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T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PETCT市场调研报告详解

PETCT市场调研报告详解PET/CT市场调研报告PET/CT是目前最高档次的医学影像设备,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医疗诊断技术。
PET-CT 的全称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X-射线计算机体层(CT)有机地一体化组合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
这种影像技术是目前影像诊断中两种最具特色的技术---PET(功能显像)与CT(形态显像)的最优化组合。
它以PET特有的通过正电子核素或其标记的示踪剂,示踪人体内特定生物物质的生物活动,采用多层、环形排列于发射体周围的探头,由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的光子,然后将获得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以解剖影像的形式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显示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状况,藉此诊断疾病,又称为生化显像或功能分子显像,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分子水平完成生物学显示的影像技术;同时结合应用高档CT技术进行精确定位,可精确地提供靶器官的解剖和功能双重信息,并能够独立完成多排螺旋CT的临床显像,大大提高临床使用价值。
是当今临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心病和神经精神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疾病的最佳手段。
目录第一部分全球PET/CT市场发展现状以及趋势第一章PET/CT简介第一节PET/CT介绍一、PET/CT定义及应用二、PET/CT工作原理第二节PET/CT发展历程第二章全球PET/CT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第一节PET/CT市场的发展现状一、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概要二、全球市场规模三、全球结构四、中国PET/CT招标采购状况分析第二节PET/CT机市场特点分析一、全球市场特点二、国内市场特点三、全国PET/CT管理运行模式四、我国使用PET/CT检查情况五、检查人员情况六、检查费用情况七、影响PET/CT供求的因素第三章PET/CT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PET/CT行业产业链模型分析一、产业链构成二、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分析第二节PET/CT行业上游行业发展概况一、上游产业构成分析二、上游产业发展分析第三节PET/CT行业下游行业发展概况一、下游需求构成分析二、下游行业发展分析三、下游产业对PET/CT行业的影响力分析第四节PET/CT行业下游消费市场构成一、最终消费群体二、消费机构第四章PET/CT市场影响因素第一节国内外政策影响因素一、国外市场政策二、国内市场政策第二节行业政策一、《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二、2008~2010年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配置规划三、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配置原则四、PET/CT相关标准第三节宏观经济情况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二、我国居民消费者潜在和实际购买力双双提升第四节技术影响因素一、研发难度二、国内外知识产权诉讼情况第五节SWOT分析第五章全球PET/CT市场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市场规模预测第二节市场结构预测一、保有量国别结构预测二、品牌结构预测第三节产品应用预测一、我国肿瘤患者数量有增长趋势二、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三、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四、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上升第四节中国一、中国PET/CT采购量发展趋势分析二、中国PET/CT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三、中国PET/CT产品价格发展趋势分析四、用户(医院)需求趋势第六章PET/CT关键技术发展概况第一节总体简介第二节详细技术简介一、CT配置二、一体化的设计——工作站第三节重大PET技术成就回顾及展望一、第一次突破:从局部显像到全身PET成像二、第二次突破:从二维PET到三维PET三、第三次突破:从三维PET到“飞行时间”PET四、将要来临的一次突破:全身PET/CT(MRI) 第七章PET/CT前沿技术发展概况第一节速度最快的探测晶体——LSO(硅酸镥)第二节医学影像的发展趋势——3D采集第三节前后统一的大机架孔径——70CM第四节检查床设计——底座驱动单支点悬臂式第二部分行业竞争格局第八章PET/CT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PET/CT产业发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波特五力模型”介绍二、PET/CT市场环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第二节PET/CT市场总体竞争情况一、主要竞争对手构成二、市场集中度分析第九章GE医疗第一节公司简介一、GE集团简介二、GE医疗三、GE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四、地址及联系方式第二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一、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析二、主要销售型号第三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一、GE中国财务状况二、GE医疗财务状况第四节公司产品价格情况第五节公司的创新能力分析(技术新动态)一、研发投入情况二、GE全球研发中心三、GE全球研发中心协作项目四、与高校的合作第六节产品分析一、公司产品线二、产品发展新动态第七节GE医疗售后服务第八节领导人分析一、通用电气公司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二、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第九节公司并购战略分析一、并购战略二、扎根中国本土第十章西门子医疗第一节公司简介一、公司简介二、西门子在中国第二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一、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析二、我国医疗机构配备西门子PET/CT的情况第三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第四节产品价格情况第五节公司的创新能力分析(技术新动态)一、海外CT研发及生产中心——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SME)二、X射线管研发和生产基地——无锡西门子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第六节产品分析一、公司产品线二、产品发展新动态第七节领导人分析一、西门子CEO,罗旭德(Peter Loescher)二、西门子医疗业务领域首席执行官——荣怀德(Hermann Requardt)第八节公司未来战略分析一、西门子医疗下一步的发展策略为:综合解决方案,优化病患护理二、形成优化的产品组合第十一章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第一节公司简介第二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一、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析二、我国医疗机构配备飞利浦PET/CT的情况第三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第四节产品价格情况第五节公司的创新能力分析——飞行时间PET/CT一、降低运营成本。
中国CT球管(X射线球管)及零组件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CT球管(X射线球管)及零组件市场现状分析一、CT球管综述CT设备包含扫描床、扫描架、高压发生器、计算机系统、操作台等。
用于扫描的扫描架中装有CT球管、滤线器、参考探测器、探测器及各种电子线路等。
其中CT球管为扫描架中核心部件。
CT球管又称X射线管,其作用是产生X射线,是X射线发生装置的核心部件。
CT球管的基本结构包括阴极、阳极、管芯壳、轴承,其中核心部件为阳极靶面及轴承。
CT球管结构及介绍CT球管结构及介绍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CT球管整个制造过程,包括:1)管芯制作;2)测试管芯电气和物理性能;3)组装及测试;4)上机测试;5)打包。
CT球管制造过程CT球管制造过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产业研究院整理二、CT球管产业链1、产业链简析从产业链来看,CT球管上游包括金属材料和零组件,其中零组件包括管壳组件、转子组件、轴承套、阴极零件等,产业链下游应用于CT设备,包括更换及新增需求市场。
CT球管产业链CT球管产业链资料来源:斯瑞新材招股说明书,产业研究院整理2、产业链上游-零组件企业从产业链上游来看,CT球管及相关零组件等核心产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技术主要控制在几家国外球管公司,近年来斯瑞新材已成为我国CT球管和DR球管零组件的国内主要供应商。
公司是我国少数能够提供CT球管和DR球管零组件的企业,已经实现对西门子的稳定批量供货,并逐步实现对上海联影、昆山医源(原昆山国力子公司)、无锡麦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二研究所、珠海瑞能等国产设备及球管主要生产企业的供货。
CT球管零组件行业主要企业情况CT球管零组件行业主要企业情况资料来源:斯瑞新材招股说明书,产业研究院整理3、产业链下游-CT销售量从下游CT行业销售情况来看,过去十年,我国CT市场稳步增长,2019年CT销量约4000台。
2020年初疫情爆发,CT被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的诊断,全国CT销量突破7200台,2021年也超过了7000台。
医学影像行业分析报告

医学影像行业分析报告医学影像行业分析报告定义医学影像指的是通过各种影像设备将身体内部的结构、功能和病态反映在屏幕上,进而为医生提供参考,辅助诊断和治疗的手段。
医学影像是医学领域内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疾病预防和科研等领域。
分类特点医学影像行业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放射学、超声学、病理学、内窥镜学、核医学等。
其中,放射学是指应用X射线、CT、MRI、PET、SPECT等技术对人体或动物进行影像拍摄和图像处理,在医疗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超声学是通过声波高频振动在人体组织中产生回声波,实现对人体内部组织轮廓、大小、位置、形态、状态等的观察。
病理学是对人体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胞和组织学检查,以了解组织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等。
内窥镜学是利用钢制或软性器械来将光纤、CCD等设备植入人体内部,进行对人体内脏器组织的检查。
核医学是通过核素标记的探针,对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进行观察和诊断。
医学影像行业具有结构复杂、技术门槛高、市场巨大等特点。
产业链医学影像事业产业链包括基础设施提供商、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影像诊断及药物与治疗产品提供商等多个环节。
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和设备供应商等,其主要作用是为医疗机构和专家提供一个诊断基础设备或产品平台。
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则是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实现的关键部分,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两个部分。
影像诊断及药物与治疗产品提供商,包括各大制药公司、影像诊断企业和医药经销商等,其目的是为医学影像领域提供与药物和治疗相关联的支持和服务,并在临床规模应用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行业在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与改善。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期的单一应用,到90年代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现在的数字信息化、高质量标准化等阶段。
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管理办法》、《医用放射性类别及使用许可证审核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普通X射线医疗机构放射防护规程》、《医用超声医疗设备与系统放射防护规程》是影响医学影像行业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了从技术标准、产品注册、进口管理、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制定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框架,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3年CT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CT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分析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X光技术获取图像的高精度、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科研等领域。
随着全球疾病负担的不断增加,医疗成本的不断上涨,CT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蓬勃发展。
本文将介绍CT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的分析。
一、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目前,CT设备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常规CT和高端CT。
常规CT分为16层及以下、32层和64层等不同产品,适用于一般医务室和诊所,价格较为亲民;而高端CT则使用128层及以上配置,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和解剖结构分辨率,在医学诊断、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据市场研究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53.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
二、中国CT设备市场规模中国作为全球CT设备行业最大的增长市场之一,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IHS Markit的报告,2019年中国市场的CT设备销售额达到2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1%。
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CT设备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逐年扩大。
三、影响CT设备市场规模的因素1.全球老龄化加剧:随着全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老年人口相对于年轻群体更容易出现多种疾病,因此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2.医疗行业发展:医疗设备市场的需求是由于医疗行业的需求所驱动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CT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可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3.医疗保险政策改变:新的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改变可以影响对医疗设备的消费。
一些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可能会促进CT设备的销售,而一些政策变化可能会减少CT 设备的销售。
总结:CT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全球老龄化加剧、医疗行业发展和医疗保险政策改变等。
CT检查市场分析报告

CT检查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CT检查市场作为医疗器械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CT检查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决策和发展参考。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CT检查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有益建议,为其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涉及整个报告的组织和框架。
本报告将从CT检查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从而全面分析CT检查市场的情况。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CT检查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和市场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CT检查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的增长预期和潜在风险。
此外,我们还将对CT检查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主要竞争者的分析和市场份额的评估。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市场分析的结果,展望未来的发展,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引领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对CT检查市场的全面分析,我们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文章目的是对CT检查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分析,以了解行业的整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利的决策依据,同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发现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4 总结:通过对CT检查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CT检查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量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T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高,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CT市场发展分析报告》在京发布
10月15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中国CT市场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该《报告》对近年来中国CT机市场发展趋势,包括配置状况、品牌格局、竞争情况等进行了分析。
其中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1242台;各省(市、区)都存在一定量的CT二手设备(约占总量的11%);目前需要更新换代的CT机约占总量的15%~17%。
15%面临更新换代
《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0101台,比2008年净增长了992台。
同年,我国CT机销量为1074台,与净增长数量相差82台,由此推算,2009年更新的二手CT机为82台,占总销量的8.3%。
2010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1242台,同比净增长1141台,市场销量为1412台,与净增长数量相差261台,由此推算,2010年更新的二手CT机为261台,占总销量的23.8%。
“二手CT机保有量的增长,可能与我国大医院CT机更新换代,部分二手设备流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知朋表示,从配置年限上分析,目前有45.6%的CT机购买于2004~2009年,37.4%的设备购买于2000~2004年,购买于2000年以前的设备占17%。
由于CT机的使用年限为10~15年,因此,目前需要更新换代的CT机占总保有量的15%~17%。
每百万人口拥有量仍偏低
2006年,日本每百万人口拥有CT机达98台,澳大利亚为51台,比利时为40台。
我国每百万人口CT机的拥有量从2006年的5.5台增加到2010年的8.6台,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拥有量仍偏低。
因此,该《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对CT机还有很大的需求潜力。
另外,我国CT机配置水平并不均衡。
白知朋秘书长告诉记者,北京部分大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任务。
有统计显示,北京协和医院90%的就诊人员是外地患者,有的专科医院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8%。
因此,从2009年各省(市、区)CT机配置统计情况来看,每百万人口CT机拥有量最多的是北京(13.6台),随后是吉林、辽宁、浙江、河北、黑龙江——这些地区的CT机配置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地区。
市场集中度达70%
据统计,2010年,通用医疗、西门子、飞利浦3家企业在我国CT机市场中所占份额合计达到7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CT机市场而言,高水平的集中度意味着这些企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为有效的管理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目前,我国本土CT机多为低端产品,而高端CT机主要为外资品牌。
近几年来,国内新进入CT机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只有安科一家。
预计未来5~10年,随着政府部门对于国产CT机自主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CT机市场格局会发生一些变化,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得到一定提升。
细分市场情况迥异
《报告》指出,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得到加强,CT机市场表现为2010年销量最多的是中、低档CT机,并以单双排CT机为主,销量为607台,
所占份额达到43%;其次是16排CT机,销量为381台,所占份额为27%;而高档的64排CT机销量为240台,所占份额为17%;64排以上CT机销量为55台,所占份额为4%。
高端市场的64排以上CT机由于售价高昂,因此购买者少;而32~64排CT机属于中、高端领域,其中64排CT机是主打产品,也是外资企业争夺的重点,通用医疗和西门子的销量排在我国64排CT机市场的前两位;4~16排CT机属于中端市场,产品成熟稳定,是我国配置量最高的机型,数量庞大的二级医院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主要用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二级医院的服务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大,正因如此,该市场将继续扩大,市场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单双排CT机属于低端市场,产品销量也很大,但单价相对偏低,其销量在2007年、2008年略有下降,但2009年开始的基层医疗建设使这一细分市场需求扩大,各厂商针对基层推出了性价比高的单双排CT机,通用医疗、东软、西门子的销量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位居前三。
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
《报告》分析指出,在中国CT机市场中,购买者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能力和替代品的替代能力都比较弱。
从CT机市场结构来看,整个市场对现有竞争者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经济形式复杂、利润减低和成本偏高的压力。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来自替代品的威胁已成为直接关系到一些产业能否继续生存的重要问题。
但是,至目前为止,在CT相关领域,还没有看到任何潜在的替代技术出现。
目前,由于我国CT机市场为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所垄断,CT机客户的可选择余地不大,其议价能力也很低,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竞争者之间的价格竞争所决定。
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客户的总体购买力呈下降之势,这会对整个产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此外,CT部件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CT设备的总成本因之难以大幅降低,即使是低端产品,其价格也在20万美元以上。
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T机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
“值得关注的是,医疗设备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为医疗器械企业,应该将加强技术培训,保证用户能够用好设备作为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一项有力措施。
”白知朋秘书长强调。
卫生部规财司、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有关领导,以及通用医疗、西门子、飞利浦、东软、东芝等有关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