积极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课题结题培训会议,认真做好结题工作。

整理课题资料,形成成果集。

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文、研究课例等专题及相关课件等。

七、研究的初步成果
(一)《小学数学练习中常见错误的分析研究》的研究中,建立了错题本,广泛收集学生的练习中的错题,进行原因分析;将错误资源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小学课堂教学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高了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2。

巧妙运用错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

整个研究过程,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在课题方案的撰写,教
学实践、反思和资料的整理与总结的过程中,进行的资料的查阅、理论的考证与相关的学习,都有助于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的提高。

4。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究成果:
八、研究体会与问题反思
1、领导重视.我们课题组在黎明小学领导的关心、重视下,顺利完成了各项研究计划。

2、在半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双方均收益匪浅,尽管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涉及的内容较广,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3、建立的《错题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理论缺乏系统性.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虽然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但总觉得比较肤浅,理论学习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地学习。

怎样更加深层次提高课题组人员的理论修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5、对学生错题的错因分析的指导不得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错误,应该是有区别的策略,如何因势利导,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也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于后进生,采用哪些方式来提高学生辨析错误、反思提升的能力,还需要我们仔细琢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更趋强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课题组成员们养成了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活动被看成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

学生认识到错误是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错误,都要正确面对。

关键是要吃一堑,长一智,让错误的价值最大化,不再重犯这样的错误。

失败后的成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探索过程和情感体验,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发现的练习成果,更加重视老师指导的练习过程.学生变得更会练习、更爱练习。

“失败"犹如一枚“青橄榄",苦涩里透着甘甜,让学生“开胃生津”,回味无穷。

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还能体验到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这样的学习氛围,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