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平衡的环境》

合集下载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pptx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pptx
5、教材58页的环境问题
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第一课时 人口警钟须长鸣
学习目标: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不高。
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50年代,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快;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但 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仍在增长;90年代, 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学习目标: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资源“大国”:资源总量丰富;
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 3、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具体 表现)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 率低;资源浪费、破坏严重(某些资源污染严 重);资源结构性短缺(分布不均);资源质 量不高。
5、※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有负面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的负面影响: 第一、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第二、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三、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住房、交通、 教育、医疗等。 人口增长慢的负面影响: 出现老龄化问题,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6、人口如何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第四课时 失去平衡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正确的人地观: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协调发展。 2、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 所不同。 史前社会:
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
农业社会: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工业社会: 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破坏,以及 废气、废水、废渣形成的“三废”污染。
环境亮起“黄牌” 学习目标: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 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粗 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管理水平低等。

九上浙教历史第二单元

九上浙教历史第二单元

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一道难解的题p46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PRED问题反映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问题,它们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其实就是:面对当代世界“发展”主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二)、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p50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

世界人口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政治面目上的独立、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

1、人口基数大世界人口特点2、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3、人口增长不平衡1、资源短缺人口过多2、生态失调3、环境污染4、社会问题(住房、教育、就业等)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劳动力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并且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加重了家庭负担。

人口的整张必须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性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三)、资源出现短缺p53自然资源概念: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可再生资源:指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可再生的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指那些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在生产的资源资源短缺表现在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口的急剧增长利用和人类需求的无节制而导致的过度的看菜和消耗资源(四)、失去平衡的环境p56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史前社会: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农业社会:气象灾害、水土流失、环境退化工业社会: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污染)生态失衡环境问题表现环境污染我们所说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

人体瞬间失去平衡的原因

人体瞬间失去平衡的原因

人体瞬间失去平衡的原因
人体的平衡是由多个系统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一旦其中任何
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体瞬间失去平衡。

以下是一些可能
导致人体失去平衡的原因:
1. 内耳问题,内耳是人体平衡的关键部位,内耳的半规管和囊
胚是感知头部姿势变化的重要器官。

当内耳受到损伤或感染时,会
导致平衡感觉失调,从而引起眩晕和失去平衡。

2. 肌肉骨骼问题,肌肉和骨骼系统是支撑人体的主要结构,如
果肌肉或骨骼受伤或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平衡能力。

例如,腿部肌肉无力、关节炎或韧带损伤都可能导致人体失去平衡。

3. 神经系统问题,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运动和平衡的关键系统,如果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或中风等,就
会影响到人体的平衡能力。

4. 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体的平衡。

比如,走在不平整的地面上、突然的强风或光线变化都可能导致人体
失去平衡。

总的来说,人体失去平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锻炼、注意安全和及时就医都是预防失去平衡的重要措施。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4.生态平衡》课件1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4.生态平衡》课件1

《生态平衡》教案教学内容:1、生态平衡(1)生态平衡的概念(2)生态平衡的特征2、生态平衡失调(1)生态平衡失调的概念(2)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3)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教学目的:1、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生态平衡失调及其标志。

3、了解生态平衡失调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生态观点去观察分析一些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生态平衡的特征以及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长期保持稳定(相等或分别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且在遭遇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从受冲击的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人们把生态系统的这种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系统平衡,通称为生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的特征(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输入和输出平衡)。

(二)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三)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三、生态平衡失调(一)概念当外界干扰压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很大,使生态系统的变化超出其自我调节能力限度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丧失。

此时,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功能受阻,整个系统受到严重伤害乃至崩溃。

(二)导致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原因1、生态系统内部原因在生态系统中引进一个新种或者某个主要成分的消失都可能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

2、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的有害因素。

3、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

(三)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的标志1、平衡失调的结构标志主要表现群落中生物种类减少;种的多样性降低;结构渐趋简化。

2、生态平衡失调的功能标志在功能上表现为能量流动受阻或物质循环障碍。

(四)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1、明确由于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资源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对自然与自然资源的干预程度也会越来越大,生态系统永远保持平衡状态是不可能的。

《维护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PPT

《维护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PPT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远眺图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在能把远眺图都看清的位置,熟悉 一下最远处几个框细微的纹路,
第二步、然后逐渐加大距离至远眺图最远处的几 个框处于模糊与清晰之间的位置停止。
第三步、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 开始远眺,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的感 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最远处几个框每一层 的绿白线条。
愿知识与您相伴 让我们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
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减少废水、废气等污染
结束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猎隼
百灵鸟
发菜
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是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呢? 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猎杀野生动物、盲目开采……
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使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草原沙漠化……
最终结果又是什么呢? 引发沙尘暴……
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不猎杀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动植物
《维护生态平衡》生物 与环境PPT

孔雀鱼失去平衡感觉要死了,一天喂几次比较好

孔雀鱼失去平衡感觉要死了,一天喂几次比较好

孔雀鱼失去平衡感觉要死了,一天喂几
次比较好
回答当孔雀鱼生存环境中的氨、氮以及亚硝酸浓度过高,就会造成孔雀鱼失去平衡并死亡。

当水中的溶氧量降低,会导致孔雀鱼出现缺氧状态,也会让孔雀鱼失去平衡并死亡。

当水温大幅度变化,鱼缸中的加热棒将鱼烫伤,或者局部水温太高也会让孔雀鱼失去平衡并死亡。

一、孔雀鱼失去平衡感觉要死了
1、当孔雀鱼的生存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浓度过高,就会导致其失去平衡死亡。

处理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给孔雀鱼换水,大概换1/3的水后,继续观察孔雀鱼一段时间。

平时饲养时,鱼缸可以添加一些过滤系统,这样能保证水质良好。

2、当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孔雀鱼会出现缺氧的情况,这样也会使孔雀鱼失去平衡死亡,而且这时孔雀鱼的鱼鳃会特别红。

处理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给水中打氧或者换新水,这样才能保证水中的溶氧量。

3、一般水温出现大幅度变化时,鱼缸中的加热棒一般会将鱼烫伤,或者局部水温太高也会让孔雀鱼失去平衡死亡。

处理方法:孔雀鱼生活的鱼缸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2-24deg;C之间。

二、孔雀鱼一天喂几次比较好
1、一般成鱼1天喂1次即可,而且喂食量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喂食过多,否则会使孔雀鱼消化不良。

幼鱼1天适当喂食2-3次即可,每次的喂食量也不宜太多。

2、孔雀鱼的喂食时间一定要在上午8-9点之间,孔雀鱼幼鱼的
喂食时间可在上午或下午。

由于孔雀鱼体型比较小,而且消化功能也比较差,所以不能在晚上喂食。

3、如果饲养孔雀鱼的水质不稳定,可以隔天喂食,但是要加快换水频率,避免水质恶化影响孔雀鱼健康。

当水质养好后,1天可喂食1-2次。

中国的环境运动

中国的环境运动

她的登场是两个地方记者策划的结果,反映了“社会” 的需求,但更多属于宣传文化的结晶。其高妙在于:以 “普通农妇”的名义倡议“不要糟蹋地球”,既迎合了 官方、科学、环保、媒体乃至“西方”的喜好,又不会 触及任何人的利益。因此取得了超过预想的成功,获得 了诸多中国式的符号。 但是当她开始假戏真做、关注对象由她未必了解的“地 球”而转向非常熟悉的村庄,她就步入了雷区,她所获 得的所有的资本似乎都不再灵验。迄今未散的光环背后 是无尽的悲凉——“只要不打我,我就享福了。”
在今天的互联网上,每天都会出现关于中国环境污染升天破坏方面的报告。
城市精英的环保行动
以1994年“自然之友”成立为标志,城市知识分子 发起的环境社团介入环保行动并逐渐活跃。
环境NGO的发起者和参加者多为学者和学生/志愿者, 也有新闻从业人员。近年则有企业家参与。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2005年底共有2768个环境 社团,职员·会员22.4万/全职6.9万。
记住几个重要的日子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4月22日,地球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执着的行动可能遭遇官-商的联合打击,甚至黑 恶势力的威胁,具有血腥气,表现为二次受害。 看似此起彼伏的运动实则孤立而分散,地区之 间缺少联系、呼应和相互支持,无从形成更大 范围的行动和足够的压力。
少数行动能得到媒体关注,但几乎所有行动都 缺少城市精英的支持,因此常以失败告终。
运动规模:3组数据
重要的环境社团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梁从诫1994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廖晓义1995绿家园志愿者汪永晨1996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王灿发1999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刘晓光2004环境与公众研究中心马军2006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潘岳2003中华环保联合会宋健2005环境ngo概况规模普遍较小会员最多者数千人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有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但是这样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我们的环境被严重的污染了。

随着环境被污染,我国和周边国家发生了大暴雨,热浪,飓风,沙尘暴,酸雨,洪涝,泥石流,干旱等怪天气。

这些怪天气不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而且还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今年我国的多个省,市发生了大暴雨,泥石流,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造成了很多损失。

换句话说这些灾难都是人类亲手造成的。

我们自己不知不觉的破坏着自己生活的环境导致生态失去平衡,环境也开始报复人类。

我国的各大城市的工厂不停排放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污染空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得不到合理的处理,被随地乱扔,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不少开发商为了利益,糟蹋森林草原,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去平衡,收到不断发生各种自然灾害。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所以我们为了自己和后代要自我做起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森林草原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孩子们的保护环境的教育,从小事做起,人人都要树立保护环境的积极心态。

这就是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生态平衡的例子

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生态平衡的例子

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生态平衡的例子举例说明维持生态平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举例说明维持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向来讲究居得其所,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这种思想已深入人心,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房屋也越来越多,而由此产生的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任何一座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只要他被造出来了,就必然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

古今中外的建筑师都十分注意对于地形、环境的选择和利用,并力求使建筑能够与环境取得这种联系,这就是一种维持生态平衡的体现。

现代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的问题,如建筑垃圾,光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耕地与植被破坏等等。

本文主要从建筑垃圾出发,引出维持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还有目前解决建筑垃圾的方法,以及建筑的前沿科技——绿色建筑。

一、中国的建筑垃圾现状和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个人在新建、改建、扩建、铺设或拆除、修缮、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产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以上。

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混凝土、金属、木材、玻璃、陶瓷,沥青,装饰装修的废料、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

目前, 我国城市每年产生垃圾总量约在 4 亿m 3左右, 其中建筑垃圾已达 2 亿多m 3, 每年至少要拆除3000 - 4000 万平方米旧建筑, 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

其中的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

现在建筑垃圾已成围城之势了。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大部分还处于初级阶段,露天堆放,填埋,焚烧等,这些方法不仅产生有气体,还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的生态平衡破坏,使其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不仅如此,这些垃圾还会破坏地下水,使我国缺水的状况更加严峻。

二、如果处理建筑垃圾,维持生态平衡前面说过,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很低,只在5%左右。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自从 课 程 教 育 改 革 推 行 以 来 .课 程 标 准 就 成 为 课 程 教 育 改 革 进 程 中的 纲 要 性 文 件 历 史与 社 会 是 在 义务 教 育阶 段 7  ̄ 9 年 级 开 设 的综 合 文科 课 程 .它 不 仅 是 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进 行 有 效 培养 的重要课 程 , 同时也是 “ 提 高学生人文精神 、 铸 造 民族 精神 ”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将 环 境 教 育 融入 到 历 史 与社 会 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 , 不仅 是 对 历 史与 社 会 课 程 标 准 的 践 行 . 也 是 培 养 学 生环境 意识 、 为其今后发展创造有利 空间和条件的 关键措施 从 课 程 标 准 的 具 体 内容 来 看 环 境 教 育 融 入 历 史 与 社 会 教 学 的 必 要 性 自从 基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启 动 以 来 .经过 长 期 的 实践 与探 索. 已经 取 得 了阶 段 性 的成 果 历 史 与社 会 课 程 属 于 义务 教 育 阶段 综合课程之 一.因此 对学生综合素质 的形成 始终发挥 着 重要 的作 用 众所周知 . 人 类社 会 必 须在 一 定 的环 境 条件 下 才 能 生存 与 发 展 .环 境 教 育 在 现 阶 段 课 程 改 革 中扮 演 着 重 要 角 色 那 么 . 什 么是 环 境 教 育 ? 澳 大 利 亚 教 育 家亚 瑟 ・ 卢卡 斯 认 为: 环境教 育是“ 关于环境的教 育. 在 环 境 中的 教 育 和 为 了环 境 的 教 育” 也就是说 . 环 境 教 育是 指 以 环 境 及 环 境 与 人 类 的 关 系
【 摘要 】 所谓环境教 育, 是指在教 学过程 中以学生的 实际生活环境 为基础依托和核心 内容 , 以解决生活实际中会 面临的 问题 为线索开展教 学. 从 而提 高学生对环境的参与能力和 实际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将历史与社会教 学与环境教育进行有 效的结合 . 不仅 是 提 高现 阶段 历 史与 社 会课 程教 学 质量 的重 要 措 施 . 同 时也 是 实现 学科 课 程 标 准 的 必要 途 径 本 文 主 要 围绕 义务 教 育 历 史 与 社

生态环境谁破坏谁修复,自此有法可依

生态环境谁破坏谁修复,自此有法可依

生态环境谁破坏谁修复,自此有法可依【摘要】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修复。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方式包括大规模开发、污染排放等,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生态环境修复是必要的,通过绿色发展和法律保护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只有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人类应当认识到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采取行动进行修复,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共同努力,人类可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的家园。

【关键词】生态环境、破坏、修复、法律、保护、绿色发展、责任、重要性、人类、方式、必要性、个人、关系、结论、基础。

1. 引言1.1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的稳定与良好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平衡至关重要。

各种动植物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一旦环境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物种的消失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直接影响着气候和天气,保持山川湖泊的完整性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生态环境的污染也会直接影响空气和水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不良的生态环境会带来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品质和生存环境。

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是每个人都应当关注和努力的事情。

只有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美好前景。

现在正是时候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1.2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源自于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排放等行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变得更加严重。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土地退化;过度的捕捞使许多海洋物种濒临灭绝;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污染了水源和空气,危害了人类健康。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

列举:资源(相对)短缺的表现
• 城市缺水(“水危机”) • “电荒”、“煤荒”、“油荒” • 农民耕地紧张 • 牧民牧场紧张 • 渔民渔业资源锐减 • 森林资源锐减
• ……
• 资源短缺甚至枯竭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影 响是什么?
• 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阻碍国 民经济的发展。
• 造成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 人口的急增和无节制的需要 一些启示: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不能无度 在生产、生活中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
节约资源:从身边的生活谈起
• 对照课本第54页的节约资源的措施, 说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失去平衡的环境
环境的概念
环境
自然环境 如:原始森林 滩涂 日光 土

社会环境 如:公园 养殖场 良田
家人口
13.5亿
发展中 16.9亿 41.3亿
国家人

72.5亿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 一些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
口增长缓慢,……
•印度人口存在 什么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快 印度经济和社 会发展带来哪 些负面影响?
•从中我们得到 什么启示? 人不是越多越好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________情况下,生态发展是平衡 ▲在________情况下,生态发展是不平衡的
历史时期不同 环境问题表现不同
◆史前社会:表现主要是洪水、猛兽、风暴……
◆农业社会:气象灾害破坏农业生产;水土 流失、环境退化
◆工业社会: 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破坏, 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形成 的“三废”污染。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表现: 荒漠化*** 气候变暖

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高中生物教案

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高中生物教案

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高中生物教案在生命的秩序中,一个体内部的环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所有细胞、组织以及器官都要在这个环境中运行,并与其交流以生长、分化、进行稳态调节和对组织、器官及机体的抗病应答。

这个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内环境。

内环的维持是一个极其综合和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各种器官的现场协作。

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有很多系统是分工协作的,它们共同保持和调节着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状态。

例如,肝产生胆汁和清除血液中的毒素,肾清除废物和水分,心脏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肺呼吸、运输氧气是细胞以及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等等。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个体面临各种内外因素不断的刺激,而且人体不可能始终在完美状态下运转。

严重的压力和应激、营养不均衡、病原体入侵等等都可能向内部环境引入不同的异常状态,从而破坏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活动的正常进程,导致内部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引发种种疾病。

1.毒物和有害化学物质毒物和有害化学物质是导致内部环境紊乱的首要原因。

通常我们认为,许多疾病都是由于身体对异物的反应而引起的。

例如,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毒性。

其确切剂量和作用方式可能不同,并且化学物质的影响会因人而异,但是这些化学物质通常会对整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能会无意中摄入或接触到化学物质,这会使身体内部环境失去稳定状态,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可能导致机体内部环境失去平衡并失去对病原体的有效保护。

病原体自然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然而,如果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生问题,那么可能会因为无法有效识别和处理病原体而疾病发生和恶化。

例如,自体免疫性疾病就是一种与免疫缺陷有关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机制涉及到身体内部环境稳定性的失调,导致身体无法识别自己的组织,从而导致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3.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身体的内部环境稳定性。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会导致身体处于一种病变状态中。

初中九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本单元课程标准要求1、一级目标目标2 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1、2)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穿插于每一课中)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1、2课)2-4 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1、3课)2-5 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穿插于每一课中)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1、3课)二、本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及其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2)能够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3)知道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宏观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必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本单元教材框架结构分析(1)围绕一个主题:即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2)贯穿三条主线:世界和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世界及中国的资源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世界和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3)由三大板块组成: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正确处理PRED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本单元教材处理建议(1)本单元所探究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仅是世界性问题,而且在本国、本地也较为突出。

为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在教材的处理上可选择一些地方化的资料、本国本地区发生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情感的共鸣。

同时也要利用好教材的提供插图、资料。

环境恶化的例子

环境恶化的例子

环境恶化的例子环境恶化是指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遭受破坏、污染或退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以下是10个例子,展示了环境恶化的不同情况。

1. 水源污染:工业废水和家庭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人类饮用水供应受到威胁。

2. 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燃煤排放物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生态平衡被破坏。

3. 土壤退化:过度的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的化学农药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4. 森林砍伐:为了获取木材、农田和城市扩张的需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侵蚀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5. 酸雨:工业排放的硫 dioxide 和氮 oxide 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加,水体酸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6. 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开垦农田和过度捕捞等,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7. 水资源枯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使用,许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逐渐减少,导致水资源枯竭,影响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

8. 沙漠化: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农业和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沙漠化加剧,导致干旱、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

9. 海洋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塑料垃圾等污染物进入海洋,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海洋生物死亡和渔业资源减少。

10. 全球变暖: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干旱和冰川融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

这些例子展示了环境恶化的不同方面和程度,提醒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和恢复我们的环境。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减缓环境恶化的趋势,保护地球的未来。

资源出现短缺失去平衡的环境

资源出现短缺失去平衡的环境

循环利用
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用品的 使用,提倡使用可重复使 用的物品,如购物袋、餐 具等。
减少浪费
合理采购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采购,避免过量购买或囤积物 品,减少食品和其他物品的浪费。
厨余垃圾处理
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堆肥或回收,以减 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废弃物回收
将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如纸张、塑料 、玻璃等,以减少资源浪费。
全球范围内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资 源,而另一些地区则资源匮乏。
02
资源分配不均会导致资源富集地区过度开发,资源 匮乏地区得不到满足,加剧了资源短缺问题。
03
资源分配不均还可能引发地区间的不平等和冲突, 不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02
环境失去平衡的表现
生态系统破坏
01
02
03
森林覆盖率降低
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动绿 色低碳循环发展,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 境的污染。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 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减少废弃物 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洁能源的转换效率和存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未来,随着技术的 进一步突破,清洁能源有望成为主导能源,为人类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对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等,鼓励 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未来,政策的推动将进一步加速清洁能源的发展。
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类必须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以实现可持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际生 活 中.

识 的 有 效 途 径 之一 . 例如 , 在讲解“ 光合作用 的原理和应 用” 的
时候 , 教 师可 以通 过 介 绍 目前 世 界 上 植 被 的 覆 盖 率 正 在 急 剧

高 中 生 物教 学与 环 境 教 育 的 联 系性
减少 , 而温室效应也越来越严重 , 已经 渐 渐 地 影 响 到 人 们 的 正 常生活 , 从而告诉学生要 保护植 物; 还 有在讲 解“ 人 体 内环 境 与稳态” 的 时候 , 可 以 把 大 自然 比 喻 成 人 体 , 告 诉 学 生 人 体 一 旦 内环 境 失 去 平 衡 , 那 么人 就会 生病 , 大 自然 就 像 人 体 内 环
人类的关系 , 从 而 使 学 生 对 人 类 与 环 境 之 问 的 关 系 有 个 初 步
人 们保 护 环境 的观 念还 不深 入 . 教 师就 需要 从 高 中 生 物 出发 , 应 用 高 中生 物 自身 的特 点 对 学 生 进 行 环 境 教 育 渗 透 , 使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 形 成环 境 保 护 意 识. 文 章 将 从 高 中 生 物 教 学 与 环 境 教 育 的 联 系性 , 在 高 中生 物 教 学 中渗 透 环 境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
学 资 源 的利 用 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因此 , 在 教学 过程 中, 教 师 要 充 分利 用 教 学 资 源 , 启 发学 生 环 保 意识 的 形 成 . 在 讲 解 教 材 选 修 二 中《 生物科学与环境 保护 》 时,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多 媒 体 放一 一些 图 片 或 者 视频 , 即人类乱 砍滥伐 、 严 重 的 色 污 染 、 T 厂 乱排 放 污 水 等 一 系 列 的 反 而 教 材 , 从 这 角 度 分 析 环 境 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候变暖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请阅读P57表格及其文字。 ①对照P57页的图表,说说海平面上升50厘米
后,哪些港口可能被淹没。
海平面上升50厘米后,可能被淹没的 我国港口有大连、天津、青岛、上海、 厦门、湛江、海口等城市港口。
②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和 全国会造成哪些影响?(问题与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加剧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破 坏程度,加大沿海城市的洪涝威胁,减弱港口 功能,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 等问题,造成沿海湿地损失,改变生态系统的 服务功能,增加一些珍稀濒危生物的生存压力, 同时造成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 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 响沿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全球变暖,我国北方降水并无明显增加甚至 会减少,这会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①进一步加剧我国北方的干燥程度; ②进一步加剧北方水资源的短缺程度; ③进一步加剧北方的沙漠化。
1、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将会产生哪些影 响?
①有些地方的作物熟制会发生变化; ②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将加剧。
不 ①影响农业用水; 利 ②影响土壤结构。
3、威胁人类生存的两个问题
①威胁环境的“三废”污染
废水;废气;废渣。
②荒漠化——目前全球有2/3的国家和地区、 1/5的人口受到荒荒漠化的危害,它直接威胁 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废气
破坏臭氧层
废水
废渣

环境污染是全球的问题
1)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可能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图2-11及其文字资源。
《历史与社会》科九年级 《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元自学复习提纲(四)
失去平衡的环境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同的。 4、举例说明人类不同发展时期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形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给人类速成的恶果是巨大的。在我国,大 气污染日益严重,1997年烟尘排放量2346万吨,62%的城市大 气二氧化碳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全国酸雨面积已占 国土面积的40%,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损失达 1100多亿元。而生态环境破坏也相当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达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6%;土地荒漠化 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令人震惊的是, “沙漠”距北京仅70公里)。面对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和 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绝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 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环境恶化的肇事者名单中,没有谁可 以逃避;在环境恶化的受害者名单中,也同样没有谁可以幸免。
达400多人。
1991年波斯湾海域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 灵涂炭。伊拉克打开艾哈迈迪输油管,每天将几 百万桶原油倾泻入大海,在海湾内形成一片长5 6千米、宽16千米的油膜,几天后溢油总量就达 到1100万桶(约170万吨),而以每天24千米的 速度向南漂移。所经之处有200万只海鸟丧生, 许多鱼类和其他动植物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波斯 湾里的一些特产鱼种将永远消失。
●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而 致病死亡,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全球每年往海里倾 倒的垃圾染物已多达数万吨,使沿海居民患肝炎、霍 乱等病例增多,鱼虾和其他海生物减少。世界森林资 源 每 年 减 少 1% , 仅 1990 至 1995 年 间 森 林 面 积 就 减 少 35630万公顷。
2)环境问题:世界各地的关切
1943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 洛 学烟雾事件为例。由于大量排放的汽 杉 车尾气中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太阳紫 矶 外线照射下发生了光化学反应,从而 光 形成有毒的浅蓝色烟雾,它导致洛杉 化 矶大部分市民患病。1955年再度发生 学 的此类事件,使65岁以上的老人五官 烟 中毒红肿,因呼洛吸杉衰矶竭光而化死亡学的烟人雾数 雾
课后探究: 世界各地关切的环境问题
一封公开信:我们的呼吁书
1998黄河断流、中国南北水患、东南沿海赤潮、西北再 起沙暴……这一系列看似无关联的事件,无一不道出了这样 一个事实:环境保护,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保护环境, 必须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由青年大学生倡导开展的 “减卡救树”活动,说明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作用的认识提高, 并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将是深远 的。不寄贺卡、明信片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节约木材。有 人作过计算,平均每5人寄出一张贺卡或明信片,全球就需 要10亿张以上,要花费树木25万棵,相当于一大片森林。我 国是森林人均占有率很低的国家,建绿护绿的任务仍很艰巨, 少用贺卡不失为一种好事。二是减少污染。须知,把木材最 终制成贺卡,这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2、本课的三个结论: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 基础。
②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有 所不同。(史前;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③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是关乎全球 人类生存的问题。
※由于人类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范围的不同而 造成对环境影响的差异。
①史前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环境问题主要 表现为自然界对人类微弱的生存力量的威胁。(洪水、 猛兽、林火、风暴)
波斯湾石油污染
4、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
●全球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达220亿吨,加上其他各种 各样的有害或尘埃使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约9亿人,呼 吸着不纯净的空气。
●全球每年约有700万公顷的耕地变成不毛之地,地球 表土以每年240亿吨的速度消失。荒漠化威胁着10亿多 人的生计,有可能引起人的背井离乡。
式不同(重点掌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环境问题) 5、举两例说明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
1、环境(人类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

解决两个概念问题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因素 的总体。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 社会劳动,加工改造自然物质所创造的环境。
②到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以农业和牧业为主,自然 灾害继续对人类活动构成威胁(如气象灾害、水土流 失、环境退化),不过人类逐渐强大的干扰能力也开 始影响自然界。
③自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消 耗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泄,造成自然界的消极反馈,由 此导致的环境问题(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称之为三 废。)直接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