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解析

合集下载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原文、赏析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原文、赏析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创作背景:这首词道离情,写作于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译文
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

玉楼春欧阳修原文及翻译

玉楼春欧阳修原文及翻译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作者】欧阳修【朝代】宋译文对照尊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标签: 友情情感离别宋词精选场景惜别译文注释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

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

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

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

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

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

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

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

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

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玉楼春》翻译及赏析

《玉楼春》翻译及赏析

《玉楼春》翻译及赏析《玉楼春》翻译及赏析《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着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开头直接叙写眼前情事,接着转入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樽前话别的情事,最后写出了遣玩的豪兴。

下面是小编带带来的《玉楼春》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翻译】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

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鉴赏】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

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

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

“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

“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

“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

“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译文及赏析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注释】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阕,乐曲终止。

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始:始而,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

共:和,与。

【创作背景】这首词道离情,写作于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欧阳修〔宋代〕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译文: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

《玉楼春·欧阳修》原文与赏析

《玉楼春·欧阳修》原文与赏析

《玉楼春·欧阳修》原文与赏析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景祐三年(1036)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的任期已满,在离别洛阳之际曾写了多首《玉楼春》,这是其中之一。

“尊前拟把归期说”,写的是诗人在别宴上的心理活动。

想把“归期”告诉对方,用以减轻对方的离愁别恨。

“未语春容先惨咽”——可是我的话尚未说出口,对方已是愁容满面凄凄惨惨地呜咽了。

这句写的是对方的表情。

“春容”是美艳的容貌。

那么这位即将和他分手的人该是位跟诗人有着深厚感情的女子了。

一、二两句相互映衬,把行者与送者彼此间的真挚情谊写得十分感人,千种离愁别恨洋溢在字里行间。

“拟把”和“未语”的连用,把不忍念及和说出“归期”的复杂心态与婉转深情表达得十分巧妙自然。

面对宴前这无语惨咽的情景,诗人无限感慨地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风、月固然能撩起或增添人物的离愁别恨,但是它们并不是引起人们愁思的根本原因,而是由于人为万物之灵,有丰富的情感,而且这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

词人由对宴前情事的叙写,一跃而至于在理念上对人的感情的认识,通过这理念上的认识,更透出了一、二两句所含的深情。

下片的写法与上片的写法相类似,也是先叙写眼前情事,然后推衍开去,提出对人的感情的理解。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离歌”指宴前演唱的送别歌曲,“且莫翻新阕”,意谓一曲离歌已使人“肠寸结”,怎能经受得住继续“翻新阕”?这是何等情深与苦痛!既然人的感情如此丰富又如此脆弱,而人世的悲欢离合又是无可避免的,那么就给它以充分的满足吧。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直须”是“真须”、“应当”的意思。

这两句是说应当尽情地把洛阳的花全看个够,然后才跟春风一起归去。

“直须”、“始共”相呼应,显得极其豪放。

但是,洛阳的花毕竟是可以“看尽”,春风也终究要“别”的,在豪放之中又隐含着极为深沉的感慨,把哀伤的离情推向了一个新的 *** 。

欧阳修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欧阳修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欧阳修玉楼春的译文及原文
1、欧阳修玉楼春的原文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2、欧阳修玉楼春的注释:
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④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阙,乐曲终止。

⑤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3、欧阳修玉楼春的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二、《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翻译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三、《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玉烛新·白海棠》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玉烛新白海棠》原文,《玉烛新白海棠》原文翻译,《玉烛新白海棠》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玉烛新白海棠》原文初晴新雨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意思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意思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意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唐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其古诗全文如下: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释】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翻译】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OrG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这首词开端的“尊(同“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

“尊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尊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尊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范文精选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范文精选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译文《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欧阳修〔宋代〕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译文: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

首先就其所用之语汇而言,第一句的“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面,第二句的“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就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赏析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赏析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赏析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及赏析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及注释:译文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因为这当初我们共有的春风很快会消逝。

注释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阕,乐曲终止。

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

首先就其所用之语汇而言,第一句的“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面,第二句的“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就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解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解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解析“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见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一、作品原文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二、作品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三、创作背景欧阳修为北宋一代名臣,除德业文章外也常填写温婉小词,这些抒写性情的小词,往往于不经意之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性襟怀。

此首道离情作于景祐元年(1034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四、作品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

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

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五、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玉楼春

中国诗词大会诗文赏析 - 玉楼春

玉楼春[宋·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溢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询、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疑难注解]玉楼春:词牌名。

《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复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尊前:即樽前,钱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离歌:指钱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阅:按旧曲填新词。

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阕,乐曲终止。

洛城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古文今译]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钱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阙,清歌一曲,已让人慈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诗文赏析]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①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释】
①尊前:酒席前面。

尊,酒器。

②直须:一定要,必须。

洛城:洛阳。

容易:轻易。

【译文】
酒席前打算把归期细说,口还未开,已是容颜愁惨声音哽咽。

人生啊本来就钟于情感,离愁别恨何关那风和月?
凄切的离歌呀不要再换新声,一曲才完已教我肠断愁结。

啊,一定要在洛阳赏花尽兴,方与那东风一道呀毫不在乎地分别。

【集评】
近代·王国维:“永叔‘人间(当作“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东(当作“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人间词话》)
近代·薛砺若:“可谓道尽人间一段幽恨闲愁。

结语更于豪放中寓沉痛之意。

”(《宋词通论》)
【赏析】
词的主人公拟说归期,而未语先咽,其心情可见;离歌一曲已使人肠断,再歌新声更何以堪!此词以白描手法翻进一层写离别时的苦况,感情真挚动人。

其成功处还在于上下片的后两句,把感情的抒发由个人离愁而引向人生“有情痴”,由眼前之离情依依而引向洛城“共春风”,境界拓宽,却又与离别的苦况紧紧相连;
情调并非开朗,只是将沉痛之意寓于豪放之中,一“恨”、一“别”,已见其中旨意。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翻译及练习题《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全词在转变与对比之中,见出作者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的原文翻译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原文宋代: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及注释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注释①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②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③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④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

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阙,乐曲终止。

⑤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练习题(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一句有包含了哪两层意思?(4分)(2)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3)前人评论“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认为“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请结合诗句简析。

(4分 )参考答案(1)人有情感,风月无情,人之情感本与风月无关(2分);人的情感,到了痴的程度,常移情于物,借物表达。

(2分)(2)重感情、有理性、性情豁达。

(3分,每点1分。

)(3)“直须、看尽、始共、容易”四词,写出了离别之际尚有看尽洛城花的兴致,可见豪放;(2分);而洛城花会“尽”,与春风终要“别”,又蕴含着沉重的离别伤感与春归惆怅之情。

(2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
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与风花雪月无关。

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因为一曲已经令人柔肠寸断。

到此词人却宕开一笔:“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他和同伴相约,一定要在赏尽洛阳名花之后,才与春风一道毫无遗憾地离去。

二句想象奇特,豪情纵横,寄寓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悲慨。

此词引入对人世大背景理性的思索,感情深挚,不同凡响。

于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深得后人激赏。

为后来的豪放派词开了先河。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
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俱来的感情,与风花雪月无关。

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因为一曲已经令人柔肠寸断。

到此词人却宕开一笔:“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他和同伴相约,一定要在赏尽洛阳名花之后,才与春风一道毫无遗憾地离去。

二句想象奇特,豪情纵横,寄寓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悲慨。

此词引入对人世大背景理性的思索,感情深挚,不同凡响。

于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深得后人激赏。

为后来的豪放派词开了先河。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赏析这首词开端的“尊(同“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

“尊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尊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尊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

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

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

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

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我辈”。

所以况周颐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

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

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

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

“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杨柳枝》所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采用了什 么样的艺术手法?(6分)
【答案解析】 ①这三句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②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台阶 上是厚厚的青苔。 ③借断壁残垣、落叶、青苔等萧条冷落之景描绘 了破败荒凉的景象,为下面抒发伤感奠定了感情 基调。
二十——P4
黄钟·人月圆·甘露怀古 (元)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 落叶,深砌苍苔。远入南去,夕阴西下,江水东 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译文: 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一片 秋色。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台阶 上是厚厚的青苔。游人都已归去了,暮色已深,只有 大江日夜奔流不息,淘尽了千古英雄人物。木兰花开, 似见一点生机,试问山僧,因无人观赏不知为谁而开。
十九——P2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
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
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 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 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 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 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归去 的春风辞别。
8.请指出两词在情感变化上的相同点,并简 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都是由快乐——愁苦——超脱(在春日里却生发 出无限惆怅,结尾又跳出愁绪,自我调节)(2分, 直接说“愁苦——自我调节”,也可以) ②欧阳词开篇对欢宴美人,但想到“归期”便“惨 咽”“肠寸结”,后又以“看尽洛阳花”“容易别” 冲淡现实中的苦别。(2分) ③苏词上片眺望春色烟雨,满城大好风光,下片触 景伤情,“咨嗟”思乡。最后以诗酒自娱,自我排 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