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ITIA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完整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包括机房布局、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二、机房布局1. 机房选址:机房应远离污染源和潮湿环境,选址应考虑到防火、防水和防震等因素。
2. 空间规划:机房内的设备应合理布局,通道宽度应满足设备维护和散热要求。
3.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符合规范,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便于散热和维护。
三、供电系统1. 电源接入:电源接入应符合国家电力标准,应有备用电源系统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2.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应具备合理的电力容量和冗余设计,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供电。
3.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应符合安全规范,应采用防火、防水和防腐蚀的电缆。
四、制冷系统1.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制冷能力,能够保持机房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应具备冷热负荷计算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机房内的负荷变化进行调整。
3. 散热设计:机房内的设备应具备合理的散热设计,确保设备在长时间运行时不会过热。
五、网络系统1.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内各种应用的需求。
2.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应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应考虑到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数据加密等方面的要求,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
六、安全系统1. 准入控制:数据中心应设置准入控制系统,对进入机房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管理。
2. 监控系统:数据中心应配备监控系统,对机房内的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
3. 火灾防护:数据中心应设置火灾防护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灭火和烟雾排除等设备。
七、总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的机房布局、可靠的供电系统、高效的制冷系统、稳定的网络系统和全面的安全系统,可以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TIA数据中心国际标准

数据中心设备与系统
核心设备
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核心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
TIA数据中心安全与管理
03
访问控制
通过控制数据中心物理入口、限制访问权限、设置安全隔离等方式,保护数据中
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审计。
TIA数据中心国际标准旨在提供一套统一的框架和规范,以确保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能够满足国际通行标准。
TIA数据中心国际标准包括多个方面,如数据中心架构、数据中心网络、数据中心安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等,这些标准旨在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降低其对于环境和能源的影响。
TIA数据中心国际标准的制定
典型案例一 某跨国公司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公司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扩容和升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
建设需求
在原有数据中心基础上,该公司选择建设新的机房,购置先进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同时对数据中心进行严格的节能设计。
实施过程
公司背景
某大型互联网企业,拥有数亿活跃用户,提供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服务。
TIA数据中心架构与技术
02
1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2
3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数据中心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使其更灵活、可扩展和易于维护。
模块化设计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冗余设计,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
可用性和可靠性
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数据中心容量规划和管理,确保其能够支持未来的扩展和发展。
容量规划和管理
03
数据中心整合
通过数据中心整合,减少数据中心的冗余和复杂度,提高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
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E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ZANHNO2011/4/3前言(本前言不是该标准的一部分)本标准的许可本标准是经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的。
TIA每5年回顾标准。
那时,标准是根据提出的更新内容被再肯定、再废除、或修订的。
包括在本标准下一次修订中的更新内容应该发送给委员会主席或TIA。
做出贡献的机构美国电信行业60多个机构(包括制造商、顾问公司、最终用户和其他机构)为本标准的发展贡献了他们的经验。
· TR-42委员会包括下列与这项活动相关的分会:· TR-42.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分会· TR-42.2 住宅电信基础设施分会· TR-42.3 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分会· TR-42.4 户外工厂电信基础设施分会· TR-42.5 电信基础设施术语和符号分会· TR-42.6 电信基础设施和设备管理分会· TR-42.7 电信铜缆系统分会· TR-42.8 电信光导纤维电缆系统分会· TR-42.9 工业电信基础设施分会替代文件本标准是第一版与其它TIA 标准和文件的关系本标准的说明和建议将优先用于数据中心。
· ANSI/TIA/EIA-568-B.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ANSI/TIA/EIA-568-B.2,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二部分:平衡的双绞电缆元件· ANSI/TIA/EIA-568-B.3, 光导纤维电缆元件标准· ANSI/TIA-569-B, 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标准· ANSI/TIA/EIA-606-A, 商业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ANSI/TIA/EIA-J-STD.607,商业建筑接地和焊接的电信要求· ANSI/TIA-758-A, 消费者拥有的户外工厂电信电缆标准本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和其它文件一样包含了给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参考书目·国家电子安全代码(NESC)(IEEE C 2)·生命安全代码 (NEC)(NFPA 101)·国家电子代码 (NEC)(NFPA 70)·保护信息技术设备标准(NFPA 75)·通用电信构成的工程要求(ANSI T1.336)·电源和接地电子设备的操作规程建议(工业标准) (IEEE Std. 1100)·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紧急情况和备用电源系统的操作规程建议(工业标准)(IEEE Std. 446)· Telcordia规范(GR-63-CORE (NEBS)) 和(GR- 139-COR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数据处理环境热量指导方针在加拿大,国家建筑代码、国家消防代码、加拿大电子代码(CSA CEC C22.1)和其它文件包括CAN/ULCS524, CAN/ULC S531可以被用于前后参照NFPA 72, NFPA 70 中第725-8 节和第725-54节。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扮演着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数据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五个主要方面。
一、硬件设备规范1.1 服务器规范- 硬件配置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硬件组件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 网络接口要求: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类型、数量和速度要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 电源供应规范:服务器的电源供应应具备冗余和备份机制,以确保持续稳定的供电。
1.2 网络设备规范- 交换机规范:交换机的端口数量、速度和交换能力要满足数据中心的网络流量需求。
- 路由器规范:路由器的处理能力、路由表容量和接口数量要满足数据中心的网络拓扑和传输需求。
- 防火墙规范:防火墙应具备高性能的数据包过滤和访问控制能力,以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
1.3 存储设备规范- 存储容量要求:存储设备的容量应能满足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需求,包括冗余备份和容灾机制。
- 存储性能要求: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要满足数据中心的数据访问需求。
- 存储协议规范:存储设备应支持主流的存储协议,如Fibre Channel、iSCSI等。
二、电力供应规范2.1 供电容量规范- 电力负荷评估:根据数据中心的设备需求和未来扩展计划,评估所需的电力负荷容量。
- 电源冗余规范:电力供应应具备冗余备份机制,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时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
- UPS规范:UPS的容量和备份时间要满足数据中心在电力故障时的应急需求。
2.2 供电可靠性规范- 电力回路规范:数据中心的电力回路应采用双路供电,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时的持续供电。
- 发电机规范:发电机的容量和启动时间要满足数据中心在长时间停电时的应急需求。
- 电力监控规范:应建立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供应的状态和质量。
2.3 电力分配规范- 电力分配设计:根据数据中心的布局和设备需求,合理规划电力分配方案,确保供电均衡。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1. 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等关键功能。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稳定运行,需要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以指导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2. 设备选型与布局2.1 设备选型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应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2.2 设备布局数据中心的设备布局应充分考虑设备之间的空间和散热等因素。
设备之间应保持合适的间距,以便于维护和散热。
同时,应合理规划设备的罗列方式,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畅通。
3. 供电系统3.1 电源选择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应选择可靠的电源,以确保数据中心的连续供电。
应考虑采用双路供电或者备用电源等方式,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
3.2 电缆敷设供电系统的电缆敷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并保持良好的绝缘和接地。
电缆应采用合适的规格和材质,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电能传输需求。
4. 空调与散热系统4.1 空调选型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应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热负荷等因素进行选型。
应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考虑冗余设计,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范围内。
4.2 散热设计数据中心的散热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散热需求。
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于空气流通和散热。
同时,应合理规划散热设备的布局,如散热风扇、散热片等。
5. 网络与通信系统5.1 网络设备选型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应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
应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网络传输需求。
5.2 通信路线布局数据中心的通信路线布局应充分考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信路线应采用合适的规格和材质,并保持良好的绝缘和接地。
同时,应避免通信路线与电源路线等干扰源的交叉。
6. 安全与监控系统6.1 安全设备选型数据中心的安全设备应包括入侵检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是现代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
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数据中心的物理安全1.1 门禁控制:数据中心应设有严格的门禁控制系统,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性。
1.2 环境监测:数据中心应配置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并报警,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3 防火系统:数据中心应配备先进的防火系统,包括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数据丢失和设备损坏。
2. 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2.1 双路供电:数据中心应采用双路供电系统,确保在一路电力故障时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
2.2 UPS系统:数据中心应配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保证在电力中断时有足够的时间来启动备用电源或者正常关机,避免数据丢失和设备损坏。
2.3 电力管理:数据中心应实施电力管理,包括对设备功耗的监测和管理,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3. 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3.1 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中心应采用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高速传输需求。
3.2 网络安全:数据中心应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3.3 网络监控:数据中心应配置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4.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设备4.1 服务器硬件:数据中心应选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服务器硬件,包括服务器主板、处理器、内存、硬盘等,以满足数据中心的计算需求。
4.2 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可以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和灵便性,降低硬件成本和能耗。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1. 引言数据中心是一个关键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技术规范,以指导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
2. 数据中心布局2.1 机房布局数据中心机房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包括主机房、辅机房、配电房、机柜区等。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机柜布局机柜应按照标准尺寸进行布置,机柜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和维护要求。
机柜内部应有合理的布线和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3. 电力供应3.1 主电源数据中心应有可靠的主电源供应,可以通过多个电源接入点实现冗余。
主电源应接入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确保数据中心在停电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行。
3.2 备用电源数据中心应配置备用发机电组,以备长期停电情况下使用。
备用发机电组应具备自动启动和切换功能,确保数据中心的连续供电。
4. 电力配电4.1 配电系统数据中心的配电系统应具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包括主配电柜、分配电柜、电缆路线等。
配电系统应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并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
4.2 电缆布线电缆布线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和交叉。
电缆应有合适的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5. 空调与通风5.1 空调系统数据中心应具备可靠的空调系统,以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应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能够应对高负载和高温情况。
5.2 通风系统数据中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机房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除湿功能,以保证机房内的空气质量。
6. 网络设备和布线6.1 网络设备数据中心应配置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络设备应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网络需求。
6.2 网络布线网络布线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
布线应有合适的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7. 安全措施7.1 门禁系统数据中心应配置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和组织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为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
二、适合范围本技术规范适合于所有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包括但不限于机房、网络、电力、制冷和安全等方面。
三、机房规范1. 机房选址1.1 机房应位于地势较高、无洪水、无地震、无火灾隐患的区域。
1.2 机房周边应无高压电力路线、高压变电站和其他电磁干扰源。
1.3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烟条件。
2. 机房布局2.1 机房布局应合理,设备间距离充足,便于设备维护和管理。
2.2 机房内应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消防设备,以确保火灾时的及时响应和灭火。
2.3 机房内应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灭火器材,以应对各种火灾风险。
3. 机柜安装3.1 机柜应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防尘性能。
3.2 机柜内部布线应整齐,避免电缆交叉和混乱。
3.3 机柜内设备应固定坚固,防止震动和倾斜。
四、网络规范1. 网络拓扑1.1 数据中心网络应采用冗余设计,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1.2 网络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带宽和处理能力,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
2. 网络安全2.1 数据中心网络应具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和谨防系统等安全设备,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2.2 网络设备应定期更新和升级,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3. 网络管理3.1 网络设备应具备远程管理和监控功能,方便管理员进行设备的配置和故障排除。
3.2 网络设备应具备日志记录功能,以便跟踪和分析网络故障。
五、电力规范1. 供电系统1.1 数据中心应具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中断的情况。
1.2 供电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以防止电力设备损坏和火灾发生。
2. 电力配电2.1 电力配电应合理布线,避免电缆交叉和混乱。
2.2 电力配电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环境监控3.1 数据中心应具备温度、湿度和烟雾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报警功能。
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ANSI/TIA/E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ZANHNO2011/4/3前言(本前言不是该标准的一部分本标准的许可本标准是经美国电信产业协会 (TIA、 TIA 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NSI 批准的。
TIA 每 5年回顾标准。
那时,标准是根据提出的更新内容被再肯定、再废除、或修订的。
包括在本标准下一次修订中的更新内容应该发送给委员会主席或TIA 。
做出贡献的机构美国电信行业 60多个机构 (包括制造商、顾问公司、最终用户和其他机构为本标准的发展贡献了他们的经验。
² TR-42委员会包括下列与这项活动相关的分会:² TR-42.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分会² TR-42.2 住宅电信基础设施分会² TR-42.3 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分会² TR-42.4 户外工厂电信基础设施分会² TR-42.5 电信基础设施术语和符号分会² TR-42.6 电信基础设施和设备管理分会² TR-42.7 电信铜缆系统分会² TR-42.8 电信光导纤维电缆系统分会² TR-42.9 工业电信基础设施分会替代文件本标准是第一版与其它 TIA 标准和文件的关系本标准的说明和建议将优先用于数据中心。
² ANSI/TIA/EIA-568-B.1, 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一部分:基本要求² ANSI/TIA/EIA-568-B.2,商业建筑电信电缆标准:第二部分:平衡的双绞电缆元件 ² ANSI/TIA/EIA-568-B.3, 光导纤维电缆元件标准² ANSI/TIA-569-B, 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标准² ANSI/TIA/EIA-606-A, 商业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² ANSI/TIA/EIA-J-STD.607,商业建筑接地和焊接的电信要求² ANSI/TIA-758-A, 消费者拥有的户外工厂电信电缆标准本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和其它文件一样包含了给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参考书目²国家电子安全代码 (NESC(IEEE C 2²生命安全代码 (NEC(NFPA 101²国家电子代码 (NEC(NFPA 70²保护信息技术设备标准 (NFPA 75²通用电信构成的工程要求 (ANSI T1.336²电源和接地电子设备的操作规程建议 (工业标准 (IEEE Std. 1100²在工业和商业应用中紧急情况和备用电源系统的操作规程建议 (工业标准(IEEE Std. 446² Telcordia规范 (GR-63-CORE (NEBS 和 (GR- 139-CORE²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数据处理环境热量指导方针在加拿大,国家建筑代码、国家消防代码、加拿大电子代码 (CSA CEC C22.1和其它文件包括 CAN/ULCS524, CAN/ULC S531可以被用于前后参照 NFPA 72, NFPA 70 中第 725-8 节和第 725-54节。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和应用系统。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制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要求1. 机房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2℃-26℃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1.2 空气过滤和净化机房内应安装空气过滤和净化设备,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物质,保证机房内空气的清洁度。
1.3 防尘措施机房内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地面铺设防尘地板、安装防尘门窗等,以减少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2. 供电系统2.1 供电可靠性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采用双路供电和备用电源,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持续供电。
2.2 电源稳定性供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电源质量,防止电压波动、电流突变等问题对设备的影响,可通过安装稳压器、UPS等设备来实现。
2.3 电源管理对供电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电源线路的布置、标识、维护和检修,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机柜和机架3.1 机柜布局机柜应按照合理的布局要求进行摆放,保证设备之间的通风和散热,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机柜标识机柜应进行标识,包括机柜编号、设备名称、设备IP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3.3 机柜电源管理机柜内的设备电源线路应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管理,避免混乱和安全隐患。
4. 网络设备4.1 网络拓扑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应采用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4.2 网络安全网络设备应具备强大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以保护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
4.3 网络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设备配置、监控、故障排除等,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指的是通信行业所需的基本设施和设备,包括传输线路、通信设备、信号传输系统等。
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对于保障通信畅通、提高通信质量和保护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设施规范与标准1.传输线路建设规范传输线路作为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通信信号的传输具有关键作用。
在传输线路建设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与标准,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建议制定统一的传输线路规范,包括线路的敷设深度、绝缘材料选用、传输容量以及拓扑结构等,以确保线路的质量和性能。
2.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规程通信设备是电信网络的核心部分,其安装与维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应制定通信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规程,明确安装与维护的步骤和要求。
规程应包括设备的安装位置、接线方式、设备调试、故障排除等内容,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3.信号传输系统标准信号传输系统是电信网络中用于传递信号和数据的关键设备。
为了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和通信质量的稳定提高,应建立信号传输系统的标准。
标准应包括信号传输的速率、噪声容限、抗干扰能力以及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等方面,以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不同行业的应用规范1.电信运营商规范电信运营商是电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的主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这包括网络布局、设备选型、故障处理、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规程和标准。
只有依据规范进行建设和运营,才能保障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信息安全。
2.数据中心规范数据中心是承载电信网络服务的关键环节,对于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传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包括数据中心的硬件设施、网络架构、安全防护、数据备份等方面。
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企业通信规范企业通信是一个组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沟通效率和保障信息安全,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通信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机房环境、电力供应、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和监控系统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实施。
一、机房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一般要求温度在20-25摄氏度,湿度在40%-60%之间。
1.2 通风和空调系统:机房内需要安装有效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温度控制。
空调系统应具备冗余设计,保证在一个系统故障时另一个系统能够顺利接管。
1.3 防尘和防静电:机房内应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防静电措施,定期清洁设备和地面,使用静电消除器等设备。
二、电力供应2.1 UPS系统:数据中心必须配备UPS系统,保证在电力中断时设备正常运行。
UPS系统容量应根据设备负载和电力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2.2 发电机组:在长时间停电情况下,发电机组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持续电力供应。
发电机组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靠运行。
2.3 电力线路和配电柜:电力线路应采用双回路设计,配电柜应具备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三、网络设备3.1 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应设计合理,避免单点故障,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高效。
3.2 网络设备冗余:网络设备应采用冗余设计,保证在设备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不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3.3 网络安全防护: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应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入侵。
四、安全防护4.1 门禁系统:数据中心应配备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确保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4.2 监控摄像头:安装监控摄像头对数据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4.3 防火系统:数据中心应配备有效的防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任务。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安全性,制定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
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1. 数据中心选址1.1 数据中心应远离自然灾害风险区域,如地震、洪水等。
1.2 数据中心周边环境应具备良好的供电和供水条件,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1.3 数据中心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设备运输和人员进出。
2. 数据中心建筑设计2.1 数据中心建筑应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2.2 数据中心建筑应考虑防火措施,包括消防设施的设置和防火材料的选用。
2.3 数据中心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空调条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
3. 数据中心电力系统设计3.1 数据中心应配置备用电源,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组,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3.2 数据中心电力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电力分配和管理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供电。
3.3 数据中心应配置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负载和供应情况。
4. 数据中心机房布局设计4.1 数据中心机房应合理规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通风和散热。
4.2 数据中心机房应配备适当数量的机柜和机架,以容纳设备并提供良好的管理和维护条件。
4.3 数据中心机房应配置适当数量的网络接入点,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求。
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1. 数据中心设备选型与采购1.1 数据中心设备应选择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的产品,以满足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1.2 数据中心设备采购应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能力。
2.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与调试2.1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厂家的规范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2.2 数据中心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数据中心设备维护与保养3.1 数据中心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散热系统检查和电力供应检测等。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3.3.
UPS系统
冗余方式:双路(2N)冗余
电池容量:满负荷不低于30分钟/15分钟(单路全载时)
3.4.
变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全程双路冗余(1+1),独立路由
变压器:2台一组(1+1),互为冗余备份
3.5.
末端配电
工业
连接器
规范:GB/T 11918及IEC/EN 60309
型式:L+NP+E(220V)或3L+NP+E(380V)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据中心
1.标准及等级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1.1.
遵循规范
国标GB/50174-2008,A级
2.建筑系统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2.1.
建筑结构
机房为专用设计,竣工日期在3年以内
2.2.
安全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8度
防火及防水设计等级:均为Ⅰ级
2.3.
荷载规格
(均布活荷载)
架空地板:每机柜1000 KG(超过时需另行加固)
新风系统
二级过滤
5.消防系统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5.1.
火灾报警
侦测方式:温感及烟感(并用)
控制系统:集中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指引方式:地址编码及电子地图
5.2.
灭火系统
灭火方式:多路独立控制,分区灭火
灭火材料:烟烙尽(IG541)混合惰性气体
6.安防及监测系统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6.1.
安防系统
安全监测:危险品监测(安检区),园区周界入侵监测
门禁控制:含视觉标识的IC卡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协议(标准版)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协议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协议背景鉴于各方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为提高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行业转型升级,各方同意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签订本协议。
第二条协议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各方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行为,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推动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
第二章合作内容第三条共建共享范围1.电信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通信铁塔、杆路、管道、传输资源、室内分布系统等。
2.各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在共建共享范围内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和升级工作。
第四条合作方式1.各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投资建设电信基础设施。
2.各方应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共享电信基础设施资源。
3.各方应共同参与电信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升级工作,确保其稳定运行。
第三章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各方权利1.各方有权按照约定使用共建共享的电信基础设施。
2.各方有权对电信基础设施进行监督,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各方在合作过程中,有权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六条各方义务1.各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履行投资、共建、共享、维护和升级电信基础设施的义务。
2.各方应确保电信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3.各方应遵守国家有关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得擅自改变电信基础设施的用途。
第四章合作期限和终止第七条合作期限本协议的合作期限为____年,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合作期满后,各方如需继续合作,应签订书面续约协议。
第八条终止条件1.各方协商一致,可以终止本协议。
2.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本协议的履行,各方可以终止本协议。
3.各方违反本协议,严重损害他方利益的,他方有权终止本协议。
第五章违约责任第九条违约责任1.各方违反本协议的,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他方损失。
2.各方应严格按照本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如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IA-942)关键条款

防火墙系统 空调系统
普通的喷淋系统, 预作用喷淋系统,手提式 手提式灭火器 灭火器 N N+1
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IA-942)关键条款
Tier3
Tier4
不在100年洪水危险区域里或距50年洪水危 距100年洪水危险区域不超过91米;与市中 险区域不超过91米;与市中心距离不超过 心距离不超过16公里;离交通主动脉至少 48公里;离交通主动脉不少于91米 0.8公里 访客和职员停车区域、装卸货区分开 室外承重墙及外部承重墙耐火时间至少4小 耐火时间至少1小时,符合NFPA75 时;内部无电脑隔墙至少1小时,其他至少2 小时,符合NFPA75 ≥3米 ≥3米 章程规定最低和≥1米宽、2.13米高 章程规定最低和≥1.2米宽、2.13米高
单路供电 一个或多个单点故障的配电系统服务 自动转换开关(ATS)开关电力中断障碍维持分路,当发生停电时由发电 8小时 24小时 N N+1 分路器电源来自相同的公共电源和UPS模块
线路板标准包含热磁断路 UPS电网配电板 PDUS供给所有计算机及通信 否 否 设备 负载总线同步(LBS) 否 否 机房内的数据中心接地基础 无要求 无要求 设施 设备电源线 单线100%承载供电 双线每根100%承载供电 l 温度:20~25℃;通常设定点:22℃;控制范围:±1℃;相对湿度:40%~55%;通 环境要求 有 泄漏检测系统 有 楼宇管理系统 进水和排水管应封装起来或带有防漏护套,装备漏水检测 管道系统 紧急感烟装置或喷头应安装在有湿电池的电池室 紧急系统
《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IA-942)关键条款
项目
机房位置 停车场 防火要求 天花板高度 门的规格 沿机房外无窗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施工 机房分区 物理分隔数据中心与其他区 域 消防分隔数据中心与其他区 域 180度窥探保安设备和监控 室 房间安全设备和专用安全监 测 操作中心 休息室、休息区 电脑室及临近补给室 为维修或拆除设备的走道宽 度 出入走廊宽度 装卸货区数量 UPS容量 每班保安人员 闭路电视 防震需求 机柜顶部及底部加固 容许电信设备在一定范围之 内的移位 机房承重 地板垂悬承重 市电标准 单点故障 临界载荷系统转接器 油机容量(满载) UPS冗余 UPS维修分路器安排
TIA-942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2

编者按: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机房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内涵越来越广,数据中心将更准确的符合未来计算机机房的概念。
IT客户在追求高可用性的时候,仅仅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投入巨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之相匹配和互补的基础设施,如供配电、空调、以及其他相关的环境支持系统,这样才能达到IT用户对数据中心高可用性的目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关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借鉴国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标准将有助于我们的规划和设计更具前瞻性,也为我们提供设计要求和指导方针,有利于对数据中心全面理解,包括设备计划编制、电缆系统和网络设计。
本刊将分期刊登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2005年批准颁布的《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本标准由美国电信产业协会和TIA技术工程委员会编写。
由于《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原文是英文版,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UPS分会进行了翻译工作,因标准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编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文中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翻译: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UPS分会 吴建华TIA-942标准《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TIA技术工程委员会(TR42)(接上期)5.2.2 典型数据中心布局典型的数据中心包括一个入口房间、可能一个或多个电信机房、一个主要分布区域、和几个水平分布区域。
图3所表示是典型的数据中心布局。
5.2.3 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数据中心设计师可以将主要交叉连接和水平交叉连接合并在一个单独的主要分布区域内,可能象一个单个的机柜或机架那么小。
在一个简化的数据中心布局中,用于电缆连接支持区域和入口房间的电信机房也可以被合并到主要分布区域中。
图4所表示是针对小型数据中心的简化数据中心布局。
5.2.4 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布局具有大型而独立的办公室和支持区域的数据中心,可能需要多个电信机房。
电信基础设施标准

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电信基础设施的标准在当今数字时代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目前,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首先,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能够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标准化的电信基础设施也能够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实践,推动新兴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
电信基础设施的标准化能够保证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质量接收。
这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互动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标准化的电信基础设施可以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电子商务等服务更加普及和便捷,从而打破地理限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此外,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对个人生活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如今,人们已经离不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
标准化的电信基础设施能够保证人们在通信和信息获取方面的便利。
通过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制定和落地,人们可以更加高效地与亲友联系、获取各种信息、享受各类娱乐和文化服务。
这不仅方便了个人生活,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机会。
然而,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标准差异可能会导致互联互通的困难。
此外,新兴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也对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更新和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制定并推广一套全球统一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需要国际合作和协商。
总之,电信基础设施标准的重要性在当今数字时代不容忽视。
标准化的电信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便个人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S I T I A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TIA-942 ,《数据中心的电信基础设施标准》数据中心设施的设计策略?摘要Cisco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是 Cisco Systems 公司为满足 IT 环境的业务需求提供灵活支持而设计的一种集成化和具有适用性的网络体系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基础物理设施来提供保证 IT 环境完美、可靠运行的电源设备、冷却设备、物理机架、布线、物理安全和防火措施。
本白皮书讲述了支持新兴的虚拟运算环境的各项设施的设计策略。
简介数据中心的管理员们如今更趋向于考虑如何让 IT 更好地为商业策略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和为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平台这些问题。
Cisco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集成化和具有适用性的网络体系结构,它在支持新兴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基础设施虚拟化以及按需计算的同时,也支持 IT 组织对(数据)整合、业务持续性和安全的直接需求。
这种体系结构让 IT 管理者可以配备对其目前商业目标提供最佳支持的技术,并且可以高效地引入未来的服务和应用。
Cisco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之一是让 IT 环境得以运转的物理设施——电源设备、冷却设备、物理支架、布线、物理安全和防火措施。
业界的一些企业,包括 APC ,用术语“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NCPI )来概括这套设施:电源设备——供电基础设施包括楼宇电力供应入口、主配电设备、发电机(组)、不间断电源( UPS )供应系统和电池、过电压保护、变压器、配电盘,以及断路器。
冷却设备——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包括机房专用空调机组( CRAC )及其相关子系统(制冷装置、冷却塔、冷凝器、风道 ( ductwork) 、泵组、管道系统( piping) )以及机架级或行级制冷设备或空气分配设备。
布线——数据线缆用不同的材料和连接器来优化系统性能和灵活性,而系统管理则为长距离通信保持这种优化。
关于电源线,在本白皮书中也有说明。
机架和物理结构——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放置 IT 设备的机架结构、房间的物理要素(如:吊顶和活动地板),以及布线通道。
管理系统——要让系统可靠地运行,对所有物理组件进行监控是很重要的。
管理系统包括各种系统,如:楼宇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元管理器以及其它监控软件和硬件。
接地——这包括普通接地网络和保护数据中心设备不被静电放电损坏的接地设备。
物理安全和防火措施——这里所说的子系统是指室内和机架级的物理安全设备以及火灾隐患检测 /排除系统。
如果按照传统方法将以上要素单独落实,得到的将是一个复杂而且无法估量的系统,其组件并不能协同工作。
对这些组件的管理工作也变得冗杂,因为必须将各种不同的管理系统拼凑到一起来,即使这样可能都无法为可靠关键业务操作提供必需的完全监控。
然而,如果这些要素被整合到一个由全局系统管理系统支持的完善的端对端系统中,该系统将会提供支持 Cisco 企业数据中心网络体系结构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的供电问题和不间断电源 (UPS)问题如今的 IT 系统出现了一些在三十年前研发现代数据中心供电原理时无法预见到的新供电问题。
专家提出了五个解决目前供电系统问题的基本要求,供电系统应该:1. 是一个模块化的、能方便发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供电需求的供电系统。
系统需求很难预测,而且大多数系统都过于庞大。
研究表明,现在的标准数据中心利用率还不到其基础设施实际能力的 50% 。
产业前景预测也显示了不断攀升且不可预计的功率密度需求,而新的数据中心必须符合至少未来 10 年内的需求。
2. 采用能减少或简化规划和定制设计的一种预先设计组件的标准供电解决方案,以加快工作进度。
传统供电系统的规划和独立设计需要 6 至 12 个月,与大多数企业的规划期比起来过于漫长。
设计耗费时间、价格昂贵且是后续质量问题的根源之一,这让后期安装的扩展和修改变得非常困难。
3. 是一个具有防错功能且能减少单点故障以增加系统可用性的供电系统。
根据Uptime Institute 提供的信息, 40% 的宕机时间都是人为故障造成的。
另外,传统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使 IT 设备负载过高,以至于需要使用更多断路器来模拟单点故障。
4. 是一个提供机架级和电源级供电监控的管理系统。
服务器间的动态功率变化以及机架级的持续变化、调整的负载,会引起意外的超负荷和机架过热情况。
随着每个机架的功率密度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5. 是一个使用标准化、可热交换和用户耐用的模块以减少平均修复时间( MTTR)的供电系统。
在传统系统中,没有随时可用的备用部件,诊断和修复都需要进入系统操作。
这些系统太复杂了,所以技术服务人员和维护人员往往会在操作和维护系统时犯错或中断放弃。
为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现在的设计思路进行一些改进。
供电设备的技术和设计,以及如何测定数据中心的供电情况,都需要改进。
对供电系统组件的集成工作应从目前惯用的独立系统设计的设计思路转变为采用预先设计甚至预先生产的解决方案。
UPS 系统设计配置从楼宇的市电电源配电给数据中心的临界载荷是 UPS 系统设计的五种配置之一。
为特定应用选择哪一种配置,取决于可用性需求、风险承受能力、数据中心负载类型、预算以及现有供电基础设施。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包括人为故障、组件可靠性、维护安排和修复时间。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因素对整个系统可用性的影响,取决于该系统选择哪种配置。
表 1 列出了五种配置以及其相应的可用性排名、“ 等级” 和成本。
表 1. UPS 配置可用性与成本* “等级”根据由 Uptime Institute ( ) 定义的特定目标来划分系统可用性。
计算数据中心的功率需求除了选择 UPS 配置方案,计算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也是必要的。
这就需要了解制冷系统、 UPS 系统和 IT 负载所需的电量。
虽然这些元素的功率需求可能实际上相差很多,但是如果已经确定了已规划 IT 负载的功率需求,就可以准确估计出这些元素的功率需求。
除了估计电力线路的容量,这种计算还可以用于估计备用发电机系统的功率输出容量。
表 2 是一张数据中心功率需求的合理估算的数据表。
一旦确定了电力线路的容量大小,就可以在有资质的设备系统提供商(如果是大型数据中心,则是咨询工程师)的帮助下,开始规划工作。
表 2. 数据中心功率需求数据表* 1.3 变量适用于使用功率因数完全修正后的 UPS 。
如果使用带有输入谐波滤波器的传统双转换 UPS ,则必须乘以 3.0 。
数据中心的冷却自 1965 年以来,数据中心的冷却设施设计只有过很少的改动。
这使得与冷却有关的问题日渐突显,尤其是在高密度计算出现以后。
目前的冷却系统都必须符合表 3 中列出的五种关键要求。
表 3. 冷却系统的五种关键要求同供电系统一样,要解决冷却系统的问题,需要对现在的设计思路进行一些改进。
这包括冷却设备技术上和设计上的改进,以及如何测定数据中心的冷却要求。
冷却系统组件——特别是空气分配和返回系统——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将极大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可用性。
适度冷却与精确冷却当今的技术室需要精密、稳定的环境,以便高敏感度的电子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IT 设备会产生不寻常的的集中热负荷,同时,其又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标准空气调节系统并不适合数据中心使用,会造成系统关闭和组件故障。
设计条件应该在72 ~ 75°F (22 ~ 24°C) 之间,相对湿度 35 ~ 50% 。
不利的环境条件极具破坏性,温度的快速波动也会对 IT 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之所以硬件设备不处理数据也要一直通电,这是原因之一。
精确空气调节系统用于长期将温度变化保持在1°F (0.56°C) 之内,湿度变化保持在 3 ~ 5% 之内。
而普通的“适度冷却”系统,则用于在夏季95°F (35°C) 和湿度 48% 的外界条件下,使室内保持80°F (27°C) 的温度和 50% 的湿度。
数据中心环境若维护不善,会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操作造成负面影响:高温或低温——高温、低温或快速变化的温度可能使数据处理崩溃并造成整个系统关闭。
温度变化可能改变电子芯片和其它板卡组件的电子、物理特性,造成误操作或故障。
这些问题可能只是暂时出现,也可能持续数日。
不过即使是暂时出现的问题,也可能难于检测和修复。
高湿度——高湿度可能会造成磁带和表面变质、磁头损坏、机架结露、腐蚀、纸张处理问题、造成组件和板卡故障的金银脱离等问题。
低湿度——低湿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静电放电的可能性,这会破坏数据并损坏硬件。
精确空调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进行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精确空调系统具有方便的服务、系统灵活性和冗余性,可保证数据中心常年 24 小时正常运行。
计算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估算精确冷却系统的冷却容量需要了解 IT 设备和数据中心里其它热源的发热量。
发热率的常用度量单位包括 BTU (英国热量单位) / 小时、吨 / 天和瓦特。
不同度量单位的混用给用户和规则制定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混淆。
令人欣慰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组织都倾向于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瓦特 (W) 。
BTU 和吨(指冰的冷却能力)这两个古老的术语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IT 设备通过数据线传输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交流电源干线所消耗的能量基本上都会转换为热量。
( PoE 设备与远程终端的数据传送可能会消耗多达 30% 的能量,但是本白皮书为简化问题,假设所有能量都消耗在本地设备上。
)这样一来,IT 设备的发热量就可以简单地等同于该设备的电力消耗量(均以瓦特为单位)。
更简单地说,系统总发热量(即冷却需求总量)即为各组件发热量的总和,包括 IT 设备和其它项目,如 UPS 、配电系统、空调设备、照明设施以及人员。
不过,这些项目的发热率可以通过简单的标准化规则轻松测算出来。
UPS 和配电系统的发热量由两部分组成:固定的损耗值和与运行功率成正比的损耗值。
对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它们的这两部分热量损耗是十分一致的,因此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它们的发热量。
照明设施和人员所产生的热量也可以用标准值很快估算出来。
需要用户指定的变量,只有少数极易获取的数值,如地板面积和电力系统的额定功率等。
虽然空调设备的风扇和压缩机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但是这些热量都被排放到室外,不会增加数据中心内部的热负荷。
然而,这些不可避免的能量损失会降低空调系统的效率,如果空调系统比较庞大,则这部分损失在计算时也应加以考虑。
可以根据数据中心中各项设备的发热量来进行详细的热量分析,不过利用简单规则而进行快速估算的结果也是在复杂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