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谨部分原文课件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可用于大屏幕朗读)PPT优秀课件
![弟子规全文(可用于大屏幕朗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e34e9f0242a8956aece430.png)
几案洁 字不敬 读看毕 有缺坏 蔽聪明 圣与贤
笔砚正 心先病 还原处 就补之 坏心志 可驯致
16
❖The End
17Biblioteka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8
❖斗闹场 ❖将入门 ❖人问谁 ❖用人物 ❖借人物
绝勿近 问孰存 对以名 须明求 及时还
邪僻事 将上堂 吾与我 倘不问 后有急
绝勿问 声必扬 不分明 即为偷 借不难
9
信
❖凡出言 ❖话说多 ❖奸巧语 ❖见未真 ❖事非宜 ❖凡道字 ❖彼说长
信为先 不如少 秽污词 勿轻言 勿轻诺 重且舒 此说短
诈与妄 惟其是 市井气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11
泛爱众
❖凡是人 ❖行高者 ❖才大者 ❖己有能 ❖勿谄富 ❖人不闲 ❖人有短
皆须爱 名自高 望自大 勿自私 勿骄贫 勿事搅 切莫揭
天同覆 人所重 人所服 人所能 勿厌故 人不安 人有私
地同载 非貌高 非言大 勿轻訾 勿喜新 勿话扰 切莫说
12
❖道人善 ❖扬人恶 ❖善相劝 ❖凡取与 ❖将加人 ❖恩欲报 ❖待婢仆 ❖势服人
弟子规
1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入则孝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力为具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亲所恶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谨为去
3
❖身有伤 ❖亲爱我 ❖亲有过 ❖谏不入 ❖亲有疾 ❖丧三年 ❖丧尽礼
贻亲忧 孝何难 谏使更 悦复谏 药先尝 常悲咽 祭尽诚
德有伤 亲憎我 怡吾色 号泣随 昼夜侍 居处变 事死者
弟子规 谨课件1
![弟子规 谨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6364c7cb58f5f61fb736669f.png)
弟子规
zǒng xù 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 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其内容采用 《论语· 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具 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 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上循分 下称家 shí shì kě wùguòzé 食适可 勿过则 yǐnjiǔzuìzuì wéichǒu 饮酒醉 最为丑
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见尊长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
的身份,平时在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家境状况。对于 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超过平时 的饭量。年龄还小的时候,不要喝酒;喝酒醉了,容易丑 态百出。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rénwènshuí duì yǐmí ng wúyǔwǒ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yòngré nwù xūmí ngqiú tǎngbùwèn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jiè rén wù jíshí huán hòu yǒu jí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声必扬 bùfēnmí ng 不分明 jí wéitōu 即为偷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放,免得 把衣帽弄脏。
yīguì jié búguì huá shàngxúnfèn xiàchènjiā
衣贵洁 不贵华 duì yǐnshí wùjiǎnzé 对饮食 勿拣择 niánfāngshào wùyǐnjiǔ 年方少 勿饮酒
huǎnjiēliá n wùyǒushēng kuānzhuǎnwān wùchùléng
zǒng xù 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 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其内容采用 《论语· 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 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具 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 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上循分 下称家 shí shì kě wùguòzé 食适可 勿过则 yǐnjiǔzuìzuì wéichǒu 饮酒醉 最为丑
衣服贵在整洁,不在华丽,见尊长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
的身份,平时在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家境状况。对于 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超过平时 的饭量。年龄还小的时候,不要喝酒;喝酒醉了,容易丑 态百出。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rénwènshuí duì yǐmí ng wúyǔwǒ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yòngré nwù xūmí ngqiú tǎngbùwèn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jiè rén wù jíshí huán hòu yǒu jí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声必扬 bùfēnmí ng 不分明 jí wéitōu 即为偷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易解: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平整,鞋带要系紧。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放,免得 把衣帽弄脏。
yīguì jié búguì huá shàngxúnfèn xiàchènjiā
衣贵洁 不贵华 duì yǐnshí wùjiǎnzé 对饮食 勿拣择 niánfāngshào wùyǐnjiǔ 年方少 勿饮酒
huǎnjiēliá n wùyǒushēng kuānzhuǎnwān wùchùléng
《弟子规》谨教学课件
![《弟子规》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52ff5169eae009581bec70.png)
曾国藩先生曾经说过,看一个家族是兴是衰, 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他的后代子孙睡到几 点,如果起来很晚,就会很懒散,就不会勤劳, 就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付出,就不知道感恩;第 二、后代子孙有没有帮忙做家事,有没有勤奋; 第三、后代子孙有没有读圣贤书。朱子格言中说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因为不读经书, 就不能明理,不能明理,是非善恶就不能判断清 楚。 • 什么才叫真正的“明理”?文天祥曾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是什么?是历史史册。用我们的真心照哪一本历 史史册呢?
ché n bì guà n,jiān shù kǒu ;bià n nià o huí ,zhé jìng shǒu 。
晨 必 盥 ,兼 漱 口;便 溺 回, 辄 净 手。 解说:
(7)盥:洗脸洗手。 (8)兼:同时、一起。 (9)便溺:指上厕所。 (10)辄:每次。 (11)净手:洗手。 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濑口, 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 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
• 【故事】 温公警枕 •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 学家。他从小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但他从不骄 傲,学习十分勤奋。司马光奉旨编写《资治通鉴》, 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惕 自己,切莫贪睡。他枕着这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 一动弹,“警枕”就会翻滚,于是立刻坐起来,继 续发奋著述。就这样,他花费了十九年的时间完成 了《资治通鉴》这部三百多万字的巨著,为后人做 出巨大贡献。一生精力,一生心血,记载着一千三 百多年的历史,上起战国、下止五代,历代兴亡, 善可为法,恶可为鉴,可为后代皇帝治国平天下广 泛应用。 • 司马光如此勤奋好学,从而使得他学识渊博, 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温公警枕”的故事成 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弟子规全文版PPT课件
![弟子规全文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be8d86ad02de80d5d840cf.png)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2021/3/7
CHENLI
1
《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 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 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的内容具体列举出为人子 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 礼仪与规范。
2021/3/7
CHENLI
2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1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 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021/3/7
CHENLI
6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 显父母,孝之终也。”
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 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2021/3/7
CHENLI
7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1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及时规劝、忠告 “忠言逆耳利于行”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2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 以礼,祭之以礼 。
2021/3/7
CHENLI
21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论语》”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词,达而已矣!”
“一言重九鼎” “言不乱发,发必当 理”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即使你 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 洗得干干静静,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 尊严。”
2021/3/7
CHENLI
1
《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康 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 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的内容具体列举出为人子 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 礼仪与规范。
2021/3/7
CHENLI
2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1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 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021/3/7
CHENLI
6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 显父母,孝之终也。”
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 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2021/3/7
CHENLI
7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1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及时规劝、忠告 “忠言逆耳利于行”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2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 以礼,祭之以礼 。
2021/3/7
CHENLI
21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论语》”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词,达而已矣!”
“一言重九鼎” “言不乱发,发必当 理”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印度佛教复兴之父安贝卡:“即使你 穷得只剩下一件衣服,你也应该把它 洗得干干静静,让自己穿起来有一种 尊严。”
弟子规—谨-课件PPT演示
![弟子规—谨-课件PPT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42d882a1c7aa00b52acb8e.png)
幸福人生系列讲座
《弟子规》
《弟子规》概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 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 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 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 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 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 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 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 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小常识:
1、对于穿着整齐的人,人们总是较有依赖感。
2、平常喜欢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的 感觉;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
4、服饰仪表,一般选择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尽量 符合公共场合的文化;
5、对人生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职业,不会胡乱的穿 衣;
6、过分注重装饰打扮自己,往往是缺少自信心。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文》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人们的眼中 只能看到他关注的事物!
“我”是我环境的根源
善结善缘 恶结恶缘
狎昵恶少,久而必受其累.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不是。
【将入门 【将上堂 【人问谁 【吾与我
《弟子规》总序中说“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孝悌”是人生的基 础,是奠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 础。长大后,我们要出去上学、工作,出 去做事情。这时候,我们应该遵循哪些规 矩呢?如何修养自身的品行呢?《弟子 规—谨》就为我们规范了做这些事情应遵 循的规则和礼仪。告诫弟子要谨言慎行, 要用谨慎的态度处理细小的问题,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做事态度。
《弟子规》
《弟子规》概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 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 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 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 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 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 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 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 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小常识:
1、对于穿着整齐的人,人们总是较有依赖感。
2、平常喜欢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的 感觉;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
4、服饰仪表,一般选择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尽量 符合公共场合的文化;
5、对人生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职业,不会胡乱的穿 衣;
6、过分注重装饰打扮自己,往往是缺少自信心。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文》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人们的眼中 只能看到他关注的事物!
“我”是我环境的根源
善结善缘 恶结恶缘
狎昵恶少,久而必受其累.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不是。
【将入门 【将上堂 【人问谁 【吾与我
《弟子规》总序中说“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孝悌”是人生的基 础,是奠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 础。长大后,我们要出去上学、工作,出 去做事情。这时候,我们应该遵循哪些规 矩呢?如何修养自身的品行呢?《弟子 规—谨》就为我们规范了做这些事情应遵 循的规则和礼仪。告诫弟子要谨言慎行, 要用谨慎的态度处理细小的问题,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做事态度。
弟子规谨一PPT课件
![弟子规谨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3340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6.png)
(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都要仔细搓洗)
(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
谨
置冠 冠必 服正 ,, 有纽 定必 位结 ,, 勿袜 乱与 顿履 ,, 致俱 污紧 秽切 。。
【解释】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 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 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 足口目。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 营养失衡所造成。应该注意到那些过分加工、太精致的食品,都含 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5
谨
【故事】养生“三有”
“三有”:《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体要保持健康要做到“三有”: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 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 康。
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 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会惹出多少是非?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 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4
谨
年对衣 方饮贵 少食洁 ,,, 勿勿不 饮拣贵 酒择华 ,,, 饮食上 酒适循 醉可分 ,,, 最勿下 为过称 丑则家 。。。
【解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
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 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总之,节饮食,慎起居,不妄劳作,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
6
谨
(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
谨
置冠 冠必 服正 ,, 有纽 定必 位结 ,, 勿袜 乱与 顿履 ,, 致俱 污紧 秽切 。。
【解释】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 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 切穿着以稳重端庄为宜。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满 足口目。当今的文明病例如:癌症、糖尿病…等多为营养过多,与 营养失衡所造成。应该注意到那些过分加工、太精致的食品,都含 有化学添加物,有害健康,不宜食用。
5
谨
【故事】养生“三有”
“三有”:《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体要保持健康要做到“三有”: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劳作有序。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 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 康。
饮酒有害健康,要守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 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会惹出多少是非?
(《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夫子劝勉我们:食物不要 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要求细致。)
4
谨
年对衣 方饮贵 少食洁 ,,, 勿勿不 饮拣贵 酒择华 ,,, 饮食上 酒适循 醉可分 ,,, 最勿下 为过称 丑则家 。。。
【解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
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 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总之,节饮食,慎起居,不妄劳作,可强身延寿,安享天年。
6
谨
3弟子规之《谨》 ppt课件
![3弟子规之《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003f0e50e2524de5187ef6.png)
考量自己的身份和家中的经济状况置备穿着, 才是持家之道。
10
衣服的作用是什么?
遮羞 保暖 循分 称家
11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对饮食,勿拣择
早上起床后,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不要 挑食。
• 食适可,勿过则
吃饭的量要控制,适可而止,不要暴饮暴食。
12
要过简朴而有品位的生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君子所以慎独
23事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
• 勿畏难,勿轻略
不要畏惧困难而犹豫退缩, 也不可草率、简单的随便应付了事。
24
忙
盲动:一边想解决问题,一边却制造问题 速度不一定等于效率 盲动却一定会有成本
越忙,就会越茫,最后越盲。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
感恩词
感谢天地的阳光雨露! 感谢国家的恩惠护佑! 感谢父母的养育深恩!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谢大众的辛勤付出!
14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 年方少,勿饮酒
轻人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 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过量, 胡言乱语、丑态百出,易惹事生非。
• 冠必正,纽必结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出门帽子要戴端正,衣 服扣子要系好。
•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要穿平整, 鞋带应系紧。
7
小常识
1、对于穿着整齐的人,人们总是较有依赖感。 2、平常喜欢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 的感觉;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 4、服饰仪表,一般选择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尽 量符合公共场合的文化; 5、对人生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职业,不会胡乱的 穿衣; 6、过分注重装饰打扮自己,往往是缺少自信心。
10
衣服的作用是什么?
遮羞 保暖 循分 称家
11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 对饮食,勿拣择
早上起床后,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不要 挑食。
• 食适可,勿过则
吃饭的量要控制,适可而止,不要暴饮暴食。
12
要过简朴而有品位的生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君子所以慎独
23事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
• 勿畏难,勿轻略
不要畏惧困难而犹豫退缩, 也不可草率、简单的随便应付了事。
24
忙
盲动:一边想解决问题,一边却制造问题 速度不一定等于效率 盲动却一定会有成本
越忙,就会越茫,最后越盲。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
感恩词
感谢天地的阳光雨露! 感谢国家的恩惠护佑! 感谢父母的养育深恩!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 感谢大众的辛勤付出!
14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 年方少,勿饮酒
轻人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 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过量, 胡言乱语、丑态百出,易惹事生非。
• 冠必正,纽必结
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出门帽子要戴端正,衣 服扣子要系好。
• 袜与履,俱紧切
袜子要穿平整, 鞋带应系紧。
7
小常识
1、对于穿着整齐的人,人们总是较有依赖感。 2、平常喜欢不修边幅的人,会使人产生不尊重别人 的感觉; 3、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让人联想到失败者; 4、服饰仪表,一般选择趋向保守和不逾越身份,尽 量符合公共场合的文化; 5、对人生负责的人,为了自己的职业,不会胡乱的 穿衣; 6、过分注重装饰打扮自己,往往是缺少自信心。
弟子规—谨课件(1)
![弟子规—谨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391ea14aaeaad1f347933f77.png)
将入门 人问谁
问孰存 对以名
将上堂 吾与我
声必扬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易解: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 人在家?将要走进正屋,要大声和主人打 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 字,光说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 你是谁。借用别人的东西,要当面请求, 如果没有征得别人同意,那就是偷窃的行 为。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别人 向你借东西,如果你有就不要吝啬。
内容介绍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谨”, 就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做人要谨慎 小心才不至于犯错误。“谨”这部分 的教诲可以培养一个人三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自制力,第二是独立生活的能 力,第三是做事的能力。也就是《论 语》中所说的“洒扫、应对、进退” 这种生活规范的教育。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 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 摇髀
易解:走路要不慌不忙,站立要姿势端正, 作揖行礼要把身子弯下来,叩头要恭恭敬敬。 进门时不要踏在门槛上,站立时不要用一条 腿支撑身体斜靠着,坐着时不要把两条腿叉 开,不要摇晃大腿。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弟子规—谨
总叙
▪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后经贾有(存)仁修订。
教学课件:弟子规——谨
![教学课件:弟子规——谨](https://img.taocdn.com/s3/m/e58b00354b73f242326c5f16.png)
图 例 分 析
揖 深 圆 拜 恭 敬
图 例 分 析
跛步 倚从 容 勿立 箕端 踞正 勿勿 摇践 髀阈
勿
践阈(jian yu) 跛倚(bo yi) 箕踞(ji ju) 摇髀(yao bi)
美文赏析——看林黛玉入贾府如何规行矩步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 客!”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邢夫人苦留吃过 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 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 容谅。” 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 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 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便晨 溺必 回盥 辄兼 净漱 手口
盥(guan)溺(niao)辄(zhe)
便晨 溺必 回盥 辄兼 净漱 手口
案 例 分 析
马上要到小明面试了,他起身整了整衣服,低头 看了看鞋子,满意地露出了微笑,走进门口的一瞬间 他将口中的口香糖扭头吐到了地面上,自信满满地走 到面试官面前,一番侃侃而谈之后,本以为胜券在握 却惨遭淘汰,他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你们说说问 题出在哪里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明代于谦《示冕》 “青春背殷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唐代薛能《春日使府寓怀》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唐代林宽《少年行》 “丝染无复白,自无重黑。努力爱青春,一失不再得”——清代施闰章《古意》
弟子规全文版PPT课件
![弟子规全文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be8d86ad02de80d5d840cf.png)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2021/3/7
CHENLI
12
或饮食 或坐走 长呼人 即代叫 称尊长 勿呼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2021/3/7
CHENLI
13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4、怎么孝敬?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5、人要报的四重恩
1、父母恩
2、师生恩
3、国土恩
4、重生恩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出则弟】
恭出 敬外 尊应 长当 。友
爱 兄 弟 、
CHENLI
1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想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CHENLI
4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1
“岂无万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俗话说“滚石不生苔” “一切法得成于 忍”
2021/3/7
CHENLI
5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1 2
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爱 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 做到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人要发展必 然要自立、自强。同时,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父母 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 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 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 “立身行道”,才是 真正的孝。
2021/3/7
CHENLI
12
或饮食 或坐走 长呼人 即代叫 称尊长 勿呼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2021/3/7
CHENLI
13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4、怎么孝敬?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5、人要报的四重恩
1、父母恩
2、师生恩
3、国土恩
4、重生恩
2021/3/7
CHENLI
10
2021/3/7
【出则弟】
恭出 敬外 尊应 长当 。友
爱 兄 弟 、
CHENLI
1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想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CHENLI
4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1
“岂无万里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俗话说“滚石不生苔” “一切法得成于 忍”
2021/3/7
CHENLI
5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1 2
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爱 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 做到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人要发展必 然要自立、自强。同时,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父母 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 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 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 “立身行道”,才是 真正的孝。
弟子规PPT课件谨
![弟子规PPT课件谨](https://img.taocdn.com/s3/m/b375a7bc90c69ec3d4bb7584.png)
wú yǔ wǒ 吾与我
tǎng bù wèn 倘不问
hòu yǒu jí 后有急
shēng bì yáng 声必扬
bù fēn míng 不分明
jí wéi tōu 即为偷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jǐn
谨
jiāng r:疑问代词。谁。
jíshíhuán 及时还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注释】急:急需。
【译文】借来的物品,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 不难。
知识竞答
1、如果你要进老师办公室,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喊“报告”,是因为( B )。 A:入虚室,如有人 B:将入门,问孰存 C:人问谁,对以名 2、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你应该怎么回答? A:我 B:快开门,还能有谁 C:我是**(名字) 3、
【注释】明:公开;不隐蔽。 倘:倘若;假如。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 果事先没有过问就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义不摘梨
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许衡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正是因为这些原则,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
jǐn
谨
jiè rén wù 借人物 hòu yǒu jí 后有急
jǐn
谨
要求我们一个人有所不为, 言行慎重,勤勉修身,经常 自我反省,对别人礼让、恭 谦。
谢谢欣赏
弟
子规
国学经典
谨
jiāng rù mén 将入门
rén wèn shuí 人问谁
yòng rén wù 用人物
jiè rén wù 借人物
jǐn
谨
wèn shú cún 问孰存
duìyǐ míng 对以名
tǎng bù wèn 倘不问
hòu yǒu jí 后有急
shēng bì yáng 声必扬
bù fēn míng 不分明
jí wéi tōu 即为偷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jǐn
谨
jiāng r:疑问代词。谁。
jíshíhuán 及时还 jiè bù nán 借不难
【注释】急:急需。
【译文】借来的物品,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 不难。
知识竞答
1、如果你要进老师办公室,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喊“报告”,是因为( B )。 A:入虚室,如有人 B:将入门,问孰存 C:人问谁,对以名 2、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你应该怎么回答? A:我 B:快开门,还能有谁 C:我是**(名字) 3、
【注释】明:公开;不隐蔽。 倘:倘若;假如。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 果事先没有过问就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义不摘梨
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许衡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正是因为这些原则,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人与人才能和谐相处。
jǐn
谨
jiè rén wù 借人物 hòu yǒu jí 后有急
jǐn
谨
要求我们一个人有所不为, 言行慎重,勤勉修身,经常 自我反省,对别人礼让、恭 谦。
谢谢欣赏
弟
子规
国学经典
谨
jiāng rù mén 将入门
rén wèn shuí 人问谁
yòng rén wù 用人物
jiè rén wù 借人物
jǐn
谨
wèn shú cún 问孰存
duìyǐ míng 对以名
弟子规带拼音与解释3谨PPT课件
![弟子规带拼音与解释3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9b86a402768e9950e73868.png)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解说: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 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解说: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 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 ,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说: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 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 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解说: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 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 一样。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shì wù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说: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 ,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 ,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
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解说: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 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 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国学经典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yī guì jié bú guì huá shàng xún fèn xià chèn jiā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解说: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 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 ,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chén bì guàn jiān shù kǒu biàn niào huí zhé jìng shǒu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解说: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 濑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 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解说: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的一样小心, 进到没人的屋子里,要像进到有人的屋子里 一样。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shì wù máng máng duō cuò wù wèi nán wù qīng lüè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解说: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 ,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 退缩 ,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
guān bì zhèng niǔ bì jié wà yǔ lǚ jù jǐn qi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解说: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 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 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
《弟子规》 【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zhì guān fú yǒu ding wèi wù luàn dùn zhì wū huì
国学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拣择
shí shì kě
食适 可
wù guò zé
勿过则
nián fāng shào wù yǐn jiǔ
年放少 勿饮酒
yǐn jiǔ zuì
饮酒 醉
zuì wéi chǒu
最为 丑
bù cóng róng
步从 容
lì duān zhèng
立端正
yī shēn yuán
揖深 圆
bài gōng jìng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他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 濂特别爱学习,没有书怎么办呢?他就向人家富贵的人去借。 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 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 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宋濂为了以后还能读到那本书,他就 抄书,抄到深夜,天很寒冷,寒风从窗缝里吹进来,砚台里的 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都伸不直!还是坚持抄书,直到把它 抄完。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 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鞋子裤腿都湿透了。 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 借书时间了。宋濂因为好学,长大了成为了大学士,文章写得 很好,天下有名,当时的朝鲜 、日本的外交官来到中国,都要 问问 宋大学士在家吗?都要去拜访宋濂,要他的文章,带回自 己的国家,让自己的国家的人学习。可见他的影响非常大的。
有勿 悭
宋濂 冒雪还书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人,他特别喜欢学习圣贤 的学问,还去寻找老师,向老师学习。听人说洛阳的程颢先生很有 学问,门下弟子很多,就赶到洛阳去向程颢,学习。程颢去世之后, 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因为程颐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先 生。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
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 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
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 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
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 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脚下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从 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 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 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 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将上堂 声必扬
程 门 立 雪
shuí
人问谁
wú yǔ
吾与我
duì yǐ míng
对以名
fēn míng
不分明
yòng wù
用人物
xū míng qiú
须明求
tǎng bù wèn jí wéi tōu
倘不问 即为 偷
jiè
wù
借人物
jí shí huán
及时还
jiè wù
人借物
yǒu wù qiān
拜 恭敬
wù jiàn yù
勿践 阈
wù bǒ yǐ
勿跛 倚
wù jī jù
勿箕 踞
wù yáo bì
勿摇髀
huǎn jiē lián
缓揭帘
wù
勿有声
kuān zhuǎn wān
宽转弯
wù chù léng
勿触棱
zhí xū qì
执虚 器
rù xū shì
入虚 室
rú zhí yíng
如执盈
rú
如有人
shì wù máng
事勿 忙
máng cuò
忙 多错
wù wèi nán
勿畏难
wù qīng lüè
勿轻略
dòu nào chǎng jué wù jìn
斗闹场 绝勿 近
xié pì shì
邪僻பைடு நூலகம்事
jué wù
绝 勿问
jiāng rù
将 入门
wèn shú cún
问孰存
jiāng táng shēng bì yáng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 冠 服 有定位 勿 乱 顿 致污秽
y ī guì jié bù guì huá
衣 贵 洁 不贵 华
shàng xún fèn
上 循分
xià chèn jiā
下 称家
duì yǐn shí
对饮 食
wù jiǎn 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