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上的突破铺就中国大规模-国际清洁能源论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炳诚2013年9月

铺就中国大规模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道路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上的突破铺就中国大规模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道路

(一)建国之初开始的三十年艰辛探索

1.“五上五下”的历程

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盆地,上世纪初,国内地质界的先驱者们对塔里木这片热土普遍抱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坚信,塔里木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然而塔里木地面环境十分恶劣,盆地四周是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中央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暑,气候十分恶劣。加之南疆地区地处边远,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社会各方面依托条件都比较差,给大规模开展石油大会战带来很大困难。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国内相关部门锲而不舍,相继五次组织赴塔里木盆地进行勘探,经历了艰难而又曲折的历程,尽管收效甚微,但是为后来的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和打下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发展

1.“六上塔里木”前的八年准备

1981年,石油部决定在塔里木引进外国技术力量,花重金购买美国的先进地震装备,与美国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合作开展勘探。1983年5月,由366台设备和沙漠车辆组成三个地震队,其中两个地震队由美国GSI公司人员为主组成,另一个全部是中方人员组成,开始了征服塔克拉玛干地震空白区的施工。根据编制的《塔里木盆地地震普查总体设计》,三年时间完成了19条贯穿盆地南北的区域大剖面及少量东西向联络测线的区域概查,在此基础上,相继完成69条测线加密,完成了地震普查任务。

在现代化的施工器械,强有力的运输工具、先进的通信设备、有效的空中支援下,创造了平均近1000千米队年的施工高速度,使塔里木盆地地震勘探的采集质量和成果品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并取得了对盆地“三隆四坳”构造格局的初步认识,同时发现沙漠腹地有几个大型构造圈团和塔北地质异常体,展示了诱人的勘探前景。

1988年11月18日,轮南2井获得高产气流,发现轮南油田

山前

区钻井

技术进步1993年

2010年2000年2005年5000米攻关阶段

6000米攻关阶段7000米攻关阶段超7000米攻关阶段☐深层盐膏层钻井技术逐步完善☐少量7000米钻机,钻井深度

5000米

☐MFE钻杆测试

☐推广PDC钻头☐垂直钻井技术引进与试验☐盐膏层钻井技术配套成熟☐使用7000米电动、机械钻机,钻井深度6000米☐APR测试技术☐酸化技术☐垂直钻井技术,塔标Ⅰ、塔Ⅱ井身结构设计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油井管实现国产化☐抗高温高密钻井液、固井技术逐步成熟☐使用7000、9000米电动钻机,钻井深度7000米☐加强型APR测试技术☐加砂压裂、酸压技术☐垂直钻井+井下动力钻具+高效PDC钻头成为提速的主打技术☐氮气钻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空气钻井技术不断进步步☐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规模化应用☐全面推广7000、8000、9000米电动钻机,钻井深度8000米☐大规模加砂压裂、缝网酸压☐井筒完整性技术发现克拉、英买

力油气田发现迪那气田发现大北、克深气田博孜1、迪西1获重大突破

2008年8月28日,克深2井获得高产气流1998年,克拉2井获得高产气流,发现克拉2大气

(一)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的战略部署

1998年9月,塔里木油田发现高压、高产、高丰度的整装气田克拉2气田,为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线路全长约4200公里,投资规模1400多亿元,输气管道直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为10兆帕,年设计输量120亿立方米;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兰州、西安、洛阳、南京等大中城市,终点为上海。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

(二)“气化南疆”工程

1、“气化南疆”的社会效益

塔里木石油会战区域处于经济比较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居住着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13个民族,人口约550万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洲、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五个地州及其所辖的42个县(市)。作为中央驻疆大型企业,油田在加快西气东输气源地建设、保障西气东输工程供气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1999年10月,塔里木油田生产的天然气输送到指挥部驻地库尔勒市的千家万户,由此拉开了油田气化南疆的序幕。十多年来,油田按照“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推进“气化南疆”工程,油田先后投入10多亿元,积极开发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和田河、阿克莫木、柯克亚等中小气田,大力建设输气管线,向周边县市供气,让当地群众用上清洁的天然气,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08年底,库尔勒市、和田市、叶城县、法普县、喀什市、阿图什市、且末县等23个县市30多万户各族群众使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用量达到3.5亿立方米。还为当地提供液化气、化肥、成品油,基本满足了当地社会的需要。

2、“气化南疆”的环境效益

除了社会效益的凸显,天然气在南疆五地州的使用,缓解了部分城市因燃料短缺、烧煤烧柴而带来的污染问题,对保护沙漠边缘荒漠植被起到了重要作用。

和田、喀什、克州三地州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气候干燥,植被稀少,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三地州的城乡居民大都以红柳、梭梭或煤炭等做燃料,仅乔、灌木每年要砍伐、烧掉多达几十万吨。大量的砍伐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据和田地区统计数据,以前每年风沙和浮尘天气曾一度超过300天,几乎没有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只有60多天。

2006年,和田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整体天

然气供暖的中型城市,每年可节约原煤10万余

吨,当地恶劣的空气状况也随之明显好转。和

田市政府2008年底提供的数据表明,和田市居

民使用天然气取暖,做饭后,每年每户可节省

燃料费支出1200元,家家户户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