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处理
第三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 半色调
1、什么是网点
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 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
• 连续调
• 半色调
半色调网点整齐地排列在格子里,格子的位置、大小皆固定,但是格 子内的网点大小不一,这代表图像各部分的深浅灰阶。而网点是由更 小的方格所构成,这些小方格的数量直接影响网点的大小。
第三章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定义1:印前图文信息处理是指按印刷的要求,将原稿 进行颜色分解、缩放处理、图文拼接、连续调加网等 一系列晒版前的处理过程。(顾萍版)
定义2:原稿上的图文信息按照印刷的要求,经过处理, 转移到感光材料上,制成供晒版或电子雕刻的阳图或 阴图片,这一工艺过程叫做印前图文信息处理。(胡 更生版)
S()= C
印刷工业中通常将400~500nm的蓝光、500~600nm 的绿光和600~700nm的红光等量混合而成的光作为白光。
② 物体
透明物体的光谱特性 —— 透明物体产生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光谱成分的选择性透过特性。
非透明物体光谱特性
——非透明物体产生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它对光谱成分的选择性反射特性。
(3)锐化的方法 锐化的方法从数学角度而言就是对图象进行微分处理,去掉引起的图
象模糊,使图象轮廓分明。
F(x) df(x)/dx df2(x)/dx2 f(x)- df2(x)/dx2
4、图像的平滑
图像平滑是指为了抑制图像中噪声的一种操作。
(1)产生的原因 ① 系统光电转换过程中的噪声 ② 照片的颗粒噪声 ③ 图像信息传输中的误差
彩 图
灰 度 图
图形
二值图像
二、彩色连续调图像复制
彩色连续调图像复制的三要素:阶调层次的 再现、颜色的还原以及清晰度的保证。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范引言:印刷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行业,印刷品质量关乎到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印刷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制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印前处理、印刷过程和印后加工等方面,介绍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规范。
一、印前处理印前处理是指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排版、校对等环节。
印刷品质量的检验应从印前处理开始。
1.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印刷品质量的基础,设计师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色彩搭配合理:避免使用过多颜色,注意色彩的辨识度和协调性。
-大小比例一致:保持元素之间的大小比例适宜,避免画面失衡。
-图案分辨率:图像素材要求高分辨率,确保印刷后的效果清晰。
-字体选择合适:字体要清晰易读,避免过小或过大的尺寸。
2.排版要求排版是印刷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应注意以下要求进行排版:-文字对齐准确:文字排列要整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间距要一致。
-标点符号规范:遵循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避免重复使用或漏用标点符号。
-文字重叠问题:避免文字重叠,确保文字的清晰可读。
3.校对流程校对是排版完毕后进行的环节,主要检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错误。
校对流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词语、标点、大小写等方面的检查。
二、印刷过程印刷品质量的检验应注重印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印刷颜色准确性-使用色标:在印刷过程中设置准确的色标,确保印刷色彩准确。
-密度调整:印刷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墨色的浓度,保证色彩的准确还原。
2.印刷版材-检查版材质量:印刷版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无明显的划痕、破损或变形。
-检查印版注册:印刷版应正确装配,确保印刷的位置准确无误。
-印版清洁度:印版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等杂质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3.印刷速度和压力-调整印刷速度:根据印刷材料和印刷品质量要求,合理调整印刷速度,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控制印刷压力:根据印刷材料的特性和印刷品质量要求,控制印刷压力的大小,避免造成印刷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基础知识(印前处理和制作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
基础知识(印前处理和制作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
印前处理是指在正式印刷前对图像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包括彩色空间转换、色彩校正、色彩分离、图像修整等多个过程。
印前处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印刷质量,确保印刷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制作员则是一名具有印前及相关技能的专业人员,在印刷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职责包括接受客户提供的设计稿和素材,进行图像处理、页面排版、出版物制作等各种印前工作,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印刷品制作。
以下是基础的印前处理和制作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
Photoshop的应用: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方法,包括图像的高斯模糊、锐化、去除噪点等基本操作,能够对图像进行有效地修整和处理。
Illustrator的应用:掌握Illustrator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地制作矢量图,并使用它们进行Logo 设计、页面布局等。
色彩管理知识:了解色彩管理原理及颜色空间的基本概念。
这样可以控制色彩输出的精确度和一致性,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
印刷工艺:对不同材料和印刷机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印刷工艺和设备。
同时理解印刷过程中的环节和原理,减少出现问题的概率。
文件制作流程:了解文件制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文本编辑、排版、图片处理、数据输出等,掌握各种所需的软件操作技能。
专业素材的使用:熟悉各种印刷相关的专业素材的规格要求和使用方法。
例如,各种常用纸张规格、CMYK颜色值、Pantone色卡等。
印刷作业指导书
印刷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印刷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印刷作业流程、提高印刷质量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印前处理、印刷操作、印后处理等内容。
二、前期准备1. 接收印刷任务:在接收印刷任务时,需核对任务要求,包括印刷品种类、尺寸、颜色、印刷数量等信息,并确保与客户沟通明确。
2. 文件处理:将接收到的文件进行检查,确保文件格式正确、图像分辨率合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3. 印刷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印刷材料,包括纸张、油墨、版材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分类和储存。
三、印前处理1. 色彩管理:根据印刷任务要求,进行色彩管理,包括调整色彩模式、设置色彩曲线等,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
2. 排版与调整:根据印刷任务的版面要求,进行文字和图像的排版与调整,确保版面整齐、美观。
3. 印刷文件输出:将印刷文件输出为印刷版,并进行必要的校样与审稿。
四、印刷操作1. 印刷机调整:根据印刷任务的要求,对印刷机进行调整,包括调整印刷压力、墨水供给、印刷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2. 印刷过程控制:在印刷过程中,需对印刷品进行实时监控,调整印刷机的参数,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稳定。
3. 印刷品质检:印刷完成后,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检查色彩准确性、图像清晰度、版面整齐度等,确保印刷品符合要求。
五、印后处理1. 上光与覆膜:根据印刷任务要求,对印刷品进行上光或覆膜处理,以增加印刷品的光泽度和耐久性。
2. 切割与装订:根据印刷品的尺寸要求,进行切割与装订操作,确保印刷品的整体完整性。
3. 印刷品包装:将印刷品进行包装,包括装箱、标签贴附等操作,以便于运输和存储。
六、总结印刷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印刷作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印前处理、印刷操作、印后处理等内容。
通过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提高印刷质量,确保印刷品符合客户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印刷设计中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在印刷设计中,印前文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设计稿的准备工作以及印刷前的处理细节。
正确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可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个在印刷设计中常用的印前文件处理技巧。
确保颜色准确。
在印刷设计中,颜色的准确性对于成品的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在制作印前文件时,应该使用准确的颜色模式。
常用的颜色模式有RGB和CMYK。
RGB(红绿蓝)适用于屏幕显示,而CMYK(青黄品红黑)则适用于印刷。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颜色模式转换为CMYK,以便在印刷时能够准确地再现颜色。
合理设置文本。
在设计印前文件时,文本设置是十分关键的。
为确保文本清晰可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字体。
在印刷设计中,一般建议使用常见的字体,以确保印刷时的兼容性。
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文字,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注意文本间距的设置,以确保文字之间的间隔合理。
文本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接下来,考虑图片的分辨率和格式。
印刷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图片的分辨率。
在印前文件处理过程中,应该选择高分辨率的图片,并将其嵌入到设计中。
通常,300dpi(每英寸点数)是用于印刷的标准分辨率,因此要确保图片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这个值。
还要选择合适的图片格式。
常用的印刷设计图片格式有TIFF和EPS,因为它们是无损压缩格式,并且支持透明背景。
在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注意图像裁剪和布局。
图像裁剪是指将图像的尺寸调整到合适的大小,以适应设计布局。
还要确保图像的比例不变,以免图像变形。
在布局方面,要考虑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设计看起来和谐统一。
印前文件处理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区和出血。
安全区是指设计中需要避免的文字和重要元素的空间范围,以确保在印刷时不会被裁剪掉。
出血是指将印刷设计的边缘延伸到裁剪线之外,以防止裁剪不准确而导致白边或无法完全充满页面。
为了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安全区和出血的设置非常重要。
印前处理
63
印前输出培训参考 TRAINING REFERENCE OF PRE-PRESS OUTPUT
4-2-2、拷贝客来文件
1、 注意文件格式,P C类型的使用P C机拷贝,M a c类型要弄清楚客户用的是什么系统, 然后用相应的Mac系统拷贝
2、 在拷贝客来文件之前,先建立工单文件夹,在相应的客户名称文件夹下按“日期+稿 件名”的方式建立子文件夹,然后将客户文件拷贝到此子文件夹下。如果客来文件 较多,则建立一个“客来资料”子文件夹,将所涉及到的客来的光盘、硬盘、U盘、 下载资料等均拷进“客来资料”中,以备使用
文件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 文件的版本,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打开文件可能有不同结果 2、 是否有坏文件,系统报错或不能确认,并且多个版本均不能打开的文件可能已坏掉 3、 四封是否齐全及四封的色数,有无特殊工艺(如击凸、光油、模切等) 4、 条码下压专色时,条码下做透穿、压印或遮白块,依客户要求为准 5、 客来图是否低分辨率(图像分辨率小于300dpi) 6、 客来条码可使用B a r C o d e重新制作,制作条码时,注意上下数据要和原图一致,如
意重叠的尺寸,普通情况下内文部分为每页3m m,挨近封面或者封底的部分可能要 略微大一些 11、在新做文件时,一定存储完成的版式文件,这样在改版的时候,才可能让别人看清 所用的版式文件在哪儿,可在客户原文件名后加“-edit”以示区别 12、改版替换文件后,一定要进行流程预览,以避免出现不可知的情况,如页面不居 中、大小不一、效果丢失等 13、 在一个工单的改版文件替换完成后,一定要打蓝纸确认,确保无误
68
4-2-8、电脑使用
四、印前处理
1、 随时保持电脑的清洁,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2、 禁止在电脑桌上长时间放置潮湿的物品或者水杯,以免电脑受潮导致线路损坏 3、 未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打开机箱 4、 爱惜电脑设备和附件,请勿用力敲打、撞击、拖拽 5、 禁止用手或任何硬物接触显示器正面,避免屏幕划伤 6、 如有新软件需要安装,请先告知技术人员,不准在电脑上随意安装新软件,更不准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
印刷生产工艺流程印刷生产工艺是指将设计好的图案、文字等内容通过印刷设备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过程。
印刷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流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步骤才能完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生产工艺的流程。
1. 设计与制版印刷生产的第一步是设计与制版。
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图案、文字等内容。
然后,制版工程师将设计好的内容制作成印刷所需的版面,包括平版、凸版、凹版等不同的版面。
2. 印前处理印前处理是指在印刷之前对版面和印刷材料进行处理。
这包括对版面进行检查和修整,以确保版面的质量和完整性;对印刷材料进行处理,包括对纸张进行切割、折叠、装订等处理,以确保印刷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3. 印刷印刷是印刷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机将版面上的图案、文字等内容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机根据版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不同类型的印刷机。
4. 印刷后处理印刷后处理是指在印刷之后对印刷材料进行处理。
这包括对印刷材料进行切割、折叠、装订等处理,以确保印刷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印刷后处理也包括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包装,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印刷生产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整个印刷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对印刷材料、版面和印刷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这包括对版面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整,对印刷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处理,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包装等环节。
6. 环保措施在印刷生产工艺中,环保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印刷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在印刷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废水、废气和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理,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健康。
总结印刷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流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步骤才能完成。
从设计与制版到印刷后处理,再到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和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印前处理系统组成
绞盘式照排机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激光器和光学系统、胶片输送机构、供片盒和收片盒 以及控制电路等组成。
绞盘式照排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绞盘式照排机的特点
结构和操作都很简单,价格也较便宜,可以使用连续的胶片,记录长度 无限制,工作效率高等,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中档照排机类型。
skull balloon
印刷
skull balloon
拷贝 晒版
4.1印前处理系统的组成
现代图文复制工艺
文字
照排机
晒版机
打样机
样张
图形
输入
工作站
RIP
图像
印刷机
印刷品
扫描仪 电分机 数码照相机 视频捕捉卡
直接制版机 直接印刷机
打印机
印刷机 印刷品 样张
印刷品
4.1印前处理系统的组成
BALLOON
口的控制、缓冲存储以及照相自检等。
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
鼓面充电 +++++++++++ 扫描曝光 ++++ ++++
+++ 墨粉显影 ++++ ++++
工作过程
鼓面充电 激光扫描 墨粉显影 图像转印 鼓面清洁 加热定影
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参数
输出幅面 :输出幅面表示激光打印机的用纸规 格,主要有A3和A4两种。
(OPC)材料制成,也叫OPC鼓。它可以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还有墨粉 机构、高压充电电极、鼓表面清洁等部件。
印前处理技术(一)
Prt Two
印前处理技术的定 义和重要性
印前处理技术的定义
印前处理技术是指在印刷前对图像、文字、色彩等进行处理和优化的技术。 主要包括图像处理、文字处理、色彩管理、版面设计等。 目的是提高印刷品的质量降低印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印前处理技术是印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低成本: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灵活性: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生产 灵活性
绿色印前处理技术的推广
环保意识提高:随 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绿色印前处理技术 越来越受到重视
技术进步:随着技 术的进步绿色印前 处理技术越来越成 熟应用范围越来越 广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普及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印刷、包装、广告等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 数字化印前处理技术的挑战:技术更新、人才需求、市场竞争
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印前处理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Prt Three
印前处理技术的流 程
原稿的获取与检查
原稿来源:客户提供、自行设计、 网络下载等
原稿检查:分辨率、色彩模式、出 血位、文字内容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稿格式:PDF、JPG、TIFF、 PSD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稿修改: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修改 和优化
图文信息的数字化
扫描:将纸质文件转换为数字图像
数字印刷技术可 以实现快速、高 效、高质量的印 刷
印前处理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二、硬件设备
1、扫描仪 扫描仪主要采用光电转换原理将连续 色调图像转换为可供计算机处理的数字 图像信息,是印前系统的信息采集与输 入设备,也是关键设备。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1)平板扫描仪(由电荷 耦合器件CCD 来完成 颜色捕捉工作的).
工作原理:光源的光照射到 原稿,经原稿反射或透射 后被引导到透镜上,透镜 将光线聚焦在CCD上, CCD依据光线的强弱产生 不同的电信号,之后送到 模/数转换器上转换成数 字数据。平板扫描仪分辨 率的大小受CCD排列密度 的限制。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3)激光照排机 ①绞盘式激光照排机。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②滚筒式激光照排机。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三、常用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最基础的软件,负责计算机的 启动、内存分配、磁盘管理、打印、网络等各项基本 操作,是每台计算机所必须的,也称为操作系统。目 前的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用户操作界面,使得人机对话 更加友好,操作更加简单容易,易学易用。在数字印 前系统中,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没有多大选择,只有 Macintosh机的OS操作系统和PC机上的Windows操作系 统。
3、电子分色制版
电子分色加网 图像原稿 拼版、拷贝(图文混 排) 分色胶片 照相分色 文字、线条原稿 晒版 印版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
二、数字化印前技术 1、彩色桌面出版
图像原稿
电子分色/扫描分 色 图文处理、混 排 数字页面 文字、线条原 录入/扫描分色 稿 RIP 、 发 排 分色加网胶 片
一、传统印前技术
1、手工制版 在印刷技术发展的初期以及现在一些特殊的 印刷方法中,常采用描绘、雕刻、蚀刻等手工方法 进行制版。 例如,古代木刻凸版印刷的印版就是使用刀 具刻出来的;孔版印刷的镂空版也是运用刀具在纸 或塑料等基础材料上镂刻出来的;平版印刷最初的 印版——石版的制版方法是用笔在石板上画出来的。 现在复制古代中国画的木刻水印制版方法,仍然还 在用手工方法刻制。
印刷前处理的基本流程
印刷前处理的基本流程
印刷前处理基本流程:
①原稿获取:客户提供设计文件或委托设计;
②图文设计:排版布局,字体、图片处理,色彩管理;
③打样校对:制作数码样或物理样,客户确认内容、颜色;
④印前检查:检查文件格式、分辨率、出血、陷印等;
⑤色彩管理:设定ICC特性文件,确保色彩准确再现;
⑥拼版imposition:合理排布页面,生成印刷版式;
⑦RIP处理:将设计文件转化为可印刷的网点数据;
⑧输出胶片/CTP制版:制作传统胶片或直接制印版;
⑨版材检查:检测印版质量,确保无缺陷;
⑩准备上机:印版装机,设置印刷参数,准备开始印刷。
印前处理和制作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
印前处理和制作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印前处理和制作员”的那些事儿。
哎,这个行业可真有趣,就像是在做一道道美味的菜。
你得先准备好材料,才行。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张图片从脑海里的那种模糊状态,变得像一幅油画,色彩鲜艳、层次分明,简直就像魔法一样。
说到印前处理,首先要搞清楚你要印什么。
这可是个大事儿,得有个明确的目标。
是不是要印个宣传单,还是一本精美的画册?不一样的需求,准备的步骤也不一样。
咱们常说,心中有数,做事儿才不慌。
然后就得开始处理图像了。
先得把那些图片调整到合适的尺寸,别让它们在打印的时候变得扭曲得像个魔方,这可就麻烦了。
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颜色的管理就更有意思了。
这东西可不能随便调调就完事。
你得了解CMYK和RGB之间的差别。
就像早上喝咖啡的时候,你是要奶泡多一点,还是浓香一点,得看个人喜好。
颜色这玩意儿可讲究,调好了一切都顺风顺水,调不好,那就得痛苦了。
别看这只是小小的图层,万一出错,整个打印出来的效果就会让你忍不住想捶墙。
文件格式也有大学问。
你得弄清楚PDF、TIFF和JPEG之间的区别,别让自己搞得像是在解密古老的文字。
想象一下,你的文件搞错格式了,印出来的模样就像是走错片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候,谁都不想成为那个“二货”。
咱们不得不提一下设备。
哎,设备就像是你做菜的锅碗瓢盆,差不多得用得顺手。
高清的打印机、专业的色彩管理软件、还有各种各样的配件,统统得用得得心应手。
你想想,要是打印机一出现问题,那可真是“头疼得厉害”。
别小看这些设备,调试的时候得认真对待,才能确保一切万无一失。
在印前处理和制作的过程中,细节真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每一个小小的调整,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就像做饭,调料放多了少了,味道都大不相同。
你得时刻关注每一个细节,把它们都打磨得闪闪发光。
真是“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永远都不变。
沟通也是至关重要。
跟客户、设计师之间的交流,简直就像一场舞蹈。
印前处理
一、塑料薄膜的印前处理塑料薄膜一般采用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以及丝网印刷等工艺,通常在印刷后还要进行复合加工,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而各种塑料的表面特性,因其分子结构、极性基团、结晶程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等因素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因素对于印刷油墨的结合牢度、复合薄膜的黏结强度等影响甚大。
故在印刷或复合加工前,应视不同塑料的表面性质,适当地进行表面处理,以求获得优良的加工适性。
1.提高薄膜的可印性从理论上讲,在承印物上要获得良好的可印性,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高于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
PP、PE膜系非极性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能稳定,表面张力小,加之合成树脂时添加的开口剂、抗静电剂、耐老化剂等影响,难与油墨黏结。
为了提高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改善其润湿性能和黏结性能,从而提高印刷油墨的牢度,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电晕处理法。
利用高频(中频)高压电源,在放电刀架和刀片的间隙产生一种电晕释放现象,对塑料薄膜进行表面处理,这种方法叫电晕处理,也称电子冲击或电火花处理。
其处理作用为:a.通过放电,使两极之间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立即氧化塑料薄膜表面分子,使其由非极性转化为极性,表面张力提高。
普通的电晕机,是通过火花来产生臭氧,采取的是外部放电,臭氧产量低,我公司生产的是臭氧管式放电,臭氧的浓度高浓度可以达80-120mg/L,大大提高臭氧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薄膜的粘合度.b.电子冲击后,使薄膜表面产生微凹密集孔穴,使塑料表面粗化,增大表面活性。
2.臭氧薄膜处理工作原理现在人们普遍了解的大气臭氧层,是阻挡太阳紫外线的天然屏障,它是由太阳光的一种特定波长光谱的光照射后产生的,雷雨过后人们会呼吸到一种特殊的清新味道,实际就是空气中臭氧浓度提高(一般在0.04PPM左右)容易被人们察觉,臭氧浓度之所以提高,是因为闪电(高压发电)电离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臭氧,森林中、旅游地带空气格外清新,是因为植物在吸收CO2过程中制造了[O],氧原子在形成过程中,部分形成O2(我们呼吸的氧气)一部分O3(臭氧)正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臭氧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在控制着细菌的生存平衡,保护着人类健康。
纸张存储及印前处理作业指导(内容)
纸张存储及印前处理作业指导
一、由供应商运送过来的卷筒纸、平装纸。
由原纸仓接受,存储到仓库,室内温度控制
在5℃-35℃之间。
湿度在50%-8%之间,堆放层数最高4层,约5.5米左右的高度,原纸仓内需避免阳光直射,进出仓库需把仓库的门关闭好,以防止有大量的灰尘和沙子飞到纸上面去。
二、纸张印刷前由仓库分配到分切机去分切,如果原纸仓温度太低,而且切纸车间温度
在25℃以上,纸张有一个防湿过程,那么,纸堆应先防置3-5个小时以后在分切,以便切纸车间温度与原纸车间温度一直后,原纸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三、到印刷车间同一工单纸张需与统一排放到一起,并做好标识,以便印刷。
预印生产过程及工艺介绍
预印生产过程及工艺介绍
预印生产过程及工艺介绍如下:
预印生产过程包括印前处理、印刷和后加工三个主要环节。
在印前处理环节,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图文信息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成电子版文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拼版等操作,确保图文信息无误。
在印刷环节,使用预印机将电子版文件印刷到承印材料上。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印刷机的参数,如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墨量等,以保证印刷质量和效率。
在后加工环节,对印刷品进行表面处理、切割、模切等加工,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加工设备,控制加工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至于预印工艺,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胶印预印和凹版印刷预印。
这两种预印工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工艺。
胶印预印是指使用胶印机将图案或文字预先印刷在承印材料上。
这种工艺印刷效果好,色彩鲜艳,适合印刷平面或略有凹凸变化的承印材料。
但是,胶印预印需要使用专门的胶印机,成本较高,不适合小批量生产。
凹版印刷预印是指使用凹版印刷机将图案或文字预先印刷在承印材
料上。
这种工艺印刷效果好,适合印刷高精度的承印材料,如薄膜、金属等。
但是,凹版印刷预印需要使用专门的凹版印刷机,成本较高,不适合小批量生产。
1。
印刷厂各工种操作规程
印刷厂各工种操作规程
印刷工
1. 印刷工必须遵循以下规程:
- 熟悉印刷品质要求和规格;
- 检查版面和印刷品,确保其质量并及时调整机器;
- 检查机器和设备,确保正常运转;
- 维护机器和设备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 定期清洗工作场所;
- 遵循安全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安全。
2. 针对不同的印刷品,应按照要求使用合适的印刷技术和材料。
印前处理工
1. 印前处理工必须遵循以下规程:
- 准确理解和执行客户的订单和要求;
- 检查印刷文件并进行格式转换;
- 检查图片和文本内容并确保其正确性;
- 安排文件并确认文件流程;
- 处理图像并制作印刷版;
- 确认版面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备份;
- 定期清洗工作场所;
- 遵循安全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安全。
2. 针对不同的印刷品,应按照要求选择和处理印刷版材料和技术。
印后处理工
1. 印后处理工必须遵循以下规程:
- 准确理解和执行客户的订单和要求;
- 检查印刷品并进行质量检测;
- 进行后加工处理和装订;
- 进行包装和入库操作;
- 安排物流和发货;
- 定期清洗工作场所;
- 遵循安全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安全。
2. 针对不同的印刷品,应按照要求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后加工处理和装订技术和设备。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印刷厂各工种操作。
所有工作人员应认真遵守本规程,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安全。
任何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受到惩罚。
印前文件处理
掌握文件的检查的内容
及方法
文件的接收标准
01
文件的传输渠道
05
文件的颜色模式
02
可以处理的文件的格式及版本
06
字体是否需要转曲
03
文件的尺寸和出血
07
链接图的图像精度需要多高,是否需要嵌入
04
刀线
08
最小可印刷的文字与线条是多大
文件的接收标准
09
最小印刷网点与最大的印刷网点
13
输出精度、正常出版线数及最高出版线数
案例PDF文件的字体转曲
PDF是可以将字体嵌入到文件中的,如客户提供的PDF文件字体已经嵌入,我们就无需担心输出问题,但
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这个文件导入到illustrator中去修改部分效果,这个时候,如果系统没有安装pdf所使用的字体,软件也会报缺失字体。这时就需要使用illustrator软件的拼合透明度功能,将文件的字体转曲,步骤如下。(1)用Acrobat打开“案例预览文件的颜色属性,检查文件的颜色情况。
项目三
出血位的修改
了解文件出血位的相关
出血位的基本知识
知识
掌握各种形状刀模出血位的
出血位的修改案例
修改方式
文件检查的内容
当裁切刀沿成品尺寸裁切时,由于裁切刀裁切时的精度问题,没有出血的图片很可能留下飞白,造成印刷的失败,如左图所示。
渲染检查
文件规范
图像元素
印刷适性
性检查
检查
检查
页面检查
文字检查
Page10
PDF的检查步骤
(1)打开Acrobat软件,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
开,选择需要打开的文件。
(2)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文档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胶印机的咬口为1厘米,所以左右翻能保证印刷成品为正常大小 ,而上下自翻版因为需占用两边共2厘米咬口,所以成品规格要小一 些,这是在设计制作时必须注意的。例如一个16K印刷品,它的成品 要求210×285mm,加出血后为216×291 mm,拼成4K版432×582 mm,而4K纸的最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mm,从而看出拼成左右 4K版后再加上1厘米咬口没有超出纸张尺寸,可以正常印刷。而一个 长条8K印刷品,如果它的成品要求为210×570 mm,加出血后 216×576 mm,拼成上下自翻4K版为432×576 mm,如果再加上两 边咬口共2厘米,已超出4K纸的最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mm,所以 不能印刷,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制作时要同客户讲清楚后,通过缩小 成品尺寸和出血位才能达到印刷要求;如果拼对开版就不会发生这种 情况。
一般出血线都是留3毫米,但不是绝对的,也可以留出5毫米,这由纸张的 厚度和印刷的具体要求决定。留出血线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美观,便于印刷。
因此,出血就是把内容再多做出3毫米,虽然多做的3毫米内容将被切掉,但 避免了多切或少切而产生的问题。
拼版是指将要印刷的页 面按其折页方式的页码 顺序排列在一起,把所 需的各个图像、文字、 底纹、花边等,按版式 设计要求和印刷条件, 拼在一副对开、三开或 四开的版面上。其大小 由印刷幅面及印刷纸张 的大小来定。
套版印刷示意图 翻版印刷示意图
样本电子稿顺序
2.菲林输出
现在的输出中心大部分采用方正PSPNT网点分色输出系统,也有一些采用哈 利昆或是以色列的赛天使等系统,它们都支持postscrit打印机描述文件,也 就是后缀名为.ps的文件。目前较流行的设计软件Photoshop、Pagemaker 、CorelDRAW、Illustrator等都支持PS打印。而像方正书版、维思、飞腾等 一些方正软件所生成的s2、ps2、ps文件,只能用pspnt输出,其他输出系统 不支持。其他还有一些像Word、WPS2000等文字处理软件,理论上同样可 以生成PS文件,并且可以输出菲林,但实际上印前输出都要进行诸如拼版、 加套准规线、裁切线等一些处理,而Word、WPS2000等软件在这方面却是 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彩色稿,做好后再进行后期加工,将会给印前输出工 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要尽量选用专业设计、排版软件。
菲林输出步骤
关于图片的格式、精度。
现代胶印采用的都是柯式印刷(四色套印),也就是将图片分成:青(C)、品红 (M)、黄(Y)、黑(K)四色网点菲林,再晒成PS版,经过胶印机四次印刷后就是 彩色的印刷成品。印刷用的图片不同于日常计算机显示的图片,必须将图片转 换为CMYK模式,而不能采用RGB模式或其他模式。因为输出时是将图片转 换为网点,也就是精度dpi,印刷用的图片理论上精度最小要达到300dpi(像 素/英寸),所以印刷采用的图片不能以显示为准,一定要用photoshop打开 ,以“图像大小”选项来确认其精度。
拼版版式一般分为正反版、自翻版和天地翻。 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一般是单
面印刷或是一套版印刷一面。 自翻版: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自翻版,双面印刷共用一套版,翻纸不换版。 天地翻:就是上下自翻版,A上B下共排一块版,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
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弄清自翻版和天地翻首先要清楚胶印机纸张走向。
目前实行的出血位的标准尺寸为3毫米,就是沿实际尺寸加大3毫米的边。这 种边按尺寸内颜色的自然扩大最为理想。出血位统一为3毫米有两个好处,一 是制作出来的稿件,不用设计者亲自去印刷厂指导如何裁切(当然最准确的 形状尺寸,是按稿件中的标记裁切);二是在印刷厂拼版印刷时,能最大限 度地利用纸张的使用尺寸。
PSPNT是一个软件RIP产品(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以路由 跳数作为计数单位的路由协议。适合用于比较小型的网络环境。),除了 能实现一般RIP的常规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重要特点:良好的兼容性,可 实现跨平台操作。
PSPNT不仅可以处理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方正软件(如飞腾、书版、报版、维思……) 的排版结果,而且可以输出PC上其它软件,如PageMaker、Illustrator、CorelDraw、 FreeHand……等最新版本生成的文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最新Mac系统,以及最新 的Mac排版软件,支持从苹果机上通过网络直接打印,这便是所谓“跨平台”的功能特点。 对于经营输出中心的用户来讲,这一特点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输出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通过PSPNT所提供的跨平台技术手段来开拓业务渠道,争取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对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印刷工艺
主讲:熊亚云
目录
CONTENTS
1 印刷综述 2 印前处理 3 印刷 4 印后加工
02
印前处理
制版工艺、印前打样、印前设计制作——包装
印前处理
01
出血位与拼版
03 专色版
制版工艺
菲林输出 02
胶印的网屏(点)
04
—制版工艺
1.出血位与拼版
பைடு நூலகம்
—制版工艺
印刷术语“出血位”又称“出穴位”。出血是在成品切边的时候起作用的, 切纸不可能是一张一张切的,纸张虽已经过推齐,但事实上不可能都很齐, 在切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每张纸所切的边缘位置都不一样,如果没有出血, 会因切多了纸而丢失内容,切少了纸而会出现白边。出血位的作用就是保护 成品裁切,使有色彩的地方在非故意的情况下,做到色彩完全覆盖到要表达 的地方。
菲林输出
菲林输出,属于印前技术,是印刷制版中一个必须的工艺流程。菲林输 出由制版单位的激光照排机等打印设备来完成。输出系统主要采用方正 世纪RIP、HQ-510、赛天使、海德堡等。
菲林输出,这个技术是一个类似于照相的曝光过程,它先把图文经过 RIP处理成的点阵图象(即由网点组成图文),再将其转化为支配激光 的信号,利用激光相对菲林片的纵向和横向移动,将激光点(即网点) 打(射)到菲林片相应的位置上,使菲林片相应部位曝光,再通过显影 机的显定影过程,把未曝光部分冲洗掉,就在菲林片上形成了点阵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