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公开课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②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②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②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②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③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3、背诵课文①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②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6古对今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识字6 古对今”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围绕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物进行对比,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对比能力。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些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差异和联系。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化的一些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比思维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标题:《识字6 古对今》•主题词:古对今•目标: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对比•关键词:传统、现代、变化、联系三、教学过程及反思1.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学习内容呈现:–共同阅读课文,并进行重点解析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对比部分。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与今的不同之处,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4.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代和现代文化差异的小短文。

2.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重点是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互动。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古代和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培养了对比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为他们打开了解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以上是针对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

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6 古对今)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3)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设计

古对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对子歌的韵律美。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3.能正确认读“圆”等12 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 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古”等7 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圆”等12 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和风细雨”等7个词语,正确读写“古”等7 个生字。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对对子是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读字字卡,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1:一、激趣导入1.游戏激趣: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 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2.P PT 出示: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4.导语: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补充板书课题:“对”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古对今5.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对子歌——《古对今》,看看这首对子歌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 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 二) 学习读准课文。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2.(1) 分小节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识字6《《古对今》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古今生活差异。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这里列出具体生字词)。

•理解古今生活对比。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古今生活对比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粉笔、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逐个教授生字词,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2.请学生读课文《古对今》,并进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古今对比之处。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将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对比写成小段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古今生活对比的理解。

第四部分:总结
1.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今生活对比的要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否有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手段?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下语文识字6《古对今》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一下语文识字6《古对今》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一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读对韵歌,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古、夕、语”。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朝霞、夕阳”等词语;借助图片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以及展现出的自然之美。

课前准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

一、“对子”游戏,引入课题1.同学们好!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词语对对碰”。

老师说“上”,你要对“下”。

大-小,白--黑,长--短,多--少,古-今,山清--水秀,柳绿--花红词语对对碰,字数相同,意思相反或相对,可真有意思!2.古时候的人很聪明,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韵歌,也可以称为对子歌。

说到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学期就学过一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对子歌——《古对今》,请同学们大声读课题--《古对今》。

“古”指古代,“今”指现在,“古今”是一对反义词。

①“古”是个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来记住它,“古”上面的“十”表示数量很多,下面的“口”指说话,“古”就是指我们无数代的祖先口口相传的久远时代。

②“古”字共5画,上面的“十”要先写横后写竖,横要长,竖从竖中线起笔,略微倾斜;下面是“扁口”,口字上面宽下面窄。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一起读“古对今”二、初读韵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数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在留言区回复。

对,有3小节。

快来读一读吧!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细读韵文,随文识字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韵文,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画面!1. ①老师这里有一枚铜钱和一枚硬币,比比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圆形的。

铜钱中间有个方孔,铜钱也叫方孔圆钱。

“圆”是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国字匡+运动员的“员”,就是圆。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古对今》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

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

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异同之处,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语文水平。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字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外了解更多有关古代文字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本节课主要教授《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对照。

2.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字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异同之处。

2.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古代文字的美感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识字6 古对今》的教材和辅助资料。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件或教具。

3.准备好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引导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古代文字的介绍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字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 学生导入学生齐读《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轮流读课文,呈现给全班学生。

3. 课文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字识字的重要性,并与现代识字方法进行比较。

4.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古代文字的特点、演变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

5. 学生表演邀请学生自愿表演《识字6 古对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古代文字的理解。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字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对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进行进一步对比。

2.要求学生调查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撰写一份关于古代文字的介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围绕《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对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6.古对今一、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 名师教案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 名师教案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识字6 古对今【课前解析】《古对今》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关注韵文的结构特点:课文有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的基础上,反复诵读韵文,达到熟读成诵。

关注插图:课文中的插图对应了对韵歌中的部分景物,并采用了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在学生诵读理解韵文的辅助其感受自然之美。

关注识字:本课12个生字。

“暑、晨、朝”是翘舌音,“圆、严、寒”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带有后鼻韵母ang,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书写7个生字,1个独体字,3个上下结构的字,3个左右结构的字,教学时归类书写,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关注词语:引导学生运用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定位联想等方法,认读词语“严寒、酷暑、杨柳、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重点在“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字词:“古”、“对”、“今”。

2.理解词语“古对今”的意义。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古”与“今”字词的认读。

2.体会“古对今”的意义和核心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玩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纸笔,或草稿本。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向学生展示“古”和“今”字,并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两个字。

2.解释“古对今”这个词语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通过书本或课件展示“古对今”字词,帮助学生认读字词。

2.操练“古”、“对”、“今”字词的写法。

第三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或草稿本上写“古对今”,并能够朗读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第四步:拓展活动1.讨论“古对今”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2.利用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体会“古对今”这个概念。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古对今”字词的意义。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词语记忆。

五、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代与古代物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对今”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古对今”这个词语,增强记忆。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古对今”这个词语?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对今”字词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八、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

2.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以上是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

2.通过识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读生词,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对比差异。

2.帮助学生掌握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比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2.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四、教学准备1.板书:古对今2.教具:图片、课文分段、复印件、笔和本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是属于古代还是现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识字(10分钟)老师板书“古对今”,教学生认读这两个字,并讲解课文中的生字。

3. 教学内容(2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捋清课文的大意,掌握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

4. 启发思考(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5. 操练与表演(20分钟)学生分组,模拟对比古代与现代生活情景,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古代与现代对比的概念。

六、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词语。

2.想一想,写一篇关于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差异的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古对今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图片和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提升了他们的语文阅读和思辨能力。

但在教学中应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以提升课堂互动性。

以上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 《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朇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和联系。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课前准备:备课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对今》,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吗?”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古对今》,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词语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读音、书写,并加深记忆。

4.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觉得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5.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或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对《古对今》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体验、思考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不同点。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古对今》•词语学习•活动设计•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反复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不同之处。

2.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6.古对今》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中找到共同的发展规律。

2.引导学生用简单准确的语言表达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准备1.课文《6.古对今》的教材和课件。

2.学生的课本和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与学生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引出本节课的话题《6.古对今》。

第二步:学习课文1.让学生听读课文,并解释生词和课文内容。

2.带领学生一起理解课文中对古代和现代的描述。

第三步:引导讨论1.分组讨论古代和现代的异同点,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古代和现代社会的一些变化,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

第四步:书写反思1.让学生对自己思考的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写下感想和总结。

2.学生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进步。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不同之处,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展示对古代和现代社会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差异,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2.下一步可通过更多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朝对您有所帮助。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识字6 古对今》是小学一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识字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事物进行认知,帮助学生扩展识字和语言能力。

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情况,拓展视野。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事物认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代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1.2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与现代事物的对比差异。

•掌握关键词汇,提高识字水平。

1.3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与现代文化差异。

•运用对比思维进行词汇理解。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代和现代对比,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2 学习主体•步骤一: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解释关键词汇。

•步骤二: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古代和现代事物的看法。

•步骤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古代和现代事物的特点。

2.3 拓展延伸通过教学视频或互动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可以呈现“古代与现代”对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图像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古代:…•现代:…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事物,引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对事物认知能力。

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不偏废现代文化。

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实物或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课文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以上是《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

–能够通过学习识字和古对今的方式,提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

–能够听、说、读、写一些生字词和句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理解。

难点: 1. 结合古代与当下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对当代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3.辅助工具:生字词卡片、故事图片、故事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幅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有何不同?是否存在相似之处?”2. 学习和讨论1.引导学生认读新的生字词,并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以故事《识字6 古对今》为例,讲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古代的文化如何影响到现代生活。

3.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自行寻找古代与现代对比的资料、图片或故事,并在班级分享交流。

4. 总结总结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学习了《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培养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案】

6 古对今▶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多媒体课件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对于“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做字形分析。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指导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

结合图片出示难读的词语,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

其次,应引导学生读出节奏、韵律。

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着读。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如,联系生活,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

又如,找近义词,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

“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

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引导学生积累对韵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韵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读生字,正确书写“古、凉、细、夕”4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 , 尝试练习
1. 出示 12 个词语(课件出示 2:词语):请小朋友们 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
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
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 带有前鼻韵母“ an ”,“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 ang ” 开火车读,齐读。

4.识记生字: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
法,一法 多用。

(1)定位联想: “暑、酷、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
熟读成 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
作字形分析。

( 2)熟字加减: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如 “圆、
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 一加的方法记忆;“夕” 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

(3)寻找字源:(课件出示 3、4、5) “寒、朝”均是会意字,可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 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
如“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 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
确。

古一今 圆一方 严寒一酷暑 春暖一秋凉 晨一暮 雪一霜 和风一细雨 朝霞一夕阳 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2.小组合作学习: 这些词语中, 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
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 【设计意图: 从字词入 手,解决字词的读音, 为通顺的朗读课文,扫
清第一道障碍。


新课 教学

分钟 【设计意图 :这是扫清 阅读的障碍。

生字的认
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 说
非常重要。

会认字才 能
通顺地读课文,为接 下
来的理解分析课文 打下
坚实的基础。


【设计意图:自主识 字,鼓励多元识字,一 字多法,一法多用。

是 部编教材的要点。


仍无法御寒。

“朝”——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3)组词识记:组成常用词记忆:杨:杨树、白杨霞:晚霞、云霞凉:凉快、凉水、凉风
细:细小、细心晨:早晨、晨风朝:朝阳、朝气、朝夕
5.指导读对韵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3)师范读。

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即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
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 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课件出示12、13)【设计意图:当堂检测对字词的朗读训练,巩固所学。


(2)给生字找朋友。

2. 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

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 “细”和“语”。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 竖中线上。

“语”:左右结构,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正对, 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本课的“细、语、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 右宽的字。

另外:1 个是独体字:夕; 3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古、 李、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

播 放轻音乐。

3. 读读写写:
古今、古人、凉水、凉风、细小、细心、夕阳、李子、 语气、耳语、香气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 分钟 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设计意图: 指导书写 时要 引导学 生注 意 生 字的结构及书写规 则,培养学生爱写字的 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 写字方法。

为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打下基 础。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
的不同。


3. 学习第二小节。

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
(其中“晨—暮、雪—霜”是一组同类词,“和风与细雨”是近义词,“朝与夕”是反义词。


(2)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
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3)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雨?风:微风、
大风、狂风雨: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细雨”和“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雷阵雨”中的哪个意思相近?
(“和风”是“微风” ,是温和的风,“细雨” 是与“毛毛雨”相近,很小很细的小雨。


(4)联系生活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
什么时候的太阳?
(朝:就是早上,朝霞在早上东方的天空会出现,
“夕阳”就是快要落山的太阳。


4. 学习第三小节. 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1)第一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桃—李柳—杨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二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3)(课件出示26)出示“莺歌燕舞”和“鸟语花【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扩大词汇量,通过找近义词,轻松理解了词义。


香”的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个美好的画面就是“莺歌燕舞”和“鸟语花香”。

三、拍手游戏,练习朗读
1 .师生对读。

2 .生生对读。

3 .同桌玩拍手对对子游戏。

4 .男女生对读全文。

四、创编对子,拓展练习
1 .分组自编对子。

2 ﹒交流反馈。

五、收集对子,实践活动。

1. 找对子。

给学生每人一张本课的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收集对子,读背对子。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学生上网或阅读课外读物,收集对子歌,并背诵。

比一比,谁收集得多,背得多。

2. 对对子。

(课件出示27)可以由老师说前面部分,让学生对后面部分。

如:长对(),远对()。

春风对(),山高对()。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画面,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找对子、对对子游戏,巩固对对子词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内容
识字6 古对今
同类词近义词反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