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神话还能讲多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龟神话还能讲多久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5期
本刊记者刘光琳
在古代的传说中,宇宙是四顾茫茫的海洋,人类居住的陆地,是由四只大神龟驮着的。

如今,龟背驮着的不是陆地,而是一个个财富神话。

一只两岁的金钱龟,市场价格达数万元;一个一百平方米的孵化室,却蕴藏着上千万元的
财富;在广东,一位退休的老人每天过着休闲的日子却依然有十几万的年收入,在广西钦州,
有2万多个家庭靠养殖乌龟致富,其中不乏“鳖百万”“龟千万”。

正是在如此暴利的驱使下,不少老板将自己苦心经营几年的工厂关掉,重新在工厂内修建水泥池,关起门来养龟……
这些龟背上的神话,将会持续多久?让我们一同来关注。

龟市如股市
时下的股市证券大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而每月8 日,广西南宁江南水街固定的龟圩日
如同股市,两三百名龟友如往常一样聚集在这里,听养龟前辈传授养龟秘诀,交流养龟心得,
有些则在市场里摆卖自己的龟苗,有的四处物色合意的龟种。

龟友们满脸笑容,说笑声此起彼伏,一片火热场面。

在龟圩二楼,广西龟鳖产业协会交易中心则定期举办名龟拍卖,记者采访时,正在拍卖1
公3 母石龟,起拍价为1 万元,场下有几十位龟友正在等待时机举牌。

广西龟鳖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庆照介绍,龟圩自2014 年创立以来,每月8 日都有固定的培
训会和交易会。

从参与龟圩的人数来看,一期比一期多,现在每月都有300 多人赶来参加,甚
至还有广东浙江等省的龟友过来。

南宁龟圩的火热,是龟鳖产业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一个缩影。

当下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的养龟致富版本广为流传。

广东惠州的金钱龟王李艺,近年来养龟
赚发了,买了400 多亩地投资建起了50 层高楼。

而钦州市龟鳖业协会会长陈兴亁是一个靠养
龟发家的典型,他于1981 年开始龟鳖养殖之路,至今,已拥有占地面积约1.5 公顷的专业龟
鳖养殖基地。

广西龟鳖协会副会长罗嘉宾、广西黎氏龟业业务主管黄丽华都是20 多年前就开始养龟,
现在已是南宁养龟圈内的前辈级人物。

每月的龟圩,他们的店铺门口总是挤满了前来取经的养
龟新手。

李佳,2006 年开始养龟,最初并不顺利,养到2009 年,李佳卖掉其中60 只,李佳不仅
拿回了成本,还略有赚钱。

李佳预计他今年的龟苗收入可达到10万元左右。

在龟圩市场上,类似李佳这样养龟致富的例子有不少。

这几年广东广西两地养龟行业风生
水起,被迅速炒热的背后,不乏大户资金介入的身影。

李庆照告诉记者,这几年出口贸易不景气,珠三角一带有不少企业开始转型,他们手头有
大笔的资金,便去筹建大型养殖场,一次投入就是上千万元,这些人介入养龟后,对龟苗需求
很大。

各种养龟致富的神话确实诱导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龟队伍。

虽然龟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
遭遇过低谷,但随着消费市场的拓展,坚持下来的养殖户目前无一不是身家倍增,令人艳羡。

李庆照还分析,长三角一带原先有大批实力雄厚的甲鱼养殖企业,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甲鱼市场萎缩萧条,这些有技术有场地有人才的甲鱼养殖企业转过来发展龟产业,对龟苗
需求也十分巨大。

“我们协会经常接到江浙一带的大户电话,都是上千上万的要我们帮找龟苗。


至于有多少热钱介入养龟业,李庆照表示难以统计,他保守估计至少有几十亿元资金介入。

而这些企业大户的加入,又带动了大量家庭散户参与其中,使得龟市在最近数年持续红火。

据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官方资料统计,2013 年,广西龟鳖规模养殖户达9.83 万户,产量2.82 万吨,产值达78 亿元,全产业链参与人数近200 万人。

另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钦州的“中国龟谷”项目更是获得了大丰收,有来自全国近700
家养殖场主的青睐,纷纷向该项目伸出了“橄榄枝”。

目前,钦州市龟鳖养殖户达22000 多户,规模养殖基地56个,规模养殖户达380 户,养殖数量达400 多万只,年产苗种350 多万只,
年产值近20 亿元。

钦州石金钱龟养殖位居全国首位。

价格为何变动得如此激烈?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龟鳖养殖以金钱龟、黑颈乌龟和石金钱龟等为主,前两者是以观赏
为主,石金钱龟则是以食用为主。

目前黑颈乌龟苗价在1.3 万至3.3 万/ 只,金钱龟苗价在2 万多~4 万多/只,石金钱龟则是600~700 元/ 只。

而金钱龟龟苗在2006 年时不过6000 多元/ 只,2011 年年底时1.2万元/ 只左右。

石金钱龟龟苗2012 年最低时250 元/ 只。

“这两年的价格上涨了几倍,主要是新进入者比较多,需要收集种龟和龟苗,甚至是一龟
难求。


南石龟苗的价格这几年也一直不断上涨,2011年因龟苗供应极度紧张,暴涨到了每只700 多元,因为涨得太猛,2012 年6 月最低降到200 多元一只,广大的养殖户一看价格这么低,
又马上纷纷进场抢购,苗的价格又不断回涨,到9 月回涨到300 多元一只。

2013 年的南石龟
苗在500~555 元/ 只之间波动,2014 年750 元左右一只,2015 年大概与去年持平或稍低点。

价格因何上下变动如此激烈?
我们来算一算帐吧:繁殖一只南石龟苗成本也就30 多元,但是目前市场销售价高达1050 元以上;客户把苗以750 元买回去,将它养到1.5 公斤重,投入的饲料、水电、药品、人工等,增加的成本一只龟一年不到100 元,总成本不超过800 元。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2000 元/
公斤,一只龟至少卖1500 元,每只龟净赚700 多元。

”正是这种繁殖龟苗、养殖大龟两个环
节都能获得暴利事实,吸引了无数人投热钱进来,也不断将南石龟的价格越推越高。

“低成本、高售价,还有超级大户不断进来、不断出去,所以价格就会大起大落。

但老养
殖户并不希望价格上涨的那么快,因为价格大起太快很容易大落。

”李庆照如是说。

南石龟价格的暴涨暴跌,也让行业人开始担忧:这个产业是否进入了泡沫化?它目前并没
有进入终端的消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如何走?
对此,卢庆照抱有乐观的态度:“现阶段,只要你养得出来,就不愁卖不掉,当然具体的
价格难以确定。


卢庆照表示,目前名贵龟鳖的养殖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叫留种阶段,五六年
的时间内所产的大龟还是以留做种龟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年才繁殖40~50 万只的南石
龟苗,数量并不多。

“南石龟要达到3000 万只,才能大批量摆上餐桌消费,这恐怕还需要五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他分析道,一只南石龟需要养三年,才能达到出售的规格(1.5 公斤左右),此后又要再
养三年才能达到产蛋出龟苗的年龄,这总共要六年的时间,总投入达到3000 多元。

此后饲养
一只能产蛋的种龟养殖成本一年才30 多元,一只种龟每年可以产5个龟苗,至少可以产20 年,原来投入的3000 多元就相当于是固定资产,分摊20 年,一个龟苗的成本也就是30 多元。


在苗能卖到750 多元一个,繁殖龟苗有这么高的利润,大家当然都不舍得拿能做种能繁苗的大
龟来食用。

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目前中国龟市如此疯狂,是否意味
着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任何行业都有都会有风险,这是自然的。

特别是当所有人都一拥
而上的时候。

目前能看到的龟市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疫病风险。

2012 年8 月初,两广地区的南石龟爆发了一种以呼吸系统炎症为主的
疾病。

此病在两广地区迅速传播,很多龟群一个月左右全部死光,养殖户损失惨重。

“去年有个养殖户进了十几只金钱龟龟苗,回去一看龟不动了。

原来龟苗在温室中繁育的,回去天气一冷得了肺炎,延误了救治时间,损失了几十万。

”罗嘉宾表示,像这样的事例不少,主要是一些新进入者不太了解养殖的技术,造成损失。

其次是销售渠道。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龟鳖养殖的行列,但也有养殖户觉得表面兴旺发达的
龟鳖行业正隐藏着很大的隐患。

钦州市民杨先生对龟鳖生意很感兴趣,却一直未出手,他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顾虑:龟池
网箱等投入并不大,但如批量养殖,龟苗购买可谓一掷千金,成龟销路却让他心里没底。

“这
一行好像没有‘失败’,因为只要龟不死,就越养越增值,但能卖出去的商品才能真正赚到钱。


据了解,目前不少小型养殖户主要通过网络交换成龟及龟苗买卖信息,规模化养殖企业会
在全国多地设立销售点。

但总体而言,小型养殖户销售渠道似乎并不顺畅。

而在普通人眼中,“1000 元1 斤的龟肉谁会吃”是个大问题,更有人指出,“据广东电
白龟鳖协会会长统计,电白每年的南石龟种苗供应量在20 万只,还有部分在珠三角,全国估
计一年能孵出60 万只石龟苗,那些苗去哪里了?”龟鳖养殖似乎成了产量虽大却愁销路的生意,要靠不断吸引新的养殖户加入,高价购买龟苗维持。

“的确是很少有人吃名贵龟肉,除非是食补或药用。

”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生产管
理科科长张正光介绍说。

养殖的鳖主要是供应食用,近年来也有人吃价格较低的鳄龟、巴西龟
及山龟等。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一些广西人也爱吃龟鳖,但目前广东才是广西龟鳖的收购大户,龟鳖
餐饮生意甚至可称得上火爆。

由于金钱龟谐音“金钱归”,广东等地个人或商户有饲养的风俗,所以相关品种的龟类售
价很高,据称目前市场需求量依然巨大,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意见,但无人能提供该类交
易统计数据。

让人尴尬的是,在巨大的龟鳖养殖数量之下,广西却缺少大型的龟鳖产品深加工企业。


前广西的乌龟养殖户超过9 万户,年产值78 亿元。

“95%以上都是家庭散户养殖,真正的大户不超过20 家。

现阶段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急需深加工产业化。

”卢庆照说。

钦州养龟近十年的张先生坦言,“广西没有大型龟鳖产品深加工企业,广东贵州这些地方
有一些,但也不是大厂。

武汉等地的龟鳖加工厂因路途较远,且不是主要的产品销售地,合作
较少。


其三,防盗也是个大问题。

今年2 月,南宁一民居家中的600 多只石龟被盗,损失过百万。

3月15 日,钦州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盗龟团伙,追回被盗石龟285 只,价值280 万元。

再则,行业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个别信誉不好的养殖户会以杂交龟充当纯种龟,一些不懂行
的新养殖户易上当受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