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的主题阅读》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和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7篇)
初中说明文阅读理解(7篇)During the Middle Ages。
which is known as the "darkest" d in European history。
the outbreak of the Black Death in the late d earned it the title of the "darkest d of the Middle Ages." In the 1420s。
the Black Death began to XXX symptom of this epidemic was the appearance of many black spots on the patient's skin。
so this terrifying plague was called the "Black Death." For those who were infected with the disease。
a painful death was almost unavoidable。
and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a cure.In 1346.the Black Death spread to the southern part of Russia's XXX 1347.rats carrying the XXX Sicily。
XXX with the disease。
In January 1348.the Black Death invaded the port cities of XXX was hit the hardest。
with 55,000 out of 95,000 people dying。
The French XXX infected with the Black Death。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20201130083756)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二十四、(泰州市二00六B)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 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九年级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七
七、(2019 重庆中考B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微塑料:“微”不足道却影响世界在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奥地利科学家报告,在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引发了人们新的担忧。
国际上普遍将环境中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定义为微塑料。
这种物质在自然界本来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造的结果。
自然界中的微塑料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原生来源,即塑料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微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柔珠有助于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
另外还有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因泄露而进入环境的塑料微粒。
另一种是次生来源,主要是塑料废弃物在进入海洋环境后,受到风浪和紫外线的影响和海洋生物的吞食,逐渐破碎而形成的微小颗粒。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误食。
研究表明,小至浮游生物,大到鯨鱼,它们和塑料遭遇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那微塑料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有研究认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但仍会有少量的存留在体内,长期的蓄积,就可能造威危害。
直径小于20微米的微塑料是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系統的,这些细小的颗粒如果进入血液,危害就难以预料。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微塑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它可以积聚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同时也可作为传播有毒或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目前,每个成人每年通过呼吸、饮用水、食用贝类所摄取的微塑料颗粒可高达32000个。
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潜在的危险是存在的。
面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全球范围的禁塑行动陆续展开。
近段时间,英国呼吁在全球范围内禁止柔珠。
柔珠很小,很难被过滤系统拦截,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造威环境污染。
在美国纽约,每年大约有19吨的柔珠被冲进下水道。
最终,柔珠成为海洋垃圾,被海洋生物误食,存留在他们的体内。
有研究证实,每盘牡蛎平均就有50颗柔珠。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和答案(5篇)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和答案(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和答案.语言的运用(4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盘曲línxún ()lòu空(休qì()yí和园(wéi幕()丘hè()鸣钟击qìng()))jiǒng然不同())zhuó磨(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4分)a.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b.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填空题(10分)①银烛秋光冷画屏。
②乡泪客中问。
③坐观垂钓者。
④《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原名是,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讲究近景远景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的。
(a映衬 b布局 c层次 d配合)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8分)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xún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③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④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5.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重峦叠嶂诸如此类因地治宜巧妙绝论俯仰生姿珠光宝气自出心裁陡劳无益6.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
请你依照示例,以形象化的语言介绍一下“书”、“家”、“黑板”。
(4分)示例: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块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二.阅读题〈一〉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早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说明文阅读】(2021泰州中考)微课与慕课阅读附答案
【说明文阅读】(2021泰州中考)微课与慕课阅读附答案(2021泰州中考)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
① 在中国,微班的概念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于2022年提出的。
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为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
“现阶段,微课程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资源建设,而忽视了其适用性、交互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2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Step的解释:“微课堂”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点的活动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基于某一知识点/环节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得多。
微课程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增长和改进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
2004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开始使用雅虎的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并为他在不同地方的表弟学习数学提供电话咨询。
后来,他在YouTube上制作了一段视频①, 2022年辞职成立汗学院,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教育非营利组织,通过在线图书馆收集了3500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学视频。
这位美国人总共使用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录制了大约10分钟的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互联网上供全世界的人免费使用。
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建设微课视频资源。
从2022年的7部发展到3500部20分钟左右(主要教学过程约10分钟)的高质量微型课堂视频,受到世界各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在线视频公开课,或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
真正把微格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
《“微”而可道,改变生活》阅读题及答案
《“微”而可道,改变生活》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而可道,改变生活“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得益于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技术支撑。
140个字或1分钟语音的表达与交流,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以照见观点、启迪思想。
形式更便捷、平台更广阔、个性更张扬,因而聚拢了更多人气。
微时代,可说是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的必然走向。
更重要的是,微字背后,是信息被动接受的“被时代”向信息定制和分享的“我时代”转变。
这是一种全新的聚合式“生产方式”。
微,所投入的或许只是点滴成本:车上厕上的一心多用、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都可以被微所覆盖、所充实。
而微的精确打击,更让“私人定制”一般的生活体验,产出更具含金量的信息和服务。
当“国字头”部委微博集体上线,政务微博总数以十万计;当微博客自发组织,凝聚“我们都是雅安人”的能量,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微”而可道。
一个“微”字重塑了信息形态,更重塑了社会价值。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在其中悄然变化。
微,让注意力转移加速:早些年前还起早贪黑去“偷莱”,不久前已跳过“切西瓜”和“地铁冲浪”,转向“飞机大战”,现今更是五花八门。
微,让表达门槛变低: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微,可弥合人际距离:现实的沉默让位于网络的热络,曾经天各一方,而今朝朝暮暮;曾经以邻为壑,而今鸡犬相闻,难免让人浩叹“网络让世界变小”。
但繁荣背后,也有隐忧。
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地铁上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书本而是手机……当整体性思考被微小的断片所取代,如何避免认识被“微”碎片化?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声喧哗的狂欢,又如何防范价值被“微”肤浅化?越是各有怀抱的时代,越需要建设心态和理想情怀;越是分众独我的演进,越不能缺少文化担当和整体考量。
在诉求个体利益的同时多一些宏观思考,在专注自我小圈子的同时多一些虑他情怀,唯有培护好社会的共有价值,个体价值的姹紫嫣红才能绚烂绽放。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初中 精选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 说明文(附答案)
初中精选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说明文(附答案)一海洋中的“PM2.5①”①微塑料一词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2004年,英囯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此后,许多科研人员都投入到微塑料的研究中。
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通常认为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即为微塑料,实际上很多微塑料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肉眼是不可见的,因此,微塑料被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②微塑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初生微塑料是指经过河流、污水处理厂等排入海洋的工业产品中的塑料颗粒,如化妆品、牙膏、洗面奶等含有的微塑料颗粒或作为工业原料的微塑料颗粒。
仅一支磨砂洗面奶中所含的微塑料就达30万颗以上。
次生微塑料是由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而成的塑料颗粒。
③微塑料通常存在于表层海水、海床、沉积物和海滩,甚至出现在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
目前除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等大洋沿海地区外,南极和北极都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
海水中的微塑料可以随着洋流在海洋中扩散,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常见鱼类采样中,90%的鱼类样本内都发现了微塑料。
美国一家机构对全球多个城市进行了150多次自来水检测试,结果显示83%的自来水含有微塑料成分,陆地水源也受到了微塑料的侵袭国内外也有报道,在食盐、啤酒、蜂蜜等产品中检出了微塑料。
也许,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
④微塑料部分来源于塑料制品,本身可能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直接危害。
海水中的微塑料表面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其随洋流运动对海洋环境产生化学污染。
由于微塑料细小甚至肉眼难以看見,会被海洋中的动物所误食。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初中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一)风筝风筝又称纸鸢,也有人称它为鹞子,古书上有“鲁班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和“公榆般为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说明风筝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五代时,有人将竹笛缚于纸鸢之上,升空后,经风一吹,发出类似古筝的音响。
据说,这就是风筝一词的来历了。
南宋时,杭州曾流行过“斗风筝”的游戏,盛况空前。
每年清明节,踏青的人摩肩接踵,男女老少手持风筝,争相追攀,风动筝呜,颇多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而外国则善于在风筝上动脑筋,赋予它科学的魂魄。
譬如富兰克林在美国、罗玛斯在法国,都曾不约而同地在电闪雷鸣时,冒着雷击的危险,用风筝把雷电引下来,说明它可以沿导线入地,从而免去雷击的危害。
正因为风筝试验,避雷针才得以问世。
“影驰碧空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春回大地,阳光艳艳的蓝天,纸鸢结伴而行,这样的时刻是美妙而难忘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摩肩接踵( ) 心旷神怡( ) 声遏行云( )2.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3.本文按照由到,由到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有关风筝的知识。
4.最后一段所引诗句从视角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风筝的和。
5.文中写美国的富兰克林、法国的罗玛斯,在电闪雷鸣时,冒着雷击的危险,用风筝把雷引下来是为了说明( )。
A.风筝的试验使避雷针得以诞生。
B.科学家的献身精神令人敬佩。
C.寓科学于娱乐之中。
D.风筝在外国的用途。
(二)狼狼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
它们的牙齿尖利,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耐力特别好。
在食肉目动物中,论个头和气力虽然比不过狮、虎、豹等大型的猫科猛兽,但是也有胜过狮、虎的地方,那就是它们有良好的集群生活习性。
狼保持严格的集群生活,一群狼少则五六只,多则三五十只。
一只狼的攻击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狼呼啸而过,能使凶猛的老虎、棕熊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有人亲眼看见一只几百公斤重的巨大棕熊,被狼群追得走投无路,乱扑乱咬,结果被狼群一拥而上,扯成碎片。
狼在非常饥饿的时候,也会自相残杀。
中考阅读——说明文阅读及答案(四)
3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偶然发现,毛里求斯的特有动物渡渡鸟的最后火绝是1681年,离现在正好300多年,而这13棵树的年龄也是300多年,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后来在毛里求斯又发现了渡渡鸟的残 骸,残骸里有大颅榄的种子,可见渡渡鸟喜欢吃这种树的种子。看来大颅榄与渡渡乌确实有着某种联系。
“高跟鞋脚病”是随着高跟鞋兴起而出现的足部一系列疾患的总称。穿髙跟鞋后,全身重量将会过分 集中到脚趾及前脚掌上,容易引起足横弓塌陷,前足掌长茧(ji3n),诱发外翻和囊炎,或造成严重的“跖(zhO)痛病”甚至引起趾溃疡和坏死,不得不锯去前足。
穿髙跟鞋后,踝关节的稳立性受到影响,因为组成踝关节的距件,两头小中间大,近似一个纺锤形, 脚跟提髙后,踝关节呈掌屈状态,距骨中部的宽大部分从踝穴滑岀,移向前方,较窄小的后部进入踝穴, 使踝关切变得松动不合樺(s(n),因而很容易扭伤脚脖子,甚至造成踝关节计折。旅游季节,首都医院急 诊的外宾病人中,这种损伤占很大比重,年岁较大妇女,由于动作反应较差,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4埋普尔认为,渡渡鸟的火绝是大颅榄目前濒于火绝的原因。坦普尔发现,大颅榄的种子厚实坚硬。 进行耐压试验,在590公斤的压力下还不破裂;而山核桃果实在50公斤的压力下就会破裂。种子外壳太 厚太硬,种子不能吸收水分,胚芽不能冲破硬壳,当然就不能萌发成苗。渡渡鸟的砂囊有极强的消化能力, 它像一只臼磨机,把大颅榄的种子外壳磨薄,使种子容易发芽。大颅榄正是靠渡渡鸟对种子的加工才得以 传宗接代。渡渡鸟火绝后,大颅榄种子没有了磨薄处理者,因此就不能萌发了。正是这个原因,使大颅榄 树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
2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十五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五吨, 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十五公斤。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9篇)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带答案通用一生物学问、现象与人类亲密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根底学问把握较好,已具备肯定的试验力量,大局部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深厚。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展:学问:1)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亲密的联系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学问。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依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像程度来进展的。
力量:1)增加动手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
2)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如进展“饲养和观看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点。
2)熟悉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进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提倡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良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根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表达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进展的需要,特殊要留意力量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正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意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学问的发生和进展,培育学生不断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力量,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进展的学生活动。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 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微”的主题阅读》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和答案
【微力量】
xx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温州段发生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事故。
23日22时,《浙江交通之声》记者邹芸在微博上发帖求助:“目前温州血液库存的确非常紧张,正在向丽水和县里调血。
如果听众和网友想要献血的话,请到温州新城大道41号温州血站。
请前往献血的听众务必带上身份证。
”于是,大批温州市民连夜赶到血站献血,等候的长队排到了大厅外。
“这么紧急的事件,血站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人来献血,也是第一次碰到。
”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陈筱华感慨地说。
【微知识】
2月18日,木星合月。
在微博搜索这个听起来既专业又生僻的天文学词汇,竟然有160647条结果。
“木星边上是昴星团,还有金牛座的一些亮星。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当天发出了一条带照片的微博。
对于他来说,微博已经成了重要的“科普阵地”。
“我们过去有专业的天文论坛,但网友数量有限,而微博受众范围更广。
”朱进告诉记者。
国家博物馆微博团队的李秀娜则认为,微博的互动性特别有利于科普内容的传播,“关键在于鼓励网友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网友有话说。
”
【微上瘾】
今年春节,人们走亲访友道罢“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问候,紧接着的问题往往就是“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微博的一项
调查显示,70%左右的微博用户每天醒来就会马上登陆,60%的受访者承认每天会花“大量”时间在阅读和更新微博上。
“微上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人际关系焦虑和信息焦虑。
进入全媒体时代后,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自媒体,有可能通过虚拟世界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感。
心理咨询师袁茵表示,过度沉溺于虚拟空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微博和微信上,除了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减少,还可能因在微博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的状况反差太大导致心理落差,产生焦虑等情绪。
【微文化】
“微文化”,包括微博客、微支付、微公益等各种附加产品集合起来的微力量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微时代已然来临,将网络和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更好地连结了起来。
微文化的创始人麦子说,从哲学角度来谈论微文化,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微即温暖”或“生命本微”等哲学理念被很多人认同。
“当人类觉察到‘微’的时候,‘微’便在行动——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正是这样温暖的诗意的阐述和对生命的关爱,才书写出微文化的本质。
1.通读上面四则材料,写出题目中“微”的不同含义。
(3分)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材料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再小的力量通过微博也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B.微文化的本质是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
C.微时代、微力量,享受着微生活,能使亲友生活充满乐趣和阳光。
D.微博新媒体渠道对知识的传播“功不可没”,科学在小小的发布框中变得平易近人。
3.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微文化”产生的原因。
(3分)
4.因参加“微论坛”讨论“‘微文化’到底让人们离得更近还是更远?”话题,请你简要理出几条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1.“微”有微小、微博、温暖、底层之意。
(1分一个要点)…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页第5页)…⑶草根民众的传递感受的需求;
⑷快节奏社会的需要;⑸“生命本微”等哲学理念被很多人认同。
等等(说出3点即可)4.例:更近:一个微小的力量的推动就会使更多人关注与参与;可以让有才的人都成为老师,获得知识更贴近;温暖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互享,让远在天边的人觉得就在身边。
例:更远:沉浸在网络中却无视身边的人(包括最亲的人);缺少实际生活中的互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