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病例讨论有关规定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一、针对实习生的临床教学病例讨论由教研室或科室组织。
二、原则上每两周进行一次。
三、讨论应提前2天通知,包括讨论地点、病例资料、影像病理资料、应参加的人员等,应参加的实习医师要求每人撰写讨论发言稿。
四、讨论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
五、专题讨论的病例,可以是实习大纲要求的住院病例,或已收集在典型教学病例资料中的病例。
六、首先由实习医师汇报病史,住院医师补充;实习生积极发言,可凭发言稿发言,参加讨论的医师要从实习医师所能承受或理解的角度来分析临床情况,有意识培养实习医师比较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
七、主持人总结时深入浅出地分析该病例的特点、诊断及诊断依据,深入浅出分析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国内外诊疗进展和本院的诊疗特色,可现场提问。
八、讨论结束时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九、参加讨论的实习医师准备的发言稿讨论后交教研组备案;讨论结束后指定人员负责讨论记录。
医院教学病例讨论规定
医院教学病例讨论规定
医院教学病例讨论是指医学科室或医院内部组织的一种学术活动,旨在通过分析和讨论具体的病例,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医院教学病例讨论的常见规定:
1.保护患者隐私:讨论的病例应匿名,不得透露患者的真实姓名、病历号及其他身份信息,以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确保讨论环境:教学病例讨论应在适当的教室或会议室中进行,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确保讨论顺利进行。
3.遵循学术规范:讨论应基于科学依据,讲求证据分析和推理,避免医学观点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4.尊重不同意见:讨论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应尊重并充分讨论不同意见,追求共同的理解和结论。
5.着重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病例讨论应紧密结合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关键问题,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交流。
6.积极参与讨论: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病例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7.尊重讲师和讨论组织者:讲师和讨论组织者在讨论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医务人员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医院教学病例讨论应注重科学性、有效性和尊重性,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学知识水平。
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为贯彻、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病例讨论和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各级医师的诊疗技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开展各类病例讨论,要求各科室主任及时组织并按要求作好记录,以备查考。
除规定的病例讨论时间外,如有危重疑难病人,应及时组织讨论。
各级医师都有提出组织病例讨论申请的权利,但应遵守病例讨论的有关规定:1)、要求组织科室讨论,须经科室主任同意;2)、要求组织全院讨论,须经科室主任同意并向医务科提出申请。
各级病例讨论组织者,接到申请后,应及时组织讨论。
院领导及医务科将定期组织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各科室医疗质量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并与奖金挂钩。
讨论记录必须详细,参加人员须本人签字。
科室讨论由科室记录;全院性讨论由医务科及所在科室分别记录;每次讨论记录必须根据发言人数分别记录,应在3人以上。
1.门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制度:三次门诊未确诊的病人, 由门诊部主任负责组织相关医生进行讨论。
2.入院(病例)讨论制度:对入院三天后临床未能确诊的病例,应进行入院病例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3.住院疑难病人讨论制度:对入院讨论后未能明确诊断或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必要时可进行会诊讨论。
由经管医师做好讨论记录,讨论内容记入病历。
各科室每月至少有一次以上疑难病例讨论。
4.术前讨论制度:对三、四类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有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手术、需修改重要操作常规的手术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手术,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室主任主持,科室全体医生及护士长参加,必要时请麻醉及相关其他专科医生和护士参加,拟定手术方案,术中应急处理, 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点等,并作好有关记录。
外科可由术前讨论代替疑难病例讨论,但同时对疑难危重病人仍应及时组织讨论。
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凡死亡病列,应在一周内完成讨论,尸检病例等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2周,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有关医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员参加。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教学病例讨论是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教学素材,以住院医师为主体,指导医师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1earning,CB1)进行的临床教学活动。
1目的指导医师引导住院医师综合分析已知信息、去伪存真、归纳总结,注重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知和临床推理决策过程,培养其发散性、批判性、综合性、逻辑性的临床思维能力,从对疾病的认识深化中提升住院医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
2组织安排教学病例讨论应由各专业基地或轮转科室统筹组织安排,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案、做好组织管理、强调教学活动纪律、组织指导医师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实施程序、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督导评估。
教学病例讨论应至少每两周举行1次,时长60分钟左右。
3准备3.1 教学病例选择(1)应以本专业培训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掌握或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少见病或罕见病例。
(2)所选择的病例原则上应病史清晰、体征明确、辅助检查资料完整、治疗过程规范。
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治疗等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3.2 讨论资料准备:应提前发放讨论资料,并在资料中明确告知本次病例讨论的中心环节和临床问题,要求住院医师完成课前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资料一般以病例摘要的形式呈现,包含阳性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一般不列出,但需要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型与制订治疗计划者除外。
特别强调讨论资料可以提前一次性发放,亦可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步呈现。
3.3 指导医师的准备(1)选择合适的病种和教学病例。
(2)明确讨论(教学)目标,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但不宜过多过广,根据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时间长短,一般设置2~3个目标即可,最多不超过5个。
(3)根据教学目标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讨论资料,确定讨论资料的发放程度与顺序。
教学病例讨论规范
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教学病例讨论是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及其他各层次青年医师对临床真实病例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发言为讨论的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提炼、总结,达成向教学对象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一项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的临床实践教学活动。
一、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1、依托临床病例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临床思维。
2、学习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建立对具体病人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的思维过程。
3、培养沟通交流技巧、语言概括表达能力。
4、锻炼和提升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5、锻炼教师口头表达、高度概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二、病例讨论的准备1、病例讨论的主持医师必须由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病例准备:主持医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病例,确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诊断-治疗-辅检-新进展…)病例选择的标准:(1)病种:符合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病、多发病(2)病情: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避免太简单或过于典型、没有悬念的病例;避免太难或太复杂的疑难病例;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病例,病情逻辑性强,能体现临床思维的过程;病情适当曲折,讨论时有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是可以确诊的病例。
3、临床资料准备:(1)患者从门诊到入院前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暂不提供入院后的检查结果;(2)对诊断非常关键的临床资料(如影像学或病理结果),但在讨论开始时暂不提供,待学生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主动提出需要这些资料时,教师再逐次提供。
4、准备病历摘要: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实,文字要简介明快,使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写病历摘要应注意:(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洁,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必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引导思维,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
教学病例讨论及小讲课规范
教学病例讨论及小讲课规范一、教学病例讨论的意义培养实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二、教学病例讨论的要求1、基本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指导)。
2、病例选择:结合实习大纲选择病情较复杂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
3、讨论重点:临床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
4、主持教师:一般由教学经验较丰富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教师承担。
三、病例讨论教学准备(一)教师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准备病例摘要(入院时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可提前打印发给学生)。
2、PPT课件、小讲课讲稿等。
(二)学生方面:1、熟悉病人(病历)、查阅相关资料。
2、讨论提纲,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等。
四、病例讨论流程(小讲课可根据情况安排在病例讨论结束后)1、学生归纳病例临床特点;2、作出诊断(要求全面、规范),提供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提出支持点与不支持点);4、提出治疗原则;5、针对本病例实际问题结合基础理论展开讨论;6、学生提问,教师解答;7、教师总结/开展小讲课: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讨论情况,注意引导学生临床思维,开展小讲课。
五、注意事项:1、主持教师应做好备课,按教学意图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特点,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针对讨论要点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疑点,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或疑点进行点评答疑,最后对讨论的问题给予总结。
2、按要求逐项进行讨论:由学生逐一发言,其余同学可补充,老师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足,活跃学习气氛。
3、病例讨论全过程应有书面记录,由教学秘书全面总结,记入教学档案。
4、讨论结束后,实习生应根据讨论情况,复习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
病例讨论要求
病例讨论要求1、病例讨论提早发给学生,学生按教学进度要求的内容及早认真地做好准备(查阅各种资料,准备发言稿)。
2、讨论时以组为单位:第1组,医学诊断专门化(医科楼第3教室);第2组,临床班1-36号(医科楼第4教室);第3组,临床班其余同学(医科楼第5教室)。
3、每组中以12-13位同学为1个小组,讨论时由教师临时指定小组内一位学生发言,其余同学补充,发言后带教老师给小组内每一位同学打分,作为病例讨论成绩。
4、病例讨论成绩,纳入总成绩(指定发言同学的成绩作为本小组每一位同学的成绩),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认真做好准备,以免影响全小组同学的成绩。
5、每次讨论结束前教师进行小结或提出问题,由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后自己回答问题。
6、细菌学各论所有内容均要求同学们按自学指导提纲要求进行学习,这些章节同样列入本门课程考试范围。
病例讨论作为课程改革内容,请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谢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病例讨论病例一:李X,男,48岁,发热胸痛伴咳脓痰三天,急诊入院。
患者三天前突发高热寒战,胸痛如针刺样,呼吸时加剧,咳嗽且有粘稠脓痰,有时带血丝。
两天前右膝肿痛,行走不便。
发病一周前左乳外侧皮肤有一疖子,曾自行挤压过,既往体健。
入院检查:T:39.5℃,BP:120/70mmHg,急性面容,神清,烦躁,气促,右锁骨下皮肤具有2×2cm炎症肿块,无波动感。
胸部叩诊浊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腋下有磨擦音,心音正常,腹软,肝脾仅可扪及;右膝关节红肿,有压痛,活动受限。
X线检查:双肺呈大片状阴影,肋膈角钝圆,无明显积液征象。
血常规:WBC:48000/mm3,中性粒细胞占83%,且伴核左移。
血培养+“药敏”。
诊断与治疗:初诊为败血症(病原菌待查),给予氧氟沙星、先锋Ⅳ(静滴),两天后体温仍39℃,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再送血培养及药敏(寒热发作时采血)并加服红霉素,第二次血培养有金葡菌生长,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耐药,对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先锋Ⅳ中度敏感,对泰利必妥、头孢曲松(菌必治)、利福平、万古霉素、红霉素高度敏感。
病例讨论制度包括疑难术前死亡病例讨论等
十九、病例讨论与医疗质量改进
1.将病例讨论作为医疗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讨论病例,发现医疗过程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建立病例讨论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反馈机制,确保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3.定期发布医疗质量改进报告,分享病例讨论在质量改进中的作用和成果。
1.将病例讨论纳入医护人员的持续教育体系,通过病例讨论促进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2.为医护人员提供病例讨论相关的专业培训,如病例报告撰写、演讲技巧等,助力职业发展。
3.建立病例讨论成果与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在病例讨论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十二、病例讨论的标准化考核
1.建立病例讨论的标准化考核体系,对医护人员的病例讨论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1.制定统一的病例讨论标准,明确病例选择、讨论流程、记录要求等关键环节。
2.规范病例讨论的记录格式,确保记录内容详实、准确,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评估。
3.定期对病例讨论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讨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十三、病例讨论的推广与应用
1.鼓励将病例讨论的成果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实施改进措施后,持续跟踪效果,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病例讨论的质量。
二十四、病例讨论的全面推广与实施
1.在全院范围内推广病例讨论制度,确保各科室、各层级医护人员充分参与。
2.加强对病例讨论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认识和参与度。
3.通过实际案例分享、经验交流等形式,使病例讨论成为提升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3.根据评价结果,对病例讨论制度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病例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十五、病例讨论的宣传教育
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1)将优秀教学病例讨论案例纳入教材、教案等教学资源,供师生学习和借鉴;
(2)开展教学病例讨论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推广优秀教学经验;
(3)加强与国内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共享教学病例讨论成果,促进医学教育发展。
十四、教学病例讨论的总结与展望
1.定期总结
(1)每学期对教学病例讨论工作进行总结,梳理成果和不足;
(3)定期举办全校性病例讨论大赛,激发师生参与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2.校外合作
(1)与其他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开展病例讨论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2)组织参与国内外病例讨论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品牌;
(3)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病例讨论成果,扩大影响力,为医学教育贡献力量。
九、教学病例讨论的监督与评估
(2)引入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角度反馈教学病例讨论的质量;
(3)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公开透明地展示教学病例讨论的成效。
十六、教学病例讨论的长期规划与实施
1.长期规划
(1)制定教学病例讨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2)结合医学院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将教学病例讨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合理、合规使用。
十三、教学病例讨论的宣传与推广
1.宣传工作
(1)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教学病例讨论的重要性和成果;
(2)组织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视频等,展示教学病例讨论的精彩瞬间;
(3)邀请知名专家、优秀主讲人进行讲座,提升教学病例讨论的知名度。
(2)根据总结报告,调整教学病例讨论策略,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3)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临床病例讨论规范流程(试行)
教学病例讨论规范流程及记录规范(试行)教学病例讨论是医学毕业生轮转、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
其目的在于培养轮转、实习生学习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学习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病例讨论实施以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为主,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媒体,知识为客体的全新教学模式。
教学病例讨论包括:典型病例、死亡病例讨论等.各病区的临床教学病例讨论一般每月安排2次.一、教学病例讨论前准备1、教师选择有代表性典型病例向学生介绍整体病例资料,提出讨论重点(可以是一个或几个).选好要讨论的病例,必须具备以下两条:1)病情较复杂曲折的常见病,或是较疑难的少见病,如果病情简单,让人一看病历摘要就知道是什么病,就失去了要“讨论”的意义。
2)一定要有明确的诊断,如果是临床病理教学讨论,要有病理诊断;若是教学病例讨论,则要有活体组织检查材料或者其它临床确诊依据。
如果诊断不清楚,“讨论"便不能得出明确的结果。
2、教师要写好病历摘要:要求既简明扼要,又能说明问题。
内容要系统充实,文字要简介明快,使人看后能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患者的病情可能很复杂曲折,病历中记载的内容很多,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要经反复推敲后再决定取舍.教师写病历摘要应注意:1)一般不明确写出病理诊断或临床确诊。
2)为了文字简洁,一些阴性或正常检查结果不必一一写出,凡写某某等项检查均需阴性或正常即可。
为了引导思维,对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检查结果也不要明确写出,可写成已取活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或已作某项检查等字样.3)体格检查的重要阴性结果应该写出,以备在临床讨论时候鉴别诊断参考。
4)如同时存在多种疾病,不要只写其中的一种主要疾病,每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均应描述,以增加病情的复杂性和“讨论”的难度.3、教学病例讨论以学生为主体,应选择典型或死亡病例中有助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病例讨论来培养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病例讨论是一种以具体病例为基础,通过讨论、分析和交流,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一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病例讨论指南,以便于有效组织病例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一、病例选择1.病例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涵盖到住院医师需要掌握的常见疾病和病情复杂度。
2.病例可从真实临床中选取,也可编写虚拟病例,但需保证病例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3.病例选择时要注意医学教学目标的导向,确保病例讨论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病例讨论的组织形式1.病例讨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全体讨论的形式进行。
小组讨论可增加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全体讨论有利于整体思维的展开和知识的共享。
2.病例讨论的时间安排要合理,通常以30-60分钟为一次讨论的时间。
讨论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提前给学员分发病例资料、复习相关知识等。
三、病例讨论的步骤1.引入病例:讲述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特征、主要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结果等。
2.提出问题:根据病例,提出一些教学问题,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和针对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3.学员讨论:学员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开展自由讨论,分析病情、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教师点评:教师在学员讨论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点评和总结,指导学员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鼓励学员思考疾病的本质、机制和解决途径。
5.结束讨论:对本次病例讨论进行总结,回顾重点问题和学员的表现,澄清可能存在的疑问,并为下次病例讨论做好准备。
四、病例讨论教学的评估1.可通过学员的参与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作为调整教学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
2.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和观点,并加强学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教学病例讨论制度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病例讨论在临床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病例讨论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真实临床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为了规范和促进教学病例讨论的实施,许多医学院和医院纷纷建立了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一、教学病例讨论的背景教学病例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背景。
1. 塑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传统的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学生在面临临床实践时往往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教学病例讨论,学生将接触到真实的病例,从而培养和加强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病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分析和解决病例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教学病例讨论常常涉及到医患沟通的问题,如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如何处理患者的情绪等。
通过病例讨论,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这些问题,并学习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二、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教学病例讨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的提升。
1. 提升诊断能力:通过对病例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在讨论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诊断思路,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
2. 培养临床思维:病例讨论是学生进行临床推理和思维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病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模式,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3. 探讨治疗方案:在病例讨论中,学生可以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提出治疗方案,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教学病例讨论的流程教学病例讨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选题和准备:教学病例讨论的选题要与学生所学的临床科目相关,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代表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病例,并在讨论前对病例进行充分准备。
2. 病例介绍:教师在讨论开始前,首先对病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病情描述、病人基本信息等。
中医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临床教学病例讨论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临 床思维和实践
能力
通过病例讨论可以 让学生站在医生的 角度,思考如何诊 断、治疗和管理病 人,锻炼他们的临 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提高病人就诊 满意度
中医病例讨论不仅 可以提高医生的诊 治水平和临床经验, 也可以提高病人的 就诊满意度,增强 病人对中医的信心
和认可。
学生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分享丰富的医学知识
02 参与讨论的态度和言行
尊重他人,不随意发表偏激言论
03
主导者和参与者的互动和协作
主导者的角色和职 责
借助病例
引导思考
推动病例讨论向深入方向发展
参与者的角色和职 责
提出独到的见解 分享丰富的医学知识 尊重他人,不随意发表偏激言 论
互动和协作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创设轻松、开放的氛围 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
促进医患沟通 和互动
中医病例讨论可以 帮助医生更好地理 解患者的病情和需 求,促进医患沟通 和互动,改善医患
关系。
促进中医临床 经验的传承和
发展
中医病例讨论不仅 可以让学生了解中 医治疗疾病的思路 和方法,也可以帮 助中医医生发现和 总结临床经验,推 动中医临床经验的
传承和发展。
临床病例的选取和准备
● 02
第2章 中医临床病例讨论的 准备
选择合适的病例
病例的类型和 内容
如何选择合适的病 例类型
临床实际应用
病例分析和诊疗思 路的实测应用
病例的诊断和 治疗难点
如何选取有一定难 度的病例
病例的整理和准备
病史、体征、 辅助检查等资 料的搜集和整
理
如何全面搜集病史, 体征和辅助检查资
教学病例讨论实施方案
教学病例讨论实施方案
教学病例讨论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真实病例,可以帮助学生将
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病例讨论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确定讨论病例的选择标准。
教学病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能够涵盖一定的临床知识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病例或者典型疑难病例,确保讨论的病例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确定讨论形式和流程。
教学病例讨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病例,然后进行总结和展示。
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病情的发展过程、诊断思路、治疗方案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次,确定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教学病例讨论可以安排在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也可以作为课外学习的一部分。
可以选择在临床科室、病房或者模拟病例中心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临床实践的氛围,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评价和总结讨论的效果。
教学病例讨论结束后,可以进行总结和评价,
了解学生对于病例讨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病例讨论实施方案,需要考虑到病例选择、讨论形式和流程、时间和地点安排以及评价和总结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够真正发挥教学病例讨论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病例讨论教学方法设计
病例讨论教学方法设计
病例讨论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病例讨论教学方法的设计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病例: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复杂性的病例,最好是真实的临床病例,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
3. 安排讨论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
4. 发放病例资料:在讨论前,将病例资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阅读和研究,为讨论做好准备。
5. 组织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和评价: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评价,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病例讨论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
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病历时长
教学病历时长
教学病例讨论应由各专业基地或轮转科室统筹组织安排,包括制订教学计划和教案、做好组织管理、强调教学活动纪律、组织指导医师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实施程序、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督导评估。
教学病例讨论应至少每两周举行1次,时长60分钟左右。
教学病例选择
(1)应以本专业培训细则中要求住院医师掌握或熟悉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选择具有教学价值的少见病或罕见病例。
(2)所选择的病例原则上应病史清晰、体征明确、辅助检查资料完整、治疗过程规范。
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治疗等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讨论资料准备:应提前发放讨论资料,并在资料中明确告知本次病例讨论的中心环节和临床问题,要求住院医师完成课前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
讨论资料一般以病例摘要的形式呈现,包含阳性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一般不列出,但需要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型与制订治疗计划者除外。
特别强调讨论资料可以提前一次性发放,亦可根据教学目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步呈现。
病例讨论与评审制度
病例讨论与评审制度1. 前言病例讨论与评审是医院内部开展医学教育和学术沟通的紧要方式,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本领、学术水平和团队协作本领,促进医疗质量的不绝提升。
为规范病例讨论与评审活动,提高效率和质量,订立本制度。
2. 定义2.1 病例讨论:医务人员基于具体的临床病例,通过多方参加、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进行病情分析、诊疗思路讨论和经验共享的学术活动。
2.2 病例评审:对已经完成的病例进行终末评价、总结和反思,以促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3. 目的3.1 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本领和学术水平。
3.2 加强医务人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本领。
3.3 促进医疗质量的不绝提升。
3.4 促进医学教育和学术沟通的开展。
4. 基本原则4.1 公平、公正原则:病例讨论和评审应遵从公平、公正原则,不得存在人身攻击、羞辱等欠妥行为。
4.2 学术自由原则:鼓舞医务人员在病例讨论和评审中自由表达观点,敬重不同看法和学术观点。
4.3 保密原则:对于涉及患者隐私的病例信息,全部参加人员都应遵守医院相关的保密规定和法律法规。
5. 组织与管理5.1 病例讨论与评审由医院内部学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管理,委员会设立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具体负责病例讨论与评审的组织、策划和协调工作。
5.2 学术委员会主任承当最终决策权,帮助处理讨论和评审过程中的争议与纠纷。
5.3 病例讨论与评审的时间、地方、邀请参加人员等应提前确定,通知参加人员并在院内网站等适当渠道公布。
5.4 病例讨论与评审应定期进行,至少每月1次。
6. 参加对象6.1 病例讨论与评审应邀请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参加,鼓舞不同科室之间的学科沟通与合作。
6.2 医院相关的实习生、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等医学教育人员可作为观摩对象参加病例讨论与评审。
7. 病例选择与提交7.1 病例选择应具有肯定的代表性和难度,涵盖不同疾病和临床情况。
7.2 病例的相关信息应匿名,并依照医院的保密规定进行操作和存储。
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教学病例讨论制度
教学病例讨论是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构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病区的教学病例讨论一般每两周举行1次。
二、主持医师一般应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
三、教学病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典型或虽不典型但有助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
主持医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分工准备,查阅教材和参考书,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
四、主管实习医师汇报病历。
五、主持医师应事先作好备课,在讨论中按教学意图,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展开充分讨论。
六、讨论结束时由主持人做归纳和总结。
讨论会应有书面记录,并将讨论内容的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中。
七、科室应将教学病例讨论的时间、内容列入实习教学计划、记录实施情况。
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的医师,科室应给予指导,并安排医师进行示范性观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病例讨论有关规定
教学病例讨论是实习阶段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估计等决策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
其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医学前辈、上级医师和同学间的知识经验构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自学和口头表达能力。
主持教师一般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
教学病例讨论要求:
一、各科室每1~2周安排一次教学病例讨论。
二、教学病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典型或虽不典型但有助于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病例。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分工准备,查阅教材和参考书,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
三、病例讨论应事先作好备课,将选择的病历摘要和学生发言提纲书写在《揭阳市人民医院教学活动表》中,为达到较好的讨论效果,注意提供给学生的发言提纲不要写得太简单。
教师备好课后,应提前2—3天发到学生手中。
在讨论时,要按预先设计的教学意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和组织学生就病史的完整性,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展开充分讨论,并作适当的归纳和总结并作好书面记录。
四、教研室应将教学病例讨论的时间、内容列入实习教学计划并记录实施情况。
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的教师,教研室应给予指导,并安排有关教师进行示范性观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