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奎文区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23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2023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2023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是大家想象的北京人的生活,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一群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动手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2.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

下列选项中,作为研究我国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最为可靠的史料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等材料B.司马迁《史记》中有关黄帝的记载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陶器的神话传说D.北京人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3.为了治理水患,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的“他”是()A.尧B.舜C.禹D.黄帝4.《礼记・礼运》一书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什么制度使“大同社会”被打破()A.禅让制B.察举制C.世袭制D.选举制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隶书B.金文C.小篆D.甲骨文6.“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C.春秋争霸D.武王伐纣7.它是世界上流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灵渠B.都江堰C.长城D.大运河8.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9.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B.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C.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10.“壮士不死则己,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壮士高举反抗的大旗,这次起义是()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八王之乱1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1)一、选择题1.贾谊《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遂亡秦族矣。

”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国人暴动D.大泽乡起义2.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

《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来源于服饰文明。

以下历史事件反映古代少数民族“易服学礼,融入华夏”的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D.北击匈奴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A.政权更迭频繁B.北民大量南迁C.民族关系和缓D.经济迅速发展4.魏晋时期内迁少数民族的许多特点,如匈奴的结发、鲜卑的索发、羌族的披发等大部分都消失了,然而少数民族的食物,在中原却很流行。

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特点是A.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B.政权分立C.少数民族大量消失D.“胡”“汉”观念淡薄5.公元200年,在我国北方的官渡发生了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方号称十万大军,另一方却仅有三四万人,力量悬殊。

但弱方却采取火烧对方粮草,使对方军心动摇,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

那么作战双方是A.刘备与孙权B.袁术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D.袁绍与曹操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A.西汉时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C.《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7.下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C.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D.丝绸之路加强了西汉对西域的管辖8.有人说:“东汉后期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解析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解析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解析一、选择题1.在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石器形状各异。

对此现象,合理的推测是A.石器的用途较广泛 B.石器的选材很随意 C.石器的磨制很简单D.石雕艺术初步形成2.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3.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4.《封神榜》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

剧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5.下图所示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高超的青铜工艺B.古老的汉字艺术C.灿烂的商朝文明D.动荡的社会生活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A.周朝被诸侯国所灭B.分封制得到巩固C.周王室统治力大减D.周朝的政局稳定7.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口口口,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口口口口中填写A.以法治国B.无为而治C.顺应自然D.以德治国8.“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达,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变成富饶的“天府之国”。

“它”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9.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

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都,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10.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A.深得民心B.善于用人C.严刑酷法D.军队强大11.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他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

上述内容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A.秦统一中国B.秦的暴政C.秦始皇废除分封制D.秦朝建立郡县制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与这些成语的典故相关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八王之乱3.《宋书》记载:“三十年间……民有所系,吏无苟得。

家给人足,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

盖宋世之极盛也。

”这体现了南朝宋代()A.经济繁荣B.政治腐败C.文化落后D.社会动荡4.《晋书•刘元海载记》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材料中说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王与马,共天下D.淝水之战5.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

这场战役()A.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太上老君”是哪一宗教中的人物?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7.下列作物哪些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①西瓜②葡萄③黄瓜④胡萝卜⑤大蒜⑥石榴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8.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王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如下图。

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农民起义频繁B.残暴的东汉统治C.皇帝昏庸D.外戚和宦官专权9.下列各项中,关于两晋、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

我们国家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赋予了这句古训新的内涵。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1)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1)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区空院,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

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些人物有关A.刘邦、项羽B.陈胜、吴广C.黄帝、蚩尤D.项羽、蠃政2.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某同学要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去论证这一时期“民族交融逐步加强”的论点,他不会选用的历史现象是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B.北朝统治者仿中原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但都定都于建康D.各民族间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3.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源于此战,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4.《晋书·江统传》记载∶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

其中的戎狄最可能是()①鲜卑族②氏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历史人物是()A.刘备B.曹操C.孙权D.周瑜6.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

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

他的医学创造有①望闻问切四诊法②麻沸散③五禽戏④按摩疗法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7.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B.C.D.8.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和寿命统计表(下表)反映了东汉后期皇帝和帝瑞帝安帝顺常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住年龄(岁)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A.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养生息B.诸侯王国叛乱,威胁中央集权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引起政治腐败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出现地方割据9.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1)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1)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1)一、选择题1.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2.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少数民族采桑图汉人胡食图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以上情形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④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4.下图所示文,物发现于甘肃嘉峪关,反映了魏晋以来北方内迁民族A.生活习俗转变B.思想观念转变C.饮食爱好转变D.生产方式转变5.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著名的两大石窟。

石窟的雕造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A.伊斯兰教B.儒家思想C.佛教D.道教6.“草头”是常熟居民喜食的一种蔬菜,它的学名叫“苜蓿”,从下面示意图可知()A.战国时常熟地区就开始食用“草头”B.“草头”的传入与丝绸之路有关C.“草头”原产于中原地区D.“草头”的到来与长城的修建有关7.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朝政情况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母后主政皇帝无权8.为解决下图中反映的社会政治弊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北击匈奴C.实施"推恩令"D.实行盐铁官营9.如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蜀、西晋、北魏B.西汉、东汉、北魏C.蜀、西晋、南魏D.蜀、西夏、南魏10.《秦始皇本纪》记述“赭衣(罪人,穿有罪衣的人)塞路,图圈(监狱,牢房)成市”,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法律非常严苛B.社会治安混乱C.徭役兵役沉重D.禁锢思想言论11.如下思维导图中的内应填写A.漠北B.官渡C.赤壁D.避水12.1月5日小寒,天气变冷,元芳就顺应自然多穿衣服。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021-2021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人教版,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字母代号填在答题表内。

1.历史学家郭沫假设曾经用“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来评价某位封建帝王。

这位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B.武那么天C.唐高宗D.唐玄宗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句描绘的盛世景象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3.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如以下图设计,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4.自古以来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开展,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唐朝时制成曲辕犁,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B.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C.明代从外国引进马铃薯、花生、玉米等作物,推广种植D.清朝中期以后,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的诗却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导致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6.小明看了电视剧?贞观长歌?后,对唐朝的历史很感兴趣。

想了解唐朝的历史可以翻阅A.?史记? B.?春秋? C.?尚书? D.?资治通鉴?7.两宋时期民族关系错综复杂。

澶渊之盟反映的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关系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8.学习历史,不可无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

查阅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公元96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应是A.北宋建立B.元昊建立西夏C.元灭南宋D.金灭北宋9.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的A.江浙一带B.四川地区C.两广地区D.都城东京10.如果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①经常逛夜市②骑骡子出门旅行,住邸店③在“勾栏〞中听杨家将的故事④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瓦舍勾栏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的儿位君王。

山东省潍坊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潍坊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

山东省潍坊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2、战国时期的“合纵”与“连横”战略,是当时哪两位著名的纵横家提出的?A. 张仪、苏秦B. 商鞅、李斯C. 范雎、吴起D. 王翦、白起3、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A、东周B、秦朝C、汉朝D、唐朝4、《史记》的作者是谁?A、司马光B、司马迁C、班固D、范晔5、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是谁?A、商汤B、盘庚C、纣王D、武丁6、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是谁?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8、下列战役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1万余人、击落敌机200多架,取得辉煌战果的是()。

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9、秦始皇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哪种制度以统一治安?A、郡县制B、分封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10、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儒家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他采取了什么措施?A、设置“独尊儒术”B、实行八股取士C、兴办国子监D、焚书坑儒11、三国时代,统一北方的政权是哪个?A. 蜀汉B. 魏C. 吴D. 晋12、三国中蜀汉的建立者是?A. 曹丕B. 孙权C. 刘备D. 司马炎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阅读:(根据历年考试情况,这里虚构一篇阅读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orraine且无垠。

万国来朝欣起舞,梦回大唐歌未歇。

”——杜甫《忆昔》1、本诗反映了唐朝哪个时期的盛世景象?请简要概括当时的社会风貌。

(7分)1、本诗中“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请从农业生产、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进行论述(至少两个方面)。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刘邦、项羽起义B.巨鹿之战C.楚汉之争D.陈胜、吴广起义2.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①王昭君②苻坚③袁绍④孝文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关于上述材料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反映了宋朝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C.材料反映了江南经济十分落后D.材料表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4.西晋时,封王相互混战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史称()A.七国之乱B.党卫之争C.安史之乱D.八王之乱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描绘的景象所反映的年代是()A.东汉末期B.西晋末期C.十六国时期D.北朝时期6.西汉时期我国诞生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学著作是A.《汉书》B.《后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7.穿越历史的星空是多少人美好的梦想,如果有一天你乘坐时空飞船穿越到汉武帝生活的时代,你可能体验到的场景是:A.乘坐海船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感受异域风光B.听说张骞联合大月氏打败匈奴,汉武帝嘉奖他做了郎官C.骑着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良种马与班超并驾齐驱D.看见西域都护急匆匆奔往皇宫向汉武帝汇报紧急军情8.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A.社会安定B.民族矛盾尖锐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9.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蜀、西晋、北魏B.西汉、东汉、北魏C.蜀、西晋、南魏D.蜀、西夏、南魏10.《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面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A.郡县制B.休养生息C.加重赋税D.勤俭治国11.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地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最厚深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后深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潍坊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潍坊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潍坊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考古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据此推断北京人A.使用打制石器B.有爱美意识 C.懂得狩猎D.学会用火2.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是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历史证据的是()A.甲骨文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河姆渡遗址3.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远古传说正确的是()A.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B.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C.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D.黄帝时嫘祖创造文字4.春秋时期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郡县制5.“雕琢一枚龟甲或者兽骨,厚重的历史,因此竖起了纪念的墓碑……锐利的刀锋划过残损的躯壳上,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符号,再次站立起来,讲述曾经的……”材料中的“原始的生活符号”是指()A.隶书B.金文C.甲骨文D.小篆6.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可以养活五口人。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C.铁农具、牛耕的推广D.商业活动的活跃7.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D.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8.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设立的一~处官办高等学府,兴盛时容纳了几乎“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当时以孟子人齐时的论战最为精彩。

下列哪一项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A.主张“兼爱”、“非攻”B.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主张“无为而治”D.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潍坊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祖国境内远古居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D.山顶洞人与现代人的模样完全相同2.一万多年前,中华大地进人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

这些史前社会的历史情景再现依据的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书记录D.专家口述3.小史同学查资料记下了下图所示的笔记,他搜索的主题词是A.黄帝和炎帝 B.老子和庄子 C.陈胜和吴广 D.项羽和刘邦4.《三字经》中说:“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夏商周的兴亡更替。

夏、商亡国的共同原因是A.天灾频繁B.屡次迁都C.外族入侵D.暴君暴政5.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下列有关甲骨文发现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骨文的使用反映了严格的等级界限B.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夏朝C.研究表明其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D.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依据6.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

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中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奴隶制开始形成B.民族交融趋势增强C.生产力快速发展D.争霸兼并战争频繁7.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B、 E两处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A.魏国、楚国 B.楚国、燕国 C.秦国、赵国 D.楚国、赵国8.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词(说话谨慎)。

”这说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A.因材施教B.言传身教C.教学相长D.有教无类9.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B.商人交易使用的都是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各地农民纳税用的“斗”容积不同10.列表归纳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一学期初一期末考试初中历史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一学期初一期末考试初中历史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初中学段第一学期初一期末考试初中历史历史试卷考试时刻:60分钟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案表内。

每题2分,共4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点,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差不多会使用天然火〞。

依照这些特点,请你判定这一远古人类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2005年宋楚瑜先生带领亲民党大陆访咨询团去以下图中的地点拜祭了华夏始祖。

依照所学知识,该团去的省份应是A.陕西B.山西C.浙江D.云南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缘故是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体会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D.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六辅渠D.白渠5.201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以下思想家的思想能表达其中之一理念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讲法C.儒家思想的阻碍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7.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扬:〝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话中省略的是指A.都江堰B.秦始皇兵马俑C.云冈石窟D.万里长城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租,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要»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要紧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举办太学C.稳固大一统局面D.治理黄河9.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最早是在中国的A.秦朝B.汉朝C.周朝D.晋朝10.董必武在«谒昭君墓»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的诗句。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潍坊市位于中国哪个省份?A. 山东省B. 河南省C. 江苏省D. 河北省2. 潍坊市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3. 潍坊市在历史上曾属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潍坊市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5.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被誉为“中国风筝之都”?A. 潍城区B. 奎文区C. 寒亭区D. 高新区6.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古文化遗址?A. 青州古城B. 昌乐县C. 寿光市D. 诸城市7. 潍坊市的哪个节日与风筝有关?A. 春节B. 元宵节C. 风筝节D. 中秋节8.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A. 泰山B. 华山C. 崂山D. 泰山9.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基地?A. 潍坊学院B. 潍坊医学院C. 潍坊科技大学D. 潍坊职业学院10. 潍坊市的哪个地方是著名的工业基地?A. 潍柴动力B. 潍坊钢铁C. 潍坊化工D. 潍坊纺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潍坊市的行政中心位于________。

12. 潍坊市的市树是________。

13. 潍坊市的市歌是________。

14. 潍坊市的市旗是________。

15. 潍坊市的市徽是________。

16. 潍坊市的市花节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17. 潍坊市的市鸟是________。

18. 潍坊市的市花是________。

19. 潍坊市的市树是________。

20. 潍坊市的市旗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潍坊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2. 描述潍坊市的历史文化特点。

23. 阐述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24. 论述潍坊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潍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A C D A C6-10: A C C A A二、填空题11. 潍城区12. 国槐13. 《潍坊之歌》14. 潍坊市市旗15. 潍坊市市徽16. 4月20日17. 喜鹊18. 月季19. 国槐20. 潍坊市市旗三、简答题21. 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临黄海,西接济南市,南界临沂市,北靠烟台市。

山东省潍坊2024年初一上册期末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山东省潍坊2024年初一上册期末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A. B.C. D.【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依据的是北京人头盖骨的化石塑造出来的,选项C符合题意;通过打制石器可以判断出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特征,排除A;通过遗址中的烧骨能判断出北京人会使用火,排除B;通过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可以想象北京人的生活,排除D。

故选C。

选择题“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他们可能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可知其结构是干栏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以木结构为主。

选项C符合题意;元谋人和北京人是居住在山洞中的原始人类,AB项不符合题意;半坡居民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排除。

故选C。

选择题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舜禹禅让”的记载。

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尚书-大禹谟》中则有()A.德能兼备B.部落势力C.治水功绩D.征战功绩【答案】A【解析】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

所以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首领的标准是德能兼备,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

选择题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奢侈而暴虐,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

民众不堪忍受,甚至发出宁肯与他同归于尽的怒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案表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这一远古人类应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去下图中的地方拜祭了华夏始祖。

根据所学知识,该团去的省份应是()A.陕西B.山西C.浙江D.云南3.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D.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六辅渠D.白渠5.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其中之一理念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7.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话中省略的是指()A.都江堰B.秦始皇兵马俑C.云冈石窟D.万里长城8.“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租,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要》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举办太学C.稳固大一统局面D.治理黄河9.欧洲人称中国为“丝国”,最早是在中国的()A.秦朝B.汉朝C.周朝D.晋朝10.董必武在《谒昭君墓》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的诗句。

这里的“胡”指的是()A.匈奴B.大月氏C.犬戎D.西域11.“丝绸之路”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儒教12.从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C.王昭君出塞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13.每年的正月十八,南阳市总有大量群众自动到医圣祠参加祭拜活动,表达对一位医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且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的深切怀念。

这位医学家是()A.黄帝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14.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国家的统一②生产的发展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可能叙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17.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发生在公元4世纪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18.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作用的是()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19.洛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下列政权曾以洛阳为都的有()①曹魂②北魏③东晋④西晋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A.西晋、顾恺之B.东晋、王羲之C.西晋、王羲之D.东晋、顾恺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1分,第24小题17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见下图及文献资料:材料三见下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2分)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2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3分)(3)据材料二,你认为商鞅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种精神?(2分)A.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田地变成私田出租。

B.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C.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D.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E.新兴的地主阶级想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排序: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

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材料二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

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

材料三曹操53岁时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曹操接受毛玠的建议对统一北方有何作用?(3分)(2)材料二中,“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诗句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壮心”是什么?(2分)其“壮心”有无实现,为什么?(3分)(4)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试简要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几个相同点。

(4分)两次战役截然不同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2分)——翦伯赞《题昭君墓》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材料三昭君出塞请回答:(1)材料一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2)材料一、二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3分)(3)结合材料二、三,请你说说昭君出塞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4分)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谓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丛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提到“魏主”,这里的“魏主”指的是谁?(2分)“北俗”指什么?(2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出了哪方面的改革内容?(4分)(3)两段材料表明了“魏主”改革的措施和决心,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又是在怎样的历史趋势下进行改革的?(4分)(4)“魏主”改革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2分)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了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改革者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的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 BACAB 6-10 DBCBA 11-15 CABAD 16-20 ABD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6分,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1分,第24小题17分,共60分。

21.答案要点:16分(1)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

(2分)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2分)(2)历史现象:“百家争鸣”。

(2分)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

(3分)(3)改革创新精神。

(2分)(若答敢于斗争精神,可得1分)(4)排序:①B ②A ③D ④E ⑤C。

(5分)22.答案要点:16分(1)使曹操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基本解决了军粮问题,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分)(2)官渡之战。

(2分)(3)他的“壮心”是统一全国。

(2分)结果:没能实现。

(1分)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退回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

他死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分)(4)相同点: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一方是曹操;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守方巧用火攻取胜;有重大历史影响。

(答出四点即可,4分)启示:骄兵必败。

(2分,言之有理即可)23.答案要点:11分(1)前两句反映的是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争,后两句指的是昭君出塞。

(4分)(2)都表达了希望边境安宁,民族友好交往、和平相处的愿望。

(3分)(3)昭君出塞平息了汉匈之间的战争,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4分)24.答案要点:17分(1)孝文帝。

(2分)鲜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

(2分)(2)材料一: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2分)材料二: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分)(3)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分)趋势:北方的统一;民族融合己成为趋势。

(4分)(4)C.(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