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2、完成教材64页“做一做”。
完成后同桌之间选两题交流算法,教师指名汇报。
3、小组比赛:完成教材66页练习十五1--3题。
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六、板书设计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25+2= 25+20=
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
七、技术运用:多媒体PPT课件
八、资源引用:中小学资源教育网数字教材服务平台
小结:我们在计算像25+2这样两位数加一位数不需要进位的算式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需要把个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就可以了。
2、探讨25+20的算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会了,那像25+20这样两位数加整十数该怎样计算呢?
(1)利用小棒帮助解答:先摆2捆小棒加2捆小棒是40,在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45。
(2)从25开始十个十个往后数2个数25、35、45。
(3)利用数的组成的方法:25可以分生20和5,先算20+20得40,再算40+5,得45。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计算像25+20这样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算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再加一位数。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内容,该课时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计算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做用,它既是对以前学习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提升,又为以后学习更大数的计算提供基础,因此,在整个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过的位置。
九、创新点:激趣导入,引导探究、多媒体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4)谁还有其他的算法吗?预设:先算24+6=30再算30+3=33
追问:“为什么要把9分成6和3?”(板书:6 3)
(用小棒演示)24根加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
(5)师:不同的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33,可是老师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加数十位上的数字2,加了一个数以后,和的十位上数字却变成3了呢? (小棒演示)个位4+9=13满十了就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点评:让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进行口算、笔算,而在计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的问题,引发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直观地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这个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学生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样化的体验。]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孔滩镇复兴小学:谷江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和练习题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前,我提前准备了教学用具和教学材料,如白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此外,我还准备了一些游戏道具,如扑克牌和骰子,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课堂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规则。

然后,我通过示范演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运算方法。

在示范演算中,我特意选择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并加入了生动形象的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随后,我引入了游戏环节。

我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一名学生担任答题者,其他学生担任观察者。

答题者在白板上随机选择一张带有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法题目的扑克牌,并根据题目快速计算出答案。

观察者首先观察答题者的计算过程,然后通过比较结果,判断答题者是否计算正确。

接着,观察者根据答题者回答正确与否,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如鼓励表扬或轻微惩罚动作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促使他们注意和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自我纠错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我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获得成功体验。

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

我总结了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进步,并强调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我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同时,我也征求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我能够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积极思考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

此外,通过游戏的设置,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得到了很好的调动,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游戏环节有可能过于复杂和困难,需要我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案及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加法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加法方法。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方法。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讲解法:通过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用两个数字卡片,如23和5,让学生用算珠或手指计算出它们的和。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估算其中有多少个物品,然后用加法算出准确的数量。

二、讲解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加法方法教师先用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字卡片,如56、23、79,让学生自己组合出两个数字,然后用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计算它们的和。

2.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方法教师用两个数字卡片,如56和30,让学生用十位上的数加上30,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得出它们的和。

三、练习1.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计算出答案。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用最短的时间算出最多的题目。

四、巩固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6元钱,他买了一本30元的书和一支笔,花了多少钱?”让学生用加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和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有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需要加强练习。

下一步,我将引导学生多做习题,加强巩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doc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doc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XXXX年9月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教学35+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大部分学生愿意把自己的算法与大家交流,我让那些平时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说,都说得很好。

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5里面又3个十和5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7个一,就是37,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5加2等于7,再算30加7等于37。

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

接着提问:“为什么5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开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5加32就很容易了。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5+32=,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和5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5加32要先把3捆和3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

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本节课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感觉既轻松又愉快。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

今天在二〔10〕班上了新课时,非常荣幸的得到了以孙晓燕校长为领衔的数学课组的指导,听罢孙校长的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不禁唏嘘不已,感触良多,故写下本篇反思,以促进步!
新课不进位加法的教学重难点在于学生掌握竖式的算理与标准的书写格式,教具的准备上,用到了计数器、小棒、课件,虽然作了比拟充分的准备,但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目的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详细这节课的缺乏有:
一、教学重点的把握
本节课我是将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内容一起完成的,是在观摩老老师的课后自己进展的尝试,为了完成这一设定的内容,我根本没让学生进展练习,而教材设计中,这局部是分成两个课时去上的。

孙校长指出,作为新老师,应该注重教学标准,比拟严格地按照教辅说明来上,不能看着老老师课上的快,就跟着快。

我想这确实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二、口算铺垫的开展
三、课堂节奏的调节
四、课堂常规的处理
五、教学内容的深化。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是在学生学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之后教学的,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材首先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例如4530,先算4030=70,再算705=75。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是10以内的加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如453,先算53=8,再算408=48。

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要更好地发挥小棒和计数器的作用从孩子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小棒就成了孩子们认数、理解加、减法算理的忠实伴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对小棒的兴趣已不如先前。

加之学生认识了个位和十位后,热衷于在计数器上拨数。

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列出算式4530之后,又很快说出得数是75。

于是,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一下。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由于学生的计数器上没有标明数位,在课前我要求学生自己用水彩笔补上,但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到了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

也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

看来,让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

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完成后,我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直接在4捆下面摆了3捆,下面的学生也随即附和。

当时,我为了图省事,也没有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没能展现一个动态的合并过程,学生对此印象不够深刻。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备课用纸(二)、比较26+3= 26+30= 的相同和不同?26+3= 26+30=相同 26 26不相同 3 30第一个数都是26,也就是个两位数,第二个数第一个算式是3,第二个算是是30,也就是分别加的是一位数、整十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重要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三、拓展运用1、去小狗家做客4+72 20+56 65+1 5+2176 1.找到答案和我一样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春游?里填几?开锁543 ( ) + 2026( )4+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加法》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领先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和10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加法》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观察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为上课做好的预习准备,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这一方面的内容。

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获得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加法的算理和口算的方法,让学生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效果较好。

环境保护的渗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爱护花草,保护家园。

通过故事的形式做习题巩固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于掌握本节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后的问题提升有助于下节课的预习,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深入理解。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相关标准陈述·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道理。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多种方法。

教学内容五四制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依据“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这四个维度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在数与代数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第五单元“11-20个数的认识”和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中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学习数学计算的中间单元,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基础,在整个数与代数领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沙滩上给海鸥喂食的情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大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鸥。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问题: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的加法和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学情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

在教学“12+3=?”时,直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数一数或利用小棒和计数器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自主完成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实现认数与计算的有机结合。

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

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通用17篇)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通用17篇)

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通用17篇)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篇1今天,我上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

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组方案进行学习。

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

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

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3、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

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

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习,从中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用成人的眼光看是再简单不过了,但在儿童的眼里是抽象的。

按照过去的教法,教师教学往往是直奔主题,即教学生学会唯一的计算法则:从加个位,‘3加5得8,再加十位上的数3。

,就是38然后让学生模仿,机械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精确和熟练,便完成了教学目标。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这节课的教学,不难发现,学生刚开始对3加5的计算方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知道结果是38,但当表述算理时,学生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方法。

其实,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已蕴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了“接数法”的计算方法,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那么,就要有意识地去挖掘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经验,说出了各种巧妙的算法,展示了真实的思维过程。

如:3个一加5个一就是8个一,8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就是38;个位加个位,3加5等于8,30加8等于38;当学生概括出各种算法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比较,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我想以上这些细节的改变,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以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为标题的文章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教授学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这是一个基础的数学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这个运算规则是很重要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不进位的概念理解困难,容易出错。

经过反思,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实际例子。

孩子们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因此我应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不进位的概念。

例如,我可以用水果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想象有两个篮子,一个篮子里有两个苹果,另一个篮子里有一个苹果,他们将这两个篮子的苹果合在一起,不管篮子的容量大小,结果都是三个苹果。

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不进位的概念。

我没有给予足够的练习机会。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在教学中,我应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加法运算练习。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熟悉不进位的情况,并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

同时,我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增加学习的乐趣。

我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仅仅是机械地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我可以问学生如何判断一个加法算式是否会出现进位,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论。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我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我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或者进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对教学反思,我意识到在教授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中,我应该给予足够的实际例子,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数学课题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主要目标: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理解,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授课优点:通过复习以前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知识,为本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从而很自然的引入课题。

又从去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信息和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感知和理解。

巩固练习阶段,让学生诊断病例,即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巩固他们对竖式计算的掌握。

授课缺点:1.本次授课准备阶段学情分析不到位,授受新课时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竖式计算,当学生提前报出课题时,直接忽略了学生的发言,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了。

2.课堂效率不是很高,过多的关注了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跑神的学生提醒不到位,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3.教师用语表达不够精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上仍需训练。

4.对重点内容提醒的不够到位,重点应反复强调。

5.课堂上针对学生可以多用口令上课,让小学生养成习惯。

自我改进: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只流于形式,做到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

课前认真备教材备学生,了解学情分析。

并注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七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2.下列X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Y =3+ X B.X+Y= C.X= Y D.Y=3.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A.9 B.6 C.0 D.34.数码商场卖出两个进价不同的手机,都卖了1200元,其中一个盈利2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场()。

A.赔100元B.赚100元C.赚360元D.不赔不赚5.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3,表示乙数的式子是()A.(a+3)÷3B.a÷3+3C.3a-36.按规律找出( )里的图形。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课后的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

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口算题,并且选了两道题目说出它们的计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概念,认识相同数位相加。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拟订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感悟如下:1.教学过程,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的形成过程,主动构建数的意义,对新知的认识比较深刻。

2.本节课营造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形中,构建起了枯燥的数学。

3.不足之处:①对“动手摆一摆”中的活动,所蕴藏的教学价值还没有深入挖倔。

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做得不够。

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

这时,教师关注的不够。

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参与进来,与大家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②学生发言时,我不应该过度去干扰,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完。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③对比部分,应该再细致些,不能一嘴带过,这是重点。

④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孩子说的训练,对于算理算法要面向全班去锻炼。

⑤教学课堂就是辅差的最好阵地,应该关注差生,让差生多动手动嘴。

对于相同数位相加减要在做练习时强调一下,加快学生口算速度。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数学课题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主要目标: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让学生经历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理解,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授课优点:通过复习以前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知识,为本课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从而很自然的引入课题。

又从去博物馆参观的活动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

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信息和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感知和理解。

巩固练习阶段,让学生诊断病例,即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巩固他们对竖式计算的掌握。

授课缺点:
1.本次授课准备阶段学情分析不到位,授受新课时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竖式计算,当学生提前报出课题时,直接忽略了学生的发言,还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了。

2.课堂效率不是很高,过多的关注了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跑神的学生提醒不到位,没有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3.教师用语表达不够精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上仍需训练。

4.对重点内容提醒的不够到位,重点应反复强调。

5.课堂上针对学生可以多用口令上课,让小学生养成习惯。

自我改进: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只流于形式,做到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

课前认真备教材备学生,了解学情分析。

并注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二) 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计数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哪个季节吗?生:春天。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儿竞相开放,到处充满生机,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

学生观看课件(见图1)。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预设1: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预设2:亮亮和芳芳一共浇了多少棵花?预设3:芳芳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亮亮和东东一共浇了多少棵花?师: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26+3=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1)选择学具,自主探究师:那26+3等于多少呢?预设:等于29 。

师:为什么等于29呢?你们想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想自己研究研究啊?预设:自己研究。

师:真喜欢你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师:那咱们请小棒和计数器来帮着我们研究研究好吗?老师给你们每个同桌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个计数器,两个人先商量商量,一个人用小棒,一个人用计数器,然后算一算研究研究。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感悟算理师:你能用小棒或计数器把研究的过程说给同位听听吗?同桌交流。

(3)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师:谁愿意到前面来用小棒算一算?学生借助小棒展示计算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预设:为什么要先算6根加3根?教师适时把9根单根的小棒用虚线框起来。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北京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北京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北京版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今天在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前讲授了一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课程,颇有些鲁班门前弄大斧的感觉。

但正是有了这样的感觉与经历,使我在教学甚至班级管理上获益匪浅。

首先来谈谈教学。

1.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脉络比较清晰,我想这主要是得益于讲授前个人的充分准备,还有就是诸位老师的帮助,使得本节课我在各教学环节上层次分明,有详有略,并且体现了知识难度上的逐层深入。

2. 材料把握。

对于我这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来说,仔细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

教学前,我反复翻阅教材和教参,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套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内容。

但经过本节课的实际教学,以及课后和本课程组的老师的探讨,我发现我对教材的理解还略显偏激。

比如:本节课的题目最终是在提问原来整体有多少。

针对此,部分例题在题目设置中出现了“原来”二字,而部分则没有。

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此类题的含义,几乎在每道题的提问后都加上了“原来”二字,这无形中是让学生放弃了思考的权利,将知识直接告诉给了他们。

3. 形体语言的运用。

老师在某一方面讲也可以算是一个演员,课堂就是他表演的舞台。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对我的学生来讲都有可能对他们构成一种无形的影响,他们都会认为我一定在暗示着些什么。

本节课,我也在课前设计了一些我形体动作:伸出左手代表一部分,伸出右手代表另一部分,两只手合在一起表示把两部分和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教学中我的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帮助了大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另一方面,由于我的手势语言某些时候快于学生的表述,也造成了某些学生意看到我的动作就自然而然的说出用加法计算,其实他们也许并没有经过思索,只是条件反射的说了出来。

4. 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方面,我认为本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尽可能的充分的让学生自己张开嘴巴说解题思路。

当然不足仍然存在,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还是有些偏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的算理和规范书写格式。

但是由于我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够,导致学生没有掌握学习重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材安排“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学生先通过观察情景图,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为了缩小范围,在提问题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同学们特别活跃,在以前的基础上,提加法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和别人分享,在同学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出例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考该如何来计算出横式的结果,由于不进位加法较容易,很多学生通过口算轻而易举的算出答案,我也认为这一部分对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就没有借助小棒来教学,更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没有把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

没有利用小棒加深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即数位对齐。

从而掌握列竖式的计算过程。

所以在例题过后,学生在做练习时遇到一位数加两位数,竖式错误很多。

在今年后的教学中,还要多了解学生实际,不能低估学生,更不能想当然的高估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