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导学案-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学生版)导学案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学习目标】
1. 了解城镇化的内涵和标志,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意义。

2. 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城镇环境问题的形成及其解决措施。

【重点关注】
1. 城镇化及其标志。

2.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2.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 】
一 、 城镇化: 1. 城镇化的标志: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 ;
(2)劳动力从第 产业向第 、第 产业逐渐转移; (3)城镇 规模不断扩大。

2. 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 。

二 、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 。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 ,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城镇和 乡村

乡空间结构
乡村空间结构
城乡区位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含义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景观
建筑风格
城市格局
民居特色
城 镇 化
城镇化进程及动力 含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志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3)目前:涌现出伦敦、、纽约、、上海、等世界级大都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

城市群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形成了规模宏伟的。

2.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镇化水平。

(2)中心区环境渐趋,城市居民处迁,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迹象。

(3)城市外围地带人口,卫星城和工业区。

(4)出现连绵带。

3.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1)城镇化水平较,目前推进迅速。

(2)城镇化水平,亚洲和非洲的国家较低,南美洲的国家较高。

(3)部分国家表现出“”和“”。

4. 中国的城镇化: 城镇人口快速,城镇数量急剧,城镇化水平不断。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1)人居环境质量普遍。

(2)人口增多导致、、、等。

2.措施:建设、、,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课中合作探究】
1.教材P45探究:
世界夜间灯光影像
(1)对照世界地图,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与夜间灯光分布是否一致。

(2)世界上有的区域夜间灯光闪耀,有的区域夜间则一片漆黑。

夜间灯光分布为什么会有
如此大的差异呢?
2. 教材P51活动:
(1)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异同;想一想,产生这些异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堂检测】
石家庄市行政区划进行部分调整(如下图所示),撤销原桥东区,将藁城、鹿泉、栾城三个县级市区转化为城区,市辖区面积由469平方千米扩大为2 206平方千米,这将对石家庄周边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石家庄市行政区划的调整,能反映的城市化特征是
()
①乡村气候转为城市气候②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③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④城市边缘区的用地规模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 石家庄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全面提高城市等级B.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C.改善城市景观结构D.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读下面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題。

3 . 城镇化第Ⅱ阶段,最可能出现( )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逆城市化现象
C .第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D. 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
4 . 当前, 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镇化第Ⅲ阶段的是( )
A.埃及
B. 中国
C. 美国
D. 印度
读下面“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5 . 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社会福利优越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灯光面积占比(灯光医城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与区玻城市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下阳示意我国长三角地区四有市2000-202G 作灯光面积占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价分别是()
A.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
B. 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
C .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 D. 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
8.近五年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变化最可能反映该省份()
A.城市化速度地长缓慢
B. 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 .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D. 处于城市化的初期
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暨生态城市博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其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

生态城市是目前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据此完成下列小題。

9 .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太差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10 . 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镇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⑤
【课前自主学习答案】
一、 1.(1)上升;(2)一、二、三(3)建设用地 2. 经济发展。

二、 1. (1)缓慢(2)加快(3)巴黎、东京、香港、大都市带
2.(1)高(2)恶、衰落(3)增加、较多(4)大都市
3.(1)低(2)不平衡(3)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
4. 增长、增加、提高
三、 1.(1)下降。

(2)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
3.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
【课中合作探究答案】
1.(1)基本上一致。

(2)这是因为世界城市和人口分布不均匀,一般而言,城市的夜间灯光明亮,农村的夜间灯光暗淡或者无灯光。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灯光明亮,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地区灯光暗淡或者无灯光。

2.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市化差异的直接原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城市化进程也不同。

(2)原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当堂检测答案】
【答案】1.B 2.D
【解析】
1.石家庄市区行政转化主要由县区和周边乡镇级农村转变为城区;气候属于自然区,该地区仍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①错误,故选B项。

2.调整城市区划可以扩大城市面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功能,其主要目的不是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善城市景观;不会全面提高城市等级,选D项。

【答案】3.A 4.C
【解析】
3.图示反映城镇化第Ⅱ阶段,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即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一般是中期
加速阶段的特征。

4.城镇化第Ⅲ阶段反映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为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征。

故选C项。

【答案】5.B 6.B
【解析】
5.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乙国为美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故城市化程度高。

6. 根据图示,南美洲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但个别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A错误;甲国为我国,目前受经济发展较快的影响,城市化速度较快,B正确;直接根据图示乙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80%,C错误;丙国位于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故城市化水平低,D错误。

【答案】7.A 8.C
【解析】
7 . 灯光面积占比越高,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四条曲线中④一直最高,应为上海市;③次之,应为江苏省;①最低应为安徽省。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 ①省份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最快,说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A错误。

安徽省经济较落后,未进入逆城市化阶段,B错误。

城市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灯光面积占比增长慢,D 错误。

2000 年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

安徽省郊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灯光占比增长快,C 正确。

故选C。

【答案】9.B 10. A
【解析】
9.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业排放大量废弃物,而这些
已超过城市环境的自净能力。

10. 生态城市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分散城市职能等途径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