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新野县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河南省新野县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相同高度的实心圆柱体,质量之比是1∶1.那么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A.1∶3 B.3∶1 C.1∶1 D.1∶1
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将中点O支起来,甲图的蜡烛粗细相同,乙图的三支蜡烛完全相同,所有的蜡烛燃烧速度相同.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则杠杆
A.甲左端下沉,乙右端下沉B.甲左端下沉,乙仍保持平衡
C.甲右端下沉,乙右端下沉D.甲、乙均能保持平衡
3.在A地,用1m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将图的玻璃管向右侧倾斜30°,玻璃管中水银柱长度不会改变
C.若换0.5m长且口径更宽的玻璃管在A地再做此实验,水银会充满玻璃管而不会下落
D.把整个装置搬到B地时,管里的水银柱变短了,说明B地大气压高于A地当时的大气压强
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
C.下雪天,路面上撒沙子
D.旅行箱安装的小轮子
5.为倡导低碳出行,东营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
共享单车的设计应用到许多物理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大压强
B.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C.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
D.刹车手闸是费力杠杆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处,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7.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8.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s,拉力F大小为5N,4s内拉力F做的功为()
A.1J B.3J C.2J D.4J
9.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力使弓形变
B.力使撑杆变弯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足球运动起来
10.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B=60cm,OA=20cm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铝球一端下降
C.铜球一端下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2016•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12.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厲于凝华的是
A.河水表面结冰B.草叶上形成露珠
C.山间形成白雾D.草叶上结形成霜
二、填空题
13.张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手后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所示,此现象能说明_________的存在。
张老师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插进密闭钟罩内的水槽中并把杯子悬挂起来,把塑料片取走,杯内的水仍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
当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_____(选填“会”或者“不会”)掉下来,判断理由__________;如果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水____(选填“会”或者“不会”)被“吸”到杯内。
14.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如图中甲、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有:做相同的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如图中丙图和________图可得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15.如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发生在汽车突然_____(加速/减速)时,水泥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_____(质量/速度)大.
16.如图,长为1m的直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cm2,重为5N.当时大气压为1.0×105Pa,玻璃管的上端为真空.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当玻璃管的上端进入了少量空气时,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都有可能”)。
三、实验题
17.(8分)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芳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M 依次在水平放置的同一块木板表面上运动。
(1)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M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M 做______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图中,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
18.(8分)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让静止的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2)按照“毛巾→棉布→木板”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______,由此进一步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____。
接触面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cm 毛巾
大 23.1 棉布
较大 37.5 木板 小 85.6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不变的性质。
19.(8分)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的方法来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小格的长度相等均为5cm ),则:
(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实验时,小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目和位置,但每一次仍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
(3)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于是他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得出11Fl _____22F l 的结论。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要将一油桶推上台阶,请画出所用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21.(8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3牛的小球置于水平地面上不动。
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 。
(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图中的汽车在装载完成后所受重力为1×105N,当汽车在水平平直路面匀速运动,所受阻力为重力的五分之一,汽车牵引力功率为92kW,请你计算汽车运动100s时:
(1)汽车所受的阻力有多大?
(2)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汽车通过的距离多长?
23.(12分)如图甲所示是武汉市地铁站修建时要用到的起重机,如图乙是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重3×104N(包括悬臂),重心为P1,为了使起重机起吊重物时不致倾倒,在其右侧配有配重M,重心为P2.,现测得AB为10m,BO 为1m,BC为4m,CD为1.5m。
(1)通过计算说明不加配重时,起重机最多能吊起多重的货箱(不计动滑轮与绳重)?
(2)计算说明配重不得超过多少?(在不吊货物时的情境中计算)
(3)如图丙是它的滑轮组装置示意图.起重机悬臂的底部有由一台电动机带动的两台相同的转扬机,这两台转扬机一起同向转动回收钢绳,从而吊起物体.在某次吊起质量为2t的建筑材料时,起吊装置的效率为80%,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即为滑轮组获得的总功率)为1kw,则右转扬机拉绳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密度为:
ρ甲=m V =360g 20cm
=2g/cm 2; 乙物质的密度为:
ρ乙=m V =360g 60cm
=1g/cm 2. 因用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相同高度的圆柱体是实心的,则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用p gh ρ=进行计算.所以,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p p 甲乙=gh gh ρρ甲乙=ρρ甲乙=333g /cm 1g /cm =31
. 2、B
【解析】
设甲乙两图中的杠杆长均为l .
图甲中,m 左l 左= m 右l 右,燃烧速度相同,∴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m ′相同,故左边为:
(m 左- m ′)l 左= m 左l 左- m ′l 左,
右边为:
(m 右- m ′)l 右= m 右l 右- m ′l 右,
因为l 左小于l 右,所以
(m 左- m ′)l 左= m 左l 左- m′l 左>(m 右- m ′)l 右= m 右l 右- m ′l 右,
故左端下沉;
图乙中,设一只蜡烛的质量为m
∵2m×1
4
l=m×
1
2
l,
∴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并且燃烧速度相同,∴三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m′相同,
∵2(m-m′)×1
4
l=(m-m′)×
1
2
l,
∴在燃烧过程中直尺仍能平衡.故选B.
3、C
【解析】
A.由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向右侧倾斜30°,但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水银柱长度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A地大气压的大小不变,大气压可以支撑0.75m高水银柱,用0.5m长且口径更宽的玻璃管在A地再做此实验,玻璃管的长度小于大气压支撑水银柱的高度,水银会充满玻璃管,符合题意;
D.把整个装置搬到B地时,管里的水银柱变短了,B地大气压变小了,小于A地当时的大气压,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A不合题意;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在下雪路面上撒沙子,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行李箱下安装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
故D符合题意。
5、C
【解析】
A.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压强,A是错误的;
B.轮胎表面设计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B是错误的;
C.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C是正确的;
D.刹车手闸是省力杠杆,D是错误的。
故选C。
6、A
【解析】
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 >2f ,此时f <v <2f .
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 <u <2f ,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故选A .
7、C
【解析】
A .由图知道,物体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由物体沉浮条件可知,小球密度小于甲中液体,等于乙中液体,所以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大,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于在甲悬浮,在乙漂浮,而悬浮和漂浮时,浮力都等于小球重力,两小球相同,重力相等,两容器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B 不符合题意;
C .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自重不计,它们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小球的重力,所以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 符合题意;
D .由物体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知道ρ甲>ρ物,又因为h 甲 =h 乙,由p=ρgh 知道,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8、D
【解析】 由s v t
=
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是:s =vt =0.2m/s×4s =0.8m ,故拉力F 做的功是:W =F s =5N×0.8m =4J 。
9、D
【解析】
试题分析:A 、弓发生形变,是形状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B 、撑杆变弯,是形状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C 、弹簧伸长是形状的改变,不符合题意;
D 、使足球运动起来,表示足球的速度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
10、B
【解析】
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OA G OB G ⨯=⨯铜铁
即
OA gV OB gV ρρ⨯=⨯铜铜铁铁
所以
3OB V V OA ρρρρ⨯==⨯铜铁铁铜铜
铁 所以
3V V ρρ=铁铜铁铜
当两球同时浸没在某液体中,
杠杆左端
3OA G F OA G OA g V OA G OB g V ρρρρρρ⨯-=⨯-⨯⨯-⨯=铁
铁铜浮铜铜铜液铁液铁
铜铜()① 杠杆右端 OB G F OB G OB F OB G OB gV ρ⨯-=⨯-⨯=⨯-⨯铁浮铁铁浮铁铁液铁()②
比较①和②式,因为
OA G OB G ⨯=⨯铜铁,ρρ铜铁<
所以①>②,所以杠杆的左端下沉。
故选B 。
11、A
【解析】
根据碳海绵“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可知其易被压缩;根据碳海绵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等,可知其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根据碳海绵可用于 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可知其能吸油但不吸水,综上分析可知,此过程没有应用到“碳海绵”保温性能好的性质,故A 符合题意,BCD 不合题意。
故选A 。
12、D
【解析】
要判断出属于凝华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凝华的特点,凝华是由物体气态变为固态的变化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详解】
A. 河水表面结冰,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B. 草叶上露珠晶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C. 山间形成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D. 草叶上挂满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D
二、填空题
13、大气压会钟罩内气压减少,支撑不起水柱会
【解析】
[1]水和塑料片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大气压的作用;
[2]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会下落;
[3]由于钟罩内气压越小,产生的压力就越小,当压力小于杯内水的重力,水会下落;
[4]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钟罩内气压变大,将水压入杯内。
14、起重机比滑轮组所需时间少丁
【解析】
根据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解答.
观察如图中甲、乙两图,可获得的信息有:做相同的功,起重机比滑轮组所需时间少;
观察如图中丙图和丁图可得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点睛】
解题关键是掌握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①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②在相等的时间内,比较所做功的多少.
15、减速质量
【解析】
水泥管原来与汽车一起运动,当汽车突然减速时,水泥管因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
【点睛】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16、25变小
【解析】
弹簧秤下面挂着的是玻璃管及水银,所以弹簧秤的示数为玻璃管的重力与高出液面的那段水银柱的重力之和,玻璃管的上端为真空,正是大气压支撑着管内水银柱,由p=可得:G水银=F=pS=1.0×105Pa×2×10−4m2=20N,则弹簧秤示数:F=G管+G水银=20N+5N=25N。
当玻璃管的上端进入了少量空气时,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G水银减小,故弹簧秤的示数变小。
【点睛】
弹簧秤的示数为玻璃管的重力与高出液面的那段水银柱的重力之和,玻璃管的上端为真空,玻璃管内水银的重力等于大气压力,根据G =F =pS 求出水银的重力,然后得出答案。
当玻璃管的上端进入了少量空气时,G 水银减小,故弹簧秤的示数变小。
三、实验题
17、匀速 乙
【解析】
(1)[1]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 M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应使 M 做匀速直线运动。
(2)[2]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于乙图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所以乙图中,M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
18、水平面粗糙程度 远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运动状态
【解析】
(1)毛巾、棉布、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水平面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2) 分析比较表中内容,可得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即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运动的小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物体的惯性。
19、右 力臂 =
【解析】
(1)[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实验时,小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目和位置,但每一次仍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在杠杆上,可以从杠杆尺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所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3)[3]小明进行了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可知,每一次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都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故可以得出1122Fl F l 的结论。
四、作图题
20、
【解析】
将一油桶推上台阶时可把油桶看做杠杆,重力为它的阻力,台阶与油桶的接触点为支点,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
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则动力臂要最大,连接支点与圆心作圆的直径,用此直径为动力臂即为最大的动力臂,在油桶的边缘斜向上作与此直径垂直的力的示意图,即为最小的动力F ,如下图所示:
21、
【解析】
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大小为3N 的力,即重力G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
22、 (1) 2×
104N ;(2) 9.2×106J ;(3) 460m 【解析】
(1)由题意可得,阻力
541110N 210N 55
f G ⨯⨯=== (2)汽车牵引力功率92kW 合92000W ,由W P t
=得,100s 内牵引力做的功 692000W 100s 9.210J W Pt ⨯⨯===
(3)因为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水平方向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牵引力 4210N F f ⨯==
由W Fs =得,汽车通过的距离
649.210J 460m 210N
W s F ⨯===⨯ 答:(1)汽车所受的阻力为2×
104N ; (2)牵引力做功9.2×106J ;
(3)汽车通过的距离 460m 。
23、(1)3×103N ; (2)6×104N ;(3)0.08m/s 。
【解析】
(1)由乙图可知,起重机相当于一个杠杆,当不加配重时,B 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G 货×AB =G 起×BO
即
G 货×10m =3×104N×1m
解得G 货=3×
103N ,即不加配重时,起重机最多能吊起重3×103N 的货箱。
(2)若起重器加配重且不起吊物体时,C 为支点,起重机自重的力臂为
OC =BC -BO =4m-1m =3m
配重M 的力臂CD =1.5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起×OC = G 配×CD
即
3×104N×3m = G 配×1.5m
解得G 配=6×
104N 。
所以这起重机最大配重为6×104N ,若超过最大配重,起重机不工作时会向右翻到。
(3)由题意可知,建筑材料由两台转扬机、四段绳子提起
G =2t =2×103kg
η=3210kg 10N kg 4G nF F
⨯⨯= 即
80% F =5×103 N
解得6250N F =。
右转扬机功率为
P =12P 电=12
⨯1000W =500W 右转扬机拉绳的速度是 500W 6250N P v F =
==0.08m/s 答:(1)起重机最多能吊起3×
103N 。
(2)配重不得超过6×104N。
(3) 右转扬机拉绳的速度是0.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