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心小学刘春燕【摘要】:本文将重点针对小学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从教学的现状基础上出发,根据小学识字与写字当前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对各位小学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教育、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前言
现有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框架,而识字与写字教学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中基础,是任何学生都必须接受的一项教育,因此,对现有的小学识字与写字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识字与写字是开展任何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开阔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对其开展识字和写字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识写率,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写字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最终达到强化学生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理念强度的目的。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也是让学生在逐步理解字的结构,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也在不断的演变,由于是象形文字的一种,进而很多字在很大程度上也展现出了事物的本身。
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文字理解能力的增强能够进一步强化对生活和社会
等文化的认识。
二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一)系统化的理论教育较少
目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所开展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经验
教学层面之上,整体的教学流程和框架没有太大的改变,相当缺乏系统理论知识的支撑。
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关注学生是否记牢这个字还有是否能够独立写出这个字,进而忽略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础理念,让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和广泛性特点,这种片面化的教学工作是违背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更加关注教学结果。
一堂本该由学生去识字和写字的语文课,在传统经验教学的束缚下就变为了小学生埋头写字的练习课。
另外,这种过度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小学生都无暇去顾及汉字所具备的传统文化,难以体会到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根本意义。
(二)忽视了识字与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小学生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而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并不会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化的思考。
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出,学生才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要素,教师只是只是的引导者,对于知识的灌输并不是单方面的“填鸭式”,而是应该师生交流沟通教育的“互动式”,识字与写作教学工作更是如此。
但是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三)教育方式单一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到教学经验的影响,通常都只会使用一种教学方式,而学生在经过长期单一教学的指导之后必定会形成心理倦怠,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是让学生感到厌烦。
三小学识字与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在识字与写字教学当中融入其他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小学生的识字与写作教学不仅是单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传输,而是应该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学重点,在任何学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教学内容中都可以开展识字与写字教学,甚至是走在大街上,商铺招牌上的汉字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学习汉字的素材。
因此,针对这一教学特点,教师不能知识固封在传统的教学素材之上,而是应该带领学生走到教室甚至是学校之外,或是在课堂当中带入一些物品来开展教学工作。
当然,大量的阅读是最为实际的教学方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开辟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比如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想要充分
理解数学知识,就必须对数学题目进行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还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在课堂上可以对汉字进行分解,然后使用猜字谜的方式说出。
例如一个“拿”字,教师就可以说出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的字谜,让学生来竞猜抢答。
然后根据字谜的指导在黑板之上一笔一划的写出来,最终得出“拿”字。
这样兴趣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加上学生对笔画较为复杂字的认识理解。
(二)转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的识字与写作教学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展现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教师则应该从课堂教学主宰者的位置上下来,走入到学生群体当中的,去体会学生的学习意向和理念,了解小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多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文字背后的文化去积极探索,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不要认为文化探究活动是与文字教学毫无相关的。
另外,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都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则应该尽量满足教学的个体化差异,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从多个角度来开展教学工作,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水平能够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开展任何学科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虽然在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问题,但只有对其进行逐步的优化完善,那么小学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质量还是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国民.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J]. 学科教育,2002,11:5-9.
[2]武希玲.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模式改革的理念解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26+128.
[3]张英.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05:92-94.
[4]张东兴. 关于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09,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