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合集下载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是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就应该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改变那种消极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每组小朋友的学具袋里都有一些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

当我讲完什么是对称图形时,请小朋友拿出图形去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小朋友们一下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其中有一个组小朋友把图形对折起来,“发现”如果两边完全重合起来,这个图形便是对称图形。

还有一组小朋友把图形从中间剪开,然后去比一比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我紧接着问“你们对折起来的的折痕谁知道叫什么?”有的说叫“对折线”,有的说叫“中间线”,有的说叫“分开线”,我告诉他们这条折痕其实就是“对称轴”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什么是对称略称,也学会了怎么去画对称轴。

然后,我又让学生用折、画、剪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对称图形,从而也发现了对称图形很美。

尽管这节课我没强调什么是对称图形,但他们能在较充足的时间内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进行了实验和探索,经历了发现、概括、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观察、验证、思考、操作及与小伙伴合作,难道这不比多做几道题目更有价值吗?一是结束老师占领讲台的时代,让学生走上讲台过去的讲台似乎是老师在一统天下,今天的孩子们也可以走上讲台,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演讲或展示伙伴们的学习成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如果走上讲台,不是被抽查上讲台“演板”做习题,便是受批评作检讨。

事实上,学生是可以走上讲台表现自己的。

例如,我们在做启发式教学时,有的学生受到启发而产生了新的“灵感”,有一种迫切表达观点的强烈欲望,那么,我们就可以允许他们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进行演讲,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巧用学生名提高学生兴趣学生大多有一种“虚荣感”,更具有探索欲。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摘要:语文教学以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探究发现为手段,变以“教师讲为主”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动权自主探究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而语文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尝试自主探究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指出:“想让你的雇员、学生、或孩子发展创造性智力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你自己树立成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角色榜样。

”如果老师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被大大激发。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时,其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

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如教学《麻雀》一课,我讲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从而体会了伟大的母爱,随即有一个学生胆怯的说:“课文里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

”我表扬了这们同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

这时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被激活,大家再次深入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亲子之情。

”二、鼓励学生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研究性我们的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在教育领域里创新提出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究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这一改革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锐意探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我想,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把主动权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主动权学法指导学习习惯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拥有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用所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内容,自己会学习,也就拥有了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比如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反映母亲对作者的“教之严”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来,方法为:找受感动的词句,说自己的体会,然后有感情的朗读来理解课文。

接下来,学生运用此方法自学描写母亲对作者“爱之慈”的部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泛泛的讲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再如,在讲授《故乡》一课时的学法指导可设计得更独特,在导人新课检查预习之后,直接让学生谈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得出本课学习方法为:给课文分段、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有感情朗读。

然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内容。

它的成功之处就是方法是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然能够增强在课堂在课堂中的主动权。

2.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动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解决语文教学中怎样“放”的问题。

“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其基本做法是:围绕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一至二个主要问题,教学是从这几个问题人手放手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论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论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写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本功。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时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与核心内容,写字教学也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能得心应手。

一、感受欣赏,让学生有自主写字的愿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视起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把他们置身在一种良好的写字环境和氛围中,让他们天天耳濡目染,情感得到净化,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能引领学生产生主动书写,并且写好字的积极愿望。

因此,笔者在指导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学写字时,就把孩子们学习的教室进行精心布置,不仅张贴了书法名家的画像和他们的写字格言,还请自己曾经教过的中高年级学生写一些优美的硬笔书法作品,制作成几块精美的展板,展示在班级的空白墙壁上。

学生每天走走看看,感受欣赏,同学之间对这些作品交流评论,有几分羡慕,又有几分想比一比的冲动。

可以说,这样的布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因为这些作品来源于身边的学生之中,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觉得可亲、可信,比名家真迹更具有积极作用。

汉字是由绘画发展而来的,先民把自然界的图画演变为笔画、文字。

可以说一个个汉字,就像一幅幅图画。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笔者也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汉字的美。

比如学写“雨”字,雨点点滴滴,淅沥淅沥,在教师引领下,孩子们可以感受汉字神奇的绘画美、意境美。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则,又感受汉字的魅力。

在这样的欣赏感悟中,学生会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字,更有写好我们祖国汉字的迫切愿望。

二、练好笔画和部件,让学生有自主写字的基础唐朝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论里写道:“积其笔画,乃成其字。

”汉字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基本笔画笔笔过硬,才能组配成好字。

一年级写字教学开始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应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书写指导。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内容和方式由老师安排决定,学生只负责听课、做作业、考试。

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记忆不深刻等。

因此,我们需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和发起者。

那么,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没有兴趣,学习也就没有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发起学习的欲望。

具体方法可以是:1、把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2、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比如文学作品、科普视频、实践经验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度。

3、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学习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

二、拓展学习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听课、看书、做题等方式来学习。

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拓展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具体方法可以是: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音视频、动画、游戏等,让学习更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2、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实验、观察、调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学习和交流,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参考范围。

三、实现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都不同,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按照统一的学习要求和要求来学习,很难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实现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定制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法。

具体方法可以是:1、采用智能化教育技术,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和学情分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优势。

3、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安排,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字去 偏旁” “ 拆部件 ” “ 增 减笔 画 数 ” 等
等,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学生大胆
地 提 出 自己 的见解 , 表达 自己 的感受 ,
《小学语 文 教学大纲 》明确规定 :小
学语 文教学 的 目的是培养学生识 字 、 看
书 、作 文 的能力 。
1 .培养学生 的识 字能力。 我在低年
级 的识 字 教 学 中是 这 样 做 的 :在学 生 学
习 了基 本字 、 基 本 笔 画 、 笔顺 和 常用 的
偏旁部 首之 后 , 上 课 时我首先解 决生 字
问号 ” 一 。
般来说 ,大部分的伟大发现
都应 归功 于 “ 如何 ” 二 字 。 现代心 理 学
学 中我深深地 领悟 到 , 只有那 种能给学 生 疋 够 自主空 间 的教学 , 只有那 些 倡导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新 的学 习 方 式 的教 学 ,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
பைடு நூலகம்
三 、 在 小 学语 文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自学 语 文 的 能 力
诗歌

古诗




点培

学生

朗读
及 欣 赏诗 句的 能 力 … … 这 样 常抓 不 懈 ,
积 少成 多 , 学 生 就一 堂课一 堂课地 逐 渐
获得技能 。
古人



授人



仅供一
饭 之 需 ;授 人 以 渔 , 则终生 受益 无 穷 。 ”
3 培养学生说话、 写话能力。 我首先
把语文园地 中的看图说话 、写话 内容作为
重点 ,并落实到实处 ,再利用文本训 练学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呼吁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如何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授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

而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因为枯燥和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失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到他们感兴趣的学习项目中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学习主动权的回归需要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分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要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放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一个“导”字,即“导”得有法,又“导”得有效。

突出一个“放”字,即鼓励学生主动思维,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的境界,以此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 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参与热情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中真正把参与的热情激发起来,去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完善人格。

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要进入“引导”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上课伊始,我就说:“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月下看瓜图。

”在学生睁大眼睛看挂图的时候,我就配乐介绍:“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圆溜溜的大西瓜静静地躺在海边的沙地上。

碧绿的瓜地里,有一位英俊少年……”这样有情有景地处理,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景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与学习的愿望。

2. 灵活运用方法,增强参与兴趣好奇好胜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为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努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近日听了余杭临平一小胡小丽老师的公开课《在家里》,我感受颇深。

胡老师根据教材紧贴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景,巧妙地融合了各种识字游戏。

整个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兴趣为目的,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寻找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互动中,师生通过相互启发,拓展思路,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如何才能有效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呢?从胡老师的公开课,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在教学时,胡老师以邀请孩子来家里做客为背景,通过播放课件展示自家客厅的摆设(沙发、电视机、茶几……)、使用“这是我家的客厅,小朋友看看客厅里都有什么呀?”的导语引出教学课题,整个教学过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客厅的摆设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的,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出现,使学生有回到家的感觉,他们有种踊跃发言的冲动,三、开放识字课堂,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课堂,在生活这一大“环境”中识字,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鼓励他们随时随地主动识字。

依托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里就地取材。

课中胡老师让学生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宝宝?”随后引导学生环顾教室四周,寻找墙壁上贴的字,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就藏着许多生字宝宝。

通过《在家里》这课学习,胡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后将生字卡片贴在自家的茶几、电话机、挂钟等事物上,这样的作业孩子们喜欢做,在轻松的氛围中已经巩固了生字词,做到活学活用。

将识字与孩子们的生活紧密地连在一起。

四、示范引导,规范写字教学。

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是很有必要的。

体验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新课标下追寻课堂道德的力量——关于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体验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新课标下追寻课堂道德的力量——关于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说. 以往 的 教 案 已经 不 再 适 合 现 在 生 生 互 教 、 生互 教 的模 式 , 师 只有 改 原 来 师 教 的教 案 为 学 案 . 能 更 好 地 适 应 这 种 新 才 模 式 。 师 在 备 课 时 要 考 虑 的 问题 更 多 教
了. 对教 材 有 了深 入 的 研 究 和 挖 掘 . 认 要
生 的 能 力 实 际 . 证 学 生 能 够 比较 灵 活 保 地 运 用 这 些 方 法 , 现 自学 目标 。 实 ( ) 学 过 程 。 前 作 业 的布 置 : 3教 学 设 想 学 前 作 业 完成 的 多种 可 能 性 反思 : 前作业 的布置 与处理 , 学 学生 体 验教材 、 教师体 验学 生学 习感受 的情况等 。
德 课 堂 大 讨 论 . 师们 认 真 审视 自 己的 教 课 堂有 无 不 道 德 的 现 象 . 分 认 识 不 道 充
德课 堂行为的表现及 其危 害 那 么如 何 把 学 习 的主 动 权 还 给 学 生.还 原 育人 的 本 质 呢 ? 们 想 到 了“ 验 ” 我 体 创 建体 验 教 学课 堂模 式 .就 是 让 学 生 主动 体验 教 材 、 师 主动 体验 学生 的 感 教
过 程 体 验 课 堂 改 革 更 是 我 们 所 要 实 现
分 钟 . 下 十 年 功 ” 大 大 提 高 了 其 专 台 .
业 发展 的 内在 积 极 性 。 过 长 期 的实 践 . 经
现 在 在 我 校 的课 堂 上 . 师 能 够 充 分 站 教
在 学 生 的角 度 观 察 学 生 . 学 生 所 想 . 想 思 学 生所 思 . 学 生 共 同进 步 , 正 成 为学 与 真 生 学 习 的引 导 者 和 参 与 者 。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减员”工作,探讨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各项功能,已成为广大教师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认为:要科学地揭示语文教学的本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状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部分过程参与还是全程参与?这是衡量学生主体功能发挥的重要依据。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构建主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现状透视,诱发对阅读教学模式的再思考长期以来,阅读教学问题较多,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一种“无度”、“低效”的状态。

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学生常常存在许多心理障碍(1)急于求成,阅读教材只求“新”、不求“深”。

(2)过于信赖,遇到难题不理解,只求“师”不求“思”。

(3)过于迷信老师,盲目崇拜,只当忠实“听客”。

(4)厌倦心理,机械模仿,应付了事。

2.教师走不出自己(1)对学生不放心,讲得多。

(2)对学生不放手,牵得多。

“一种答案,一种形式,一种模式”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

凡此种种都严重削弱了阅读教学的训练功能。

所以必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激活主体意识,全员参与强烈的主体意识,是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的前提,但它不能自发地产生,需要激活,唤醒。

1.教师要变“教”为“导”。

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转换角色,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教”为“导”。

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从学生需要出发,组织教学。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要,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参与程度不同的人,要因势利导。

学生中往往有四种情形:主动参与,被动参与,有时参与,基本不参与。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四篇)

《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模板《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让孩子建立起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依赖师生之间的单向传授,而忽视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这本书则提倡通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和实例,例如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思考能力、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

知识的获取只是教育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达者,更要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再次,这本书提醒我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缺乏兴趣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也难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作者提到了一些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兴趣,例如让孩子参与到选择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以致用等等。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也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最后,这本书引发了我对学生评价体系的思考。

当前的学生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仅仅依靠考试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接纳学生的“七嘴八舌”,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接纳学生的“七嘴八舌”,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数学2014·10教学小学高年级多年,我发现一节课中主动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业完成起来质量不高,低分的人数越来越多,基于这样的现状,我进行了分析,发现几乎都是以“学生视听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在其中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呈现的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本来这中间往往有许多地方学生可以有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争论、讨论、创新的地方,却被教师的“教”和“滔滔不绝”给挤掉了,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下,年复一年,越高的年级,学习的热情被耗掉得越多,最后只剩下课堂中的“乖巧”和“安静”。

因此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大胆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一节年级的研究课上,我执教“反比例的意义”时就做了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按照新课改理念,最大限度为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为了防止问题提得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学生容易读懂学会,但没有问题,没有矛盾,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在例题的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表格:例题表格:单价(元)1.523456…本数(本)403020151210…增加的表格(1):数量(枝)467910…总价(元)0.81.21.41.82.0…增加的表格(2):已行路程(千米)34567…剩下的路程(千米)1615141312…我让学生先自学,结合课本例题合作自主探究几个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关系。

结果,学生在汇报交流时,一改平时的安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前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例题的指引下没有任何争议,说明对正反比例的意义已能基本区分,但当分析到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关系表格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随着已行路程的缩小而扩大,但它们的乘积不一定,和前两个表格中两个量的关系不一样。

生2:已行路程+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和一定到底是什么关系?生3: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商)一定时,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一书出版了。

此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教育改革的风潮。

作者通过探讨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让孩子们拥有学习主动权的观点和方法。

我借此机会阅读了这本书,并在实践中尝试了其中一些理念。

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详细地分析了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作者指出,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学校课程的设置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

同时,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压力也使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让孩子们拥有学习主动权的观点和方法。

首先,作者倡导教育者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

其次,作者鼓励教育者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实践。

同时,作者推崇多元评价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其中的观点和方法很有启发性。

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这些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

在课程的选择上,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我设计了一些项目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尝试使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表现等方式,我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困难,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通过这些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

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得到了增长。

语文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维提 了一个 问题 : “ 想象一下假 如这只青蛙 跳出井后会 怎么样? ” 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 习热情 。我们知道 : “ 你 有一 个苹果 , 我有一 很多学生 的回答都很精彩 , 只有一个学 生起来后 回答 : “ 这 只青 蛙 个苹果 , 交换 了各 自还是一 个苹 果 , 但是你有 一种思想 , 我有 一种
师放不下 “ 师道 尊严” 的面子。总认为 自己的学历 、 知识就 比学生 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强, 不能平等地对 待学生 。记得 曾听西 昌学 院贺新宇教授讲 过一 个案 例 : 一个 老师讲 《 井底 之蛙 》 快要 结束 时 , 为 了扩 展学生 的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学会合 作学 习
让学生 自己解决 自己提 出的问题 ,同时交流同学间 的认识 ,
李镇 西老师告诉学生说 : “ 今天 的课应 该 以学生 为主体 , 你们 说 , 能从 自己最喜欢的科 目开始一天的学 习, 会觉得非常开心 。自
看, 同学们不是坐在舞 台的 中央吗?而李老师则 在舞 台的一边 。 这 己不喜欢的科 目, 因为在放学之前做完就可 以了, 也能够完成。 显然是 意味着应该 突出你们 的作用 。也就 是说 , 你们今天 千万不 放手让学生 自己去学 ,让学生 在学习 中找到学 习的乐趣 , 学 要只是 听李 老师上课 , 而应该是在李 老师的协助 下 自己学 习这 篇 生会从 自学 的过程 中找到属于 自己的学 习方 法 , 学 生不懂的 问题
在教学 中一定要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 法 , “ 授之 以鱼 , 不如授之
并且 他要求 学生提 出问题 , 然 后 同学 回答 , 没有 人能 回答 时就 与 以渔 ” , 根据语文学 科的特点 , 教 给学生识字 写字 、 阅读 、 写作 、 口 学生一起讨论 研究 。整个课 堂李老师真正 把学生激活 了 , 学 生的 语交际等方法 , 同时让学生关 注生活 , 在 生活 中去学习语文。 求知欲在一个一个 的问题 中展示 了出来 。如何才能将语文学习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 呢?我认为要做好 以下几个方 面。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也就是改善传统的教师“灌”学生“记”的模式。

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体精神开始。

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自主性和主动权都没有,何谈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一过程应当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策略很多,这里,略举几例说明,用以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克服师源性伤害,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

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

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教师要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应做到:①把“问”的权力还给学生;彻底改变教师“问”学生“答”。

把课堂变成学生好“问”爱“问”的场所。

②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45分钟既是教师教学时间,也是学生的学习时间。

这一段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用多了,学生就用少了。

在传统的教学中“满堂灌”“一言谈”是非常普遍的,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就不可能很好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克服和改变这一现象,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摘要: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思维主动权自主探索生活情境一、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二、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

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

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数学2013·12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承认和尊重学生,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人,同时还要把学生们的主体性意识激发出来,让他们乐于参与活动,教师要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有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和需要,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心理力量,这种力量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去探索数学。

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对学生这种欲望的激励与唤醒,并能促使他们保持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达成他们的愿望,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从而轻松地理解数学,学得自然、学得轻松。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先创设了一个热烈的校运会场面,播放了一个个运动场景,之后把镜头停留在运动员跳远的激烈场面上,让学生根据运动员每次跳的结果,读出他们的成绩,同时把两个运动员的成绩列表显示在屏幕上。

当学生正沉浸在愉悦的情境中时,笔者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当裁判员,你能告诉大家这两个运动员哪一个运动员的有效成绩好?为什么?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习“小数比较大小”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主动去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堂课在引入阶段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了主动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的观念、认知要求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上的平衡。

有效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并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求,使数学学习更有价值,探究的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真、求实中快乐地学习。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只是背诵传承知识为学会并能创造知识,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开放的学习。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自学”、“议论”和“引导”这三个基本环节。

“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
地“看”、“问”、“记”、“议”。

“议论”是指课堂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共同的学习要求,关系融洽,气氛和谐,充分交流个体之间的信息。

“引导”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导方法等,让学生自己学会、会学。

二、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我们提出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灵活地交替运用“三结合”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自学、议论的时间和空间。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当学生出差错时,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答不完整的补充完整,没有想好的可以再想,不清楚的可以举手再问,存在不同意见的可以进行争论和自由发表意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为;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热情的鼓励,教师不能把讲清教材的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要改变把教学过程看作执行教学过程的错误观念和做法,真正确立对学生终身学习负责的教学观念。

三、给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来自学的法子。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教师应该变教案为学案,使教师成为一位教学顾问、参加者。

为了使课堂活起来,我们应该做到:
1、要有活的教案。

首先要备整体,从教材的纵向与横向结构上处理好本节课的位置。

其次是备学生,基本把握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能满足好、中、差学生各自的学习需要。

再次要备可能。

对学生可
能提出的种种质疑及其学习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并做好充分准备。

2、要有活的教学内容。

即对现有教材内容要适度补充、调整,重新组合。

还要走近学生的生活,强化知识的实践运用。

3、要有活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

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