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新课程NEW CURRICULUM
最近几年,各个专家对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并且他们还给出了大量有效的管理措施。

如“三度”管理的方法,就是从密度、精度、深度三个方面,分别对学校进行宏观、细致、深入的调整与管理,这也是目前学校在管理中最受关注的一种有效管理学校的方法。

一、密度管理
在农村学校管理中的密度是指,学校管理的严密标准。

合理将学校管理的各个工作分解,就能够达到提高学校管理密度的要求。

一般来说,在农村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人数都比较少,有一部分学校就会因为这样而疏于管理。

因此,需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密度,就必须确定对学校的管理目标,依据目标来给学校的教师、职工、领导分配任务,各个部门最好能够做到各司其职,以确保对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能落到实处。

另外,学生是学校管理服务的主要对象。

因此,农村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且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利,让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对学生加强管理,从而提升农村学校管理的效率。

二、精度管理
精度在农村学校管理中,主要是指通过对学校的密度管理进行深化,从而达到一定有效管理的目标。

因此,从精度方面来调节管理个人和团体的关系,可以通过发挥个人的优势,来激发团队活力,从而确保管理的有效性、统一性。

除此之外,对学校组织与学校相关人员的管理,可以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上来分析,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来加强学校管理的氛围。

三、深度管理
对农村学校进行深度管理,就是需要将学校的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结合起来,产生有效的学校管理效益。

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在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对内容进行完善,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从而推动农村学校管理向新的方向发展。

并且农村学校管理的环节会涉及大量的内容,各个环节的内容又各不相同。

因此,学校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做到具体环节具体分析,从而全面促进每个环节的正常发展。

农村学校的管理运用“三度”管理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落实学校管理的密度、精度和深度,从而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农村学校管理的质量。

•编辑孙玲娟
试论农村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
孙传军
(新疆哈密市天山乡牙吾龙开发区小学)
摘要:分析了农村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方法,阐述了密度、精度、深度的主要内涵,最终希望通过分析研究,实现“三度”管理方法在农村学校管理中合理运用的目标。

关键词:学校管理;小学;“三度”管理
学校是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是重要的育人场所之一。

学校不但要注重显性的教育功能,更要重视隐性的教育作用——
—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

下面笔者简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各地学校标准化建设都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前景,学校也开始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提高环境育人品位,可以修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标、厅廊文化、假山池塘、校园文化墙等,将走廊文化等布置得五彩纷呈,这样高标准、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学校还要再投入一些精力和物资精心开展好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

1.抓住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亲身参加、参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促进思想升华,真正受到教育。

2.抓严升旗仪式,每周都要定时间、定地点举行,让学生在高昂的国歌声中灵魂受到洗涤。

认真组织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搜集素材形成讲话稿,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

然后组织全校师生在升旗后认真聆听国旗下的讲话,使其接受集体教育。

可以在特殊节日、纪念日的升旗仪式后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促进学生反思、沉淀、生成。

3.抓实学校图书室的开放工作,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阅读后摘抄好词佳句,写好读书心得或读后感,让他们在读书过程中与古今中外的大家促膝长谈,进行思想的碰撞,受到陶冶和启迪,这样的自我教育就将学校的隐性教育逐渐凸显出来。

三、开展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思想飞扬,快乐成长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开展形式多样、五彩纷呈的班级文化活动,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课程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促进学生思想成熟,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憧憬,这样学生就渐渐有了理想和追求,对学习产生动力。

通过活动产生的巨大作用往往要比老师的语言说教更具说服力。

只有把“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乃至于“乐学”才能吹响学生人生的华美乐章,使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以上是笔者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的点滴看法和体会,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大教育观,将育人工作放到首位,才能真正做好育人工作。

•编辑孙玲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张永祥
(吉林省通榆县十花道学校)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