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统计工作规则
企业公司员工工作规则

企业公司员工工作规则一、工作时间1.1上班时间: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五个工作日,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上午9:00至下午6:00,包括中午休息时间。
1.2加班时间:根据工作需要,加班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必须经过公司管理层批准,并且需要进行补偿。
1.3迟到、早退和旷工:员工必须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工。
若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离开工作岗位,请提前向直接上级汇报并请假。
二、工作职责2.1岗位责任:员工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
2.2安全与保密:员工需保持工作地点的安全,遵守公司对机密信息和商业机密的保密要求,严禁将公司的技术、商业秘密和客户数据泄露给外部。
2.3团队合作:员工应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完成团队目标。
三、行为规范3.1仪容仪表:员工必须注重仪容仪表,身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不得穿着暴露、违反道德伦理的服饰。
3.2言行举止:员工应以礼貌和尊重对待同事、上司和客户,不得有侮辱、辱骂或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
3.3禁止抄袭和剽窃:员工不得抄袭他人的工作成果、学术论文等,不得以不正当手段窃取他人的知识、技术或商业机密。
3.4禁止私人事务:工作期间禁止私人事务,包括但不限于聊天、游戏、购物等,保持专注和高效率完成工作。
四、考勤与奖惩4.1考勤制度: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按时打卡上下班,不得违反考勤纪律。
4.2奖励机制: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成绩进行奖励和表彰,包括但不限于薪资调整、岗位晋升、奖金等。
4.3惩罚机制:对于违反公司规定和工作纪律的员工,公司将按照相应的纪律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扣减薪资、停职、辞退等。
五、培训与提升5.1培训计划: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5.2自我提升:员工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
7大业务规则

7大业务规则在商业运营中,遵守一些基本的业务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规则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高效和有组织。
本文将介绍7大业务规则,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每个企业都应该秉持的原则。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始终追求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超越竞争对手。
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来了解客户需求,并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此外,企业还应该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以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
二、客户至上客户至上是业务运营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将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放在首位,并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企业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及时回应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改进。
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企业可以获得客户的忠诚度和口碑推荐,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三、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合作,团队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促进团队合作,企业可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设立奖励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高效管理高效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权限,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对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高效管理还包括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高效管理,企业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和利润。
五、持续创新持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并为其提供实施的机会和支持。
创新可以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
通过持续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满足市场的需求,抢占市场先机。
六、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企业应该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商务部管理制度

商务部管理制度商务部管理制度1工程项目商务部管理职责⑴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商务管理工作,配合工程预决算、变更与索赔签证预算编制工作。
⑵接受合同交底,并负责施工施工总承包合同在项目部范围内的项目履约管理,负责分包合同、采购合同、外委加工合同的履约动态管理。
⑶负责编报月工程报量清单,及时按合同约定催收工程款。
⑷负责分包队伍的资质管理,参与对分包商定期考核评价工作。
⑸了解掌握分包单位的施工动态,负责办理分包单位的索赔、变更签证的确认。
⑹保持与业主监理的商务沟通,了解掌握业主履约能力的动态。
⑺负责开展向业主进行工程索赔的基础工作,搜集、整理相关索赔证据材料,为防范商业风险做好必要的准备。
⑺负责月结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工作,及时完善项目成本基础资料,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
⑻负责项目对外接待工作。
商务部管理制度2酒店商务部大型会议节庆活动管理制度1、遇大型会议及节庆活动时应提前一周填写表格并通知保安部、餐饮部、工程部、总经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
2、各部门应做好接待前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到位。
3、保安部门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工作,工程部派人负责现场用电及设备实施安全使用的监控工作。
4、商务部应根据人员数量及集中程度对整个活动进行策划。
5、卫生清洁部门应加大清洁及消毒的频次及力度,经常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清洁,无异味。
6、保安部做好现场的安全检查及监管工作。
7、餐饮部应准备足够食物及物资,包括卫生用品、餐具等,并抓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8、做好宾客的事先安全告知工作。
9、协助保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10、部门经理应做好活动接待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接待过程中的协助工作。
商务部管理制度3第一条为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引导和促进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餐饮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3.04.25•【文号】国办发[2003]29号•【施行日期】2003.04.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商务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商务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8号),组建商务部。
商务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划入的职责。
1.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的职责。
2.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产业损害调查和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组织实施等职责。
3.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组织实施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等职责。
(二)转变的职能。
1.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进出口经营资格核准职责由核准制改为登记制。
2.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核准大型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其变更的职责,调整为核准大型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增资减资、转股、合并)。
3.将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外贸易、外商投资促进及援外等政府项目招标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委托有关事业单位承担。
4.取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口商品商标注册登记后的有关事务管理职责以及指导出口广告宣传的职责。
5.加强内贸工作和内外贸的综合协调,搞好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整顿和规范流通秩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主要职责(一)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起草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规章;研究提出我国经济贸易法规之间及其与国际多边、双边经贸条约、协定之间的衔接意见。
企业数据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管理制度篇一:公司信息管理制度碧海公司信息系统岗位要求规范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碧海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公司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促进公司信息系统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管理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系统管理是指碧海公司管理工作中,运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而建设和运行的能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传送、加工、处理、存储和管理的各种系统的总和。
第三条碧海公司信息系统工作目标是:以供应链、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逐步建立全行业统一的、科学的、经济合理,并具备有辅助核算、支持决策和办公自动化功能的网络系统。
第四条碧海公司信息管理部负责全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基本任务是:(一) 研究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规划,并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二) 根据公司领导新的需求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三) 制定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四) 组织和管理信息管理的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五) 总结、交流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经验,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管理工作;(六) 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信息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七) 建立公司“技术支持热线”,负责协调各种同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服务和相关技术的解答工作。
第五条信息管理系统是公司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各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工作,把它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流程管理质量、满足决策需求,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决策层、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要把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和其它工作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和手段的工作方式中来,逐渐摆脱手工工作。
信息管理部要做好普及培训工作,使企业绝大部分人掌握各相关岗位的信息管理系统。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在使用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期间,应尊重公司商业机密,所使用的系统账号密码禁止外泄,公司商业信息不得外传,本管理制度实行30个工作日内,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员工需与公司签订《商业保密协议》。
公司工作规则

公司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清晰管理界面、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司工作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条公司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分工、授权和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忠于职守,勤勉负责,廉洁自律,确保公司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领导体制第五条依据公司章程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对外投资、对外担保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十)对股东转让出资作出决议;(十一)修改公司章程;(十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六条公司设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二)执行股东会的决议;(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四)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六)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七)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八)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臵;(九)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并决定其报酬事项;(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十一)股东会赋予的其他职权;(十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经济普查工作规则

经济普查工作规则经济普查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调查和统计的工作。
它是国家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经济普查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规则。
一、普查对象确定规则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在进行经济普查之前,需要明确普查对象的范围和标准,以确保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普查内容确定规则经济普查的内容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包括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就业情况、财务状况、投资情况等。
在确定普查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避免内容过于冗杂或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三、普查方法确定规则经济普查的方法包括抽样调查、全面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
在确定普查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普查对象的特点和数量,以及普查数据的精度要求。
同时,还要保护普查对象的隐私权,确保普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普查时间确定规则经济普查的时间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管理部门确定的。
在确定普查时间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活动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以及普查结果的及时性要求。
同时,还要避免与其他重要统计工作或调查活动的时间冲突。
五、普查数据发布规则经济普查的数据是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客观反映,对于社会公众和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发布普查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传播。
同时,还要注意数据的保密性和商业机密的保护。
六、普查结果利用规则经济普查的结果应该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在利用普查结果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避免滥用或误用普查数据。
经济普查工作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经济普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遵循规则,保证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获得准确、可比、可信的普查结果,为国家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公司统计部管理制度

公司统计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统计部的管理行为,提高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部门职责一、公司统计部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公司各项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工作,以为公司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
二、公司统计部负责实施公司的统计分析工作,对公司各项经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在经济形势与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和修正公司的经营策略。
三、公司统计部协助公司其他部门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报告,帮助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
第三章统计部管理人员一、公司统计部设统计部经理一名,统计分析师若干名,具体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
二、统计部经理负责统计部的整体管理和领导工作,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实施。
三、统计分析师负责公司各项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四、统计部经理对公司统计部下属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确保部门的运作顺利。
第四章工作流程一、数据收集:公司各部门每月定期向统计部提供经营数据,统计部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
二、数据分析:统计部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
三、数据报告:统计部将数据分析报告提交给公司领导层,帮助领导层进行决策。
四、调整修正:根据数据分析报告和领导层的指示,公司统计部对公司经营策略进行调整和修正。
第五章统计部规章制度一、数据保密:统计部要严格保护公司的经营数据,不得外泄。
二、工作纪律:统计部人员要遵守公司的工作纪律,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三、团队协作:统计部人员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四、绩效考核:公司将对统计部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第六章附则一、本管理制度由公司统计部负责解释。
二、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是公司统计部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统计部的所有成员都能严格遵守,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经理层考勤管理规则

经理层考勤管理规则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而考勤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理层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经理层的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经理层考勤管理规则。
一、考勤方式1、经理层采用电子考勤系统进行考勤记录,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手机定位打卡等方式。
每位经理应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前和下班时间后进行打卡操作。
2、若因特殊情况无法使用电子考勤系统,如出差、外出办公等,应提前向人力资源部门报备,并填写相应的纸质考勤表。
二、工作时间1、经理层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 9:00 至 12:00,下午 13:00 至 18:00。
2、公司可根据业务需要,对工作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并提前通知经理层。
三、迟到、早退和旷工1、迟到:经理在规定上班时间后 30 分钟内打卡视为迟到。
迟到一次,将给予口头警告;一个月内迟到累计达三次,将扣除当月绩效奖金的 10%。
2、早退:经理在规定下班时间前 30 分钟内打卡视为早退。
早退一次,将给予书面警告;一个月内早退累计达三次,将扣除当月绩效奖金的 20%。
3、旷工:经理未经批准擅自离岗超过 2 小时视为旷工。
旷工半天扣除当月绩效奖金的 50%,旷工一天扣除当月全部绩效奖金,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四、请假制度1、经理请假应提前填写请假申请表,并按照审批权限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批。
请假审批权限如下:请假 1 天以内(含 1 天),由直接上级审批。
请假 1 天以上 3 天以内(含 3 天),由部门负责人审批。
请假 3 天以上,由总经理审批。
2、请假类型包括事假、病假、年假、婚假、产假、陪产假、丧假等。
事假:应提前说明请假原因,原则上一年内事假累计不得超过 10 天。
病假:应提供医院开具的病假证明,病假期间工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发放。
年假:经理在公司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年假,年假应提前申请,并在当年内使用完毕。
统计数据的规章制度

统计数据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利用,保障国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国家统计机构及其所属各级机构、各部门和单位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利用过程中。
第三条统计数据是国家统计机构通过调查、测算等方式获取的有关社会经济活动和情况的数量表现,包括经济统计数据、社会统计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等。
第四条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利用应当依据宪法和法律,遵守统计学和信息学原理,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利益。
第五条国家统计机构应当承担统计数据的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统计数据的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第六条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和单位应当协助国家统计机构开展统计数据的工作,共同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七条统计数据的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查询和利用方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八条统计数据的利用应当合法合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统计机构应当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第十条统计数据的保护应当加强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维护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和利益。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第十一条统计数据的收集应当依据调查、测算等科学方法,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十二条国家统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全国统一的统计调查工作,确保数据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及其所属各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国家统计机构组织开展地方统计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十四条统计调查的对象应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依规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第十五条统计调查的内容应当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不断完善和丰富数据的种类和内容。
第十六条统计机构在数据调查过程中应当依法保护数据对象的合法权益和隐私,保障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工作规则和议事规则

工作规则和议事规则工作规则是指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它是组织和企业为了保障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工作规则不仅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还可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工作规则:1.准时上班:准时上班是基本的工作规则之一,它体现了员工对工作的责任和认真态度。
员工应按时到达工作岗位,遵守工作时间安排。
2.守信用:员工应本着诚信的原则与企业、同事建立互信关系,不得出卖企业或泄露企业机密。
3.服从管理:员工应服从组织的管理,正确执行上级的指令和决策。
4.紧盯工作目标:员工应将工作目标摆在首位,专注于完成任务,不能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工作任务。
5.保护企业财产:员工应妥善保管和使用企业的财产,如电脑、文件、设备等资产,并杜绝浪费。
6.保守商业机密:公司的商业秘密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不得泄露给其他公司或个人。
7.尊重他人:员工应尊重同事和上级,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不得随意批评和诋毁他人。
8.遵守考勤制度:员工应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按照规定完成考勤工作,不得擅自旷工或迟到早退。
9.文明礼貌:员工应注重礼仪,与同事和其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得有冲突、争吵等不文明的行为。
10.提倡团队合作:员工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相互配合、相互扶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议事规则是指在会议中为了保持良好的会议秩序和高效的会议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议事规则:1.准时到场:与准时上班一样,准时到达会议现场是表明对会议及参会人员尊重的方式之一2.尊重发言人:在会议中,每位与会人员都应尊重发言人,不得打断、嘲笑或质疑发言人的发言。
3.提前准备:与会人员应提前了解会议议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意见,以便能够就议题进行有建设性的讨论。
4.遵守会议议程:与会人员应遵守会议议程,按照预定的议程进行讨论和决策,不得偏离议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1999.12.01•【文号】银发[1999]400号•【施行日期】1999.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统计,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的通知(1999年12月1日银发[1999]400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及时、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情况,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提供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统计制度》),请遵照执行。
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的要求,尽快制定“本公司会计科目(含二级科目及台账信息)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统计指标归属关系对照表”,并于1999年12月20日前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审核后实行。
同时,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在人员、机构、设备等方面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予以保证。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应按《统计制度》的要求,对当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办事处统计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同时收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统计数据,编制相关统计报表。
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对《统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反映。
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到此文件后,应尽快将落实情况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
特此通知。
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试行)一、为及时、准确地掌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状况,更好地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服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纳入人民银行统计范围之内,特制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统计制度(简称本统计制度,下同)。
二、本统计制度的制定充分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数据的要求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结合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全科目”上报统计制度,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为主线,经人民银行有关部门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研究后制定。
保险公司统计指标规范

在按系统方式编排的标准中,可以按照大类-小类-指标语的方式进行检索;此外,您可以通过汉语 拼音索引来检索某个中文指标的编号,也可以通过英文对应词索引的方式来检索某个英文指标的编号, 然后通过该编号来查询该指标的中文名称、英文对应词名称、解释、适用范围等详细内容。
1
JR/T 0047—2009
由行业标准归口管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注:由行业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适 用于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 荐性标准。 3.3 保险公司 insurance company 经保险监管机构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的企业。 [JR/T 0030—2007] 3.4 保险企业(同保险经营机构) insurance business organization 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再保险机构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经营保险或再保险以及资产管理业务 的机构统称。 [JR/T 0030—2007] 3.5 统计分析 statistics analysis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通 过统计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 3.6 指标 indicator 指标是实体的可评测属性。指标分为计算指标和基础指标,其中基础指标是指原始数据项,计算指 标由基础指标计算得来。计算指标的具体描述包括中英文名称、计算公式、解释和适用范围。 3.7 业务类型 business type 业务类型是按照保险公司不同保险业务性质,将指标适用范围划分为财险业务、人身险业务、再保 财险业务、再保人身险业务。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是指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企业,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提升企业监管能力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流程。
以下是企业统计工作制度常见的内容:
1. 数据收集:明确各部门的数据收集职责和流程,包括收集数据的时间、方式和频率等,确保数据的及时性。
2. 数据整理:规定数据整理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包括数据分类、汇总和归档等工作。
3. 数据统计:明确数据统计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包括数据的分析、比较和验证等工作。
4. 数据报表:规定定期报表的编制和提交要求,包括报表的内容、格式和交付时间等,确保报表的准确和及时。
5. 数据保密:制定数据保密的规定和措施,包括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加密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等,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
6. 数据审查:设立数据审查机制,对统计数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
7. 统计培训:开展统计培训,提高员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确保数据的正确收集、整理和报告。
8. 统计责任:规定各部门和岗位的统计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推动统计工作的落实和改进。
企业统计工作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员工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才能够确保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统计工作实务

《统计工作实务》之统计实务第一章综述一、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施统计监督。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有四种,一是以统计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调查表、综合表、图表及文字说明,二是以统计报告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报告、统计分析研究材料,三是以电讯、磁介质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统计表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四是以出版物形式提供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各种统计年鉴,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撰写的各种文章等。
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级,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是保证咨询和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
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计的整体效能。
统计的基本方法,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心仪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心仪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为补充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普查特点是取得的资料更全面、更系统,但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较为繁重。
目前我国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三项经济普查每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和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商户。
采面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2月31日24时。
普查对象包括以下个人和单位1.农村住户,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2.城镇家室生产经营户3.农业生产经营单位4.村民委员会5.乡镇人民政府。
企业工作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企业工作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企业中,工作规则是指导员工行为和管理组织运作的准则和规定。
它们是企业内部的基本规范,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工作规则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准确、明确的工作规则能够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
同时,工作规则也能够为组织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和运营目标。
一个健全的工作规则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的秩序和稳定。
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和要求,企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员工之间的冲突和纠纷。
工作规则还可以为员工的晋升和奖惩提供一个公正、透明的依据,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此外,工作规则还能够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树立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然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适合的工作规则。
不同企业的工作规则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公平公正、合法合规、明确具体等。
同时,为了确保工作规则的有效执行和员工的理解和接受,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宣导,加强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工作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健全的工作规则的必要性。
通过具体的企业工作规则范例,我们将深入了解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工作规则。
最后,我们将总结工作规则的作用,强调遵守工作规则的重要性,并提出改进工作规则的建议。
通过对企业工作规则的详细分析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作规则,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它用于组织和安排文章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获取信息。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企业工作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2. 正文: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工作规则的重要性和建立健全规则的必要性,以及提供具体的企业工作规则范例。
电商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

电商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电商企业的运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利益和员工权益,特制定本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
1.2 本规则适用于电商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运营人员、客服人员等。
1.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制度2.1 电商企业实行标准工作制度,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2 员工需按照企业规定的时间到岗上班,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上级请假。
2.3 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应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2.4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加班制度,员工加班需提前向上级申请,并按照法定规定支付加班费。
2.5 员工在休息日、节假日和年假期间,享有法定的休息权益,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工资。
三、考勤制度3.1 企业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采用电子打卡或人工打卡方式,记录员工上下班时间。
3.2 员工需按照企业规定的时间到岗上班,如有迟到、早退现象,需在当天内向上级汇报原因。
3.3 企业每月对员工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查明原因,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4 员工请假、出差、加班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上级申请,并按照企业规定办理手续。
四、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制度4.1 企业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范围,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2 员工需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如有失误需承担相应责任。
4.3 企业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质量、效率、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员工晋升、薪酬调整的依据。
4.4 员工可通过自身努力和绩效考核,获得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五、培训和发展制度5.1 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内外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5.2 员工有权参加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也有义务接受企业安排的培训任务。
5.3 企业鼓励员工自我发展,支持员工参加各类专业考试、证书培训等,并给予相应的时间和经费支持。
统计操作规程

附件监管统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行监管统计工作管理,规范监管统计操作,科学有效地发挥监管统计工作在本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满足监管机构对本行统计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统计法》《商业银行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以及监管机构对监管统计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监管统计工作,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服务、统计管理和统计监督检查等活动。
本规程所称监管统计资料(数据),是指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监管统计工作要求采集的各项数字、报表、报告等,包括不限于金融基础数据报表、大集中报表和1104报表、EAST报表、客户风险统计报表、区域特色报表等。
第三条本行监管统计工作应遵循统一规范、准确及时、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四条本行监管统计工作应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经营情况和风险情况,通过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充分实现监管信息交流与共享。
第五条数据质量是监管统计工作的基础,本行高度重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夯实数据质量基础。
第六条本行监管统计工作及资料管理严格遵循保密规定、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监管规章和标准规范,本行及本行员工应依法依规严格予以保密,保障监管统计资料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本行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筹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建立并强化自上而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领导部署下,各职能部门对自身承担的监管统计工作负责。
第八条本行监管统计工作组织管理架构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监管统计执行部门等组成。
本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承担最终责任。
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承担第一责任。
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

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保理机构,是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商行,大多由商业银行出资或资助下建立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提供进口商的资信分析和信用评估。
下文是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欢迎阅读!商务部商业保理企业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依据为规范商业保理企业经营行为,防范行业风险,促进商业保理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和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主体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商业保理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商业保理企业本办法所称商业保理企业是指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非银行法人企业。
保理业务是指商业保理企业受让应收账款的全部权利及权益,并向转让人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管理、催收、还款保证中至少两项业务的经营活动。
根据应收账款到期前是否预先支付相应对价,保理业务分为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
根据受让人是否保留对转让人的追索权,保理业务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第四条再保理企业本办法所称再保理企业是指主营业务为再保理业务、且融资保理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商业保理企业。
再保理业务是指受让其他商业保理企业的再转让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
第五条应收账款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提供商品、服务或者出租资产而形成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提供金融服务形成的债权、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
第六条属地管理商务部负责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管理工作。
地市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商业保理企业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行业自律全国性商业保理行业组织应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第二章设立第八条设立条件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一)实缴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主出资人申请前一年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者及关联实体无违法违规记录;(二)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在中西部设立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4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企业统计工作规则
【法规类别】行业统计
【发文字号】[91]商规字第359号
【发布部门】商业部(已变更)
【发布日期】1991.12.20
【实施日期】1991.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商业企业统计工作规则
(1991年12月20日〔91〕商规字第359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商业企业统计基础建设,逐步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商业统计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商业统计的整体功能,更好地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精神,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及供销合作社商业企业。
有条件的其他集体所有制和合营商业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则是基层商业企业工作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检查企业统计工作的标准和考核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商业企业的领导和统计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都要认真执行本规则。
第四条企业统计工作规则的基本内容,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为中心。
具体包括: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健全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实行统计工作责任制,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制度;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和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发挥统计的服务、咨询和监督职能;实现统计数据处理现代化。
第五条企业领导要关心、重视统计工作。
企业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统计工作,支持统计人员按统计法规和国家统计制度开展统计工作,促进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第六条企业要设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统计机构(包括专门的机构以及与计划、财会等有关部门合署办公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