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话务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双向中继 因为中继线群需要负责传送两个方向的局 间话务量,则总话务量为: 间话务量,则总话务量为: Y=Y甲-乙+Y乙-甲= 25E+25E=50E E(M, 又: E(M,Y)=0.01 查爱尔兰表可得:M=64线 查爱尔兰表可得:M=64线 所以采用双向中继需要64条中继线。 所以采用双向中继需要64条中继线。 64条中继线
例如:我国交换机对BHCA值的指标规定 例如:我国交换机对BHCA值的指标规定 BHCA 如下: 如下: 最大中继话务量为:0.70E/中继线 最大中继话务量为:0.70E/中继线 最大用户(双向)话务量为:0.2/用户 最大用户(双向)话务量为:0.2/用户 线
最大用户始发话务量为:020E/用户线; 最大用户始发话务量为:020E/用户线; 用户线 每次呼叫占用时长:中继线为90S, 每次呼叫占用时长:中继线为90S,用户线 90S 为60S 根据以上指标,可以计算得到: 根据以上指标,可以计算得到: 每条中继线:BHCA=28次/h; 每条中继线:BHCA=28次/h; 每条用户线:BHCA=6次 每条用户线:BHCA=6次/h
三、爱尔兰公式及其应用 通常, 通常,接到一部电话交换机的用户 的数量总是大大超过交换机网络所提 供的话路数量的。因此, 供的话路数量的。因此,呼损是不可 避免的。用爱尔兰公式可以计算呼损。 避免的。用爱尔兰公式可以计算呼损。 (推导过程略) 推导过程略)
爱尔兰公式: 爱尔兰公式:
E(M,Y)为同时有M个呼叫的概率, E(M,Y)为同时有M个呼叫的概率, 为同时有 也即交换系统的M 也即交换系统的M条话路被占用的概 率。Y为流入交换系统的话务流量 (也叫话务强度,即单位时间流过 也叫话务强度, 的话务量), ),当 的话务量),当M条话路全部被占用 到来的呼叫被系统拒绝而失掉。 时,到来的呼叫被系统拒绝而失掉。
解: (1)单向中继 因为用户相互呼叫机会相等, 因为用户相互呼叫机会相等,所以本局 呼叫和出局呼叫各占1/2 则局间的话务量为: 1/2, 呼叫和出局呼叫各占1/2,则局间的话务量为: =0.05E×1000× 1/2) Y甲-乙=Y乙-甲=0.05E×1000×(1/2)=25E 又已知:E(M, 又已知:E(M,Y甲-乙)=0.01 查爱尔兰表得到:M=36线 查爱尔兰表得到:M=36线 即从甲局到乙局需要36条中继线, 即从甲局到乙局需要36条中继线,从乙局 36条中继线 到甲局也需要36条中继线,一共需要72根线。 36条中继线 72根线 到甲局也需要36条中继线,一共需要72根线。
话源话务量是流入交换系统的话 务量,也称为流入话务量。 务量,也称为流入话务量。若λ和S 使用相同的单位时间,则话务量A的 使用相同的单位时间,则话务量A 单位称作“爱尔兰”,用符号“E” 单位称作“爱尔兰” 用符号“ ErL” 或“ErL
例:设 3600呼叫 小时=60呼叫 分钟= 呼叫/ 呼叫/ λ=3600呼叫/小时=60呼叫/分钟=1 呼叫/ 呼叫/秒 1/60小时 呼叫= 分钟/呼叫=60秒 小时/ S=1/60小时/呼叫=1分钟/呼叫=60秒 /呼叫 则: 3600呼叫 小时× 1/60小时 呼叫/ 小时/ A = 3600呼叫/小时× 1/60小时/呼叫 60呼叫 分钟× 分钟/ 呼叫/ = 60呼叫/分钟× 1分钟/呼叫
解: 因Y=0.1Erl×1000=100Erl,M 0.1Erl×1000=100Erl, =123 将Y和M的值代入爱尔兰公式或者 查爱尔兰表, 查爱尔兰表,得呼损 E(123,100)= 3 ‰ 123,100)=
因有0.3%(即0.3Erl) 因有0.3%(即0.3Erl)的话务量 0.3%( 损失掉,99.7%( 99.7Erl)的话务 %(即 损失掉,99.7%(即99.7Erl)的话务 流量通过了该交换机内的123条话路, 流量通过了该交换机内的123条话路, 123条话路 则每一条话路负荷99.7/123= 则每一条话路负荷99.7/123=0.8Erl 99.7/123 话务流量。 话务流量。
呼叫/ 60秒 = 1呼叫/秒× 60秒/呼叫 =60E 从上例可以看出, 从上例可以看出,话源话务量等 于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与呼叫的平 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N个终端流入交换系统的话务量为 个终端流入交换系统的话务量为
单位时间流过的话务量称为话务强度 单位时间流过的话务量称为话务强度
上面的计算实例, NO.7信令网设 上面的计算实例,在NO.7信令网设 计及处理机能力的计算过程中常常用 到。
忙时” 二 “忙时”的概念 如果对于一组用户(例如100 100个用 如果对于一组用户(例如100个用 户)进行昼夜的观察,将发现它们的 进行昼夜的观察, 单位小时话务量(即平均同时占用数) 单位小时话务量(即平均同时占用数) 变化很大, 6.1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 变化很大,图6.1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 例子。 例子。
第六章 交换技术基础 6.1 话务基本理论 迄今为止, 迄今为止,电信业务中的主要成分仍然 是电话业务。电话用户进行通话时, 是电话业务。电话用户进行通话时,必然 要占用电话局的交换设备, 要占用电话局的交换设备,在设计通电话 交换局设备及局间中继线设备数量的时候, 交换局设备及局间中继线设备数量的时候, 主要根据这些设备所要承受的电话业务量 及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 及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
因此, 因此,系统全忙时的概率即为呼 叫损失的概率。 叫损失的概率。电话交换系统就是 这样一对电话业务采用明显损失制 的系统。 的系统。
例: 一部交换机接1000个用户终端, 一部交换机接1000个用户终端, 1000个用户终端 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流量为0.1Erl。 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流量为0.1Erl。 0.1Erl 该交换机能提供123条话路同时接受 该交换机能提供123条话路同时接受 123 123个呼叫。求该交换机的呼损。 123个呼叫。求该交换机的呼损。 个呼叫
用户通话次数多少和每次通话时间 长短都从数量上说明用户使用的程度, 长短都从数量上说明用户使用的程度, 也说明电话局内的交换设备被占用的 程度。 程度。
一
话务量的定义: 话务量的定义: 又称话务负载或电话负载。 又称话务负载或电话负载。
话源话务量等于在一个平均占用时长内 话源(即用户和上级网络单元) 话源(即用户和上级网络单元)发生的平 均呼叫数。 均呼叫数。 令A表示话源话务量,λ表示的平均呼叫次数,S表示呼叫的平 均占用时长,根据话务量的定义, 均占用时长,根据话务量的定义,则: A=λ×S
乙两局的用户数都是1000 1000, 例:甲、乙两局的用户数都是1000, 用户间相互呼叫机会相等。 用户间相互呼叫机会相等。设每户平 均发话话务量为0.05E 0.05E, 均发话话务量为0.05E,局间中继线 呼损为0.01 0.01。 呼损为0.01。计算两局间采用单向中 继及双向中继时分别所需的局间中继 线数。 线数。
三、提高呼叫处理能力 (1)提高系统结构的合理性 (2)设计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等 (3)提高软件的设计水平 等等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1、话务量的计算 2、爱尔兰公式的应用
一、BHCA的计算 BHCA的计算 当交换机控制系统全部(或者部分) 当交换机控制系统全部(或者部分) 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运行处理 工作时, 软件所占用的时间成为系统开销。 软件所占用的时间成为系统开销。 系统开销
BHCA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 BHCA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 的计算可以根据公式 Q=a+bN 其中: 为固定开销; 其中:a:为固定开销; 为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间; b:为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间; N:为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呼叫总 即呼叫处理能力BHCA BHCA。 数,即呼叫处理能力BHCA。 占用率, Q:占用率,即处理器在单位时间 内的工作时间
采用这两种方式的中继线的利用率为: 采用这两种方式的中继线的利用率为: 单向中继线: 25× 单向中继线: 25×99.9%/36=69.37% 双向中继线: 50× 双向中继线: 50×99.9%/36=78.04%
6.2
交换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
描述数字交换能力, 描述数字交换能力,通常有两个 基本参数,一是话务负荷能力; 基本参数,一是话务负荷能力;二 是呼叫处理能力,即单位时间内控 是呼叫处理能力, 制设备能够处理的呼叫次数, 制设备能够处理的呼叫次数,用最 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来表示。 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来表示。
图6.1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凌晨的前 几个小时话务量最低;天亮后, 几个小时话务量最低;天亮后,话务 量开始上升, 点上班后话务量猛增, 量开始上升,8点上班后话务量猛增, 10点之间的出现高峰 9—10点之间的出现高峰,平均有8个 10点之间的出现高峰,平均有8 用户同时呼叫占用; 用户同时呼叫占用;中午话务量开始 下降一直到晚上。 下降一直到晚上。 整个一昼夜时间内话务最繁忙的1 整个一昼夜时间内话务最繁忙的1 小时,称它为“忙时” 小时,称它为“忙时”。
图6.1是按照每小时的平均占用数 6.1是按照每小时的平均占用数 绘制的, 绘制的,实际上每小时内各点时间的 同时占用数相差也很大。 6.2表示 同时占用数相差也很大。图6.2表示 忙时内这100个用户同时呼叫占用数 忙时内这100个用户同时呼叫占用数 100 的变化曲线。 的变化曲线。
图6.2
BHCA的测量 二、BHCA的测量 测量呼叫处理能力, 测量呼叫处理能力,一般用模拟 呼叫器利用大话务量进行测量。 呼叫器利用大话务量进行测量。 交换机所处理的话务量就是用户 线上所发出的话务量加上入中继线上 流入的话务量,因此BHCA的计算可以 流入的话务量,因此BHCA的计算可以 BHCA 根据公式来计算。 根据公式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