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技术第三章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三章PPT课件
研究输出曲线的变化速 率对(: 3-2-3)式求导:
dy(t ) dt
—1
T
t
eT
t 0, y(t) 1 / T
y(t ) 1 et /T (3-2-3)
斜率 y(t) =1/T
1
0.632
0
B
A86.5% 98.2% 63.2 95% 99.3% %
T 2T 3T 4T 5T t
2、调节时间反映了系统的整体快速性。
3、最大偏差、超调量和衰减比反映了系 统的平稳性。
4、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调节精度。 第21页/共66页
动态性能指标定义1
h(t)
A
超调量σ% =
A B
100%
峰值时间tp B
上升 时间tr
调节时间ts
t
第22页/共66页
动c t 态性能指标定义1
Step Response
第5页/共66页
一、典型输入信号
R
1.阶跃输入信号
t
阶跃输入信号可表示为:
R
x(t
)
0
t0 t0
R为阶跃信号的幅值,是一常数。R=1时叫做单位阶跃信号,记做1(t),否则记为 R·1(t)。
表示在t=0时刻出现了幅值为R的跳变,是最不利的外作用。常用阶跃函数作为评 价系统动态性能的典型外作用。所以阶跃函数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起着特别重 要的作用。
总结:
=1/T 1
B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02重.63要63性.A28%质6.59:5%9%8.299.3%
%
0 T 2T 3T 4T 5T t
1、经过一倍时间常数,即t=T时,系统从0
上升到稳态值的63.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复习总结.
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目的: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参数进行可靠地测量。
要点:学习和掌握过程测试及应用;正确地选择测试原理和方法;组成合适的测试系统。
第一节测量与误差基本知识测量基本知识一.测量的概念1•概念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或者说测量就是为取得任一未知参数而做的全部工作。
4.测量的基本方程式x0 =X0/u5 .测量过程三要素(1)测量单位;(2)测量方法;(3)测量仪器与设备。
二.测量单位1.概念数值为1的某量,称为该量的测量单位或计量单位。
三.测量方法(一)测量方法的分类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2.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3.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4.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二)直接测量法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直接比较测量法2.微差测量法3.零位测量法(又称补偿测量法或平衡测量法)(三)间接测量法1 .定义通过对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进行测量,的测量方才能得到被测量值法。
4.组合测量法四.测量仪器与设备一)感受件(传感器)二)中间件(变送器或变换器)三)显示件(显示器)误差基本知识.误差基础(一)测量误差及分类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3.粗大误差(二)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1.精密度2.准确度3.精确度(三)不确定度概念用测量值代表被测量真值的不肯定程度。
是测量精确度的定量表示(四)仪表的基本误差限1.绝对误差2.相对误差3.引用误差.误差分析与处理一)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1 .统计特性(随机过程)2.算术平均值原理(1)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最佳信赖值)。
(2)剩余误差3.随机误差的标准误差估计(贝塞尔公式)4.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二)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1.系统误差的估计1)恒定系统误差指误差大小和符号在测量过程中不变的误差。
2)变值系统误差它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
可分为a. 累积性系统误差随着时间的增长,误差逐渐增大或减少的系统误差b. 周期性系统误差误差大小和符号均按一定周期变化的系统误差。
自动控制理论课件自控课件(第三章)
开环控制系统适用于一些对精 度和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如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 单、成本低、维护方便。
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的类型, 其控制过程依赖于输出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 稳定性,适用于一些对精度和稳定性 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工业自动化生产 线。
科技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 重要支撑,它推动了自动化、智 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为科技创
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01
历史回顾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理论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02 03
当前发展
目前,自动控制理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鲁棒性等方向发展,各种 新型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不断涌现,为解决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提供 了更多有效的手段。
复合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 同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
线性控制系统与非线性控制系统
01
线性控制系统是指系统 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 以用线性方程描述的控 制系统。
02
非线性控制系统是指系 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能用线性方程描述的 控制系统。
03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较为 成熟,分析和设计方法 相对简单。
动态性能定义
动态性能的改善方法
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 变化特性。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如减小系统增益 或增加系统阻尼比等。
动态性能的指标
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超 调量等。
稳态性能分析
稳态性能定义
系统在稳态时输出的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
如果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入大部分是随时间逐渐增加的信号, 则选用斜坡函数较合适;如果作用到系统的输入信号大多具有突 变性质时,则选用阶跃函数较合适。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 种典型输入型号,对同一系统来说,其过渡过程所反应出的系统 特性应是统一的。这样,便有可能在同一基础上去比较各种控制 系统的性能。此外,在选取试验信号时,除应尽可能简单,以便 于分析处理外,还应选择那些能使系统工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的 输入信号作为典型实验信号。 本章主要讨论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脉冲函数等 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必须了解输入信号的变化形 式。在工程实际中,有些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已知的(如恒值系 统),但对有些控制系统来说,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其输入量是 如何变化的(如随动系统)。因此,为了方便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使各种控制系统有一个进行比较的基础,需要选择一些典型试验 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然后比较各种系统对这些输入信号的响应。 常用的试验信号已作介绍,它们是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抛物线 函数、脉冲函数及正弦函数。这些函数都是简单的时间函数,并 且易于通过实验产生,便于数学分析和试验研究。
为便于分析和比较,假定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前 处于静止状态,而且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均等于零。对于 大多数控制系统来说,这种假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系统 的典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下页图所示 一般认为,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为严峻的工作状态, 如果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在其他输入 形式作用下的动态性能也能满足要求。因此,通常在阶跃函数 作用下测定或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而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就 用其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响应,即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 特征量来描述。
A s
2 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σ % = 0没有超调,非周期响应,
惯性环节亦称非周期环节。
t s = 3 T ( ± 5 % 误差带 t s = 4 T ( ± 2 % 误差带 T 越小, )
C(t)
1 1/T斜率 0.632
h (t ) = 1 − e − t /T
)
0
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T
t
1.
一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若kt=0.1,试求系统的调节时间ts,如果要求 ts= 0.1秒。试求反馈系数应取多大?
§3-1 控制系统的时域指标
h(t)
σ
1.0
误 差 带 5%或 2%
td 0.5
h(∞)
0
tr tp ts
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时间 响应——单位阶跃响应确定的,通常以y(t)表示。
1、超调量σ% 、超调量 响应曲线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之比。 y (t ) − y (∞) 即 超调量表示系统响应过冲的 σ% = × 100% y (∞ ) 程度 。 2、上升时间tr 响应曲线从零首次上升到稳态值h(∞)所需的时间,称为 上升时间。对于响应曲线无振荡的系统,tr是响应曲线从 tr 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 %所需的时间。 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终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3、峰值时间tp
§3-2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dy (t ) + y (t ) = x(t ),T为时间常数。 dt 1 k 1 = , k = 为开环增益 开环传递函数:G0 ( s) = T Ts s G0 ( s) Y ( s) 1 闭环传递函数:G(s) = = = X ( s) 1 + G0 ( s) Ts + 1 微分方程为:T
自动控制理论课件自控课件(第三章)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三.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C(S) 1 TS 1
系统的输出称为脉冲响应,其表达式为:
c(t) L[C(S)] 1 et T , T
t0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h(t)
3
2T
1
初始斜率 0.368 T
T 1
c(t) 1 et T T
2T
t 0 T 2T 3T 4T
1. 动态性能
2. 稳态性能
二. 典型输入信号
所谓的典型输入信号是指根据系统常遇到的输 入信号形式,在数学上加以理想化的一些基本输入 函数。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名称
单位阶跃函数
单位斜坡 (速度)函数
单位加速度 (抛物线)函数
单位脉冲函数
正弦函数
典型输入函数
系统的跟踪误差为:
t0
e(t) r(t) c(t) Tt T 2 (1 et T )
跟踪误差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直至无穷大。因此, 一阶系统不能实现对加速度输入函数的跟踪。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六. 四种典型输入信号响应的对比
输入信号
j s1 n 0
s2
s1 n
j n 1 2
0
s2
n 1 2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East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胡寿松)
1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注意:
1.不同性质的控制系统,对稳定性、准 确性和快速性要求各有侧重。 2.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相互 制约,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
1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终值一半所需的 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曲线开始进入并保持在误差带内所需的 最小时间,误差带通常取 5 % h ( )或 2 % h ( )
h(t)
1.0
误 差 带 5%或 2%
0.5
td
h()
0
tr tp ts
16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超调量σ%:响应曲线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 之比。即:
快速性:输出量产生偏差时,系统消除这种偏差的快 慢程度。快速性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一般用过渡过 程的时间来表示,如: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 时间等。
1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准确性:是衡量控制系统控制精度的重要标志。一般 用被控量的稳态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称为稳态误 差)表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3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⑴阶跃函数
Step Signal 5 4 3 2 1 0 -1 -1 0 1 2 3 4 t 5 r(t)
函数表达式:
当A=1时称为单位阶跃信号。
阶跃信号:含宽频带谐波分量,产生容易,是最常 用系统性能测试信号。
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电子素材
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3.1 引言时域法是一种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响应分为动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分别对应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
3.2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3.2.1时域法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时域分析法中一般采用如表3-1中的典型输入信号。
表3-1时域分析法中的典型输入信号3.2.2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系统动态性能是以系统阶跃响应为基础来衡量的。
1. 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在零初始条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有两种基本形式,如图3-1所示。
为描述曲线的过渡过程,规定以下动态性能指标。
(1)快速性指标①延迟时间d t :满足()0.5()d h t h =∞时t 的最小正数。
②上升时间r t对于有超调情况如曲线a ,满足()()r h t h =∞时t 的最小正数。
对于无超调情况如曲线b ,响应曲线自开始由稳态值10%上升到稳态值90%所需要的时间。
③峰值时间p t对于曲线a ,响应曲线由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即满足()0pt t dh t dt ==时t 的最小正数。
对于曲线b ,无峰值时间。
④调节时间(过渡过程时间)s t 阶跃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h 5±%误差带内所需的最短时间(有时取±2%)。
即满足()()5%(2%)()h t h h -∞≤∞或。
(2)平稳性指标(振荡性能、阻尼性能) 描述系统输出跟随给定输入变化时过调或衰减情况。
①超调量%σ峰值)(p t h 超出终值)(∞h 的百分比,即图3-1 随动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σ()()100%()p h t h h -∞=⨯∞ (3-1)②振荡次数X响应曲线在调节时间内穿过稳态值的次数的一半,称为振荡次数。
平稳性指标只用于有超调时的曲线a ,对于曲线b 则均为0。
对于随动系统,通常只采用调节时间和超调量描述其动态性能。
2. 定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定值系统典型的响应曲线如图3-2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P75 二阶系统的 结构图
20
2019/4/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1、无阻尼情况 ( 0)
s 1 ct (t ) L [ 2 ] cos nt t 0 2 s n
等幅振 荡
特征方程有一对共轭虚根 s1,2 jn 2、欠阻尼情况 (0 1)
2019/4/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7
三.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1、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例: a3 s 3 a2 s 2 a1s a0 0 解:
判断稳定性。
s
3
a3 a2 a1a2 a3 a0 a2 a0
a1 a0 0
0 0
s2 s1 s
0
三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ai
2019/4/2
瞬态ct (t ) e
ct (t )
t
T
, 稳态css (t ) 1(t )
css (t )
dc(t ) 1 e t /T dt t 0 T
c(t )
t 0
1 T
+
=
2019/4/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18
二.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c(t )
t 3T
(1 e
t /T
)
t 3T
1 e
3T /T
0.95
T0 T 1 K0
ts 3T
ts 是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增大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0 会使T 减小,使ts 减小。
2019/4/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19
第四节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二阶标准型 或称典型二阶系 统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arctan 9 3
1.25rad
则响应为 y(t) 1 2 e 3t 0.95e j1.25e (1 j)t 0.95e j1.25e (1 j)t 5
1 2 e 3t 0.95e t e j(t1.25) e j(t1.25) 5 1 2 e 3t 1.9e t cos(t 1.25)
平衡位置:力学系统中,当系统外的作 D
用力为零时,位移保持不变的位置。
此时位移对时间的各阶导数为零。 A点和D点是平衡位置, B点和C点不是平衡位置。
O
B
C
A
稳定的平衡位置:若在外力作用下,系统偏离了平衡位置,但 当外力去掉后,系统仍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则称这一个平 衡位置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所以A点是稳定的平衡位置,而D点不是稳定的平衡位置。
注意:输入信号为非单位阶跃信号时,依齐次性,响应 只是沿纵轴拉伸或压缩,基本形状不变。所以ts 、 tr、 tp 、 σ并不发生变化。
当t < ts时,称系统处于动态;当t > ts时,称系统处于稳态。
3.2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一阶系统(惯性环节)
G(s) 1 Ts 1
单位阶跃响应为
t
y(t) 1 e T
设零初始状态,y(0)=0 r (t)=1(t)时,y(t)的响应曲线为
y(t)
1.05 y(∞)
ym
y(∞)
0.95 y(∞)
tr tp
ts
ym: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 y(∞):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值。并非期望值。 ts:调节时间。y(t)进入0.5*y(∞)或0.2* y(∞)构成的误差带 后不再超出的时间。 tr:上升时间。 y(t) 第一次达到 y(∞)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主要功能是判断正前方及侧前方的障碍物
间隙警告ECU 间隙检测声纳
双声纳
后声纳
集成开关面板 侦测栅
间隙检测声纳
电源指示
转向指示
[多功能信息显示]
[多功能显示]
定位、地理信息
汽车行驶速度测量
4、传感器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触觉能力:
主要指确定工作对象是否存在,以及它的尺寸大小和形状等。
接近觉:
主要用于探测机器人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相对位置或距离的传感器。
3.1 传感器与变送器
变送器(transmitter)是把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变 为可被控制器识别的信号(或将传感器输入的非电量 转换成电信号同时放大以便供远方测量和控制的信号 源)的转换器。 对于直接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压信号的敏感原件, 不必用变送器,如热电偶。
零点调整 零点迁移
测量部分 Ki 放大器 K 反馈部分 Kf
4)灵敏度(Sensitivity):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
5)漂移(Drift):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 6)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激励受到规定突变的瞬间,与响应
达到并保持其最终稳定值在规定极度限内的瞬间,这两者之间的
时间间隔即是响应时间。 7)响应特性(Response Characteristic):在确定条件下,激励与对
2.按工作原理分类:
磁电式,热电式,机械式,电气式,光学式,流体式等。
切削力测量应变片
3.按信号变换特征: 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
能量转换型:直接由被测对象输入能量使其工作.
例如:热电偶温度计,压电式加速度计.
能量控制型:从外部供给能量并由被测量控制外部
《自控》第3章
响应称为单位抛物线响应。
C(s )
(s )
R(s )
(s )
1
s3
单位抛物线的时间响应为
c(t )
L1(s )
1
s
3
抛物线信号可模拟以恒定加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4. 单位脉冲信号及其时间响应
脉冲信号可看作一个持续时间极短的信号。
0
r(t
)
H
t 0,t 0t
若令脉宽ε→0,则称其为单位理想脉冲函数
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等。它们的典型时间响应是指初始状态为零的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输出量的动态响应。
1.单位阶跃信号的时间响应 L[1(t)] L[1] 1
s
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时间响应称为
单位阶跃响应。
C(s )
(s )
R(s )
(s )
1
s
c(t )
L1(s )
1
s
在时域分析中,阶跃信号用得最为广泛。如实际应用中电源的突然接通、
响应
响应
微分
微分
微分
响应
5. 正弦信号及其时间响应 正弦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r(t )
0
A
sin t
t 0 t 0
L r(t )
L[A
sin t]
A s2 2
正弦信号主要用于求系统的频率响应。在实际控制过程中,电源及
振动的噪声、海浪对船舶的扰动力等,均可近似为正弦信号作用。
C(s )
(s )
R(s )
(s )
A
s2 2
c(t )
L1(s )
s
自动控制技术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
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
与旋转变流机组及离子拖动变流装置相比, 晶闸管整流装置不仅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都有 很大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较大的 优越性。由图可见,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功率 放大倍数在104以上,其门极电流可以直接用晶 体三极管来控制,不再像直流电动机那样需要 较大功率放大装置。在控制作用的快速性方面, 变流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整流器是毫秒级, 这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直流斩波器的控制方式 b)脉冲频率调制
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
用全控式器件实行开关控制时,多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控制方式,形成近年来 应用日益广泛的PWM装置—电动机系统,简称PWM调速系统或脉宽调速系统。
直流斩波器的控制方式 c)两点式控制
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
与V-M系统相比,PWM调速系统有下列优点: (1)由于PWM调速系统的开关频率较高,仅靠电枢电感的滤波作用就足以 获得脉动很小的直流电流,电枢电流容量连续,系统的低速运行平稳,调速范围 较宽,可达1∶10 000左右。又由于电流波形比V-M系统好,在相同的平均电流即 相同的输出转矩下,电动机的损耗和发热都较小。 (2)同样由于开关频率高,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相配合,系统可以获得很 宽的频带,因此快速响应性能好。动态抗干扰能力强。 (3)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只工作在开关状态,主电路损耗较小,装置效率较高。 因受到器件容量的限制,直流PWM调速系统目前只用于中、小功率的系统。
在静止可控整流方面,离子拖动系统是最早应用的静止变流装置供电的直流 调速系统。它虽然克服了旋转变流机组的许多缺点,而且还缩短了响应时间,但 汞弧整流器造价较高,维护麻烦,特别是水银如果泄漏,将会污染环境,危害人 体健康。
《自动控制技术》第3章
的偏差为5%或2%。
−
1
斜率
0.632
1
T
C(t)
0.95
T
3T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如图所示
1
指数响应曲线的初始(t=0)斜率为
实际上,响应曲线的斜率是不断下降的,
经过T 时间后,输出量C(T)从零上升到稳
态值的63.2%
1
斜率
0.632
1
T
C(t)
性
能
指
标
延迟时间:td=0.69T
上升时间:tr=2.20T
调节时间:ts=3T (△=0.05) 或 ts=4T (△=0.02)
3.2.2 单位斜坡响应
系统的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函数r(t)=t ←→ [()] = Τ
则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r(t)=t
1
1
1
() =
⋅ 2= 2− +
② 上升时间tr 用⑤超调量p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
③ 峰值时间tp 而④调节时间ts同时反映了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
④ 调节时间ts
⑤ 超调量p
➢ 稳态性能
h(t)
h (∞ )
0.9h(∞)
0.5h(∞)
误差带
p
td
稳态误差
0.1h(∞)
tr
tp
t
ts
稳态误差 e () = lim () = lim (() − ())
输入量r(t)一个T值
• 时间常数T越小,系统跟踪斜坡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也越小
稳态误差ess=T,初始斜率=0,稳态输出斜率=1
3.2.3 单位脉冲响应
自动控制第三章
例04 已知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s)
s(0.1s
K 1)(0.25s
1)
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开环放大系数 K 的取值
范围以及临界放大系数Kp。 解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 (0.1s +1)(0.25s +1) + K = 0
s3 + 14s2 + 40s + 40K = 0 列写劳斯表
s3
1
40
0
s2
14
40K
0
s1 (560-40K)/14 0
s0
40K
0
根据劳斯判据,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K > 0 560-40K > 0 故有 0 < K < 14 Kp = 14
确定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在此之前,我们应用劳斯判据来判断系
统是否稳定,这只是解决了系统的绝对稳定 性问题。在实际工程中,这往往是不够的, 我们常常需要用相对稳定性的概念来说明系 统的稳定性。如两个系统,在受到相同的扰 动作用之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不同,这说明两个系统的稳定程度不同。
第三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 时域分析
2007.10.01
五邑大学信息学院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稳定性和代数稳定判据 第二节 典型输入信号和阶跃响应性能指标 第三节 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第四节 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第五节 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第六节 稳态误差分析 第七节 基本控制规律的分析 本章小结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方 程的根(即传递函数的极点)全为负实数或 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或者说,特征方程 的根应全部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
系统稳定充要条件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3-18)
• 特征方程的根,即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为:
s1, 2 n
n
2Hale Waihona Puke 1(3-19)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
•
•
•
•
0<ζ<1时,系统有一对实部为负的共轭复数,称 为欠阻尼状态,系统时间响应具有振荡性; 当ζ=1时,系统有一对相等的负实数,称为临界 阻尼状态; ζ﹥1 时,系统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称为过 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和过阻尼状态下,系统 时域响应均无振荡现象; ζ=0时,系统有一对虚根,称为无阻尼状态,系 统时间响应为等幅振荡曲线; ζ﹤0时,系统有一对实部为正的共轭复根。
第一节 概述
• 时域分析法 在一定输入条件下,使用拉氏变换 直接求解自动控制系统时域响应的表达式,从而 得到控制系统直观而精确的输出时间响应曲线和 性能指标。 • 几乎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是高阶系统。系统愈复 杂,微分方程的阶数愈高。 • 时域分析法难以直接提出改善系统动静态性能的 校正方案。 • 工程实践中,根据被控制对象使用要求,确定系 统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再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 确定预期响应曲线,进而通过校正的方法人为地
K K 1K 2
ωn──无阻尼自然角频率 ζ──阻尼比
1
n
K
2 K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 D(s)=0时,参考输入量的传递函数为:
GR (s) CR (s) R (s) K
n
2
2 2
s s K
2
s 2 n s n
(3-17)
令式(3-17)分母为零,得到系统特征方程式:
(3-2)
该信号相当于在 t=0 处突加一个恒定的输入信号。 对于恒值系统相当于参考输入量的变化或者扰动量的 突变;对于随动系统,相当于突加一个位置输入信号。
•
单位斜坡函数
• 单位斜坡函数 也称为速度信号,数学表达式为: 0 t <0 r(t)= (3-3) t t ≥0
如图3-1b所示。拉氏变换式为:
• 二阶系统 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即闭环系 统传递函数分母中s的最高次幂为2的系统。 • 典型的二阶系统
图3-6 二阶系统框图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图3-6 为典型的二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o (s) K s ( s 1)
n
2
s ( s 2 n )
(3-16)
式中 K ──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
ess 1 c r ( ) 0
(3-14)
由于该系统稳态误差为零,因而又称为无差系统。
具有惯性环节的一阶系统
图3-4为前向通道具有惯性环节,且反馈系数为 α的环节所组成的一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
C R (s) R (s) Kp K 1 K 1 K s 1 s 1
图3-2 典型一阶系统框图
典型一阶系统
当D(s)=0时,系统参考输入量的传递函数为:
G R (s) C R (s) R (s) 1
i
K
p
1
s 1
s 1
1 s 1
(3-9)
式中 τ i──积分环节时间常数; τ ──典型一阶系统时间常数 ,
i Kp
。
典型一阶系统
(3-6)
单位脉冲函数
• 单位脉冲函数 即狄拉克(Dirac)函数,数学表 达式为: 0 t ≠0 r(t)= δ(t)= (3-7) ∞ t=0 如图3-1d所示。拉氏变换式为:
R ( s ) L [ ( t )] 1
(3-8)
• 对控制系统来说,只要输入信号的强度足够大, 且信号持续时间相对于系统的时间常数可以忽略 不计时,则该信号可以视为脉冲函数。
改变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性能,使之满足所要求 的性能指标。
• 工程实践中,不要求校正后的响应曲线严格按照 预期的响应曲线变化,而只要求它的变化趋势与 预期响应曲线一致,并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 • 工程实践中,常将一阶、二阶等系统的响应曲线 作为自动控制系统预期时域响应曲线。 • 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不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 与参数,还与外加信号有关。因此,需要有一个 对各种控制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也就 是预先设定一些典型信号,然后比较各种系统对 这些输入信号的响应。
• 对实际系统进行分析时,应根据系统的工作情况 选择合适的典型输入信号。同一系统选择不同的 输入信号,其响应也不同。为了对系统的动态性 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通常选用单位阶跃 函数。
第二节 一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一阶系统 由一阶微分方程式描述的控制系统, 也就是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母中 s 的最高次幂为 1 的系统。 典型一阶系统框图如图3-2所示。
常用的典型信号
a)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抛物线函数
b)单位斜坡函数 d)单位脉冲函数
图3-1 典型时域输入信号
单位阶跃函数
• 单位阶跃函数1(t), 也称为位置信号,数学表 达式为: 0 t <0 r(t)= 1(t)= (3-1) 1 t ≥0 如图3-1a所示。拉氏变换式为:
R ( s ) L 1( t ) 1 s
•
0 .1 1 e
1
t1
0 .9 1 e
1
t2
t r t 2 t1 2 . 2
(3-13)
• 建立时间ts (Setting Time) 从图3-3可知:t=3 τ时,δ=0.05,t=4τ,δ<0.02,由此可知一阶系统单 位阶跃响应曲线的建立时间 t s =3 ~ 4 τ 。工程上一 般认为t=ts时系统的瞬态过程已经结束,系统进入 稳态阶段。 • 稳态误差ess :稳态误差可由下式确定:
d c r (t ) dt
t0
1 t e
1
t0
1
(3-12)
运用这一特点也可以通过实验法求取时间常数 τ 。同时,这一特点也是区分一阶系统和非周期响 应曲线与高阶系统的无超调响应曲线的基本标志, 后者在t=0处的斜率为0。 3. 由cr(t)的计算过程可知: ① cr(t)由两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个分量 e 是随时间衰减的,称为暂态分量(或瞬态分量)。 另一分量与输入信号成正比,称为稳态分量。稳态 分量与输入信号[R(s)=1/s]的极点(s=0)有关, 而与传递函数的极点无关;暂态分量与传递函数 [GR=1/(τ s+1)]的极点(s=-1/τ )有关。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 二阶系统的响应特性完全由 ζ 和ω n决定,所 以ζ 和ω n是描述二阶系统重要的结构参数。 • 当ζ =0和ζ ﹤0时,系统分别处于临界稳定状 态和不稳定状态,系统响应无法跟随参考输 入量变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下面只讨论 0﹤ζ ﹤1、ζ =1和ζ ﹥1三种情况下系统的阶 跃响应。
图3-7 二阶系统临界阻尼单位阶跃响应
临界阻尼状态阶跃响应特点
从二阶临界阻尼状态传递函数的极点来看,它 相当于两个时间常数为 τ 的惯性环节相串联。二阶 临界阻尼单位阶跃响应如图3-7所示,其特点如下: 1 )阶跃响应曲线是单调上升的,且稳态值为 1 , 这一特点与一阶系统相同。因而,它是一个稳定的 无差系统。 2 )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在 t =0 处最大, 并逐渐递减至零;而二阶临界阻尼响应曲线的斜率 为:
p p p
图3-4 具有惯性环节的一阶系统
具有惯性环节的一阶系统
式中:
──系统时间常数
1 Kp
Kp
'
──系统比例系数 K
p
Kp 1 Kp
当r(t)=1(t)时,由拉氏反变换可得:
c r ( t ) K p (1 e
1
t
)
(3-15)
图3-4与图3-2比较有如下特点: 1)具有惯性环节的一阶系统除了可以通过减小 τ或增大Kp来提高瞬态过程的响应速度,还可以通 过加大反馈系数α来进一步减小时间常数。图3-5出 示了α分别为α1和α2(α2>α1)时的响应曲线。 2)改变反馈系数减小了时间常数,同时也减小 了比例系数,因而稳态值也随之而减小了,如图3-5 所示。
R (s) L t 1 s
2
(3-4)
单位抛物线函数
• 单位抛物线函数 式为: 也称为加速度信号,数学表达
t 0 t 0
0 r (t ) 1 2 t 2
(3-5)
如图3-1c所示。拉氏变换式为:
1 1 2 R (s) L t 3 s 2
d cr (t ) dt n te
2 nt
临界阻尼状态阶跃响应特点
对上式求导可知,响应曲线斜率的最大值出 e 现在 t 1 处。由此可知二阶阻尼响应曲线斜率 由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 e ,然后再逐渐减小到零, 曲线形状呈S形。 3)根据上升时间的定义,可计算出tr=3.358τ 。 4)根据建立时间的定义,可计算出δ 为0.05 和0.02 时的建立时间分别为4.75τ 和5.84τ 。显然 其建立时间比一阶系统长。
图3-5 具有惯性环节的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3)图3-5所示的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时的稳 态误差为:
ess 1 K p 1 1 Kp
由于该系统在稳态时存在误差,故常称为有差 系统。对比图3-2可知:系统前向通道中存在积分环 节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
第三节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分析
t τ
② 在暂态分量尚未衰减到零以前,输出响 应就不可能与输入信号同规律变化,即在动态过
程中存在误差(称为动态误差)。可见,动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