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2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2分)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
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3.(2分)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
后来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
这说明()
A.历史上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
B.正统观念的影响深远
C.《三国演义》的宣传深入人心
D.刘备的才能胜过曹操
4.(2分)历史上西夏政权,位于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5.(2分)仿照中国推行科举制度,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国家有()
①朝鲜②
越南
③日本
④新加坡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2分)吴晓波先生《假如_______遇见华盛顿》一文,对同时期的中美两国首脑进行了对比。
横线中的人物,应当是()
A.努尔哈赤B.康熙C.乾隆D.道光
7.(2分)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应当是()
A.使用机器引进近代科技B.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C.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8.(2分)下列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位置最西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9.(2分)某同学以“上海与近代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他选择的最佳研究对象有()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B.《几何原本》、黄道婆
C.同文馆、徐光启D.公共租界、《新青年》
10.(2分)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两个与天安门有关的历史事件,相差了()
A.20年B.30年C.40年D.50年
11.(2分)张学良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
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发生的历史事件是日本攻占沈阳。
这说明()
A.“口述历史”,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是不可信的
B.只有通过录音等技术记录的口述历史,才是可信的
C.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口述历史不一定都正确
D.口述历史,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之回忆,绝对可信
12.(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
13.(2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对15、16世纪的东、西方世界进行概括提炼,比较准确的是()A.西方的萧条和东方的繁荣
B.西方的演变与东方的迟滞
C.西方的先进和东方的落后
D.西方的飞跃与东方的盛世
14.(2分)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可能乘坐火车旅游的是()
A.恩格斯B.伏尔泰C.林肯D.俾斯麦
15.(2分)下列历史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拿破仑民法典》
④《独立宣言》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
16.(2分)有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7.(2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等关键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旧金山会议18.(2分)在20世纪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出现过三次大的格局变动,不属于这种变动的是()
A.“欧洲共同体”出现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C.“雅尔塔体系”建立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9.(2分)20世纪初期,中国曾“以俄为师”。
这里的“俄’’通常是指()
①沙俄②苏俄③苏联④独联体⑤俄罗斯。
A.①②B.②⑤C.②③D.③④
20.(2分)雅尔塔体制瓦解的标志是()
A.德国统一B.苏联解体C.华约解散D.八一九事件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15分)明代故事
明太祖是开国皇帝(A),天下是他打来的,以前他是皇觉寺和尚,扫地挑水也干过,他有这样精力,可以做独裁的皇帝。
明成祖也还是亲手打天下(B),他是封出去的王,从北京打到南京来篡了皇位,他也有精力可以亲裁庶务。
再下去的儿孙,生长在深宫,精力逐代萎缩,便不能这样做。
甚至不能天天出来上朝见群臣。
今天不上朝,明天事情就接不上。
事情接不上,不能叫文武百官在那里老等着,也不能群臣们说了话,皇帝无辞可答(C)。
后来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问题:
(1)1)材料中,“太祖”、“成祖”是。
A.年号B.庙号C.谥号D.尊号
2)明太祖、明成祖的本名,分别是、。
3)材料中用字母表示的3处,属于历史叙述的是,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填写字母)
(2)中国古代史上,皇权与相权之争由来已久。
请回答:汉、唐、明三朝是如何限制相权的?
22.(20分)课本片段
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庚子以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维新”
的旗号,进行“变法”。
至1911年清王朝覆灭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A”。
问题:
(1)1)材料中的“庚子”是哪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中的“A”,应当是
(2)鸦片战争以后,刺激清政府历次自我拯救的外部事件,分别是什么?
(3)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作出了哪些努力?
23.(25分)美国崛起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材料二: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美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亦是一个“后来居上”
的典范。
美国的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或阶段都是平衡的,在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材料四:美国自然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广大,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
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煤炭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
湖泊、河流多,水资源丰富。
﹣﹣上海教育出版社《地理》
材料五:大量移民的涌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1861﹣1910年间,约有2300万人移入美国,其中大多数来自欧洲。
﹣﹣上海教育出版社《历史》问题:
(1)列宁所说的“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什么历史事件?列宁给予高度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从政体上看,美国与当时的英国相比,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美国的崛起。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三章。
主要强调道德和礼对政治的重要作用。
故A 正确。
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A。
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三省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交给相关部门执行,工程建设应该由工部负责负责。
综上所述,故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3.【解答】“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说明正统观念的影响深远,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4.【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西夏应该是在北宋的西北部,在辽国的西南部,所以应该是C处。
故选:C。
5.【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科举制度用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属于儒家文化圈并推行科举考试的应该包括越南,朝鲜。
日本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印度不是儒家文化圈的范围。
故选:A。
6.【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吴晓波先生写的应该是《假如乾隆遇见华盛顿》,对同时期中美两国首脑进行了对比。
故选:C。
7.【解答】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剌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
正确;
ABD均是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8.【解答】由已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均在我国东南沿海;《天津条约》开放的十口主要在沿海且深入到内容地到达汉口与九江;《北京条约》开放天津卫商埠;
《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因此可知重庆市上述条约中开放最西,也是深入中国内地最远的口岸,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9.【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上海设有公共租界;《新青年》(前身是《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引入“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D正确。
AB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10.【解答】依据图示1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间是1919年;依据图示2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时间是1949年,两个事件相差30年,故B项正确。
故选:B。
11.【解答】“张学良口述当年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看梅兰芳的演出。
后经查实,看梅兰芳演出那天发生的历史事件是日本攻占沈阳”表明受当事人个人因素的影响,口述历史不一定都正确,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1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从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13.【解答】“15、16世纪的东、西方世界”指的是西方的演变与东方的迟滞,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4.【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是1814年出现的,恩格斯、林肯和俾斯麦生活在这之后,
伏尔泰在1778年去世,不可能坐火车的是B。
故选:B。
15.【解答】①《权利法案》是1689年,
②《人权宣言》是1791年,
③《拿破仑民法典》是1804年,
④《独立宣言》是1776年。
故选:A。
16.【解答】题干中所涉及的时间是1820年,根据题干“结尾的简短一章”应该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与此相关的只有C项。
A项是15、16世纪,B项是16﹣﹣18世纪,D 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掉ABD。
故选:C。
17.【解答】“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九国公约”均是华盛顿会议的内容,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18.【解答】A.欧共体的出现只是欧洲联合的表现之一,不是世界格局大变动的体现。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第一次国际格局的变化。
C.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第二次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第三次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故选:A。
19.【解答】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应为1900~1930年,此时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人们称之为苏俄;1922年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因此这里“俄”是苏俄和苏联,故②③正确。
沙俄是十月革命之前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①错误。
独联体和俄罗斯出现于苏联解体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④⑤错误,故C项正确。
故选:C。
20.【解答】雅尔塔体制瓦解的标志是德国统一,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21.【解答】(1)
1)“太祖”、“成祖”是庙号。
2)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明成祖的本名,分别是朱元璋、朱棣。
3)结合所学知识,历史叙述:AB;历史解释:C。
(2)结合所学知识,汉:设内朝(或中朝);唐:设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明:废除丞相。
故答案为:
(1)
1)B
2)朱元璋、朱棣。
3)历史叙述:AB;历史解释:C。
(2)汉:设内朝(或中朝);唐:设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明:废除丞相。
22.【解答】(1)第一问到“庚子”是哪一年,该小题的两问可以逆向思考。
由材料可知这一年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
第二问,依据第一小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之后进行了清末新政。
(2)第二小问问的实际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发起的其他侵华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第三小问实际上问的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发起的自救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
(1)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涨、八国联军侵华。
清末新政。
(2)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或列强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C60S﹣90S,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洋务运动。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进行戊戌变法。
23.【解答】(1)第一小问,“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榜样。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同:都是资产阶级政体。
异:英国为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共和制。
(3)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崛起,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诸如:丰富的自然资源;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抓住历史机遇(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继承并创新(罗斯福新政等)。
同时,在一个阶段往往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故答案为:
(1)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榜样。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
同:都是资产阶级政体。
异:英国为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共和制。
(3)美国的崛起,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诸如:丰富的自然资源;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抓住历史机遇(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继承并创新(罗斯福新政等)。
同时,在一个阶段往往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百度文库
精品 百度文库
精品 百度文库
精品 百度文库
精品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