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的方法策略摭谈_杨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不老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1.翻译。

①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辨析:“乡”通“向”,见于教材《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果北乡自刭”,而“道”联系孟子的思想,自然会想到“王道”,且下文有“仁”字,自然为“仁政”,这样“君不乡道”便不难理解。难点在于“不志于仁”之“志”字,教材常见有“志向”、“记录”等义项,皆不恰当,联系上文之“乡(向)”之“向往”之意,再结合上下两句句式相同,可得出“志”为“追求”意,这样就可得出全句的正确译文: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夏桀一样的人富有啊。

②“吾尝为鲍叔谋而更穷困”中,谁“更穷困”更重要,很多学生译为“管仲自己”,但如注意到前半句有“为鲍叔谋事”则可知为“让鲍叔更穷困”。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辨析:“虽”当为句首标志,而“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根据古文句式工整语意照应之特点,可知“今之道”对“今之俗”,因此,断句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三、要点意识

所谓要点,体现在试卷上就是常说的得分点,这一点高考评分标准都有明确的强调,如2004年普通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文言文翻译: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答案和评分参考: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4分)译出大意给2分;“裁”、“分赈”、“朝夕”三处,译出一处给1分,给满2分为止。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4分)

译出大意给2分;“逮”、“孝悌”、“替”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给满2分为止。

再如2007年普通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文言文翻译: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2)契丹亦以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蔽之。

答案和评分参考:

(1)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5分)

译出大意给3分;“书”、“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译出大意给2分;“利”、“期”、“蔽之”三处,每译出一处给1分。

四、练习意识

要向练习要质量,将每一字落到实处。而这里说的练习指的是“笔练”。面对文言语句如果只是想想而已,那只是停留在“意译”阶段,只有写出来才能暴露问题,才能够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提高理解翻译水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笔者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具体到高三复习上,以下五项工作是需要重点抓好的:

一、落实基础,强化知识点

语文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可以说要求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纲》的不断更新,几乎每年都有一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的变动。因此,针对高考语文的特殊性,复习应该全面、系统,在横向考试内容的面上逐一展开,在纵向考点的落实、拓展上,必须训练到位、渗透联系。所以我们在高三初期就要根据学科特点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到11月初五六册教材进行完毕,第一轮教材复习一个月左右,主要是一到四册的文言文,当然文言文也是强化重点篇目,强化大纲要求的重

高三语文复习的方法策略摭谈

杨灿

【摘要】为了获得牢固的知识、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是复习。对于高三语文复习而言,需重点抓好五项工作:落实基础,强化知识点;灵活安排,注重体系;加强阅读,促进写作;降低难度,保证质量;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关键词】基础灵活体系阅读写作指导

大语文论坛·复习备考

118

··

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年初具体落实知识点,分点一一击破,主要是通过典型试题练习、过关检测、漏洞补查来完成,当然中间会穿插综合试卷。4月初综合复习,考——

—批——

—讲——

—练,每个环节落实到位。5月末到考前的查缺补漏,认真对待。高考试题虽不直接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本和大纲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基本能拿满分。因此,在高三我们要狠抓这六册课本的背诵篇目,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又一轮地测试、背诵。课本的《附录》像“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容易用错的成语”及《现代汉语词语表》要求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二、灵活安排,注重体系

由于高三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因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复习还应贯彻“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基础知识字音、字形三四天后,就安排一堂作文课,这时,学习的效果也比按部就班地继续基础复习要好得多。当然,有时基础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还可以动员学生参与到讲题过程中来,动手又动脑,其乐无穷。再如,可把语言表达练习和名句默写结合起来,穿插进行;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练习相辅相成,等等。总之,灵活掌握高考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动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过长的同一内容复习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还要有高度的全局观念,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穿插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整个过程中时时有所体现。

三、加强阅读,促进写作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题有利,而且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因此对写作也很有帮助。笔者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得尤为迫切。高三一年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是精选时文,充分利用早上的演讲时间,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小说、散文等,每早读一篇,积累素材,陶冶情操。二是鼓励学生订阅报刊,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就要求他们交叉订阅、交换浏览,像《作文与考试》、《读者》、《青年文摘》、《博览》等报刊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学生就可以广泛交流传阅。即使是报纸,如果是在课下看,我也决不反对,因为我们的学生不看电视、不看新闻,那就几乎和聋子差不多了。“开卷有益”,我觉得大有道理。记得有一天周日晚上电视播放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多么希望学校能够让学生看一点这样的节目,可惜,连作为教师的自己也只能从网上下载那些抽象的文字,和学生一起进行生活画面还原,多少有些遗憾。

四、降低难度,保证质量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但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总之,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

五、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首先需要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

大语文论坛·复习备考

11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