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十)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十)新
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26分)
1.请将下面这个格言警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里,并背诵下来,时时品味。
(2分)书,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匀称.( ) 躯壳.( ) 哀号.( ) 篡.( )夺
yàn( )语ɡōu( )火喧xiāo( ) 峰luán( )
3.根据释义,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5分)
(1)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
(2)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
(3)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
(4)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5)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
4.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字。
(2分)
某学校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创设良好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
5.课文内容理解。
(4分)
(1)《化石吟》中“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2)为什么阿姆斯特朗说人类第一次登月“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
(1)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译文:
(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译文:
7.下面语句是一位诗人对生命与尊严的诠释,但其中漏了一句,你能否根据语境,为他补上恰当的一句呢?(2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短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3分)
一只鸟又飞走了
(台湾)林清玄
儿子小时侯,每次吵闹,我拿起电话筒拨117给他听。
117 报时台,会不断拨报时间,每10 秒一次。
儿子的好奇心很强,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侯多几只鸟,有时候少几只鸟?”
我把电话拿来听,话筒里播着:“下面音响11点5分零秒……下面音响11点5分10秒……”
原来,儿子把“秒”听成了“鸟”,“11点5分零鸟”“11点5分10鸟”,这不是非常奇怪吗?
我正在思索的时候,儿子把话筒抢走,说:“爸,你听那么久,一只鸟又飞走了。
”
我每当想起时间宝贵,就会想起这件往事,生命的每一秒都是一只宝贵的鸟,它不断地张开翅膀,飞去,仿佛天上的鹭鸶成行。
最悲哀的是,每一只鸟都不属于我,每一只鸟都留不下来。
答: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文章《月亮上的足迹》(选段),完成9-13题。
(13分)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
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电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点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9.第一段文字记叙了(),是按照()的顺序写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点火发射——火箭加速——()——()——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3分)
10.作者为什么交待时间精确到秒?(2分)
答:
11.简析“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的表达效果。
(2分)
答:
12.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中用“缓缓”一词,是否矛盾?(3分)
答:
13.用波浪线划出第二节中描写的句子,如果把它们改为平实的描写,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7题。
(10分)
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
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
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答:
17.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14分)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不死的。
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
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
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
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
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
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
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
为什么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
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lOO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8.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
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2分)
答:
19.文章第二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2分)
答:
20.选文第二段最后画横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3分)
答:
2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中所举具体事例的内容。
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3分)
答:
22.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 (4分)
答:
(四)阅读文章《谁最先发现了恐龙》完成23-26题。
(12分)
谁最先发现了恐龙
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方。
180年前,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
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爱和化石。
行医治病之余,他常常带着妻子一起跋山涉水去和化石,足迹踏遍了周围有岩层山麓的沟沟坎坎。
久而久之,曼特尔夫人也成了一位“自然之友”和化石采集高手。
1822年3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的寒冷,可是曼特尔先生还是照常出门去给病人看病。
夫人在家里等着丈夫回来,心里总是惦记着他会不会着凉。
后来,曼特尔夫人实在坐不住了,就带上一件丈夫的衣服出门向着他出诊的方向去迎接他。
她走在一条正修建的公路上,公路两旁新开凿出的陡壁暴露出一层层的岩石。
她习惯性地边走边观察两边新裸露出来的岩层,忽然,一些亮晶晶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是什么东西呢?”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走上前去仔细观看。
哇!原来是一些样子奇特的动物牙齿化石。
这些化石牙齿太大了,曼特尔夫人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牙齿。
发现的兴奋使得曼特尔夫人忘记了给丈夫送衣服这件事。
她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化石从岩层中取出来带回了家里。
晚些时候,曼特尔先生回到了家中。
当夫人将新采集到的化石呈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惊呆了。
他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
在随后不久,曼特尔先生又在发现化石的地点附近找到了许多这样的牙齿化石以及相关的骨骼化石。
为了弄清这些化石到底属于什么动物,曼特尔先生把这些化石带给了法国
博物学家居维叶,请这位当时在全世界都是最有名的学者给予鉴定。
说实在的,居维叶也从来没有见过这类化石,而他读过的所有的由前辈科学家撰写的书籍和论文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种化石。
不过,居维叶还是根据他掌握的相当丰富的动物学知识做了一个判断,他认为牙齿是犀牛的,骨骼是河马的,它们的年代都不会太古老。
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大草率了。
他决定继续考证。
从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到各地的博物馆去对比标本、查阅资料。
两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结识了一位在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工作的博物学家,此人当时正在研究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的现代蜥蜴——鬣蜥,于是,曼特尔先生就带着那些化石来到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与博物学家收集的鬣晰的牙齿相对比,结果发现两者非常地相似。
喜出望外的曼特尔先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这些化石属于一种与鬣蜥同类、但是已经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并把它命名为“鬣蜥的牙齿”。
后来,随着发现的化石材料越来越多,人类对这些远古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我们
知道所谓的“鬣晰的牙齿”这种动物实际上是种类繁多的恐龙家族的一员;它确实与鬣蜥一样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它与真正的鬣蜥的亲缘关系比起与其他种的恐龙的关系还要远呢!但是,按照生物命名法则,这种最早被科学地记录下来的恐龙的种名的拉丁文字并没有变,依然是“鬣蜥的牙齿”的意思。
不过,它的中文名称则被译成为禽龙。
因此请记住:禽龙是科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恐龙。
同时,别忘了曼特尔这个名字以及他那位热爱大自然的妻子。
23.第一节的空格中应填入哪些词语。
()(2分)
A.收集研究寻找采集
B.研究收集寻找采集
C.收集研究采集寻找
D.研究收集采集寻找
24.第二段画线句子表明这块化石之所以能被发现的两个原因,请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4分)
A.;
B.。
25.为什么“曼特尔先生对居维叶的鉴定非常怀疑,他认为居维叶的结论太草率了。
”请你在文章中找出怀疑的理由。
(3分)
答:
26.我们可以从曼特尔夫妇身上学到些什么呢?(3分)
答:
三、作文(45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2018年,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空间站;2020年人类生存空间将转向地下发展,地下城市将成为世界潮流;2025年新的超级电脑将初步具有人类思维的反应能力;2040年核能将成为人类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能源……对未来的展望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请根据以上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写一篇科幻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5.(1)这句话表明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足以证明了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2)虽然是一小步,但却实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愿望,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应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6.⑴不久,又出现高高的城墙,呈凹凸形,延续不断有六七里,竟然看去像一座城市了。
⑵一会儿风息天晴,所有的影像全没有了,只有一座高楼,直上云霄。
7.尊严就是翱翔
8.珍惜生命的每分每秒。
(意思基本类似即可)
9.飞船发射进入地球轨道的经过时间检查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脱落进入轨道
10.准确真实地记录登月活动的经过,也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飞船在浩大的太空宇宙中飞行的状态。
12.在辽阔之极的背景下,飞船看起来好像很慢,这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实际速度很快,并不矛盾。
19.癌细胞和生殖细胞可以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或说“永生、不衰老死亡”)的原因。
20.作者认为海弗利克的观点在揭示生命永生的奥秘方面很有价值,但是,对其是否已经完整而深刻的揭示了全部奥秘还不能肯定,所以使用了“也许”一词。
(“认为这一观点还需
要深入研究和验证”、“生殖细胞和癌细胞永生的机理尚未完全弄清楚,因而还不能彻底肯定这一观点”等说法亦可作为理由)
25.这些牙齿和骨骼化石是在一个发现的,应该是属于同一种动物,犀牛和河马不可能群居在一起;曼特尔“见过许许多多远古动物的化石牙齿,可是没有一种能够与这么大、这么奇特的牙齿相似”,所以居维叶认为这是犀牛的牙齿是不可能说服曼特尔的。
26.首先要学习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强烈的好奇心,其次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还有他们为了寻找答案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