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10月份)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4分)
1.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A.溶解、过滤
B.制成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
C.加热、冷却后结晶
D.溶解、过滤后结晶
2.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 D.分液漏斗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的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5.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的c(OH﹣)=0.01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7.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29g•m 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A.O2B.Cl2C.CO2D.CH4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5×1022个
9.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明显变化),则a与b 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10.VmL密度为ρ g•mL﹣1的某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溶质m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m= B.c=C.ω=% D.c=
11.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D.p(H2)>p(Ne)>p(O2)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B.玻璃导管一端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为防止滴在试管外面,应将滴管尖嘴处伸入试管口中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纸片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13.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14.KOH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mL,则后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A.6 mol•L﹣1B.6.75 mol•L﹣1C.6.25 mol•L﹣1D.5 mol•L﹣1
15.下列关于清洗玻璃器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里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先用烧碱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残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肥皂水洗,再用清水冲洗
1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甲<乙
B.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C.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
D.若M(甲)<M(乙),则的分子数:甲<乙
17.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2w1=w2B.2w2=w1C.w2>2w1D.w1<w2<2w1
18.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将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C.20% D.2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9.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充满O2和B容器中充满O3
(1)若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比是;
(3)若两容器的体积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质量之比
为,密度之比为.
20.A、B、C和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可将它们一一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何种溶液.
A:B:C:D:X:.
2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序号)
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结晶
F、加热分解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2)从碘水中提取碘;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4)分离植物油和水;
(5)除去 KCl 中少量 KClO3.
三、实验题(共22分,每空1分)
22.用18mol•L﹣1浓硫酸配制100mL3.0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⑤转移、洗涤;⑥定容、摇匀;⑦装瓶贴标签.
完成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
(3)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23.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1.43g Na2CO3•xH2O晶体加热灼烧至恒重后质量为0.530g求:x=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Na2CO3物质的量浓度;
(2)Na+物质的量浓度;
(3)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研究性学习小组查寻资料得知:Br﹣被氧化剂氧化成溴.溴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CCl4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为;要从橙色液体中分离出溴,所采取的操作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和温度计外,还有.
(2)试剂x,y,z的化学式分别为x ,y ,z ;检验SO已除尽的方法是.
(3)写出操作Ⅲ的具体操作步骤.
25.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2SO4.首先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出的是,如要继续鉴别余下两种,还需要选用的试剂是,现象分别为.
四、计算题(9分)
26.常温下,将20.0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
(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 000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4分)
1.要从硝酸钾和食盐(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硝酸钾,应把它们()A.溶解、过滤
B.制成饱和溶液,降温后再过滤
C.加热、冷却后结晶
D.溶解、过滤后结晶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硝酸钾、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结晶法可分离,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硝酸钾、NaCl均溶于水,但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制成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可析出硝酸钾,再过滤得到纯净的硝酸钾,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选择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②过滤③蒸发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 D.分液漏斗
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试纸的使用.
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根据各实验操作的所需仪器,即可判断共同需要的仪器.
解答:①使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表面皿或玻璃片等仪器;
②过滤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
③蒸发用到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仪器;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及容量瓶等.
以上操作都用到了玻璃棒.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所需要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相同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计算并比较体积、密度关系.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设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1g,则SO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11:16,
根据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44g/mol=16:11,根据V=知,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44g/mol:64g/mol=11:16,所以①④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有关公式的利用.
4.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的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 A 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再根据原子守恒确定B分子组成.
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则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 A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所以B分子和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个数之比为2:1,根据原子守恒知,B分子中含有1个O原子,非金属A和生成物B的关系式未知,无法确定B分子中A原子个数,
故选A.
点评:本题据此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即可,题目难度不大.
5.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中的c(OH﹣)=0.01mol/L,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 B.0.017 mol/L C.0.05 mol/L D.0.50 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设溶液浓度为cmol/L,NaOH溶液、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L、2L,表示出剩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列方程计算.
解答:解:设溶液浓度为cmol/L,NaOH溶液、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L、2L,二者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c(OH﹣)=0.01mol/L,则:
3L×cmol/L﹣2L×cmol/L=5L×0.01mol/L
解得c=0.0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酸碱混合的计算,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
B、带入n=计算N原子的物质的量,带入N=n•N A计算原子数;
C、根据n=cV计算硫酸钠的物质的量,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硫酸钠物质的量的2倍;
D、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解答:解:A、氦气为单原子分子,1 mol氦气中有N A个氦原子,故A错误;
B、n(N)==1mol,氮原子数为N A,故B正确;
C、n(Na2SO4)=0.3mol/L×2L=0.6mol,n(Na+)=2×0.6mol=1.2mol,因此含有的钠离子数为
1.2N A,故C错误;
D、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电子,因此18 g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微粒结构分析计算,注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公式的应用,题目较简单.
7.已知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9g•mol﹣1)中可静止不动,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下列气体中会下沉的是()A.O2B.Cl2C.CO2D.CH4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如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那么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中就会下沉,从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它的摩尔质量成正比的角度分析.
解答:解:一只气球若放在空气(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中可静止不动,在相同条件下该气球放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中就会下沉,则
A.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氧气中上升,故A 错误;
B.氯气的摩尔质量为71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氧气中上升,故B 错误;
C.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大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大,该气球放在氧气中上升,故C错误;
D.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小于空气,则密度比空气小,该气球放在氧气中下沉,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目难度较小,注意把握题意,特别是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8.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5×1022个
考点: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根据n=计算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 A计算碳原子数目.
解答:解: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则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质量为0.5mg.
所以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的物质的量为=×10﹣4mol,
所以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0﹣4mol×6.02×1023=2.5×1019,
故选:A.
点评:考查物质中原子数目及常用化学计量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9.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明显变化),则a与b 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氮族元素.
分析:设它们的质量都是80g,则利用n=来计算物质的量,再由原子守恒来分析Cu(NO3)
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因溶液体积相同,则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浓度之比.
解答:解:设CuO和MgO粉末的质量均为80g,
则n(CuO)==1mol,
n(MgO)==2mol,
由原子守恒可知CuO~Cu(NO3)2,MgO~Mg(NO3)2,
则Cu(NO3)2和Mg(NO3)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
因溶液体积相同,则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等于浓度之比,
a:b=1mol:2mol=1:2,
即2a=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氧化物与硝酸的反应,明确金属与盐的关系及巧设氧化物的质量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守恒法来分析问题.
10.VmL密度为ρ g•mL﹣1的某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溶质m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m= B.c=C.ω=% D.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判断;
C.根据公式c=的变形判断溶质质量分数ω;
D.根据n=、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解:A.溶质质量为:m=ρ g•mL﹣1×VmL×ω=ρVωg,故A错误;
B.n(溶质)= mol,V(溶液)== mL= mL= L,
c===mol•L﹣1,故B正确;
C.c=,则ω=×100%=%,故C错误;
D.VmL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mol,该溶液的浓度为:
c==mol/L,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转化关系.
11.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D.p(H2)>p(Ne)>p(O2)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据此判断.
解答:解:Ne的摩尔质量为20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压强与摩尔质量呈反比,摩尔质量越大,压强越小.
所以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H2)>p(Ne)>p(O2).
故选:D.
点评: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可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注意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稀释
B.玻璃导管一端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为防止滴在试管外面,应将滴管尖嘴处伸入试管口中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纸片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连接仪器装置.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量筒为流量式量器,倒出来的液体体积就是所需要的体积,残留在量筒内的少量溶液并没有算上;
B、玻璃导管用水湿润使其润滑;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试管竖直,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
D、天平称量遵循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原则,氢氧化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要用容器盛装才能称量.
解答:解:A、量筒为流量式量器,倒出来的液体体积就是所需要的体积,若洗涤量筒,会造成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可能偏高,故A错误;
B、玻璃导管用水湿润使其润滑,容易将其旋转插入橡皮管中,故B正确;
C、如果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胶头滴管可能接触试管壁,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氢氧化钠吸水易潮解,会粘到纸上,造成氢氧化钠损失,故固体氢氧化钠时要用容器盛装才能称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掌握中学实验基本操作,注意易潮解有强腐蚀性药品,用天平称量时要用容器盛装才能称量.
13.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值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呈45℃角;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
D、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一般用弱碱性溶液来处理.
解答:解:A、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故A错误;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呈45℃角,故B错误;
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否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故C错误;
D、因浓硫酸能与水反应会发热,如果用水清洗会增大烧伤面积,则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皮肤上呈弱酸性,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14.KOH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4%,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KOH溶液80mL,则后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A.6 mol•L﹣1B.6.75 mol•L﹣1C.6.25 mol•L﹣1D.5 mol•L﹣1
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分析: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
解答:解: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则:
m×14%=(m﹣100g)×28%,
解得m=200g,
m(KOH)=200g×14%=28g,
n(KOH)==0.5mol,
c(KOH)==6.25mol/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计算,涉及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
15.下列关于清洗玻璃器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里的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再用清水冲洗
B.先把试管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中,再用清水冲洗
C.附有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先用烧碱溶解,再用清水冲洗
D.盛放石灰水后残留下固体物质的烧杯,先用肥皂水洗,再用清水冲洗
考点:化学仪器的洗涤、干燥.
分析:A.纯碱水解显碱性;
B.废液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
C.由于氢氧化铁是碱,所以不能用烧碱溶液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解答:解:A.纯碱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试管里的油污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再用清水冲洗,故A正确;
B.废液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不能倒入下水道,故B错误;
C.有氢氧化铁沉淀的试管,由于氢氧化铁是碱,所以不能用烧碱溶液洗,应用酸液来清洗,故C错误;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也不和肥皂水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基本操作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16.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甲<乙
B.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甲>乙
C.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
D.若M(甲)<M(乙),则的分子数:甲<乙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相同温度下,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结合n=以及PV=nRT比较压强大小,根据Vm=比较气体摩尔体积大小,根据n=判断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物质的量越大,气体分子数越多.
解答:解:A.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等质量、等密度的甲、乙两种气体,根据ρ=可知气体的体积相等,故A错误;
B.若M(甲)<M(乙),根据n=,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由PV=nRT可知,气体的压强:甲>乙,故B正确;
C.根据n=,若M(甲)>M(乙),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甲<乙,根据Vm=,故则气体的摩尔体积:甲>乙,故C错误;
D.根据n=,若M(甲)<M(乙),则n(甲)>n(乙),则气体的分子数:甲>乙,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