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华民族精神(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优秀课件PPT课件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优秀课件PPT课件

.
D
19
12.“一打就垮”与“不打自垮”相比较, 杨院士启示我们( ) A.要发展教育事业 B.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B
. 20
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
阅读教材P8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根据学过 的历史知识,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 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 主义的主题 。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 的长处。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 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 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 一半。
. 12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 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 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
21
探究三
阅读教材P82-83,根据视点一——五,思考: (1)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 诞节等节日? (2)在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面临怎 样的困境与尴尬? (3)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 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 22
(1)为什么一些中国青少年热衷于过西 方的圣诞节等节日?
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 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14
归纳: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的必要性
(1)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必要性 (2)增强国际竞争力
(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2017年7.1永恒的民族精神(最新)

2017年7.1永恒的民族精神(最新)

思考:我们为何要将女排精神发扬光大?
一、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 奋勇抗争之中,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1)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 (2)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抗外 国侵略; (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运动; (4)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什么特点呢?
3、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我 们 的 民 族 精 神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丰富和 发展 中国共 产党人
爱国主义 (核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 改革开放
弘扬和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
必要性 怎么样?
民族素质、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道路
怎么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爱国是具体的)
知识整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 主义 团结 统一 爱好 和平 勤劳 勇敢 自强 不息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 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 息的精神支柱。
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屈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 图都不能得逞
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作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 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 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高中思想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优秀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优秀课件

• A、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是促进 中华民族开展进步的决定因素;C、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精神力量;D、是我国生产力开展的决定因素。
• 2、简述:伟大的民族精神。
¦3、核心:爱国主义及其原因、表现
练习
• 1、选择题
•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表达在〔

•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 撑中华民族生存开展的精神支柱;③坚持爱国主义为核
心;④是推动之根、强盛之魂。回望历史 长河,一些古代文明先后消亡了,而中华文明犹如浩荡 的 长江水绵延至今,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沧海桑田依 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第七课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1、重要性:是中华民族之魂 • ⑴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 ⑵熔炼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抗争 • ⑶开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精神 • 2、内容 • ⑴创造精神;⑵奋斗精神;⑶团结精神;⑷梦想精神 • 3、核心:爱国主义 • ⑴作用 • ①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②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③维
系各民族团结统一;④祖国开展繁荣的动力
⑵表现
• ①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 ②在不同时期有共同要求和不同具体内涵;
• ③当代本质: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主题: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 小结:
¦1、重要性:中华民族之魂
• 中华民族精神¦ ¦
〔形成、熔炼、开展〕
¦
¦2、内容:创造、奋斗、团结、梦想

中国精神(素材)很好ppt课件

中国精神(素材)很好ppt课件

一代又一代的奉献与坚守里!
20
中国精神在哪里? 在平民英雄的英勇无畏里! 这是保安李国武生命的最后一秒, 他高高举起双手, 下一秒,他跟坠楼的女子, 一起倒在了血泊之中!
21
他叫周明洪, 这段3秒钟的监控, 竟是他生留下的最后的影像。 周明洪跑去救孩子的最后画面…… 他跳上脆弱的塑料棚, 与孩子一同坠下,
那一年,他才19岁!
3
中国精神在哪儿? 中国精神深藏在这一个个 覆盖着国旗的 小小的棺椁里! 68年前朝鲜战场,仗打赢了! 可197653名中国军人再也没能回来, 六十多年,他们栖身异国冰冷的土地!
4
中国精神在哪儿? 中国精神在死鹰岭高地, 这125座保持战斗姿态的“冰雕”里! 中国精神在391高地燃烧在 士兵邱少云身上的熊熊烈焰里! 英雄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
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
1840年以来,中国受尽列强欺辱,
14年的艰苦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后,
3年抗美援朝,打得艰苦卓绝,
打得可歌可泣!
若要问中国精神在哪儿?
我想说:
中国精神在那名单手擎天的士兵
70年前发出的呐喊里!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1948年5月25日,
董存瑞的生命绽放在怒天的炮火里,
7
中国精神在哪儿?
中国精神在董万瑞将军的眼泪里!
洪水退去、送别英雄,
在离别的站台上,将军落泪!
与大堤共存亡、
与洪魔共进退!
这位56岁的老人,
长江大堤上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人,
他与战士同战斗、72小时不合眼!
中国精神就在这里!
在英雄身上的弹孔和刀疤里,
在英雄不屈不挠的骨子里!
在英雄们感天动地的牺牲和奉献里!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程地位本课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以,此课内容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2、课程内容(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兴国革命历史史料分析来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通过近几年兴国县发展的历程来阐述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通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如何弘扬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能力,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引用(视频资料、史料图片),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我校组织“小红帽”义务帮扶活动,来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1、学生政治基础较好。

我所要教学的对象是高二(1)班,是文科重点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题难度在0.55)全班学生的平均分73分,80分以上的10人。

2、班级尖子生政治不尖,总分前十名中,三人政治成绩偏差。

3、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做材料题的得分率偏低,主观题得分情况较差。

因此,我本节课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定为:(1)掌握基本知识。

(2)指导正确方法。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2017高中教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以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政治知识点,供参考。

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以国家利益为重,强调国家统一、繁荣和民族尊严。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国家实力等。

二、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华民族强调民族间的和谐与团结,反对分裂和矛盾。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维护国家的多族裔统一。

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

中华民族重视社群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强调个人应服从集体。

在政治上,这体现为强调国家利益优先,个人服从国家利益,服从党的领导。

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注重各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在政治上,儒家思想体现为强调君主的仁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目标。

中华民族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对社会的不公平和冲突。

在政治上,和谐社会体现为政策的公正、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六、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强调个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追求,鼓励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政治上,自强不息体现为国家的自力更生和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七、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和民主决策,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法治。

在政治上,民主法治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制建设和民主制度。

八、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要求。

中华民族强调接纳外来文化和交流合作,反对排他主义和保守主义。

在政治上,开放包容体现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与共赢。

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些主要政治知识点,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它们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政治要求。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2张)

2017届山东省日照市九年级思品一轮复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开课教学课件-(共32张)

集体、责任 孝敬父母
努力学习
自立自强、挫折、坚强意志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 谈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 学会孝敬父母,理解、关心父母,为父母做 力所能及的事;
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 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③关爱集体、认真负责,积极承担责任,做 一个负责任的人;
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就在非遗申请
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力量,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
上开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申请当作传播优秀
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这样做可以( ) A.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文化成果
C
B.最终取代其他民族文化
C.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活动是( ) B
①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②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开展 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④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积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16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 公司高级技师,为在外国的技术封锁面前实 现“突围〞,他一次次试验,参与填补了国 内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 焊接标准及操作方法的空白,技术攻关100余 项。李万君的这种大国工匠精神与中华民族
④我们要学会辞别依赖,走向自立,培养自 强精神;
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提出:“天上不会掉馅饼, 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只要我们13亿 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 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 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说出有关“自强不息”的成语、典故或名言?
杨孟衡:凭借自己的努力 被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 语翻译专业录取。
自 强 不 息
刘伟:无臂琴者的 天籁之音!没有双 手就用双脚去创造.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都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题:
爱国主义
1.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见义不为,无勇也;天道酬勤;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请说出有关“勤劳勇敢”成语、典故或名言?
大禹治水
4、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
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 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左秋失明而赋《国语》 仲尼厄而作春秋 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而赋《离骚》;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自古男儿当自强;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抗震救灾、灾民自救等。
凡人 好事 大境界: 全国无偿献血量最多公民之一 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 爱心奇迹凝聚和谐力量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2.作用: 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 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 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2)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 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判断: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 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 一成不变的。
自主学习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是一种什么 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何在?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分别是什 么? 4、爱国主义的地位及其作用?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 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 的所谓“正史”,也往往 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 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体现了什么精神?
2、爱好和平
热情好客、睦邻 友好、崇尚交流
和为贵;和气生财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维和部队等
请说出有关“爱好和平”成语、典故或名言?
3、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 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 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 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 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渔业 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 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 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 了勤劳质朴的品格。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凝聚力); 2)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向心力); 3)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力) 4)是中华民族之魂。 5)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团结统一的民族传统 B.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C.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4、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 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 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 是一致的④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让我们共同欣赏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 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夏日绝句》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 曹植《白马篇》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3、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原因: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 勇抗争之中 彰显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究竟是怎样的呢?
中华民族精 神的基本内 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爱国主义 (核心)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1、团结统一
整体意识 凝聚力
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 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 精神。 向心力
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土尔扈特东归 ; 文成公主入藏; 抗击雪灾; 神州一号至十一号等
问:请说出有关“团结统一”的历史事实、现实案例?
5、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 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 民族之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 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 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的再现了 中华民族精神的( ) • ①勤劳勇敢 ②团结统一 • ③自强不息 ④爱好和平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①③
1、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 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 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 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 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2、鲁迅:“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 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 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 晶
中华民族精神
关系?
思考: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课 堂 小 结

中华民族之魂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团结统 基本 中华民族精神 一、爱好和平、 内涵 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 核心 精神
爱国 主义
在当代中国爱 国主义与爱社 会主义本质上 是一致的
新时期爱国主 义的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拥护祖 国统一
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的思想,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 处,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 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 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 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 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