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笔记修订稿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笔记

西方音乐史笔记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世纪时代概述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1815年、 1830年、 1831年、1848年、 1861年、 1871年、主要音乐风格: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早期: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中期:19世纪中~19世纪下半叶晚期: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德奥歌剧:瓦格纳乐剧改革法国歌剧:大歌剧概念及代表作3部抒情歌剧概念及代表作1部十九世纪的法国抒情歌剧多取材于文学名着 ,它避免大歌剧的浮华和轻歌剧的肤浅 ,强调用朴实真挚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感情.主要代表作有古诺所作的浮士德等.轻歌剧概念及代表作2部喜歌剧卡门熟悉剧情唐豪赛因放走了卡门而被禁闭卡门与同伙合谋以女色打通走私关卡浪漫主义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线索舒伯特:选词严格,尊重语言的重音和音调,词曲关系均衡,和声与钢琴伴奏被提高到与旋律和诗歌的同等地位,钢琴伴奏起到提示场景,传达诗意的作用.巧妙运用半音和声,大多用分节歌形势美丽的磨坊姑娘与冬之旅为自传性的声乐套曲3代表作舒曼:重视发掘诗的意境,多为成套创作.以短呼吸的旋律居多,努力使音乐与诗歌、人声与钢琴的关系取得平衡,有时钢琴与人声形成二重唱,钢琴的前奏、间奏与尾奏常期重要作用.2代表作勃拉姆斯:歌词不如舒曼讲究,内容大多为爱情、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晚年偏爱写思索死亡的歌曲,词曲关系与形式结构接近舒伯特,优美的旋律常建立在3和旋及其周围的音少年宫,钢琴伴奏描绘性不强,但和声新颖,支体丰富,常用长琶音和切分节奏,有时钢琴与人声形成对位.2代表作徒劳小夜曲、摇篮曲沃尔夫:有为特定诗人诗歌谱曲的习惯.受瓦格纳影响,重视诗的作用,揭示人的内心,自称“歌唱的诗”.偏爱写朗诵般的旋律,甚至不顾结构的均衡将声乐与钢琴融为一体,似乎是在钢琴伴奏上生成的诗歌吟唱.1代表作马勒:把艺术歌曲组合成套,首先采用管弦乐队伴奏,人声与管弦乐构成细腻精湛的统一体1代表作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线索意大利歌剧:罗西尼——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古典主义者,遵循和运用美声唱法,促进了歌唱技术的发展,高潮处常用重唱作结束.代表作:喜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罗西尼与威尔第间的歌剧作曲家:唐尼采蒂爱的甘醇、军中女郎贝利尼清教徒、梦游女威尔第——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26部歌剧中24部为正歌剧,2部喜歌剧,不与过去彻底决裂,也不做激进的改革,努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把意大利歌剧发展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代表作:歌剧茶花女、弄臣、游吟诗人、阿依达、奥赛罗普契尼——意大利晚期浪漫主义歌剧的最后代表.要求剧本具有“引人、惊人、动人”的效果,音乐既有瓦格纳的戏剧性,又有威尔第的抒情性,既借鉴了场幕结构,也继承了歌唱为主的意大利传统,认为没有鲜明动人的旋律就没有音乐.和声色彩丰富,并随剧情发展而变化,运用全音音阶,附加六度和弦,增三和弦,不准备不解决的不协和弦以及平行和弦等手法.代表作:歌剧蝴蝶夫人、托斯卡、波西米亚人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代表俄罗斯:格林卡、达尔戈梅斯基 强力集团一般概念 格拉祖诺夫 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挪威:格里格芬兰:西贝柳斯 西班牙:法雅、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英国:埃尔加、威廉姆斯法国:弗朗克、圣桑匈牙利:柯达伊、巴托克波兰:亚那什克、席曼诺夫斯基罗马尼亚:埃涅斯库美国:格什温、科普兰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发展线索 民族乐派产生的历史原因 民族乐派的一般特征p288舒曼、肖邦、李斯特的贡献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发展线索柏辽兹、李斯特的贡献民族歌剧代表作:格林卡的伊凡苏萨宁鲍罗丁的伊格尔王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雪娘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德沃夏克的水仙女浪漫主义交响曲的发展线索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p.206门德尔松:第四“意大利”交响曲p.208 舒曼:第一“春天”交响曲p.213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p.218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p.24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p.299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p.309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p.226世纪之交的几个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真实主义歌剧表现主义音乐十二音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序列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梅西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中期法国“六人团”普罗科菲耶夫印象主义音乐主要手法旋律:缀合而成,很少有气息宽广的线条节奏:常用符合拍、复节奏和不规则节奏调式:常用五声调式、中古调式、全音阶其他重要手法:和声、演奏法、力度与配器等成重要色彩性手段多用小型体裁,结构趋于模糊牧神午后大海三:风和海的对话夜曲三:人鱼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德彪西法管弦乐牧神午后大海夜曲等钢琴曲:贝加莫组曲版画集意象集等歌剧:佩里阿斯与梅利桑德拉威尔法,西G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等莱茨比基意罗马的喷泉第一部分黎明时朱丽亚峡谷喷泉等名词解释:真实主义歌剧时间:十九世纪末地点:意大利文化背景:自然主义与真实主义文学取材:现实生活,反神话体裁篇幅:简洁,反无止尽扩张人物:社会底层普通人,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情节:热衷妒忌、纷争、情杀手法:后浪漫主义,反瓦格纳歌唱为主、民族性、分曲结构代表音乐家:马斯卡尼、列昂卡伐洛代表作:乡村骑士、丑角表现主义音乐时间:二十世纪初地点:奥地利维也纳文化背景:受绘画流派影响特征:注重将人的内心下意识的冲动推向外界;追求尖锐夸张的冲动性宣泄.手法:打破传统,以无调性为基本手法特征;因否定了调性而失去了协和与不协和的对比,以大幅度跳进、反对称的结构、模糊不清的曲式和频用极端音区等非传统手段,强化情感宣泄.代表音乐家:勋伯格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代表作勋伯格月光下的彼埃罗等新古典主义音乐时间:二十世纪两次大战之间地点:法国文化背景:反浪漫主义特征:排斥过度的情感表现,要求冷静的约束;反对主观冲动,提倡客观稳定主张“回到巴赫”, 苛守传统调性启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纯音乐体裁手法:追求结构完美匀称、手法明晰简洁,偏重复调织体的音乐风格,但依然能感觉到二十世纪的某些风格和音乐语汇代表音乐家:萨蒂、“六人团”、斯特拉文斯基中期斯特拉文斯基被看做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旗帜人物。

中国古代音乐史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音乐史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音乐史重点笔记完整电子书下载: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中国音乐史权威教材。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3.精选相关考试真题,补充难点习题。

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第一编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前)第1章远古(约公元前21世纪前)1.1 复习笔记一、音乐的起源1远古时期的音乐(1)劳动创造了音乐,远古时期的音乐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有直接联系,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作,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

(2)远古时期的音乐与宗教、巫术有密切联系,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斗争的软弱无力和对周围世界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的低下,但也赋予音乐以幻想和乐观精神。

2.音乐起源于劳动(1)劳动促进人体进化,为音乐的产生奠定了基础①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人猿祖先的双手、喉部、口部等机体器官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语言。

②劳动与语言成为促使人类脑髓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为音乐艺术的产生奠定了生理基础。

(2)劳动创造了音乐艺术①劳动实践给予音乐以内容;②劳动的动作和呼声给予音乐与舞蹈以节奏和音调;③社会生产斗争的需要成为人类创造音乐艺术的基本动力。

3音乐起源的唯心主义观点(1)唯心主义者对音乐起源的猜想①在中国古代,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音乐的起源是宇宙中一种超人的力量——“太一”。

②音乐起源于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人们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创造歌曲,根据鸟的鸣声,规定音高标准等。

③音乐的起源完全归之于某些个人的创作,特别是统治阶级中个人的创作。

④音乐起源于古代的巫术。

⑤在西洋,有人认为音乐起源于某种动物本能或情感的表现欲,也有人认为音乐起源于性欲的表现,如鸟兽用呜叫求爱等。

(2)评价①这些观点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心理的活动、自然环境的触发或某些个人的智慧,都是片面的。

②没有从实际出发全面地看待问题,犯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偏离了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问题,不能全面说明音乐的起源、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

简明中国音乐史笔记摘抄(3篇)

简明中国音乐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中国音乐史笔记摘抄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1世纪)1. 远古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为祭祀仪式和劳动生产中的歌谣。

2.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黄帝时已有乐官,负责音乐创作和演奏。

3. 传说中的乐器有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4. 殷商时期,音乐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六乐”制度。

二、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1. 先秦时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祭祀音乐。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大量民歌。

3.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其中包含了许多音乐元素。

4. 儒家思想对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音乐审美标准。

5. 墨家主张“非乐”,认为音乐是奢侈的象征,不利于国家的安定。

6.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成为诸侯争霸的工具,各诸侯国纷纷设立音乐机构。

三、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焚书坑儒”,但对音乐文化有所保留。

2. 汉朝音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祭祀音乐均有较大发展。

3. 汉乐府是汉朝政府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民间音乐。

4. 汉代乐器有:琴、瑟、筝、笛、箫、笙等。

5. 汉代音乐理论有:五声音阶、十二律吕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融合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江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2. 南北朝音乐以民歌为主,如《子夜歌》、《读曲歌》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传入中国,对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理论有所发展,如“声律学”。

5. 乐器有:琵琶、古筝、古琴、笛、箫、笙等。

五、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 隋唐时期,音乐进入鼎盛时期,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均有较大发展。

2. 隋唐音乐以唐乐为代表,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音乐史重点笔记

蓝色字体的内容重点考察该作品的创作者绿色字体的局部得分点仅次于红色字体。

也需要弄清楚5个W 的内容。

〔when \where\who\how\what〕红色字体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得分点。

需要弄清楚5个W 的内容。

●中国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第一题答案不确定〕骨哨,陶埙,骨笛●六代乐舞的内容〔绿〕六代之乐。

简称“六乐〞。

是从皇帝时期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

包括皇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厦》,商汤时的《大濩》〔huo〕,周初的《大武》●六小舞是指规模较小的乐舞。

主要包括:帗(fu)舞——彩绸舞羽舞——羽毛舞皇舞——五彩羽毛舞旄〔mao〕舞——牛尾舞干舞——盾牌舞人舞——长袖舞●商代音乐以什么样的音乐为主?宫廷乐舞●八音之乐〔绿〕X译创立。

主要是指在乐器上增加一个常用音,以便于既可以演奏龟兹音阶,又可以演奏清乐音阶。

这个新加的音在后来的管色字谱中是用“勾〞来表示●礼崩乐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落●礼乐制度中乐器的摆放规如此和乐队人数的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排列一面。

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排列成八行,成为八佾(yi);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成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成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两行,成为二佾。

●《诗经》的5个W分别是什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局部。

How:最早诗歌总集,最初是配乐歌词,它保存着古代歌,乐,舞的艺术形式。

Who:孔子。

Where:北方。

When:周代What:将周代采风制度的遗存进展修册,编成一部305首歌词选集●《楚辞》的5个W分别是什么?Who:屈原与其他同一流派的作家,称之屈原代表作Where:我国南方When:春秋战国时期What:诗歌总集,各篇都是承袭屈原原体裁,并模仿其方言声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世称这种楚辞体●X卫之音〔绿〕周代时北方民歌的代称。

中国音乐史整合笔记

中国音乐史整合笔记

上学期一、六代乐舞:歌颂帝王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云门大卷》《大咸》《韶》《大夏》《大濩》《武》乐舞特点:(曲调篇幅短小,结构较为现整,常有很少歌词加入感叹词,节奏突出但旋律性不强,是氏族成员集体创作。

音乐尚无阶段性,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传授物质生产知识。

组织生产活动,主要的音乐形式有乐舞和原始歌曲,诗,歌融合的乐舞形式居主要地位)二、贾湖骨笛:(河南舞阳县,可奏出完整的七音音阶。

)“巫”出现的意义:(它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艺术家和领导者表明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音乐组织的利用那个、国家设领导人负责音乐活动的历史由此开始。

)雅乐——指郊庙祭祀、朝会典礼时演奏的音乐。

雅乐的性质:音乐有助于推广德行的教化,亦即向被统治阶级灌输封建论理,道德观念的作用,雅乐体系还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想过(通过)礼乐制度来显示对人民的威慑力量。

周公制礼作乐,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乐队王宫县,诸侯轩县,大夫判县,大特县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演机构——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是“大司乐”。

八音分类方法:金——钟,石——磬,土——缶,革——鼓,丝——琵琶、湖、木——梆子,匏——笙,竹——笛子意义:1、第一次乐器分类法。

2、器乐艺术发展成熟的标志。

3、音乐文化较高层次的反映。

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意义。

1、青铜铸造工艺和高律科学达到一定高度,体现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才能2、用实物驳倒“中国音乐就是五声音阶的说法”,3、宣告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令现代人震惊,符合近代音乐音响学,乐律理论的一整套乐器4、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标志当时高度发展水平。

三分损益法:又叫五度相生法,是我国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求律的方法,是按振动体长度计算的。

十二律: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叫十二律。

蕤林夷难无应仲故夹太大黄宾钟则吕射钟启洗钟簇吕钟(十二律)从右至左,相邻的两个为“半音”,隔开一个的两个为“全音”。

鼓吹乐定义:是以击乐器和吹乐器的演奏为主的一种音乐。

西方音乐史笔记

西方音乐史笔记

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发展·来源·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尤里迪西·蒙特威尔第:奥菲欧·那不勒斯歌剧:A斯卡拉蒂·法国歌剧:吕利通奏低音(数字低音):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康塔塔·宗教题材和世俗题材·室内康塔塔·大型康塔塔·康塔塔(意译为清唱套曲)(Cantata)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及表演剧情的声乐套曲,一般包含一个以上的乐章,大都有管弦乐伴奏,与中国的大合唱体裁特点十分相近,因而一度被误译为大合唱。

一首典型的康塔塔往往以序曲或者合唱开头,以合唱结尾,中间交错有伴奏的宣叙调,独唱或者重唱的咏叹调以及不同规模的合唱。

可以看出,清唱套曲旧译作大合唱或是康塔塔不准确的器乐的发展·键盘乐:管风琴,古钢琴·小型合奏乐:室内乐·大型合作乐:管弦乐组曲、协奏曲·维瓦尔第:古典主义交响乐的先导巴赫——《十二平均律键盘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全书"作有《十二平均律组曲》·1685年出生于爱森纳赫·1708-1717: 《d小调托卡塔与赋络》《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1717-1723: 《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1723-1750:《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亨德尔(1685~1759)——首创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出生于德国哈雷,1727年成为英国公民·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歌剧题材:历史、神话、浪漫·教会杰出音乐艺术家中的最后一位·融汇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创作的丰富经验·欧洲音乐的集大成者·去世后百年才被音乐界重新挖掘清唱剧——哈利路亚弥赛亚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从十七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常以宗教的或半宗教的故事作为主题,没有复杂的舞台情节而注重音乐的表现。

中国音乐史笔记 精制整合版

中国音乐史笔记 精制整合版

第一章 远古及夏商的音乐1、劳动起源说—[奥]瓦勒谢克 [德]布赫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站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3、异性求爱说——[英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4、巫术说——[英]爱德华 泰勒 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5、游戏说——[德]席勒6、信号说——[德]斯顿普夫7、太一说——[中]《吕氏春秋 仲夏记》有载 8、潜意识说—— [瑞士]荣格9、情感表达说——[中]《诗序》 [法]卢梭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内容包括:狩猎:一首远古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现原始人们用竹做弓,发射石弹狩猎的内容。

与自然斗争——部落战争——宗教——《咸池》——尧帝《韶》(箫韶、九歌、九辩)——舜帝《大濩》《桑林》——商代乐舞,歌颂商汤伐桀 《大武》周代乐舞,歌颂武王伐纣,是一部武舞,埙,角,籥,龢,言 贾湖骨笛: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20余支骨笛,用猛禽的翅膀骨制成,其中一支骨笛可测音,有七个音孔,吹出完整七声,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年,比河姆渡骨笛时间早,但比后者复杂完善。

打击乐器:鼓,磬,钟第二章 周代的音乐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6个据说 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代表性乐舞,是颂扬先秦不同 时期创业首领或帝王的文治武功,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 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声调平缓,表 现一种庄严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

中国音乐史笔记1

中国音乐史笔记1

中国音乐史笔记2015.3.1知识要点第八章宋元时期的音乐1.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城市的名称会随着时代变更而变更2.南宋:都城,杭州(临安)3.宋元时期是我国音乐历史的重要转型阶段。

就音乐性质而言,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转向平民化。

就音乐形式而言,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

4.为什么音乐发展位置从宫廷转向民间,是因为市民音乐的兴起。

宋代工商业的发展繁荣(城市的兴盛程度),出现了工商人口市民阶层,音乐形式得以发展。

5.论述:市民音乐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

答:形成了市民音乐活动中心“瓦子勾栏”,在<<东京梦华录>>里描述勾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观众群体各式各样,观众群体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因此形成竞争。

勾栏规模之大促进了艺人队伍膨胀,因此形成了专业行会组织。

组织内艺人众多也表现发展程度之高,此外还有民间艺人在街头表演,也体现了市民音乐相当盛兴,并且蓬勃发展。

2015.3.16 知识要点1.唐诗,采诗入乐,齐言诗2.宋词,依声填词,长短句3.减字,偷的改变时在节奏上的加繁和减压。

4.曲子还有令,引,近,慢等不同的类别,标志着长短不一的音乐形式。

5.宋代的词人:苏轼,豪放;柳永,凡有井水,歌柳永词;周邦彦,填词音律,格律;姜夔等。

6.姜夔,号白石道人,世称为姜白石。

是南宋词坛上最为讲究音律。

号称“格律派”的词人和音乐家。

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特殊地位除了他作品本身具有价值外,还在于他相当数量的乐谱完好保存于世,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具有说服力的音响史实和数种宋代使用的记谱法原谱。

7.《白石道人诗集》。

《白石道人歌曲》:祀神歌,琴歌,宋代俗字谱。

代表性作品:《扬州慢》《杏花天影》2015/3/23 知识要点1.说唱音乐,又称为曲艺音乐,是第一个高潮阶段。

2.鼓子词,产生于北宋时期,因以鼓伴奏而得名。

鼓子词有两种形式,起初一种是只唱不说,用同一曲牌以分节歌的形式歌唱多段曲词,如北宋欧阳修《十二月鼓子词渔家傲》。

西方音乐史核心笔记(下)

西方音乐史核心笔记(下)

西方音乐史核心笔记(下)第三部分西方音乐史现代史20世纪及以后的音乐总述(1900-)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的起源,到中世纪基督教音乐,主张“思”的音乐高于“唱”的音乐,以谐和为美为标准,对理想的精神境界的追求,这种音乐精髓不仅是中世纪的审美因素,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也是如此。

到了20世纪就扬弃了这种信念。

从贝多芬到凯奇的变化:1、功能的扩展与突破(对属和弦的削弱)2、调式的扩展与突破(对功能大、小调摧毁,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3、弦结构扩展的突破(非三和弦,兴德米特、梅西安、勋伯格)。

4、十二音、序列音乐(勋伯格、梅西安)5、乐音材料的扩展和突破(凯奇、谢菲尔)音乐中的五种变化,最彻底和最根本的是“偶然音乐”和“电子音乐”对音乐激进的创意。

20世纪之前音乐流派无论怎样变,总也排斥不了旋律、和声、节奏等因素。

20世纪之初的音乐还固守着音乐中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最后防线——音高,换句话说,无论怎样革命,音乐最终无法超越音高,即“音符”,这是西方音乐的本源,是两千多年来由基督教音乐发展而来的思维观念,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固有的音乐概念。

然而这个概念在20世纪在“偶然音乐”和“电子音乐”、在凯奇、谢菲尔、艾默特、斯托克豪森这里被彻底放弃、彻底打破,神圣的音乐的含义被改写,音乐只是生活,是无时不在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

现代音乐该向何处发展,是我们当下人要思考的问题。

表现主义乐派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生平简述:奥地利作曲家,后加人美国籍。

自学大提琴和作曲,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奥军中服过两年役,后又在柏林和维也纳从事教学,希特勒上台之后,由于他是犹太人,被解除了普鲁士艺术学校教授的职务,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1年在洛杉矶逝世。

创作时期及代表作品他的创作可分3个风格时期:第一阶段(1897-1908,作品1-10):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古代史一.远古时期: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古歌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古乐舞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距今9000年。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

③鼓二.夏商时期。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磬—编磬—埙—钟编钟—编铙三.西周。

(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2.乐舞: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

(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小型乐舞散乐:民间音乐。

颂乐:史诗性乐舞,用于天子祭祖活动房中乐:一种燕飨乐,用于后妃侍寝时演唱,不用钟磬仅是乐器伴奏,只用琴瑟等弹拨乐器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3.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4.西周宫廷音乐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秦)周朝建大司乐,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

职能:①皇室贵族子弟的音乐教育,包括“乐德、乐语、乐舞”。

②音乐表演:宫廷内所有大型饮宴、祭祀。

③行政管理:大司乐1000余人,分工明确,下设各部,各司其职。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5.乐律。

①十二律——西周时期,正式有文献记载。

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②五声音阶——西周有了记载,宫商角徵羽。

③旋宫——西周转调理论。

任何一律都可作为宫音排列,形成新调。

中国音乐史笔记、要点

中国音乐史笔记、要点

曾侯乙墓编钟,湖北随县出土,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层.乐府三分损益律,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以弦长为计算基础.鼓吹乐九部乐诸宫调因其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伴奏乐器宋时主要用鼓、拍板和笛,代表人物是孔三传。

成相篇破阵乐参军戏礼崩乐坏变文踏歌减字谱文人音乐唱赚散乐琴乐何成天新律荀勖笛律曲子及其创作方式弹歌相传为黄帝时作的古歌,反应狩猎生活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八佾是西周时期礼乐制度下产生的一种乐舞演出的形式,一行一列为一佾, 八佾为8行8列共64人,是国君才能使用的编制形式。

六代乐舞简称六舞由最高乐官大司乐亲自掌教。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韶夏---大夏商---大濩周---大武八音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乐器科学分类法。

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十二律《吕氏春秋?音出篇》中记载在三分损益法生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出,黄钟、大吕、大簇、夹钟、姑冼(xiǎn)、仲吕、蕤(ruí)宾, 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李延年西汉武帝时期的乐府音乐家,他不但善歌习舞,且长于音乐创作, 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把乐府所收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和歌原是对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统称,有徒歌、但歌、相和歌三种形式,为汉魏时期相和大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商乐前身是相和大曲,随着音乐文化的南移,原来的中原旧曲加上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百戏是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产生于汉代。

只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等,后于散乐同。

歌舞戏南北朝末年兴起了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

<碣石调*幽兰> 中国古代琴曲,又名《倚兰》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亦是今天唯一所见的保存于文字谱上的乐谱。

明清时期音乐史笔记

明清时期音乐史笔记

五、明清时期1、音乐家⑴朱载堉(1536——1610):明代乐律学家,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称为“新法密率”,著有a、《乐律全书》,对前人的乐律理论进行总结,并加以发展。

b、《律吕精义》,提出“新法密率”,通过计算得出十二平均律。

c、《律学新说》,最早提出平均律。

⑵汤显祖: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学家,代表作《临川四梦》:《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⑶魏良辅:明代戏曲音乐家,吸收了其他声腔优点,把旧的昆山腔变成“新昆腔”。

戏曲改革特征:a、唱法上:形成了“水磨腔”,柔媚婉转。

b、节奏上:把原来的版式放慢了一倍。

c、伴奏上:昆曲有较为完备的丝竹乐队伴奏。

2、说唱⑴鼓词:盛行于北方,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来源于宋元时期的鼓子词和诸宫调。

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

⑵弹词:盛行于南方,以弹拨乐器琵琶、月琴、书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来源于宋元时期陶真,主要曲种有:苏州弹词,绍兴平湖弹词,长沙弹词。

⑶琴书:用扬琴伴奏的说唱音乐形式,是渔鼓道情类的。

(道情指道教音乐)3、戏曲与声腔⑴传统四大声腔:海盐腔(浙江地方),余姚腔(浙江地方),昆山腔(江苏),弋阳腔(江西)⑵新四大声腔:a、昆腔(从传统声腔发展来):形成的剧种是昆剧或昆曲,是全国性的单一声腔剧种。

b、高腔(从传统声腔发展来)用高腔演唱的有川剧,湘剧,是多声腔剧种。

c、梆子腔(北方):秦腔,豫剧,晋剧,单一声腔剧种。

d、皮黄(北方):京剧,是全国性多声腔剧种。

⑶乱弹腔:泛指明清以来各地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

4、乐器与器乐曲传统合乐:a、丝竹乐:丝弦和竹管结合的两类合乐,流行于南方。

曲种: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

风格:乐队规模较小,音乐轻快、细腻、典雅。

b、吹打乐:打击与吹奏结合的合约形式。

南北皆有。

代表曲种:蕃鼓,浙东锣鼓。

风格:粗旷,气势宏大,乐队规模较大。

c、鼓吹乐:以鼓等小件打击乐器和笙、管、笛的合乐形式。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一、远古---先秦黄----炎----尧----舜----禹----夏----商----周{东周:春秋,战国}----西周----秦;1.乐器已知现存最早的三件乐器:1)骨笛(河南舞阳贾湖)2)骨哨(浙江余姚河姆渡)●龢:一种多管编排乐器,是小笙的前身。

●缶:一种陶制打击乐器,最初用于盛装饮料的工具,西周的著名乐器。

●鼗:古代鼓的一种,类似今天的拨浪鼓,一至四面不等,主要用于祭祀和庙宇。

●柷,敔:一对木制打击乐器,用于宫廷雅乐,是乐曲起止之用。

●曾侯乙编钟:战国初期,曾国侯爵乙的墓出土的编钟,在湖北绥县发现的一套65枚的完整编钟,青铜制造。

特点:有64枚编钟可击出三度的两个音程,有一枚仅一个音。

整个音域有5个八度,中心音区12个半音齐全。

是已知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律较准的一套编钟。

●琴,瑟:春秋战国时期,两者搭配演奏,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记在《诗经》中。

瑟为散音乐器,没有固定音色,已失传。

●筑:击弦乐器,已失传。

●秦筝:流传在秦国的筝,是一个以音响效果命名的乐器。

●建鼓: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种鼓。

●镈、铎、钲:金属打击乐器。

2.乐舞1)原始乐舞:在《吕氏春秋》记载的《朱襄氏之乐》《阳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2)古歌:①东汉《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是狩猎歌;②《吕氏春秋》中的《八阕》,最早的民歌,包括《载民》(写人类)、《玄鸟》、《遂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力》、《依地绕》、《总禽兽之极》。

3)六代乐舞:始于黄帝时期,是颂扬先秦不同时期各创业帝王的文功武德。

西周时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的宴飨活动,是雅乐的先河。

①皇帝时期的《云门大卷》----祭天神的;②唐尧时期的《大咸》或《咸池》----祭地神的;③虞舜时期的《韶》或《韶乐》----最为著名,用排箫伴奏,用来祭四望----日、月、星、海;④夏禹时期的《大夏》----祭祀山川;⑤商汤时期的《大濩》----祭先妣→女娲;⑥周武王时期的《大武》---祭先祖。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第一部分中国远古音乐史第一节音乐的起源一、音乐的起源1、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2、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端的最初萌芽。

3、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4、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音乐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5、原始艺术的特点(亦即形式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二、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1、劳动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站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语言扬抑说,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3、模仿自然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4、异性求爱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5、巫术起源说: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三、音乐起源的时间音乐起源何时,众家不一。

1、李纯一在《山东地区音乐考古研究课题》一文中认为,音乐应该发生在旧石器时代。

2、冯文慈在《漫谈音乐的起源》一文中说,到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歌舞艺术才有可能从无到有。

3、舞阳贾湖古笛1987考古工作者河南舞阳贾湖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一批骨笛。

据炭同位素14测定,其有8000年左右的历史,此笛能吹奏七声音阶的歌曲,据此说明中国的音乐历史相当久远。

第二节原始乐舞的内容从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上看,原始乐舞的内容大多与先民的狩猎、农牧业、宗教、婚姻爱情、战争等生活有关。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第一讲:原始社会音乐文化一、原始社会音乐(9000余年前——公元前2070年)四夷之乐:东夷、南蛮、西戎、北狄1、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音乐的最早形态。

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黄帝时期创作,说明古代人们用竹制的弓,发出泥制的弹丸以追打动物。

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

见于《吴越春秋》。

2)《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 译为:三个人拿着牛尾,踏着脚步,唱着八首歌。

见于《吕氏春秋》。

3)《朱襄氏之乐》:用来求雨之乐(天旱)。

见于《吕氏春秋》2、原始社会乐器1、籥(龠yue):一种原始管乐,主要为乐舞《大夏》伴奏,歌颂大禹治水有功。

2、离磬:将几个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

3、苇籥(龠):伊耆氏时,用芦苇编排成的吹奏乐器。

4、骨笛: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地出土的骨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约有9000年的历史,将我国原有的5、陶埙: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土的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奏乐器,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闭口吹奏乐器,以一空和二空居多。

6、陶响器:是原始乐器中有特使节奏色彩的乐器,以小巧玲珑和多种奇特的形状为其特征。

远古时期的乐器已有:打击乐器——土鼓、钟管乐器——埙、龠二、夏商的音乐文化(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1、六代乐舞《云门大卷quan》黄帝祭天神《咸池》(《大咸》)尧祭地神《韶》《大磬》舜祭四望《大夏》《夏籥》禹祭山川《大濩》商汤祭先妣《大武》周祭祖先2、商代的乐器和乐律1)乐器:①铜铃②虎纹特磬: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代晚期遗物,该磬通体饰以虎纹,发音略高于﹟C,同墓室还随葬24名乐女,反映统治者的冥界意识和享乐观念。

3、商代的音乐教育机构称为“瞽宗”(gu zong)。

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礼乐制度:是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等级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礼仪制度包括礼节和仪式。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中国音乐史笔记

三、隋唐及五代时期(581—960)1.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

见于《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

著名诗人白居易写有描绘该大曲演出过程的生动诗篇《霓裳羽衣舞歌》。

2.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

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

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清商乐(汉族)、西凉(今甘肃)乐、高昌(今吐鲁番)乐、龟兹(今库车)乐、康国(今俄国萨马尔汉)乐、安国(今俄国布哈拉)乐、天(今印度)乐、高丽(今朝鲜)乐等。

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

燕乐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

3.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

4.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

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快;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之广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唐代的乐队中,琵笆是主要乐器之一。

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几。

现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还保留着唐琵琶的某些特点。

5.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6.琴曲《离骚》赏析;法曲《霓裳中序·第一》赏析四、宋辽金元时期(960—1368)1.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随着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

2.承隋唐曲子词发展,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史笔记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中国音乐史笔记中国古代史(一)一.远古时期: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

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

20支,距今9000年。

音孔不一,五、六、七、八。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龠。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2.乐器:磬——石制。

虎纹大石磬。

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

“永启”、“夭余”、“永余”。

埙——商代,五孔。

钟——陶钟。

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

三.西周。

(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1.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

(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

)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

2.乐舞: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尧——大咸;舜——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

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大夏;商——大濩;西周——大武。

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

(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③散乐:民间音乐。

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

⑤宗教性乐舞:摊舞。

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西周有多达70多种乐器。

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拀、敔;匏~笙、竽;竹~箫、篪。

4.西周宫廷音乐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秦)周朝建大司乐,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

职能:①皇室贵族子弟的音乐教育,包括“乐德、乐语、乐舞”。

②音乐表演:宫廷内所有大型饮宴、祭祀。

③行政管理:大司乐1000余人,分工明确,下设各部,各司其职。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5.乐律。

①十二律——西周时期,正式有文献记载。

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②五声音阶——西周有了记载,宫商角徵羽。

③旋宫——西周转调理论。

任何一律都可作为宫音排列,形成新调。

四.春秋战国1.乐律①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春秋战国出现,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宫→徵→商→羽→角。

②隔八相生法——记载于《吕氏春秋·音律篇》。

三分损益法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至第十二律,每隔八位生一律。

(参看十二律。

如:黄钟为宫,林钟就为徵。

)2.曾侯乙墓编钟(2400年前):(从它的规模引发的思考启示)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

规模最大,音域最宽,数量较多,音律较准,保存较好。

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①共65枚,上中下三层,分三组排列。

上为钮钟,19;中下甬钟,45。

有一铜鎛,楚惠王赠。

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高度发展。

②总音域五个八度:从大字一组的A到小字三组的c。

其中大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g,三个八度,十二律备齐。

钟上2800错金铭文,记载楚、齐、晋、周、申、曾等国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

对律学研究的重要性: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为古代乐律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旋宫转调有实践成果。

割律、姑冼律。

③多数甬钟可发两音(鼓部、隧部),为大三、小三度。

引发研究者双音规律实际运用的思考④上层钮钟律制与三分损益法近似——三分损益已用于实践。

中下层三组近似纯律——复合律制,可以转调。

3.《诗经》:春秋末年产生,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现存305 首。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500年间各类音乐作品。

风——最优秀,多达十几种曲式手段,表现手法丰富。

160,15国民歌。

雅——105,贵族文人的作品。

分大雅与小雅。

颂——40,祭祀宗庙祖先。

◇“乱”(名词):《商颂·那》。

《西周·大武》。

“关雎之乱,洋洋乎,引尔哉”——孔子。

说明已有“乱”的手法。

为全曲最后高潮段落。

在相和歌,相和大曲中成为第三段。

4.“楚辞”——屈原所创作的体裁形式,与楚地密不可分。

用楚地方言,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

后人的模仿应按楚语、楚风。

《楚辞》——总集,收集了以屈原为主的辞赋。

5.音乐思想:儒、墨、道家。

儒家孔子:开创儒家,创立私学。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虽对音乐只有只言片语,强调“德”的思想,对其后儒家音乐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荀子:《乐论篇》,被吸收到乐记。

墨家墨子:《非乐》《三辩》。

认为音乐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老者不得息”,使统治者丧失江山。

从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认为音乐会加重人民的痛苦和灾难,浪费物力和人力,可能使国家衰亡。

忽视音乐对社会、人类具有不同功能。

道家老子:“大音希声”,“五音令人耳聋”。

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庄子:崇尚天籁。

6.我国早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着作。

《乐记》(公孙尼子),集先秦儒家思想之大成。

我国最早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着作。

吸收了荀子《乐论篇》。

①音乐的本质: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之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立场,区别。

②政治的关系:音安政和;③社会功能:端正社会风气;与孔子观点一致,分层论述。

④美感认识:给人的愉悦感受不可缺少。

五.秦汉秦:汇集六国之乐到秦。

1.汉:乐府:建立于秦,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一枚错金银钮钟上刻有“乐府”二字,可以肯定乐府机构原为秦代所设。

汉承秦制,在汉武帝时期对乐府进行了扩建,达到兴盛。

“采诗夜诵”:采诗官四处收集民歌,回宫廷后秉烛夜审,使乐府鼎盛。

然后加工、改编、创作、填词、研究。

李延年的“新声二十八解”,是西域音乐与汉音乐结合的最早记录。

106年后,汉哀帝时,由盛变衰。

意义:保存民间音乐,促成汉代民间音乐繁荣,对其音乐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汉代俗乐相和歌由徒歌(清唱)~ 但歌(一人唱,三人和)~ 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

高级形式:相和大曲。

结构形式:三段式歌舞曲,艳——曲(段后加解)——趋(乱)。

相和三调:平、清、瑟。

后称清商三调。

鼓吹乐以管乐、打击乐为主,兼有歌唱。

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传统音乐融合形成。

分鼓吹(排箫,笳为主要乐器,常在殿廷、宴饮中用);横吹(鼓、角,仪仗、马上之乐)。

百戏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角、杂戏、魔术、歌舞等。

有歌手、乐器伴奏。

3.乐器曲项琵琶、羌笛、筑、笳、排箫、马王堆古琴(长度稍小,七弦)4.乐律。

京房六十律——在三分损益法产生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

为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

到了五十三律已经还原。

附会了天文历书、阴阳五行。

发明了乐器“京房准”,十三弦,似筝。

相和三调:平、清、瑟。

鼓谱:《李记·投壶》。

三种符号:□、○、半。

如果算乐谱的话,是我国最早的乐谱。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

1.清商乐清商乐——魏晋南北朝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民间俗乐的总称。

(清商三调)吴歌——东晋、南朝流行于建康的民歌。

西曲——南朝流行于江陵的民歌,表演形式有舞曲与倚歌。

2.音乐文化大融合a.少数周边国家歌舞在中原迅速流行[龟兹、西凉、高丽、天竺]。

b.少数民族乐器带入中原: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管子)、方响、钹、羯鼓。

c.佛教传入,佛教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相融合,建立中国佛教音乐体系。

d.龟兹:苏祗婆带入五旦七调,隋唐形成八十四调理论。

为隋唐音乐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主要音乐思想:《声无哀乐论》。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着。

与《乐记》(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成为封建社会音乐思想两大潮流。

音乐-客观存在,哀乐-主观存在。

①与儒家的音乐观点——表情说相对立。

“心之与声,名为二物”。

②哀乐之情来自客观事物的影响,音乐只是诱导其表现出来。

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否定了儒家提倡的音乐教化作用。

反对无视音乐的艺术性,将之简单与政治话等号。

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着,涉及到音乐本质、音乐功能、音乐审美等思想。

4.乐律学发展。

①何承天——南朝杰出律学家,创立了“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意在消除“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②荀勖——西晋律学家,发现了笛律中“管口校正数”,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比较精确的十二笛。

③纯律——古琴有了“徽”位,按照纯律所定。

有了徽位后可以记谱,促使古琴艺术飞速发展。

5.歌舞戏(简单掌握)——停留在歌舞上,有了戏剧的雏形。

南北朝后期兴起,有情节、角色、歌舞、伴奏、伴唱。

与百戏有直接渊源,为高度综合戏曲艺术的形成作了准备。

剧目:《大面》出现了戏曲脸谱的雏形。

《钵头》《踏摇娘》(《苏中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