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抗癫痫药及抗帕金森病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鲁米那)
苯巴比妥通过抑制病灶神经元异常放电和抑制 异常放电扩散而产生抗癫痫作用。
主要用于强直-阵挛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对 单纯局限性发作及复合局限性发作也有效。
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共济失调等。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为广谱抗癫痫药,用于各类癫痫。但最适用于 强直-阵挛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 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物。长期使用可 致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不同程度的肝 功能损害。
4.过敏反应 可见皮肤瘙痒、粒细胞及血小板 减少等。
5.急性毒性反应 表现有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共济失调等。
6.其他 致畸,低血钙,软骨病,诱发或加重 癫痫及肝脏损害等。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酰胺咪嗪)
作用与用途
1.抗癫痫 卡马西平是一种安全、有效、 广谱的抗癫痫药,常作为单纯局限性发作 和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同时还可用于 复合局限性发作和小发作。
2.抗躁狂抑郁 对躁狂症、抑郁症治疗 作用明显,尚能减轻或消除精神分裂症的 躁狂、妄想症状;也可用于对锂盐无效的 躁狂症患者。
不良反应
早期可出现头昏、眩晕、恶心等,一周左右逐 渐消退,不需停药;大剂量可致甲状腺功能降低、 房室传导阻滞,应控制剂量;偶见骨髓抑制、肝 损害和过敏反应,此时应立即停药。
乙琥胺因副作用和耐受性的产生较少,是治疗 失神性发作的首选药。本品对其他型癫痫无效。
二、临床用药原则 1.症状性癫痫应去除病因 如治疗脑寄生虫病、切除脑瘤等,但残余病灶和
术后疤痕形成仍可引起癫痫发作,亦需药物治疗。 2.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见表15-1。
表15—1 癫痫临床分类及治疗药物
发作类型
单纯局限性发作 复合局限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药物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扑米酮、丙戊酸钠 乙琥胺、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拉莫三嗪 皮质激素、丙戊酸钠、氯硝西泮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 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劳拉西泮、苯妥英钠
3.治疗方案个体化
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疗效明显且不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再给维持量治疗。治疗初 期一般用一种药物,如疗效不佳时可联合用药; 换药时应在原药基础上先加用其他药,待后者生 效后再逐步撤掉原药。
4.长期用药
一般应在完全不发作后持续2~3年,而且应在 半年甚至l~2年内逐渐减量停药;有些病例需要 终生用药。
第二节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
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ts),是锥体外系功 能退行性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
临床类型
局限性发作(单纯局限性发作; 复合局限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正常脑细胞 异常高频放电
病灶
抗癫痫药
抑制异常放电 抑制异常放电向正常组织的扩散
一、常用药物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大仑丁)
作用与用途
硝西泮(nitrazepam)、氯硝西泮
(lonazepam)
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特别是肌阵挛性 发作及婴儿痉挛等。氯硝西泮抗癫痫谱更广,对 癫痫小发作较地西泮好,对肌阵挛性发作及婴儿 痉挛也有良效。静脉注射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本品不宜与丙酸钠同时使用,因可诱发失神性发 作。
乙琥胺(ethosuximide)
2.治疗外周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
3.快速型心律失常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对强心苷中毒引起者 尤为有效。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口服时对胃肠道刺激性强,可 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等。
2.牙龈增生 因改变胶原代谢,致牙龈结缔 组织增生。多见于青少年。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久服可致叶酸吸收和代 谢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苯妥英钠对脑细胞的膜电位有稳定作用,可明 显阻断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脑细胞的扩散,达到 抗癫痫作用。
1.抗癫痫
苯妥英钠是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 缓慢静脉注射可有效缓解癫痫持续状态。但对失 神性发作(小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无效,有时甚至 使失神性发作恶化。
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特点:
①起效慢,连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浓。 ②个 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 ③在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同),治 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学习工作。 ④不影响智力发育。
作用与用途
该药在脑内转变成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 足,使胆碱能神经元功能相对降低而生治疗作用。 对大多数PD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其作用特点是: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及抗帕金森病药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及抗帕金森病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妥英钠的作用、用途、不良 反应及用药护理知识。 难点:抗癫痫药的选药,抗帕金森病药 的种类、作用、用途。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性慢性脑疾患,是神经科 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由于多种病因所致大脑 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引起临 床症状发作。表现为突发、短暂的运动、感觉功 能和精神异常,并伴有异常的脑电图改变。
根据以上发病机制,提出PD治疗思路
增强中枢DA神经功能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治疗帕金森病
一、拟多巴胺类
本类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苄丝肼、 溴隐亭、培高利特等,以左旋多巴为代表药。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药动学
本药口服吸收后,绝大部分在外周脱羧酶作用 下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多巴胺(DA),而多巴胺不 易透过血脑屏障,仅l%左右的左旋多巴进人中枢 神经系统,在脑内转变为多巴胺而发挥治疗作用。
化,呈上升趋势。抗帕金森病药有拟多巴胺类药 和胆碱受体阻断药。
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 基底神经节 黑质纹状体DA能神 经元变性坏死
DA(5-HT、 GABA) Ach(包括组胺能神经)
锥体外系 相互调节、动态平衡→ 维持机体正常运动功能
DA↓ Ach↑ DA↑ Ach ↓
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 不自主运动,运动过多症、舞蹈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