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蛇口四海公园为例的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研究彭章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蛇口四海公园为例的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研究彭章华
发布时间:2021-08-26T06:17:14.4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9期作者:彭章华[导读]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构成之一,是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原本的公园与现代化城市建筑格格不入,老旧公园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次对老旧公园改造的研究,以蛇口四海公园为案例,提出了具体的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公园改造要点,分析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
公园改造预期效果,凸显城市老旧公园改造中“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体现公园改造之后服务性能的提升。
彭章华
深圳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构成之一,是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原本的公园与现代化城市建筑格格不入,老旧公园改造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本次对老旧公园改造的研究,以蛇口四海公园为案例,提出了具体的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公园改造要点,分析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公园改造预期效果,凸显城市老旧公园改造中“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体现公园改造之后服务性能的提升。
关键词:蛇口四海公园;老旧公园;改造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公园的老龄化特征愈发鲜明,呈现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较少、公共区域分割不鲜明、景观系统老旧、公共绿地面积较少、绿植单调重复、公园人文文化氛围淡薄等。
为了强化公园的服务性能,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各城市纷纷开展老旧公园改造项目,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整,优化设计景观绿化、重新规划公园内部功能分区,将公园与周边城市规划相衔接,全面提升公园的整体建设水平,为当地人们营造一个幽静、自由、轻松的休闲环境[1]。
一、蛇口四海公园案例
蛇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人才涌入蛇口,对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经济产业设施等进行建设;四海公园的名称就取自改革开放之后各方人才齐聚的“来自四海”之意。
四海公园始建于1987年,是当时蛇口最大的公园,也是我国第一批向全民众免费开放的公园;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35710.39平方米,其中服务设施、游乐设施丰富,包括:休息连廊、碰碰车、游船等,为当地人民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蛇口四海公园的各项基础设施、游乐设施逐渐老化,自然景观愈显单调。
本次对蛇口四海公园的改造,是基于公园原本整体情况之上,根据地区人民的实际需求,对原有场地进行调整,内容包括:(1)增加跑步道;(2)升级改造原本的茶室、景观亭、廊架、桥梁等建筑物,增加星级公厕、母婴室,建设东湖草亭、低架空平台、连廊栈道等特色景点,对原本的绿化绿地进行升级[2]。
二、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公园改造要点(一)以人群需求为主
蛇口四海公园建设时间久远,既是当地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也是当地人们心中的文化标志,承载着蛇口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海公园的基础设施愈发老旧,各种基础设施功能逐渐丧失,难以满足当地人们对公园的需求[3]。
因此,本次改造要以人的需求为主,对地区居民展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四海公园的记忆、现有公园基础设施缺陷、人们希望得到哪些功能、目前的绿地园林景观如何等,全面获取地区人们的实际需求,把握当地人心中的四海公园定位,为之后制定公园改造计划提供现实依据。
在此环节,可以考虑四海公园中人们的年龄分布情况,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公园中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对休闲场所、公园绿地的需求较大;青年人对公园的氛围需求较大;儿童对公园的娱乐设施需求较大;母婴群体对公园地面的平整度、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道路衔接有着明显需求等;通过对人需求的考量,打造出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四海公园[4]。
(二)丰富公园内部景观绿化景观是公园改造的主要内容,结合原本的四海公园景观情况——荔枝林、大面积绿地、地区常见树种,对其进行改造,以便于之后辅助“东湖草亭、低架空平台”等设施形成休闲空间。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荔香园、叠水桥、梯田叠水、杜鹃园等进行调整与改造,加强各区域景观的亲水性,在道路两旁、空地上设置乔木、灌木与草地,穿过树林之后直面环湖跑道,形成“水系+植物”的景观空间。
这一改造过程为:对公园中原本水系进行清理,通过清淤疏浚、底泥活化、水系修复等工作,治理东湖与西湖,建设亲水设施,在水系两旁栽种大量植被,实现绿化景观与水系景观的有机融合,衔接两项景观与亲水设施,让民众能够享受亲水乐趣,同时凸显蛇口四海公园的地域自然特色[5]。
(三)梳理公园功能区域
功能区域划分是进一步提升蛇口四海公园服务能力,实现老旧公园改造目标的具体举措。
根据蛇口四海公园的以往情况来看,其中有丰富的游乐设施与休闲设施,但是各种设施堆在一起,整体感官混乱,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
在本次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本的公园区域进行调整,明确各个分区,凸显公园各区域的功能性,提高公园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保留了原本的李世林,适当梳理荔枝林的植被空间,在保持原本生态的基础上,设置休闲座椅、公共厕所、直饮水、小绿道等,增强了荔枝林的趣味性。
工作人员对“盖世金牛”这一著名景点进行调整,将金牛修葺一新,在金牛广场上增加旱喷、浅水活动区、小花坛等,营造出金牛站在湖畔远眺的场景,体现海口公园“广纳四海”的时代性文化特征[6]。
(四)衔接周边城市规划
城市老旧公园改造,除了要提升公园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改造公园原本绿地、丰富绿化景观之外,还需要促使城市公园能够与现代城市规划相衔接,将公园与其他的城市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效果。
根据蛇口四海公园的老旧情况,结合公园周边的道路、城市广场、大厦、商场、教育设施等建设情况,对公园周边进行改造,促使公园能够与周边基础设施衔接。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本次公园改造中,将公园周边与道路的衔接部分、相邻城市广场的位置等,设置大量绿地景观,更换道路地砖,提升公园的景观层次感,促使其具备现代化特色。
此外,还可以在公园地块下方建设地下停车场,通过建设下沉式通道、停车场提高公园地块利用率,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停车环境,改善“无处停车”的问题,减轻地面停车压力,将更多的空间“让还”给绿化景观,种植大量大腹木棉、凤凰木、紫花风铃木等景观树,设置休闲座椅、草坪灯,促使公园周边环境大改变[7]。
三、以蛇口四海公园例的老旧公园改造预期效果
经过改造之后蛇口四海公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服务性能有所提升,公园园区景观质量提高,为人们营造了一个静谧、悠闲、生态的休闲环境,具体可以体现如下:
(1)公园容纳度增加,弹性空间设计凸显交互性。
改造之后,公园的水系网络与城市道路网络、园区道路网络相叠加,园区的环园步行系统(如图一)、网状路径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场景,将各个独立的功能区域交织起来,促使人们可以从一个区域到达另外一个区域,各区域之间界限分明、交互性十足。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达到的场所,体会不同区域的功能。
图三茶话时光景观区域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蛇口四海公园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发现,改造老旧公园,需要立足于公园定位,分析公园的服务人群与居民需求,考虑公园内功能区域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景观建设的要求,以需求为主对公园进行调整。
之后,要考虑公园的文化内涵,对公园进行重新定位,引入文化精髓,既要凸显公园的自然特征,也要体现公园的文化特色,提升公园的生命力。
此外,要想提升老旧公园改造质量,还要关注公园改造细节,比如:通过调整人行路结构与走向,强化人们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合理的功能分区,营造公园内部距离感;通过设置相应的休息区域凸显公园的人文性,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总之,在老旧公园改造中,要保证公园符合人们的需求,遵循人性化理念,才能够强化公园改造的社会效益,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彩红.以迎泽公园为例谈太原市老旧公园提升改造[J].山西建筑,2020.46(12):173-175.
[2] 任曼鎔.基于POE的城市老旧公园改造研究——以丰台花园为例[J].花卉,2020,(10):88-90.
[3] 刘佳.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老旧公园景观改造中的应用——以西安市老旧公园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9(05):44-46+67.
[4] 黄宝生.绿色,健康,和谐:老公园提升改造探讨——以安阳市易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9(14):72-73.
[5] 袁晓丹.龙岩市紫金公园景观提升改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6] Akos,Hutter,杨柠吏.浅谈景观设计对城市工业侵染区域的改造——以美国高线公园和悉尼货物线公园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587(26):81-82.
[7] 赵彦昌,白培培.一载奋战结硕果竞秀公园焕新颜[J].党史博采(上),2019,58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