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费用核算规范
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

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概念期间费用是指与特定期间有关的费用。
它不像直接费用那样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也不同于以后发生的费用。
期间费用是通过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费用分配到多个会计期间中进行核算的。
核算制度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会计制度中都会规定期间费用的核算方式。
目的是为了将公司的成本和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会计期间中,以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期间费用核算制度:折旧折旧是指公司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情况。
通过折旧,公司可以将这些资产的成本分配到它们可能会被用到的整个寿命中。
折旧的核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资产的原值•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残值预付款预付款是指公司在期间结束前支付的款项。
这些款项不会在所支付期间内产生直接的收益或成本。
这类费用通常需要在后续的会计期间中核算。
例如,公司在1月份向供应商支付了2月份的货款,在1月份就应该将这笔钱核算为预付款,到了2月份再将其作为2月份的费用支出。
应计费用应计费用是指公司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但并没有在该期间内支付。
这些费用需要在会计期间结束后进行核算。
这样做可以保证公司将所有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都计入成本和费用中,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例如,公司的员工在本月加班,但公司的薪水结算是下个月进行的。
在本月结束时,公司应该将这笔加班费用核算为应计费用。
到了下个月进行薪水结算时,将这笔费用作为当月的费用支出。
未实现收益未实现收益是指公司在会计期间内已经产生的收益,但还没有真正实现。
这类收益需要在会计期间内核算。
例如,公司在1月份签订合同并收到了客户的付款,但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在2月份。
在1月份结束时,公司应该将这笔收入核算为未实现收益,到了2月份实际提供服务时再将其作为2月份的收入计入财务报表。
结论期间费用的核算制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可以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反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日常财务核算规范

会计核算操作指引——成本费用(征求意见稿)为统一集团有关成本费用的核算口径,规范日常核算,适应管理要求,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现对成本费用的核算规范如下:第一条应严格区分期间费用(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生产费用(即制造费用),严格区分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
第二条应严格区分资本化费用与成本费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第三条费用归类的原则:以费用发生的部门所属为主,以费用发生的性质为辅。
各公司应根据实际业务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类,一般根据费用发生的部门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1.经营部(包括办事处)、市场部(包括市场服务部)、营销部(包括营销中心)等营销部门发生的费用归类到营业费用;2.生产部(包括槽窑部、成品部、加工部、生产车间等)、设备部、品控部(质管部)等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归类到制造费用;3.总经理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办)、采购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内控部、研发中心等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归类到管理费用。
其中,技术部和研发中心发生的费用先归类到“研发支出”,除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外月末结转到“管理费用——研制开发费”里。
4.集团总部的各个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以上各部门发生的费用仍按发生的部门做相应的“部门”辅助核算,不受计入会计科目的影响。
以下条款中使用涉及到部门所属原则的都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四条费用项目的一般性规定:1.职工薪酬(收支项目:01):核算包括工资、奖金、以及与职工福利相关的费用,包括全职、兼职、临时人员和离职人员的工资,公司的,一般按照部门所属原则分别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里核算,工程建设人员应在在建工程里核算。
2.差旅费(收支项目:02)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出差补助等费用,按照部门所属原则分别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工程建设人员发生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差旅费计入在建工程。
费用开支核算制度

费用开支核算制度1. 背景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每个月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包括员工薪资、租金、水电费、采购物资等等。
而这些费用的开支核算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极为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企业费用开支核算制度的建立和优化。
2. 费用开支的分类企业的费用开支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企业直接生产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工人工资等。
间接成本是指不直接与企业生产相关的费用,如行政管理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
在进行费用核算时,应该将这两类费用分别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3. 费用开支的核算流程费用开支核算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制定预算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预期,制定每个部门的费用预算。
预算应该根据业务规模和实际情况制定,以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开展业务。
3.2 建立制度与流程企业应该建立费用开支核算制度和流程,明确每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费用审批流程:规定费用的审批人和审批流程,确保费用开支符合公司制度和预算。
•费用报销流程:规定费用报销的流程和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费用分摊规则:对于间接成本,应该建立费用分摊规则,保证每个部门的费用开支都有明确的归属。
3.3 核算费用企业应该将每个部门的费用进行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核算应该以月为单位进行,对于每个部门都应该有明确的费用账户和记录。
3.4 分析费用对于核算出的费用,企业应该进行分析,了解每个部门的费用开支情况和原因,以便及时调整预算和制定控制措施。
4. 费用开支核算制度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费用开支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自动化核算企业可以借助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费用核算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软件可以自动记录每个部门的费用账户和核算结果,并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便于管理人员对费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4.2 审批权限控制为了防止过度开支和违规操作,企业应该对每个部门的费用审批流程进行规范和权限控制。
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项目及核算内容

房地产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科目规范一、开发产品成本核算(一)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下列六项: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2、前期工程费3、基础设施费4、建筑安装工程费5、配套设施费6、开发间接费(二)各成本项目的开支范围如下: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1)土地征用费:①土地出让金②土地转让费③土地开发费用④缴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2) 拆迁补偿费:①建筑物拆迁补偿支出②安置动迁支出③农作物补偿④危房补偿(3) 七通一平费:大市政配套费红线外道路、水、电、气、热、通讯等的建设费,管线铺设费另外还可能包括场地平整费,勘察设计费、临时设施费(4)土地闲置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开发的,将被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2、前期工程费(1) 项目前期报批报建费:①墙改专项基金②水泥基金③人防工程建设费④规划管理费⑤招投标管理费(2)规划设计费:①总体规划设计、单体设计费②管线设计费③改造设计费④可行性研究费⑤市场调研费⑥制图晒图费⑦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⑧方案评审费(3) 勘测丈量费:水文、地质、文物和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等。
(4) “三通一平”费:接通红线外施工用临时给排水(含地下排水管、沟开挖铺设费用)、供电、道路(含按规定应交的占道费、道路挖掘费)等设施的设计、建造、装饰和进行场地平整发生的费用(包括开工前垃圾清运费)等。
(5)临时设施费:工地甲方临时办公室,临时场地占用费,临时借用空地租费,以及沿红线周围设置的临时围墙、围栏等设施的设计、建造、装饰等费用。
临时设施内的资产,如空调、电视机,家具等不属于临时设施费.(6)预算编、审费:支付给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受聘为项目编制或审查预算而发生的费用。
(7)其他:包括挡光费、危房补偿鉴定费、危房补偿鉴定技术咨询费等.3、基础设施费(1)道路工程费:开发项目内道路铺设费。
浅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企业的期间费用控制是保持企业健康运营的重要方面,如何有
效地控制期间费用是企业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
1. 费用管理不规范:企业在进行费用支出时,由于没有规范的
管理标准,容易出现浪费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费用开支。
2. 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企业在管理费用时,缺乏具体的管理指
导和流程,导致无法监督、控制和分析费用支出,难以有效地控制
费用开支。
3.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费用开支产生一
定的冲击,如通货膨胀、税费变化等,这些因素也会对企业的费用
控制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改进措施
1. 精细化的费用管理体系:针对企业中存在的费用管理不规范
的问题,应建立科学合理、明确规范的费用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
费用标准和管理规程,严格执行费用审批和控制制度。
2. 建立费用核算系统:建立费用核算系统,记录企业的费用支
出情况,定期进行费用分析和审计,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控制
费用开支在合理的范围内。
3. 预算管理:利用预算管理,制定明确的费用预算和执行计划,在费用开支的过程中进行预算控制和监督,确保企业的费用开支符
合预算计划。
4. 降低成本:下降制造、销售等成本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经营状况。
因此,企业可以从成本方面入手,推行降本增效,在运营活动中充分利用技术和信息等手段,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以上是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的简单介绍。
企业要达到费用控制的目的,需要制定严格的控制流程和规定,加强内部审计、管理,以科学的方法提高费用控制能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印刷厂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印刷厂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管理、销售等部门,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提高印刷厂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成本核算范围第四条成本核算范围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期间费用等。
第五条直接成本包括:(一)原材料成本:纸张、油墨、版材、印版等;(二)人工成本:生产工人工资、加班费、福利费等;(三)制造费用:设备折旧、维修、租赁、动力等;(四)其他直接成本:包装、运输、检验等。
第六条间接成本包括:(一)管理费用: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费用;(二)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广告费等;(三)财务费用:利息、汇兑损益等。
第七条期间费用包括:(一)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二)销售费用:广告费、市场推广费等;(三)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
第三章成本核算方法第八条成本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到各种产品上。
第九条直接成本核算:(一)原材料成本:按实际领用数量和单价计算;(二)人工成本: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三)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或生产数量分配;(四)其他直接成本:按实际发生额计入。
第十条间接成本核算:(一)管理费用:按部门人员工资总额或部门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二)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三)财务费用:按借款本金和利率计算。
第十一条期间费用核算:(一)管理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二)销售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三)财务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
第四章成本控制措施第十二条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对供应商进行筛选,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
第十四条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五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降低人工成本。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核算

如开户费、转账手费等。
其他财务费用
如融资租赁费、担保费等。
销售费用核算
广告宣传费用
如广告制作费、媒体广告费等。
售后服务费用
如维修费、退换货处理费等。
销售佣金
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或提成。
促销费用
如打折、赠品等促销活动的费用。
Part
05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关系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联系
期间费用特点
期间费用通常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 相关,且在发生的当期直接计入当期 损益,不会影响后续会计期间的成本 和利润。
期间费用的分类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准确反映企业经营 成果
有助于企业决策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 水平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或劳 务提供的费用,如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等。
间接用于产品生产或劳 务提供的费用,如制造 费用、管理费用等。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 的核算
• 工程成本概述 • 工程成本核算方法 • 期间费用概述 • 期间费用核算方法 •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关系
目录
Part
01
工程成本概述
工程成本的定义
工程成本是指企业在完成工程项 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工程直接相关的 成本,如人工、材料、机械等。
期间费用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为 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 用,它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 入当期损益。
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优化管理
1
企业应该加强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和控制,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
2
企业应该注重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预算和计划, 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 以实施。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论文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论文一、期间费用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周期内发生的费用支出,如房租、管理费用、人力成本等,这些费用支出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支出。
期间费用管理是指企业对这些费用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和合理控制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期间费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成本:期间费用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必要支出,通过合理管理可以降低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提高效率:通过对期间费用的有效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3. 监控经营状况:期间费用是企业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通过对期间费用的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调整,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4. 决策支持:期间费用管理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综上所述,期间费用管理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期间费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二、期间费用管理的制度建立建立一个有效的期间费用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保证。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的设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规模,制定相应的期间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的内容、执行部门、执行人员等。
2. 费用预算:企业应根据经营计划和业务规模,制定相应的费用预算,包括各项费用的预算数额和分配计划等,以确保费用的合理支出。
3. 费用核算: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费用核算制度,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核算、统计和分析,确保费用数据真实可靠。
4. 费用控制:企业应制定费用控制政策和措施,对费用支出进行合理规范和控制,防止费用浪费和过度支出。
5. 绩效考核:企业应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期间费用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员工有效控制费用支出。
企业会计准则期间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期间费用简介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规范的核心,旨在规范和统一企业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准则中的期间费用,包括定义、分类、核算和披露等方面的内容。
定义期间费用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收入形成、期间成本匹配的费用项目。
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包括一次性费用和以后有可能对下一会计期间产生经济利益的支出。
分类根据企业准则的规定,期间费用可分为以下几类:人员费用人员费用指的是与员工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工资、奖金、福利和社会保险等。
这些费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必然发生的,且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相关。
物料费用物料费用是指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等。
这些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必然发生的,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相关。
能源费用能源费用是指使用各种能源所产生的费用,如电力、燃气、水费等。
这些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必要的支出,对于维持生产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营销费用营销费用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为推广销售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如广告宣传、市场调研和销售人员的津贴等。
这些费用在企业的市场推广活动中是必然发生的,直接影响产品销售的成败。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如科研人员的工资、试验材料和设备等。
这些费用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是必然发生的,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核算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核算期间费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费用的实际发生性原则:费用只有实际发生时才能确认为期间费用,不能提前或推迟确认。
2.费用的归集原则:将费用按照所属的分类进行归集,确保准确计算和分析企业的费用情况。
3.费用的成本匹配原则:费用应按照与其相关的收入所发生的会计期间进行成本匹配,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4.费用的充分性原则:核算期间费用时,要确保将所有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都纳入费用范围,避免漏报或重报。
会计核算规范 -期间费用核算

6期间费用核算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的核算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1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6.1.1工资本科目主要核算销售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每月实际发放的工资、年终绩效奖金、季度绩效奖金。
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核算。
①计提工资:借:销售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附件单据:员工薪酬计算表等相关单据②支付人员工资,代扣收相关费用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保费等附件单据:工资明细表、付款凭证、转帐支票存根、银行代发放工资回单等相关单据③代扣代缴款上缴时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其他应收款—代扣代缴社保费等贷:银行存款\现金附件单据:代扣代缴费用计算清单、付款凭证、转账支票存根、委托收款单(社保款)等相关单据6.1.2福利费本科目主要核算销售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工作人员的福利开支。
本科目采取“计提”方式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核算。
本科目根据实际发生额进行计提,先支付月末计提。
①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贷:银行存款附件:发票、银行付款凭证等相关单据②月末计提时借:销售费用—福利费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附件:福利费计提明细表等相关单据6.1.3折旧费本科目主要核算销售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包括办公用的电脑、自有办公场所等。
借:销售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附件单据:累计折旧计提明细表等相关单据6.1.4运输费本科目主要核算因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费及与其他有关运输费用,包括运费、汽油费、过路费、路停费、通行费等,在核算时必须取得相应的发票作为附件,可统一填制付款凭证或直接以发票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并加盖“现金付讫”“银行付讫”专用章。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范文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范文期间费用管理制度范一、总则为规范企业各项费用的使用和支出,提高费用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费用支出,制定本制度。
二、费用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费用使用应符合实际需求,合理合法,且能够提高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
2. 省钱原则: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成本低、效率高的方案和方法。
3. 统一性原则:费用管理应当遵循统一制度,统一规定费用使用标准,避免各部门自行决策,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
4. 公开性原则:企业的费用支出情况应对内外部公开透明,用科学的数据和报表进行监督和考核。
5. 审批制度原则:费用的决策和支出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审批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权责和资质。
三、费用管理的内容1. 费用使用审核和预算管理1.1 费用使用审核费用使用审核是指对申请使用的费用进行审核,确保费用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合规性。
费用使用审核的要求:- 申请者应书面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注明费用种类、金额、使用事由和时间等信息。
- 费用使用申请应明确申请人的责任范围和权力,申请人需对费用的正当性和合规性承担责任。
费用使用审核的程序:- 提交申请:申请人向相关部门提交费用使用申请。
- 审核审核:相关部门对费用使用申请进行初审,审查费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 责任人审批:相关部门经过初审后,将费用使用申请提交责任人进行审批。
- 批准和执行:责任人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费用使用申请,并通知相关部门执行。
1.2 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是指对企业各项费用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费用在可控范围内使用。
费用预算管理的要求:- 按照企业的经营计划和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费用预算。
- 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业务发展和投资回报等因素。
费用预算管理的程序:- 负责部门提供预算初稿:各负责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和情况,提供费用预算的初步数据。
- 综合汇总审核:财务部对各部门提供的预算数据进行综合汇总和审核,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关于规范费用预提的通知20091218

8、财产保险费:按合同、协议规定预提
9、资产租赁费:按合同、协议的规定预提
10、能源消耗:使用装备动力部能源的,按装备动力部发布的消耗数据预提;使用外部单位能源的,按实际消耗预提;
11、信保费:按出运金额×保费率预提
12、软件使用费:按合同、协议规定预提
五、各子公司根据本通知要求自行完善数据传递流程,确保数据的及时完整准确。
六、本通知自2010年01月01日起正式执行。
经营管理部
2009年12月18日
批准:叶洪林主管:税建会签:胡嘉审核:杨春燕拟制:饶家军
经营管理部专用通知单
编号:2009—JGB—118号
发送
股份、集团及下属各子公司(含模拟独立核算单位)【以下均简称子公司】
报送
公司领导
关于规范费用预提的通知
为统一管理口径与财务口径费用预提标准,提高财务报表及管理报表的信息质量,更为有效的支持经营决策,要求各子公司按以下要求对期间费用分月预提入账。
一、费用预提基本原则:
3、各子公司应将纳入预提范围的费用同时报经管部、财务部备案,且费用预提标准一经确定,在一个年度内不得随意改变;未备案的费用,子公司不得预提。请各子公司在2009年12月25日前将费用预提范围、费用预提标准同时报经管部、财务部备案。
4、年度终了,各子公司应将已经发生但尚未报账的费用金额与预提费用余额进行比较,评估费用预提的合理性。若有确凿证据表明预提费用严重低估或高估的,各子公司应提出申请,经财务部及经管部评审认可后,各子公司可对预提费用余额进行调整。
活期类存款利息收入:∑每日资金余额*活期存款利率/360
长短期借款(包括可转债、贸易融资)利息支出:借款金额*借款利率/360*借款天数;
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

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一、引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需要各种费用的支出,包括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
有效管理这些费用,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效益,还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更好的运营管理。
因此,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费用管理制度,以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二、费用管理的重要性1. 费用管理对公司的影响费用管理是公司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费用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同时,费用管理还可以规范公司员工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滥用。
2. 费用管理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费用管理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即费用支出应该符合公司的经营需要,并能够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2) 规范性原则:费用管理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即费用支出应当符合公司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3) 经济性原则:费用管理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费用支出应当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1. 费用管理的范围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成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会议费用等。
2. 费用管理的程序(1) 费用申请:员工需要提交费用申请,说明费用的用途、金额和支出计划等信息。
(2) 费用核准:费用申请需要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核准,核准后方可进行支出。
(3) 费用报销:员工需要按照公司规定的报销流程和要求提交费用报销申请,包括费用明细、相关凭证和报销说明。
(4) 费用审核:公司财务部门需要对费用报销进行审核,保证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5) 费用支付:经过审核后,公司财务部门会将费用支付给员工或第三方,支付需要符合公司的支付流程和规定。
3. 费用管理的控制(1) 费用预算:公司需要根据经营情况设定费用预算,预算将成为费用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2) 费用限额:公司可以对各项费用设定限额,员工需要在限额内合理支出。
(3) 费用监管:公司需要建立监管机制,对费用支出进行监控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

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制度一、前言公司的期间费用管理制度是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管理公司日常办公开支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费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公司费用支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推动公司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的期间费用,制定本制度。
二、费用管理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公司的费用支出应符合公司的经营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费用的有效利用。
2.统一性原则:公司的费用管理应当统一规范,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财务规定执行。
3.节约原则:对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应当采取节约措施,确保费用的最大化利用。
4.透明性原则:费用支出应当公开透明,管理过程应当规范化和透明化,确保费用管理的合法合规。
5.责任原则: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费用支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定期对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费用管理的有效性。
三、费用管理的分类公司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办公开支、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设备费等。
具体费用的分类如下:1.办公开支:包括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办公用房租金等费用。
2.差旅费:包括出差期间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通讯费用等。
3.业务招待费:包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商务活动中的招待费用。
4.办公设备费:包括办公室设备的采购费用、维修费用等。
以上费用应当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四、费用管理的流程公司的费用管理流程应当包括费用预算、费用审批、费用报销和费用核算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费用预算:公司应当根据各部门的经营需求和发展规划,制定费用预算,确定各项费用的预算金额和使用标准。
2.费用审批:各部门在开展费用支出前,应当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和预算标准,向公司财务部门提交费用申请,并经过审批,确保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3.费用报销:员工在完成费用支出后,应当及时向公司财务部门提交费用报销单,报销相关费用,并提供相应的票据和凭证。
4.费用核算:公司财务部门应当对费用报销单进行核算和审核,确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进行费用的核算和结算。
费用核算细则

费用核算细则1.制定目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司的费用核算,规范费用账务处理。
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新发地及所属各分子公司费用核算。
本细则适用费用为公司期间费用公司期间费用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费用基本类别及核算方法3.1管理费用核算公司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
除销售费用和直接计入项目的费用外,一律在本科目核算。
分为人工成本、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社会保险、工会经费、教育经费、折旧、物业费、培训费、抵押登记费、审计评估费、会议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考察费、保险费、咨询费、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其他等二级科目,按部门进行辅助核算。
3.1.1工资费用核算各公司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支出,以工资表为原始凭证并设部门辅助核算。
借:管理费用—工资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其他应付款—员工保险—养老/医疗保险等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3.1.2通讯费核算公司管理部门支付的固定电话费、移动电话费、上网费用以及器材费,设部门辅助核算。
以费用报销单、电信业发票为原始凭证,账务处理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通讯费-固定电话等贷:现金、银行存款等3.1.3交通费核算因拥有车船等交通工具而承担的保险费、车船使用费以及因此而发生的燃油费、维修费、过桥过路等费用,设部门辅助核算。
以费用报销单、发票、派车单为原始凭证,账务处理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交通费-燃油费等贷:银行存款、现金等各部门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出租车费用也纳入交通费用核算。
3.1.4差旅费核算员工因工作需要出差在外发生的费用,分为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明细科目并设部门辅助核算。
以差旅费报销单、出差申请、发票为原始凭证,借:管理费用-差旅费-交通费等贷:现金、银行存款等出差期间发生的招待费用不得计入差旅费用,应纳入招待费用进行核算。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

期间费用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期间费用项目,确定考核范围,加强管理和控制,降低费用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2. 定义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和财务费用。
2.1 管理费用核算公司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2.1.1 工资:管理部门人员基本工资、年功工资、岗位津贴、职务津贴、轮班津贴、年终奖、效益奖、技术创新奖、管理创新奖、专项奖及工资性质的补贴等项目。
2.1.2 提取的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 14 % 计提 2.1.3 差旅费:因公出差而发生的车船交通费、住宿费和伙食补助费。
2.1.4 办公费:办公所发生的纸、笔、墨、针、订书机、报刊杂志、复印、账簿、报表、邮寄和委托传真费。
2.1.5 通讯费:电话、手机、传真、上网费及信息费。
2.1.6 低值易耗品:使用年限二年以下或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不能列入固定资产的各种管理用品用具。
2.1.7 小车费:小车修理、油耗、年检、过桥过路、养路、保险费、补助等,不含司机差旅费。
2.1.8 招待费:为招待而发生的费用。
2.1.9 修理费:办公建筑、场所、场地、用品用具和电器的改装、维修、维护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1.10 水电费:管理部门用水、用电发生的费用。
2.1.11 职工教育费:为提高员工素质进行培训而发生的费用。
2.1.12 行政事业费:排污、监测、人防、流动人口、垃圾拖运、人员暂住、卫生防疫、执照年检、税务年检等费用。
2.1.13 税金: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及印花税。
2.1.14 检验费:为检验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化玻、仪器、药品、试剂费、计量费、送检费及检验设备的维修费。
2.1.15 中介费:支付给中介机构的咨询费、诉讼费、律师费、评审费、审计、鉴定费用。
2.1.16 研发费:新产品研发、试验、检测、咨询费、鉴定费、研究费、技术开发费等。
2.1.17 董事会费: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和差旅费。
2.1.18 劳动保护费:工作服、鞋、帽、手套、专用眼镜等防护用品。
FG401期间费用核算规定

一、管理费用核算:1、人工成本:1.1为贯彻集团员工工薪不公开的规定,人员工资、福利、保险、奖金为人工成本类费用,人工成本类费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的编表造册,明细表财务部不审核,审计或税务检查需明细表时,由人力资源部高经直接提供。
1.2财务部负责纳税的员工,应工作需要可以知道工资明细,但必须保守机密,发现违规作辞退处罚。
1.3福利费1.3.1福利费应按各公司实发工资的14%提取,“应付福利费”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为福利费的结余。
1.3.2福利费用于支付员工的医药卫生费用,困难补助和其它福利性的开支。
1.3.3福利费不允许用提取现金的方式发放。
2、租住成本:2.1租住成本是指2.1.1公司因租用或自用办公场地、设置招待所所产生的租金支出、物业管理费支出、装修维护支出、水电费支出等;2.1.2属集团外地招聘调动至异地的员工住集团宿舍而发生的租金支出、装修维护支出、物业管理费支出(规定水电费支出由个人自付)。
2.2公司开发的房产,在未售出前发生的物业管理费支出、装修维护支出、水电费支出应入「销售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列支。
3、交通通讯成本:3.1差旅费:3.1.1只允许公务出差旅费报销,出差标准见作业指导书“出差管理规范”。
3.1.2探亲差旅费除集团外调员工外不允许报销。
3.2市内交通费:3.2.1员工因公务出外办事的交通工具应为中巴、大巴或地铁等普通交通工具,原则上乘搭出租车费用不能报账,但因事情急或目的地普通工具不能到达,经授权人批准可以乘搭出租车。
3.2.2员工上下班交通费不能报账。
3.2.3实行车辆改革后,享受车贴的员工按车改方案执行。
享有车贴的员工不允许再报销市内交通费。
4、邮电通讯费:4.1公务电话在电话局通过银行托收支付后,财务部要求在三天内取回托收单并交由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审核费用使用的合理性,财务部经理确认是否在计划指标内开支,发现超出由财务部提出报警。
4.2私人电话不允许入公司账,由个人支付或在发工资时代扣,因财务部审核责任引起的“私费公报”,查出处予财务部经理、当事人的罚款处理。
期间费用核算与管理制度范文

期间费用核算与管理制度范文期间费用核算与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为规范和加强企业期间费用核算与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单位。
三、术语定义1. 期间费用:指企业在一定市场环境下,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不以货币支付的非售货、售服务方式对外提供的一切费用。
2. 费用核算:指对企业期间费用进行分类、计量、核算的过程。
3. 费用分配:指根据费用发生地、责任部门、责任人等进行费用分摊的过程。
四、期间费用核算的基本原则1. 资费一致性原则:期间费用应按照一致的计量和核算方法进行,确保数据准确可比。
2. 费用实质性原则:期间费用应以实质为依据进行核算,忽略名义上的变动和风险。
3. 费用按期确认原则:期间费用应按照费用发生的实际日期进行确认。
4. 费用按权责发生原则:期间费用应按权责发生的原则进行分配。
五、费用分类与代码1. 期间费用应根据业务性质、费用性质等进行分类,并赋予相应的费用代码。
2. 费用分类应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科目体系相对应。
3. 费用代码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六、费用核算程序1. 费用发生凭证的录入:费用发生凭证由费用发生地部门填写,并按照企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
2. 费用核算的提取:企业应设立费用核算系统,将费用发生凭证的数据提取到核算系统中。
3. 费用核算的处理:费用核算系统根据费用发生凭证的科目分类,进行费用的汇总、核算。
4. 费用核算的汇总:费用核算系统应能够对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费用进行汇总。
5. 费用核算的报表生成:费用核算系统应能够生成各类费用的报表,供管理人员参考。
七、费用分配与核算1. 费用分配的依据:费用分配应根据费用发生地、责任部门、责任人等进行。
2. 费用分配的比例:费用分配的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确保公平合理。
3. 费用分配的方式:费用分配可以采用手工分配和系统自动分配等方式进行。
八、费用管理制度1. 费用审查制度:企业应设立费用审查制度,对费用发生凭证进行审查,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间费用核算规范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整个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但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类。
销售费用
一、核算内容
企业在销售产品、材料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内容包括:宣传、广告费,展览费,标书费,中标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产品维修费,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中介服务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职工薪酬(含员工工资、福利费、教育培训费、工会经费以及应由用工单位承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邮政快递费,设备、房屋折旧费,机物料消耗,车辆使用费,日常修理费等;
二、明细科目/维度设置
销售费用项目下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维度:员工工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培训费、工会经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邮政快递费、机物料消耗、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办事处费用、中介服务费、会务费、租赁费、宣传广告费、展览费、标书费、中标费、保险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安装调试费、售后维修维护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等;
三、关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各月末应对发生的为销售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应进行
计提使用,会计分录如下:
DR:销售费用--员工工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培训费等
CR:应付职工薪酬--应发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维度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生育)
--住房公积金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
2、产品质量保证指企业对已售出商品或已提供劳务的质量提供的保证,对客户承诺如果发生质量问题,企业将无偿提供修理服务而发生的费用;产品质量保证属于或有事项,企业应在期末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金额应按可能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的数额和发生的概率计算确定,会计分录如下:DR:销售费用-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CR:预计负债
3、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其他经营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DR:销售费用—xx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CR: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
管理费用
一、核算内容
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内容包括:企业筹建期发生的费用,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福利费、教育培训费、工会经费以及应由用工单位承担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业务招待费,设备及房屋折旧,修理费,印刷费,物料消耗,办公用品费,车辆使用费,水电汽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聘请的中介费,咨询顾问费,诉讼费,研发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保险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二、明细科目/维度设置
管理费用项目下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维度:员工工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培训费、工会经费、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邮政快递费、开办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折旧费、中介服务费、咨询顾问费、诉讼费、研发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
源补偿费、保险费、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费/会费、财产保险费等;
三、关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各月末应对管理机构的职工薪酬进行计提使用,会计分录如下:
DR:管理费用--员工工资、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福利费、培训费等
CR:应付职工薪酬--应发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维度包括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生育)
--住房公积金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
2、研发费用的结转,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在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中归集;月末,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科目;对于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科目;
DR: 管理费用-研发支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CR: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3、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其他管理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DR:管理费用—xx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CR: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等
财务费用
一、核算内容
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应付票据/债券利息支出、票据贴现费用、汇兑损益、发生的/收到的现金折扣、融资租赁费用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工本
费等;
二、明细科目/维度设置
财务费用项目下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维度: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票据利息、票据贴息、现金折扣、融资租赁费、手续费、工本费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将相关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
三、关键业务的账务处理
1、对于按季支付或是在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借款/债券利息,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借款协议确定的借款/债券利率或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借款利息,会计分录如下:
DR: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在建工程等
CR:应付利息—xx/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2、融资租赁业务中,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DR:财务费用--融资租赁费、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等
CR:未确认融资费用
3、企业在日常筹资业务中实际支付利息、手续费等时,会计分录如下:
DR: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手续费等
应付利息—xx/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CR:银行存款—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