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考试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
o o o o oooooooooo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oooooooo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1.1丝绸之路1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B、汉和帝C汉武帝D李希霍芬2“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B、军事作用C外交作用3D文化交流作用3“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 号岂A、瓷器B、茶叶C香料D丝绸4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
对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对1.2东西方文化传播1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 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B、天水麦积山石窟C洛阳龙门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
AA、对B、错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
AA、对B、错4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一—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
错5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错2.1文化符号1从下面哪些符号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文化背景? CDE A、头发颜色B、眼睛颜色C语言D饮食E、宗教信仰下面哪些选项为中国符号?BDEA、佛教B、大熊猫C圣诞节D京剧E、长城3下面哪些选项为西方的文化符号?CDEA、茶B、风水D鸡尾酒E、快餐4豫剧是中国的国粹。
2019年度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规范标准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2019尔雅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 ,或者逐渐递减, 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大体上看 ,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南开19秋学期《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
19秋学期《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提出来的。
A. 黑格尔B. 康德C. 贝克莱D. 维特根斯坦?正确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A. 铜器B. 钟鼎C. 甲骨文D. 篆书?正确答案:D3. 语言不同,所导致的中西文化也各具特点,其中中国文化为(),西方文化为()A. 陆地四合院文化言语中心主义文化B. 言语中心主义文化陆地四合院文化C. 言语中心主义文化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D. 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言语中心主义文化?正确答案:A4. 谁属于社会达尔文主义:A. 达尔文B. 严复C. 赫胥黎D. 斯宾塞?正确答案:D5. 下列哪一项不是辜正坤提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A. 互根B. 互补C. 互帮D. 互抗?正确答案:C6. 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A. 农耕文化B. 工业文化C. 商业文化D. 产业文化?正确答案:A7. 五四时期,不主张废除汉字的是:A. 胡适B. 章太炎C. 钱玄同D. 谭嗣同?正确答案:B8. 语义的特定作用指的是:A. 指向性B. 单一性C. 随意性D. 暗示性?正确答案:D9. 属于西方哲学观点的为:A. 天人合一B. 心物一体C. 阴阳互根D. 宾主分明?正确答案:D10. ()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the world of being,一个是the world of becoming。
A. 柏拉图B. 黑格尔C. 尼采D. 康德?正确答案:A11. 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效应与艺术上的哪种效应殊途同归:A. 审美递减B. 审美递增C. 艺术侵权D. 艺术欣赏?正确答案:A12. 地理环境因素中和人类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三大因素不包括:A. 地形B. 位置C. 资源D. 气候?正确答案:B13. 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A. 民族B. 地域C. 气候D. 资源?正确答案:B14. 下列关于西方文明说法错误的是:A. 阔叶林文化B. 商业文化C. 征服自然D. 海上贸易?正确答案:A15. 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都要从研究什么入手:A. 民族精神B. 文化名人C. 语言文字D. 民族建筑?正确答案:C16. 西方诗歌频频换韵的原因,是西方语言本身提供的同韵词:A. 较多B. 有限C. 多样D. 随意?正确答案:B17. 《广韵》中“冬,都宗切”用是()注音方式。
2019年《中西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
2019年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1.1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 75.0分1【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C得分: 0.0分正确答案: B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1.2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1.3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 25.0分3【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丝绸之路1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B、汉和帝C、汉武帝D、李希霍芬2“丝绸之路” 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A、贸易作用B、军事作用C、外交作用3D、文化交流作用3“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B、茶叶C、香料D、丝绸4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
对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对东西方文化传播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 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B、天水麦积山石窟C、洛阳龙门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 X 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
AA、对B、错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
AA、对B、错4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
错5公元 3 到 13 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 14 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错文化符号1CDE 从下面哪些符号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文化背景A、头发颜色B、眼睛颜色C、语言D、饮食E、宗教信仰2下面哪些选项为中国符号 BDEA、佛教B、大熊猫C、圣诞节D、京剧E、长城3下面哪些选项为西方的文化符号 CDEA、茶B、风水C、牛仔D、鸡尾酒E、快餐4豫剧是中国的国粹。
错5自由女神雕塑是美国人为纪念美国独立 100 周年而创作出来的著名雕像,成为美国的象征。
尔雅通识中西方文化比较课后练习答案(手打)
尔雅通识中西⽅⽂化⽐较课后练习答案(⼿打)⼈类⽂化演进九⼤律(三)作业⼀.单选题1、从⽂学和审美的⾓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度。
A .格律诗B.⽩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2.长期以来,⼈们对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C)影响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的喜好3、在(D)时期,国⼈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开放时期C.新⽣活运动时期D ⽂⾰时期4. 村⼭节和浅降的《东西⽅⽂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明的周期是(C)年⼀转折。
A.300 B.600C.800D.12005.易经运⽤的数与(C)的结合。
A.⽓B.道C.象D规6、关于⼈对事物⾃破需,说法错误的是(C)。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中动B.很多⼈容易先产⽣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的好恶是⽆法被⾃⾝控制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的⾃主选择7.<<周易.序卦>>中⾃然界的始基不包括(D)A.天地B.阴阳C.男⼥D.⽇⽉8、辜正坤⽼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A)A.⼤众B.精英C.个⼈D.特定⼈群9、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D)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集体乃⾄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改变的C.⼈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改变⼆.判徒题1.审美活动中既存在效⽤递减律,也存在递增规律。
()是v否2.任何⽂化都有正⾯和负⾯的内容,⼈门可以全盘接受⼀种负⾯较少的外来⽂化来提⾼⾃⾝的审美⽔平():是否v3、从⼤体上看,中国⽂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化的衰落。
()是v否4.审美递增递减规律指的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不同的趋向()是否v5、⽂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创作的独特性·()是否v中西地理与⽂化关系⽐较(九)作业⼀.单选题1中国解决⼈与⼈之间的问题会采⽤(C)的形式。
南开大学19秋学期《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3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Willian Jones 认为同源的语言不包括:
A.罗马文
B.梵语
C.拉丁文
D.希腊文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2.属于中国思维模式的为:
A.由宏观到微观
B.由个别到整体
C.分析型
D.二元对立型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3.中国的民主政治是:
A.没钱人操纵的
B.有钱人操纵的
C.小帮派政治
D.大帮派政治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4.中原文化: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礼治为辅
D.法治为主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B
5.乾嘉学派:
A.提倡无征不信
B.学风华丽
C.反对汉代经学
D.倡导今文经学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6.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已排序)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 B、600.0 C、800.0 D、1200.0 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2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3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4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5以下四个方面中,除()以外,都具有阴阳对称美。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6《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7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的态度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8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年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9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0辜正坤老师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大量的奴隶的原因是受到()思想的影响。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1关于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2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A13中文的语音特点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4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C15关于康德的纯粹理性,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D16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来源是()之中。
(1.0分)1.0?分A、B、C、D、我的答案:B17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2019年《中西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
2019年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分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C得分:分正确答案: B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分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分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分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分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B、象C、规D、气我的答案:B得分:分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分3【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分4【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1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0.5分)0.0分•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我的答案:C2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
(0.5分)0.5分•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B3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0.5分)0.5分•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我的答案:C4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0.5分)0.5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我的答案:A5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0.5分)0.5分•A、哲理性•B、清晰美•C、定义性•D、综合性我的答案:D6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
(0.5分)0.5分•A、音响形象•B、对应•C、概念•D、符合我的答案:C7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0.5分)0.5分•A、翻译的误区•B、文化的差异•C、体质的差异•D、环境的影响我的答案:A8中国近一千三百年来主要的社会形式是()。
(0.5分)0.5分•A、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B、家天下谱系官僚社会•C、官僚阶级氏族统治社会•D、家族主义民主共和社会我的答案:A9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0.5分)0.5分•A、暴力制约机制•B、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我的答案:C10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0.5分)0.5分•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我的答案:D11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不包括()。
(0.5分)0.5分•A、语音•B、语调•C、语法•D、语意我的答案:B12民主社会鼓励社会成员由()。
(0.5分)0.5分•A、损人利己的心态转换为克己利人的心态•B、自我中心的心态转换为天下为公的心态•C、克己利人的心态转换为损人利己的心态•D、天下为公的心态转换为自我中心的心态我的答案:C13日本文字的特殊之处在于()。
(0.5分)0.5分•A、既非象形文字又非符号文字•B、象形文字转化为符号文字•C、符号文字转化为象形文字•D、符号化文字和象形文字并行我的答案:A14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产生最好的统治者是因为中国社会的()。
(0.5分)0.5分•A、官本位思想的极端发展•B、科举制度的合理运用•C、大家族社会结构的影响•D、集权制度发展完善我的答案:C15西方人研究哲学的三大课题不包括()。
(0.5分)0.5分•A、认识论问题•B、方法论问题•C、形而上学问题•D、伦理学问题我的答案:B16相较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更强调()的研究。
(0.5分)0.5分•A、客观世界•B、人生哲学•C、主观能动性•D、天人合一我的答案:A17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0.5分)0.5分•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我的答案:C18关于尼采的民主思想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大众统治是讲文化降低到大众水准的一种精神堕落形式•B、民主将一般群众抬升到杰出人物的水平•C、多数人永远是对的•D、民主是社会的进步我的答案:A19William Jones在1786年提出()是同源的。
(0.5分)0.5分•A、日耳曼语、拉丁语、希腊语•B、梵语、拉丁语、日耳曼语•C、梵语、希腊语、日耳曼语•D、梵语、拉丁语、希腊语我的答案:D20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0.5分)0.0分•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我的答案:C21一般来说,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哲学看法的异同,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二者都首先强调人对外部世界的反思•B、二者都首先强调对人与世界的交流•C、西方首先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其次才是对人生的看法•D、中国首相强调对人生的看法,其次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影响我的答案:C22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是因为有了()。
(0.5分)0.5分•A、伦理•B、智慧•C、力量•D、合作我的答案:A23西方文字意义上的“文明”主要强调的是()。
(0.5分)0.5分•A、道德成就•B、物质成就•C、思想成就•D、技术成就我的答案:D24西方人小时候不适宜采用死记硬背方法的原因在于()。
(0.5分)0.5分•A、经典内容篇幅短,语言拗口难以记忆•B、民族文化不同,不提倡类似方法•C、文章篇幅长,语法复杂•D、缺少适于背诵的经典内容我的答案:C25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的控制。
(0.5分)0.5分•A、语言文字结构•B、文化结构•C、文学传统•D、习俗传统我的答案:A26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
(0.5分)0.5分•A、色、受、想、行、智•B、色、受、智、行、识•C、色、受、想、行、识•D、色、智、想、行、识我的答案:C27关于智性科学,说法错误的是()。
(0.5分)0.0分•A、它是比量性的科学•B、它是数理性的科学•C、它是工具性的科学•D、它是经验性的科学我的答案:A28清朝八旗子弟要参与科举考试时,()。
(0.5分)0.5分•A、可以优先录用•B、可以直接录用•C、没有参加资格•D、与他人权力相同我的答案:C29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
(0.5分)0.5分•A、郝尔德•B、鲁迅•C、钱玄同•D、德里达我的答案:D30关于中国人的哲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0.5分)0.5分•A、特别强调德行•B、追求长生不老•C、有追求但是没有实际的行动•D、儒家是追求德行的代表我的答案:C31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0.5分)0.5分•A、理性主义•B、唯物思想•C、专制心态•D、共和意识我的答案:C32彭加勒认为基本原理来自()。
(0.5分)0.5分•A、先验•B、经验•C、社会约定•D、实际实践我的答案:C33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
(0.5分)0.5分•A、社会的反应•B、流行的理论•C、自己的身体•D、外部的环境我的答案:C34《尚书·禹贡》认为,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是()。
(0.5分)0.5分•A、陕西甘肃一带•B、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C、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D、湖北湖南大部我的答案:A35关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但是可以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B、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但是无法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C、人天生不能创新句子,也不能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D、人天生能够不断创新句子,也能够判断句子是否合乎语法我的答案:D36关于中国家族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家族主义反对帮派•B、家族主义提倡限制王权•C、家族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遏制家长制的产生•D、家族主义容易产生党派我的答案:A37如果一个汉字没有声母,在反切中声母用()代替。
(0.5分)0.5分•A、无•B、课•C、乌•D、略我的答案:C38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0.5分)0.5分•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我的答案:A39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
(0.5分)0.5分•A、逻辑型•B、抽象型•C、理智型•D、理论型我的答案:D40中国汉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0.5分)0.5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C41不争、节欲、处柔、知足常乐是()的观点。
(0.5分)0.5分•A、庄子•B、孔子•C、墨子•D、老子我的答案:D42中国的思维形式映射到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是()思想。
(0.5分)0.5分•A、仁义•B、礼法•C、和谐•D、中庸我的答案:D43中国古代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0.5分)0.5分•A、逻辑分析•B、亲身体验•C、科学实验•D、理论推演我的答案:B44柏拉图认为,做最高统治者的人应该是()。
(0.5分)0.5分•A、教育家•B、政治家•C、哲学家•D、艺术家我的答案:C45西方文化中倾向将象形文字符号化是因为符号化后()。
(0.5分)0.5分•A、视觉上更为美观•B、交流上便于沟通•C、政治上统治需要•D、书写上节约时间我的答案:D46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0.5分)0.5分•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我的答案:C47《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0.5分)0.5分•A、足数则生•B、增数则长•C、减数则衰•D、极数则亡我的答案:D48()主要强调某些汉字如果发音很相似,那么他们的含义也很相似。
(0.5分)0.0分•A、音韵学•B、音切学•C、音转学•D、音义学我的答案:D49根据辜正坤教授的考证,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商朝属于()。
(0.5分)0.5分•A、原始社会•B、氏族社会•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我的答案:D50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0.5分)0.5分•A、互根律•B、互抗律•C、互助律•D、互证律我的答案:C51西方印欧语系的特点决定了西方的文学更倾向于()的风格。
(0.5分)0.5分•A、叙事性•B、议论性•C、华丽性•D、平实性我的答案:A52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中国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B、西方人以语言来规范文字•C、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凝聚•D、以语言来规范文字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扩张我的答案:B53中医中所说的经络,其实就是()。
(0.5分)0.5分•A、血液的循环•B、肌肉的结构•C、精神的传导•D、气血的通道我的答案:D54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
(0.5分)0.5分•A、思维•B、原型•C、理论•D、精神我的答案:B55关于语言学转向,说法正确的是()。
(0.5分)0.5分•A、语言学转向是指语言学影响到了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B、语言学转向开始于19世纪初期•C、语言学转向主要指其自身发展方向的改变•D、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主要受到中国汉字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的影响我的答案:A56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第二原则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