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好坏直接关系到整条道路的安全舒适与否,要减少乃
至消除路桥过渡段常发生的病害,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桥头路堤处的地
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考虑路堤填筑高度、公路等级等,并结合公路施
工的经济技术指标,采取多种措施,以对路桥过渡段进行处治,这样才能达到公
路施工的质量要求,以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关键词: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技术
前言
在路桥施工的过渡段经常会发生路基和桥涵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从而出现台阶,而这些台阶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使车辆在行使中出现非常明显颠簸与跳动。

又因荷载原因,这些台阶也经常会出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形状。

这些台阶的产
生会使车辆的速度受到限制,而车辆速度降低的程度要视路面情况与台阶高度及
车辆类型而定。

一般情况下,当车辆在距离桥头台阶150-200米的距离时就应开
始减速,当驶过台阶后大约也是这个距离,才能开始加速或恢复正常速度。

而当
出现较高公路线形和较高桥头引道路堤时,就会发生沉陷与变形危险,路基还会
出现下沉现象,很可能导致路面裂缝、积水等。

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使其产生颠簸、振动、跳车等,使车辆产生噪音。

1公路桥梁段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路基存在允许变形,因此,刚性桥面
与柔陛路面的衔接必然产生沉陷变化,这个问题目前在施工中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法,只能采用适当加长过渡路段长度等予以缓解。

1.2窄,大型机械无法到达桥梁台背处,台背处往往压实不够,过渡段与路基衔
接处易发生裂缝和沉陷现象。

1.3桥头由于人为因素影响,灰土处理灰剂量、砂砾等透水性材料质量达不到设
计要求、台背整体强度差,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陷,从而形成桥头跳车。

1.4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因路面结构层和桥面结构层施工不同步,在标高控制上
产生误差。

2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2.1巧妙设置桥头搭板
在实际中采用桥头搭板方法来防止“桥头跳车”现象是目前较常见的处理方法。

在设计时,为了消除沉降差,避免行车的不适感,一般来说,最有效的桥台搭板
的长度应为足以保持其坡度在3‰~6‰以下,且能承受全部的行车荷载的搭板。

因此,若假设施工后沉降为10cm,按坡度5‰计,那么桥头搭板的长度应在20m 以上,但这对于高速公路中大部分的中小桥来说,是很不实惠的。

加上实际施工
中搭板的长度相对较短(≤10m),所以,设置桥头搭板对较大差异沉降来说仍旧无能为力。

此外,对已建的高速公路进行大量调查资料也显示,桥头搭板对于过
渡较小沉降差来说效果明显,但在较多情况下又增加了一些新病害主要有:在路
堤桥台衔接处虽无明显跳车,但沉降差从桥台处转移到路基与搭板之间或是在枕
梁处发生局部下沉而引起“二次跳车”现象;重交通荷载作用下的搭板可能因脱空
而发生折断,这样不仅未能消除跳车现象,而且还可导致路面开裂,雨水下渗使
得土基受到破坏;搭板在与桥台的衔接端拱起也会使路面遭到破坏。

2.2台后地基的处理
控制台后路基的沉降变形中,控制地基的沉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软
土及松软路基地段,地基处理应采用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半刚性复合地基。


兴南北湖大道软土路基试验研究表明,半刚性桩在处理深度较深、基本打透软弱
层且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
降都很小。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时间较长,需进行堆载预压,处理中
地基的沉降值也较大,但处理费用相对较低。

2.3过渡段的几何形式
过渡段沿线路纵向的布置形式,大多采用上窄下宽的正梯形结构形式。

从嘉
兴南北湖大道软土地基处理及刚度过渡来看均可满足要求,但采用正梯形对桥台
稳定和路基施工更为有利。

此外,路桥过渡段处线路的竖向刚度经常会由于外界
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车辆的安全、高速运行,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
的发生。

因此,路桥过渡段在地基土的施工环节中,应对地基土的刚度提出严格
的要求,以现代施工技术保障地基土的刚度。

2.4桥台与路基间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
已有的大量公路建设事实表明,台后过渡段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可显著改善
路基与桥台在抗垂直变形能力方面的巨大差异,有效实现路基与桥台的刚度渐变,达到柔性桥台的目的。

而柔性桥台从作用机理上来看基本等同于加筋土挡墙,采
用柔性桥台结构来降低桥台的刚度,缩小桥台与路堤的刚度差,使它的衔接处的
行车荷载压缩变形与填土固结沉降均匀过渡,达到消除路面纵坡突变,防止产生
桥头跳车。

2.5过渡段的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如果排水处理不当,会使水沿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降低路面
结构层的稳定性,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

因此,路桥过渡段内
要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防止施工中雨水的流入,对已有的积水应挖沟或用水
泵进行排水。

同时,在过渡段填筑前,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孔。

2.6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控制。

台背一定范围内采用模量比较大,易压实,排水性能好的材料进行换填,例
如级配碎石与砂粒等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台背填筑方法。

从作用机理上看,它
属于刚柔过渡原理的一种。

这些填料经压路机压实后,压缩模量较大,且水稳定
性好,能够减小路基的压缩变形。

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应当把台背处的路基全部
挖开,统一填筑石灰土,不再保留周围的素土。

这样重型压路机就可以开进台背
处进行碾压。

3提供公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3.1选取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后过渡段沉降的桥台结构
桥台的结构有很多种,其中桩接台帽的桥台结构的具体施工情况为:对路堤
进行填筑,进行钻孔桩基的施工,之后对耳背墙以及台帽进行施工。

从上述的施
工情况可知,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堤施工是在结构施工之前进行的,不会限制到
施工的作业面,便于大型机械的运作,能够全面施工且均匀压实,并且压实度能
够轻易的达到相关规范的设计标准。

并且在桥台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会为过渡
段的软土地基以及路堤填土预留一定的时间,保证其沉降期,使得在施工后过渡
段路堤的沉降情况减少。

所以,在对公路桥梁进行设计时,应该最先选择使用桩
接台帽的桥台结构。

3.2加强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采用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

其试验项目包括:①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
试验;②各种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的
关系。

从实验结果中,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
段路堤的填料。

3.3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
要减少乃至消除路桥过渡段常发生的病害,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桥
头路堤处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考虑路堤填筑高度、公路等级等,
并结合公路施工的经济技术指标,采取多种措施,以对路桥过渡段进行处治,这
样才能达到公路施工的质量要求,以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4结语
桥梁过渡段的设计在桥梁设计中可谓是重中之重,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行车的安全与舒适与否。

在进行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时,若不注意进行研究,很有
可能出现桥台路基沉陷的情况,不但影响道路交通,而且在维修时也会花费甚多。

因此在进行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时,不仅要确保有高质的材料,还要有先进施工技
术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沈东君.对公路桥梁施工过渡段的技术措施探讨[J].硅谷, 2012,(04):113-114
[2]茅梅花.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11) :1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