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面一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 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 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 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 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主题。
“杏花”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 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 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 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 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 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 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 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 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古今事

渔唱
悲痛、寂寞
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 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经历了国破家亡, 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 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前一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 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 从中得以再现。
用“忆”字开篇,直截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 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 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 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 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
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 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 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能够把握词的内容,赏析词语言。 2.能够体会词人深沉的思想感情。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 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 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 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 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 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 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著有《简斋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