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版,前七章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调制是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解调是从高频信号中提取出低频信号。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调制可以分为调幅、调频、调相三种方式。
调制的分类
调制解调技术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调制解调的应用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调制解调功能的设备,其原理和实现方式有多种。
调制解调器的原理与实现
03
06
通信电子线路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5G技术应用
5G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为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5G通信技术
5G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能够满足未来各种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5G技术挑战
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站建设成本高、网络安全问题等,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
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
总结词:电阻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限制电流和调节电压。
总结词:电容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存储电荷和过滤噪声。
总结词:电感器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存储磁场能量和过滤噪声。
总结词:二极管是通信电子线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之一,用于整流和开关。
通信电子线路课件
目 录
通信电子线路概述通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通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通信电子线路电路分析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与实践通信电子线路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通信电子线路概述
包括电话通信、数据传输等,利用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传输信号。
有线通信
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广播等领域。
02
通信电子线路基础知识
信号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等。
G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CH
G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CH第一章:通信电子线路概述1.1 通信电子线路的定义与分类1.2 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1.3 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4 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2.1 电阻元件2.2 电容元件2.3 电感元件2.4 半导体器件2.5 集成电路第三章:信号传输与衰减3.1 信号传输的原理3.2 信号衰减的计算3.3 信号放大与衰减的解决方法3.4 信号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第四章:信号调制与解调4.1 调制的作用与分类4.2 调制方法简介4.3 解调的原理与方法4.4 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信号滤波与噪声抑制5.1 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5.2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5.3 噪声的来源与影响5.4 噪声抑制的方法与应用第六章:通信电子线路的频率合成与分配6.1 频率合成器的作用与原理6.2 频率分配的方法与技术6.3 锁相环路的原理与应用6.4 频率合成与分配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第七章:通信电子线路的放大与反馈7.1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7.2 放大器的指标与设计7.3 反馈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应用7.4 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第八章:通信电子线路的振荡与稳频8.1 振荡器的作用与原理8.2 振荡器的类型与特性8.3 稳频技术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8.4 振荡与稳频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要性第九章:通信电子线路的串扰与隔离9.1 串扰的产生与分类9.2 串扰的影响及其计算9.3 隔离技术及其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应用9.4 串扰与隔离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第十章:通信电子线路的测试与维护10.1 通信电子线路的测试方法与设备10.2 通信电子线路的维护与管理10.3 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10.4 通信电子线路的可靠性分析与提高第十一章:数字通信电子线路11.1 数字通信基本概念11.2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11.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11.4 数字通信电子线路的实例分析第十二章:无线通信电子线路12.1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12.2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12.3 射频放大器与混频器12.4 无线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实例第十三章:光纤通信电子线路13.1 光纤通信概述13.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3.3 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13.4 光纤通信电子线路的实例分析第十四章:通信电子线路的可靠性设计14.1 可靠性基本概念14.2 通信电子线路的可靠性指标14.3 提高通信电子线路可靠性的方法14.4 通信电子线路的故障预测与维修第十五章:现代通信电子线路发展趋势15.1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5.2 通信电子线路的数字化与集成化15.3 通信电子线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15.4 未来通信电子线路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通信电子线路概述重点:理解通信电子线路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名称):通信电子线路/Communication Circuit课程代码:3010210430学分/总学时:3.0+1.0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开课单位:物理和电子信息学院面向专业(公共选修课为开课教师):电子、通信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相近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基本作用和任务是:通过分析通信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功能部件及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介绍模拟信号处理系统中电子电路的线性和非线性使用的原理和技术,使学生熟悉基本的通信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通信系统中各种功能单元电路的各种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技术,建立起通信和信号处理理论的工程实现的基本框架,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在大学本科阶段,该课程起着联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概念,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和使用知识方面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电子器件非线性使用的特点和基本理论,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及适用条件。
2.掌握通信系统中各主要功能单元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实现模型。
对于实现信号放大、选频滤波、功率放大、正弦信号发生、调制和解调、锁相和频率合成等功能的电路技术和性能指标有较清晰的概念。
熟悉各种功能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结论。
了解各功能电路连接时阻抗和信号电平的匹配要求。
3.熟悉通信系统中常用集成电路的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对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单元电路进行原理分析。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功能、作用和主要性能指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器件来实现所需的电路。
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指标测量,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高等数学、电路、信号和系统、模拟电子技术三、学时分配学时章节理论实验合计1、绪论 2 2课外(元器件的高频等效模型) 2 22、小信号调谐放大器12 3 153、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8 3 114、正弦波振荡器7 3 105、振幅调制和解调11 3 146、角度调制和解调9 3 127、变频器3*** 3综合实验 3 3总计54 18 72 ***说明:第7章的3学时为机动学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定。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版,前七章
第一章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应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收信装置五部分。
无线电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绕射(地波)传播,折射和反射(天波)传播以及散射传播,直线传播等,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性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绕射:频率越高,损耗越严重,传播的距离越短,因此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不宜采用绕射方式传播,通常只有中长波范围的信号才采用绕射方式传播。
电离层能反射电波,也能吸收电波,但对频率较高的电波吸收的很少,短波,无线电波是利用电离层反射的最佳波段。
只有当天线的尺寸大到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天线才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把低频的调制信号调制到较高的载频上的原因之一。
调制使幅度变化的称调幅,是频率变化的称调频,使相位变化的称调相。
解调就是在接收信号的一方,从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把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调幅波的解调称检波,调频波的解调叫鉴频。
第二章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一种最常见的选频放大器,即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
它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
所谓调谐,主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
调谐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
因此,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还有选频作用。
其选频性能通常用通频带和选择性两个指标衡量。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指标要求是:有足够的增益,满足通频带和选择性要求,工作稳定等。
并联谐振回路001L C L L CCCω===ω ( L C称为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并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是由回路谐振电阻与特性阻抗的比值定义的,即00000R R Q R CLL C===ωω回路的R 越大,Q 值越大,阻抗特性曲线越尖锐;反之,R 越小,Q 值越小,阻抗特性曲线越平坦。
在谐振点ω=ω处,电压幅值最大,当ω<ω时,回路呈现感性,电压超前电流一个相角,电压幅值减小。
当0ω>ω时,回路呈现容性,电压滞后电流一个相角,电压幅值也减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大纲56学时 3.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通信电子电路》是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频电路及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二、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一)掌握以下定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概念、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调制的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串联谐振、并联谐振、接入系数、频率特性、通频带、选择性、品质因数、松耦合双调谐、参差调谐、Y参数、截止频率、特征频率、谐振放大倍数、自给偏压、过压状态、欠压状态、临界状态、阻抗匹配、输出功率和效率、正弦波振荡器、压电效应、晶体振荡、调幅、检波、抑制载波调幅、同步检波、调频、鉴频、限幅、频谱图、变容二极管、电抗管、变频、混频电路、变频干扰、锁相环构成、锁相、捕获、锁定、跟踪。
(二)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折线近似分析法;幂级数分析法;处理实际问题时所用的估算法;(三)掌握调制的通信系统以及系统中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部分(实验为独立设课,详见“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1. 绪论通信系统的概念;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调制的通信系统;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本课程的要求。
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串并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特性;谐振电路的选频作用;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对谐振电路的影响;谐振电路的接入方式;高频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用途及特点;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级联;多级单调谐放大器;参差调谐放大器(介绍两、三参差调谐放大器);松耦合双调谐放大器;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晶体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晶体管Y 参数等效电路;高频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集中选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PPT学习教案
高频部分有:
主振级——由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频率稳定度高的载波 ;
缓冲级——实质上是一种吸收功率小,工作稳定的放大 级,其作用是减弱后级对主振级的影响;
倍频器——将载波频率提高到需要的频率值;
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以提高输出功率;
调制器——其功能是使高频载波信号幅度按低频信号大 小
第49页/共49页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
会计学
1
课程要求:
1. 建立(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
(组成,波形及频谱特征)
2. 认识基本无线通信系统(高频 部分)的各单元电路:
评价电路的性能指标 电路的基本形式 设计基本电路
第2页/共49页
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 系
先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 信号与线性系统
电路(是基础)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主要内容有:谐振
回路、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 倍频器、正弦波振荡器、变频器、振幅调制及检 波电路、角度调制及解调电路等。着重讨论发送 设备和接收设备各单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以及 构成发送、接收设备的各种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典型电路和分析方法。
第45页/共49页
振荡器
送
源
设
备
电信号
接
收信装置
收
设 备
信
噪声
道
源
第13页/共49页
信息源:
是指要传送的原始信息,如文字、数据、语音 、
音乐、图像等。 噪声源:
是指信道中的噪声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
其
它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示。(突发性噪声
和 随机噪声)
第14页/共49页
对于非电量信号:
经输入变送器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被传输的是声音
通信线路设计培训教材
传输线路工程设计技术培训教材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传输线路专业委员会二OO三年十二月传输线路工程设计技术培训教材批准:戴源审定:陈亚萍主编:张学庆编写:冒兵郑震俞继卫杨红伟封双容王胜谢海明ﻬ第一章通信线路设计工作的要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通信线路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设计程序划分及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通信线路工程的分类及其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通信线路基础知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介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的介绍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通信线路工程的勘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查勘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测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各阶段查勘要求”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长途光缆线路的设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缆路由的选择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局站的设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敷设方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光缆(纤)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本地网光缆线路工程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组网方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路由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局站的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G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CH
G通信电子线路电子教案CH第一章:通信电子线路概述1.1 通信电子线路的定义与分类1.2 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1.3 通信电子线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4 通信电子线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通信电子线路的传输特性与分析方法2.1 通信电子线路的传输特性2.2 通信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2.3 通信电子线路的仿真与实验2.4 通信电子线路的测试与维护第三章:通信电子线路的模拟传输技术3.1 模拟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3.2 调制与解调技术3.3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3.4 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四章:通信电子线路的数字传输技术4.1 数字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4.2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4.3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4.4 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五章:通信电子线路的信号处理技术5.1 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5.2 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5.3 放大器的设计与分析5.4 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信号处理应用实例第六章:通信电子线路的信道编码与误码纠正6.1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与方法6.2 误码产生的原因与类别6.3 常用的误码纠正技术6.4 信道编码与误码纠正的实现及应用第七章:通信电子线路的多路复用技术7.1 多路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7.2 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7.3 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7.4 波分多路复用(WDM)技术及应用第八章:光纤通信技术8.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8.2 光纤的传输特性8.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8.4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九章:通信电子线路的现代发展趋势9.1 无线通信技术9.2 光通信技术9.3 集成通信系统9.4 通信电子线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第十章:通信电子线路的实践与创新10.1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10.2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10.3 通信电子线路的创新项目案例10.4 通信电子线路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通信电子线路的定义与分类难点解析:对不同类型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解与应用。
高频电路复习要点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一、教材及参考教材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现在大多数院校称之为“通信电子线路”)采用教材:〈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曾兴雯、刘乃安、陈健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1.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高频电子线路》林春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3. 《通信电子线路》钱聪、蒋英梅人民邮电出版社4.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5. 《通信电子线路》李棠之、杜国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二、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高频电路与普通低频电路的区别,虽然在理论上主要运用传统集总参数的分析方法,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提示学生高频电路在工程设计和实现上,还要注意分布参数的作用和影响,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来检验和完善高频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
重点在于各章中基本概念的建立,难点在于典型电路的分析和基本公式的理解。
学生需掌握的主要内容为:1.高频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选频网络特性、相关术语的概念、接入系数变换原理及其应用。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Y参数等效、增益、带宽、选择性分析和测量方法)。
3.射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余弦脉冲波形分析、三种状态分析及工程应用。
4.载频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条件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晶体振荡器特性及应用。
5.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为幂级数法)、频谱资源概念、频谱搬移技术、电路及应用6.幅度调制与解调(调幅)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7.角度调制与解调(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非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8.锁相环概念、频率合成技术及应用(基本锁相环、锁相分频、锁相倍频、锁相混频、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及锁相环鉴频器)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一、高频条件下的基本元器件1、R、L、C器件及等效电路2、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概念二、选频网络及阻抗变换对电信号的选择性接收和放大和阻抗匹配问题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基本的功能问题。
通信电子线路第1章 绪论
通信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9
1.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通信电子线路”是“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的后续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 课程主要讨论通信系统中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的高频部分的专 用电路。这些专用电路如果从工作特点和分析方法的角度划分,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信号的放大模块、正弦波的产生模块、 频谱的搬移模块。 信号放大模块主要讨论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频放大器、小 信号宽带放大器、参量放大器、谐振放大器、功率的合成与分配 等。 正弦波产生模块主要讨论各种正弦波振荡器。 频谱搬移模块主要讨论非线性器件的频谱搬移原理、振幅调制与 解调、混频、倍频、频率调制与解调等。
通信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11
1.2、无线电发送与接收设备 —调幅发射机各部分的作用
1)2)ຫໍສະໝຸດ 3)调制 什么是调制? 把待传送基带信号(调制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 信号上去的过程。 三种信号 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三种调制方式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通信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通信电子线路 第一章 绪论
2
参考书
1.宋依青、时翔、费凤翔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参考书(与本教材配套) 2.于洪珍、王艳芬.通信电子电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3.王卫东等.高频电子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谢嘉奎.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 5.汪胜宁等.《电子线路(第四版)》教学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 6.高吉祥.高频电子线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7.李树德等.通信电子电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9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 Circuits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通信电子线路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
使学生掌握选频、调制、解调、变频、混频等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对信号的产生、变换、处理等方面有较深刻的认识,为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知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 选频网络 ;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 噪声与干扰 ; 正弦波振荡器;非线性电路与时变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 ; 模拟调制和解调 ; 反馈控制系统 AGC 、 AFC 、 PLL; 频率合成技术等。
(1) 理解与熟悉高频电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2) 熟悉各单元电路的组成,组件及参数的选择,掌握单元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3) 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试。
前继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后继课程含通信原理等。
3、能力要求:使学生理解与熟悉通信电子线路课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元件与组件的作用及参数的选择,掌握单元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逐步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脑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学时数分配表:2.具体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弄清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单元电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教学内容] 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和作用[重点难点] 讲清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的组成[教学方法] 书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作业] 无[课时] 3学时第二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目的要求] 充分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电路组成、晶体管工作的内部物理机制、高频参数、高频等效电路、参数等效电路;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出入阻抗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与使用方法;充分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内部反馈及稳定工作条件 , 掌握消除内部反馈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掌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阻抗匹配、接入系数的概念与基本计算方法[教学内容]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
1-绪论(通信电子线路)
线
路
食堂 公共汽车 考勤 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8
1 绪论
1.1 通信与通信系统 1.2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和无线电波的传播 1.3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 理 • 发射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无线电波的基本特点
非线性电路的特点: 1)能够产生新的频率成分,具有频率变换作用。
2)不具有叠加性和均匀性,不适用叠 加定理。
3)输出与器件的工作点及输入信号的大小有关。 非线性器件只有在静态工作点设置合适且输入信号 足够小时,近似工作于线性状态,否则,工作于非线性 状态。
3、通信: —由一地向其它地方有效而可靠地传递消息的过程。 4、无线电通信中的信号 ★ 消息信号: 表示消息的电信号。 又称基带信号、调制信号
电
子
线
路
3
X
相关课程
通 基础课程 信 电路理论(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模拟电子线路(半导体器件和基本放大电路) 信号与系统(信号频谱的概念)
电
子
后续课程
通信原理(侧重于系统级和数字通信)
线
路
4
X
课程目标
通 掌握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工程 信 简化近似、数学推导(级数展开)、对应的物理含义。
电
子
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 测试(第二版),华中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1. 无线电、电子制作、电子世界、电子报
线
路
7
X
身边的“高频”
通 电视机、收音机 信 遥控玩具
通信电子电路章节件
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作用: 接收传送过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以恢复发送端的基 带信号。
对接收设备的要求: 由于信号在传输和恢复的过程中存在着干扰和失真,接 收设备要尽量减少这种失真。
收信装置
收信装置:将接收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变换成原来形式信 号的装置,如还原声音的喇叭,恢复图像的显像管等。
∴ KZAC(N0)2 N2
ri N1 N0
谐振时,Z A C R r c(e N N 1 0)2/Q /00 L /R /L (N N 1 2)2 Q L0 L
所以,谐振电压放大倍数 K0ri QL0L(N N10)(N N12)
3.最大增益及阻抗匹配条件
K0ri QL0L(N N10)(N N12)
2.2.1串、并联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
一、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回路比较
并联谐振回路
R0:电感线圈的固有损耗电阻 对信号源而言,L,C,R三
者是并联关系
串联谐振回路
r0:电感线圈的固有损耗电阻 对信号源而言,L,C,R三
者是串联关系
二、1.并并联联| Z谐谐|振振回回R102路路的阻1C抗特1L性2
并联阻抗
三个里程碑:①1907 Lee de forest发明电子三极管 ②1948 W.Shockley发明晶体三极管 ③60年代 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的出现
1.1通信系统的概念
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系统
信号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噪声源
收信装置
信号源
在实际的通信电子电路中传输的是各种电信号,为此就 需要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变成电信号。
1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第七章
7.6 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电路
图7-12是用MC1596G构成的混频器。具 有宽带输入,其输出调谐在9MHz,回路带宽 450kHz,本振输入电平100mV,对于30MHz 信号和39MHz本振输入,混频器变频增益为 13dB。当输出信噪比为10dB时,输入信号灵 敏度为7.5µ V。
图7-12 用MC1596G构成的混频器
Kd f max f min C max C min 3
当中频选用4 6 5 k H z 时 ,如用容量相同的可变 电容,则本振波段将从最低频率
f L m in 5 3 5 4 6 5 1 0 0 0 k H z f L m ax 3 f L m in 3 0 0 0 k H z
了新的频率成分,它包含: S L 差频分量: S L 和频分量: 2S 2 L 谐波分量: 其中差频分量 S L 就是我们所要求的 中频成分 I 。
2.通过中频滤波器就可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频分量取出。 而将其他频率成分滤除。这种变频器称 为下变频器。 若用选择性电路将和频分量选择出来, 则这种变频器称为上变频器。
二、变频原理的数学分析:幂级数
如果在非线性元件上同时加上输入信号电压 和等幅的高频信号电压,则就会产生具有新 频率的电流成分。由于变频管工作于输入特 性曲线的弯曲段,其电流可采用幂级数来表 示,即
i a 0 a1 ( u S u L ) a 2 ( u S u L )
一、 变频前后的频谱图
fI
分析:
fI f L fS
f L ( fS F ) f L fS F f I F
f L ( fS F ) f L fS F f I F
通信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者评论-
本书阐述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共包括10章内容,即绪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变频...阅读完整评论内容
通信电子电路
编者评论-
通信电子电路在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销售,读者在中国图书网还可了解到《通信电子电路》作者、价格、内容介绍等信息。
欢迎购买《通信电子电路》,中国图书网为您提供低...阅读完整评论内容
通信电子电路-于洪珍-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者评论-
本书阐述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共包括10章内容,即绪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变频...阅读完整评论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应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收信装置五部分。
无线电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绕射(地波)传播,折射和反射(天波)传播以及散射传播,直线传播等,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性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绕射:频率越高,损耗越严重,传播的距离越短,因此频率较高的电磁波不宜采用绕射方式传播,通常只有中长波范围的信号才采用绕射方式传播。
电离层能反射电波,也能吸收电波,但对频率较高的电波吸收的很少,短波,无线电波是利用电离层反射的最佳波段。
只有当天线的尺寸大到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天线才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把低频的调制信号调制到较高的载频上的原因之一。
调制使幅度变化的称调幅,是频率变化的称调频,使相位变化的称调相。
解调就是在接收信号的一方,从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把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调幅波的解调称检波,调频波的解调叫鉴频。
第二章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一种最常见的选频放大器,即有选择地对某一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
它是构成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电路,其作用是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
所谓调谐,主要是指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
调谐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和调谐回路两部分组成。
因此,调谐放大器不仅有放大作用,还有选频作用。
其选频性能通常用通频带和选择性两个指标衡量。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指标要求是:有足够的增益,满足通频带和选择性要求,工作稳定等。
并联谐振回路001L C L L CCCω===ω ( L C称为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并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是由回路谐振电阻与特性阻抗的比值定义的,即00000R R Q R CLL C===ωω回路的R 越大,Q 值越大,阻抗特性曲线越尖锐;反之,R 越小,Q 值越小,阻抗特性曲线越平坦。
在谐振点ω=ω处,电压幅值最大,当ω<ω时,回路呈现感性,电压超前电流一个相角,电压幅值减小。
当0ω>ω时,回路呈现容性,电压滞后电流一个相角,电压幅值也减小。
谐振回路的谐振曲线分析mUU =2)f 211fQ∆+(对于同样频偏f∆,Q 越大,mUU 值越小,谐振曲线越尖锐一个无线电信号占有一定的频带宽度,无线电信号通过谐振回路不失真的条件是: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是一常数,相频特性正比于角频率。
在无线电技术中,常把mUU 从1下降到12(以dB 表示,从0下降到-3dB )处的两个频率1f和2f 的范围叫做通频带,以符号B 或 27.0f∆表示。
即回路的通频带为21f B f f Q=-=选择性是谐振回路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表示回路对通频带以外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Q 越高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
负载和信号源内阻对谐振回路的影响把没有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时回路本身的Q 值叫做无载或者空载Q 值,以0Q 表示。
把计入信号源内阻和负载时的Q 值叫做有载Q 值,以LQ 表示。
0001L SLQ Q R R R R =++回路并联接入的S R ,LR 越小,LQ 较Q 下降的越多。
LQ 下降,通频带加宽,选择性变差接入系数的概念接入系数21N n N =阻抗'2LL R R n='2L LC n C ='2SS R R n='S SI nI =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及频率参数按照晶体管实际使用时工作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管和低频管,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频率越高,电流放大系数越小。
高频晶体管的分析常用到两种等效电路:混合Ⅱ型等效电路与Y 参数等效电路。
晶体管高频放大能力及频率参数晶体管在高频情况下的放大能力随频率的增高而下降。
β截止频率f β,f β是β下降到0.707β时的频率;特征频率f T,f T是β下降到1时的频率。
ɑ截止频率f α,f α是ɑ下降到0.7070α时的频率;Tf f fβα<<021()f f ββ|β|=+|β|随f 变化的特点如下:1)当 f 《f β 时(实际上3f f β<即可),此时|β|=β,这时|β|不随f 变化,即相当于低频的情况。
2)当f f β≈的附近,|β|开始随f 增加而下降,当f f β=时,降到β的70.7%.3)当 f 》f β时(实际上3f f β>即可):00T f f f fff ββββ|β|≈==或T f f ≈|β|式中0T f f β=β.晶体管内部反馈的有害影响1)放大器调试困难;2)放大器工作不稳定 解决办法:1)从晶体管本身想办法,使反向传输导纳减小; 2)在电路上想办法,把rey 的作用抵消或减小。
也就是说,从电路上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使它变为单向化。
单向化的方法有两种,即中和法和失配法。
第三章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
通信中应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按其工作频带划分为窄带和宽带两种。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以谐振电路作为输出回路,故又称调谐功率放大器;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因此又称为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部件,它也是一种谐振电路作负载的放大器。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区别: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很小,在微伏到毫伏数量级,晶体管工作于线性区域;2)它的功率很小,但通过阻抗匹配,可以获得很大的功率增益(30-40dB); 3)小信号放大器一般工作在甲类状态,效率较低。
调谐功率放大器1)调谐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要大得多,为几百毫伏到几伏,晶体管工作延伸到非线性区域---截止和饱和区2)这种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以满足天线发射或其他负载的要求 3)一般工作在丙类,效率较高。
4、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工作于非线性区域,用解析法分析较困难,故工程上普遍采用近似的分析方法---折线法来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
L ,C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这个回路叫做槽路。
当导通角180θ=时,表明管子整个周期全导通,叫做放大器工作在甲类;当90θ=时,表明管子半个周期导通,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乙类;当90θ<时,表明管子导通不到半个周期,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丙类。
co s j bb mU E U θ+=槽路电压幅值:1cm c m cU I R =调谐功率放大器有如下五种功率需要考虑: ①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SP ;②通过晶体管转换的交流功率,即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的交流功率0P ;③通过槽路送给负载的交流功率,即LR 上得到的功率LP ;④晶体管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功率,即晶体管损耗功率cP ;⑤槽路损耗功率TP .c mcUE 是集电极基波电压幅值与直流电源电压之比,称为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根据调谐功率放大器在工作时是否进入饱和区,可将放大器分为欠压、过压和临界三种状态。
工作状态的判别方法 根据管子集电极电压最低点m ince U 的大小,可判断放大器工作在什么状态当m in ce ces U U >,欠压工作状态; 当m in ce ces U U =,临界工作状态; 当m in ce cesU U <,过压工作状态。
c R 、cE 、bE 和b mU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1)cR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调谐功放的负载特性在临界状态,输出功率0P 最大,集电极效率cη也较高。
这时候的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因此,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的等效电阻,就是放大器阻抗匹配的最佳电阻。
欠压状态时,电流1c mI 基本不随cR 变化,放大器可视为恒流源;临界状态时,放大器输出功率最大,效率也较高,这时候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过压状态时,当在弱过压状态,输出电压基本不随cR 变化,放大器可视为恒压源。
2)cE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集电极调制特性只有在过压状态cE 对cmU 才能有较大的控制作用,所以集电极调幅应工作在过压状态。
3)bE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基极调制特性在欠压区,高频振幅cmU 基本随bE 呈线性变化,bE 对cmU 有较强的控制作用,这就是基极调幅的工作原理。
4)b mU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振幅特性(输入匹配电路)的作用是实现信号源输出阻抗与放大器输入阻抗之间的匹配,以期获得最大的激励功率。
(输出匹配电路)的作用是将负载LR 变换为放大器所需的最佳负载电阻,以保证放大器输出功率最大。
由调谐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知道,放大器工作在(临压状态)输出功率最大,功率也较高。
因此,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的等效电阻,就是放大器阻抗匹配所需的最佳负载电阻,以cpR 表示。
倍频器是一种将输入信号频率成整数倍增加的电路。
主要用于甚高频无线电发射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中间级。
采用倍频器的原因: 1)降低设备的主振频率;2)对于调相或调频发射机,利用倍频器可增加调制度,就可以加大相移或频移; 3)利用倍频器扩展发射机输出级的工作波段;倍频器按工作原理分为两大类:(参数倍频器)和(丙类倍频器)最佳导通角θ与倍频次数n 的关系 120n nθ=第四章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波形的(交流振荡)能量的装置。
从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根据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
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其中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RC 振荡器用于产生低频正弦波。
满足振荡的(振幅平衡)条件为:KF=1 自激振荡(平衡)条件为:1K F ∙∙=起振条件是指为产生自激振荡所需K 、F 的乘积最小值,满足KF>1 对两种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电路进行比较:电容三点振荡器反馈电压2C ,而电容对高次谐波呈低阻抗,滤除谐波电流能力强,振荡波形更接近于正弦波。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反馈电压取自反馈电感2L ,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不易滤去高次谐波,输出电压波形不好,振荡频率不是很高。
6、三点式电路相位平衡条件的准则是: 1)ceX 和b eX 性质相同; 2)cbX 和ceX ,b eX 性质相反。
第五章模拟调制的分类 调幅 调频 调相调制,解调过程就是将低频信号搬移到高频段或从高频段搬移到低频段的过程。
完成调制过程的装置叫调制器,解调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在收信端,实现解调的装置叫解调器。
调制器和解调器必须由非线性元器件够成,它们可以是二极管或工作在非线性区域的三极管。
调幅波有普通调幅波AM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DSB/SC-AM ,和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波SSB/SC-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