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9的认识和有关9的加、减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教案二:用数字9进行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教案二:用数字9进行加减法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减法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不仅是数学的基础,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而本节课我们主要是通过数字9进行加减法的运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数学运算规则、及其实际应用。
一、教学目标1.学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通过数字9进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加减法的计算能力;3.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通过数字9进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1)加法例如:9 + 2 = 11,9 + 3 = 12,9 + 4 = 13,9 + 5 = 14……2)减法例如:9 - 2 = 7,9 - 3 = 6,9 - 4 = 5, 9 - 5 = 4……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口算练习,让学生们先学习数字1-9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计算能力,例如:1 + 2 = 3,2 + 3 = 5,3 + 4 = 7,8 - 1 = 7,7 - 3 = 4……2.重点教学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用数字9进行加减法的运算,例如:9 + 2 = 11,9 + 3 = 12,9 + 4 = 13,9 + 5 = 14,9 - 2 = 7,9 - 3 = 69 - 4 = 5, 9 - 5 = 4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将数字9进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呈现出来,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数字间的运算规则和方法,以及运算的实际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运算规则,并在教学示范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精度。
3.巩固练习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数字9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运算规则和技巧,并在中度程度上考察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思维逻辑。
四、教学方法1.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数字间的运算规律和方法,在操练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计算准确性和规律性的把握。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8和9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属于数与代数中的“数的运算”部分。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1-7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学习8和9的加、减法,旨在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善于发现的数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7的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
但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展示一组与8和9相关的实物图片(如8个苹果、9支铅笔),让学生快速说出数量。
-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8个苹果和1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或者从9支铅笔中拿走2支,还剩下多少支,我们该怎么计算呢?2.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学具(如小棒、计数器)进行8和9的加、减法操作,并记录下结果。
- 汇报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 教师点拨:教师总结学生的操作方法和计算结果,强调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 互动游戏:设计“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一个算式(如8-3=?),学生迅速找到答案并举手示意,答对者成为“好朋友”。
4.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1上9、8、9的认识和加减法
每节课的练习【第三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⒈下图一共有()个小动物。
从左往右数,在第()个,在第()个。
从右往左数,在第()个。
分析与解:依次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动物。
从左往右数,也就是从开始往后数。
在第8个,在第5个。
从右往左数,就是从开始往前数,在第9个。
⒉画耳朵,该给谁画呢?答案:⒊分一分,合一合。
答案:⒋ 看图写算式。
答案:62 839【K12课件资源池】更多课件请微信关注“K12课件资源池”,K12课件资源池目前上百GB 的免费教学资源,目前有人教版语文和数学,北师大版语文和数学,苏教版语文等资料,资料包括: ● 课件PPT● 配合课件的Flash ,如生字的笔顺,部首,发音,组词等● 朗读● 教学动画● 教案● 测试卷⏹ 课堂练习⏹ 单元测试⏹ 期中测试⏹ 期末测试⏹ 专项测试【小课承诺】我们的口号:永久免费,精品课件,一切为了老师!“要课件,找小课”已经被小学教师的相互转告,小课一定不会辜负各位老师的期望,一定把最精的课件免费的分享给大家!【如何关注】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K12课件资源池 或者 K12ppt 就可以找到K12课件资源池微信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
5 + 4 94 + 4 8 8 -5 35 + 38 3 + 5 8 8 - 3 5 8 - 5 3 9 - 7 2 9 - 2 7【如何下载】微信公众号里<下载列表>里有下载方法,大家看一下,如果不会下载还可以加小课的微信号:i135********用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关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上册教材分析(1 3 6 7 9单元)
教材注重让学生在操 作中具体地感受几和 第几意义的不同。
8、9的组成
注重学生的独立 操作和思考,要 求有所提高。
8、9的的加减法
这里是第一次出现一图四式 。 注意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初步认识一图 四式 ,感受一图四式与生活的联系。 开始教学时要注意分类要求。
通过摆和想来进一 步掌握8、9 的加减 法,巩固一图四式。
位加法
六总复习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5的认识和加减 4、认识物体与图形 5、分类 6、6~10的认识和加减
法
7、11~20个数的认识 8、认识钟表 9、20以内的进位加 10、总复习
(三)与北师版教材相比较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5的认识和加减
法
4、认识物体与图形 5、分类 6、6~10的认识和加减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 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
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
教学重点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 位加法
1、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是学习 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如何把握数一数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准备课,虽然出现了1~10各数, 但并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掌握10以 内的数数,也不要求学生认识1~10各数。 只是让老师全面、充分地了解学生数数和 认数的情况,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 数数、会认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 能按要求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8、9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内容,让学生掌握8、9的数读、数写,以及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字8、9,理解它们的含义。
2. 学生能够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8、9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8、9的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堆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2. 数读、数写:引导学生读写数字8、9,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3. 加减法运算:用数字卡片,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8、9的加减法练习。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8、9的加减法题目,进行讲解和解析。
6. 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 | 8 | 9加法 | |减法 |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数字8、9的数读和数写。
2. 完成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练习题。
答案:1. 数字8的数读:八,数写:8;数字9的数读:九,数写:9。
2. 练习题答案请参照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数字8、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
但在加减法运算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用到数字8、9的场景?你可以试着用数字8、9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第2课时 9加几(2)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9加几(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9加几的计算方法2. 9加几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9加几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9加几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9加几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9加几的计算方法a. 利用数的分合法,将9拆分成一个接近10的数和一个小于10的数。
b. 将接近10的数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一个整十数。
c. 将小于10的数与整十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9加几的应用a.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9加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 引导学生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9加几现象,与家长分享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9加几的计算方法补充和说明:在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中,9加几的计算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不仅是学生学习后续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个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数的分合法进行讲解。
数的分合法是一种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加和的方法,其中一个数是接近10的数,另一个数是小于10的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1 9加几》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1 9加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9,能正确书写数字9的笔画;2.学会将数字9和其他数字相加,熟练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9加几”的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9的书写和认识;2.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9加几”进行口算。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9加几”的概念,掌握运算方法;2.学生在口算时能够正确无误地计算出结果。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数字9的展示、相关计算题目的呈现;2.黑板、彩色粉笔;3.数字卡片和操作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9”,向学生展示数字9的写法,并让学生模仿写出。
2. 学习“9加几”1.让学生看数字卡片“9”,后出示操作符卡片“+”,并提示学生进行9加几的口算。
2.设计多个“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1.学生进行书写数字9的练习;2.在纸上设置“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4. 拓展应用设计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应用“9加几”进行实际计算,加深理解。
六、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教学,我们学习了数字9的书写和“9加几”的运算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9加几”的练习;2.设计若干个“9加几”的口算题目,让家长监督学生进行训练。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9加几”的运算,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1《 9加几 》学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1《 9加几》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数9,并掌握9的基本写法。
2.能够理解并运用数9与其他数字相加的方法。
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
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习内容1.数字9的认识和写法。
2.“9加几”运算法则。
3.通过实际例题进行练习。
三、教学重点1.认识数9,掌握9的写法。
2.理解“9加几”的概念。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9加几”的运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五、学习过程1. 数字9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写的方式熟悉数字9的写法。
•让学生用手指写出数字9,并多次进行书写操练。
2. “9加几”的运算•通过实际物品,如计数棒等,让学生理解“9加几”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让他们尝试计算“9加几”的结果。
3. 练习题1.9 + 1 = ?2.9 + 2 = ?3.9 + 3 = ?4.9 + 4 = ?5.9 + 5 = ?六、拓展练习1.某班有9个学生,再来了3个新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学生?2.小明手里有9颗糖果,他又买了6颗糖果,现在他手里有多少颗糖果?七、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认识数字9、掌握了9的写法,也学会了如何计算“9加几”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提升数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9”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9”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9的认识和有关9的加减法》第二课时(见教材P48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数、认数字、写数字、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这部分教材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课题之一。
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般来说,儿童在入学前都会数10以内的数,有些还能认数字,即使有些还不认识,逐步记住数字的字形,也不困难。
而写数字就比较困难了。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另外,手指也不灵活,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10以内加、减法,教材在讲认数的时候,出现数的组成,在知道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讲加、减法。
因此,学好10以内的数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9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指导9的写法。
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材强调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9的组成。
初步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时,教材要求把序数与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指导9的写法时,因为9与6容易混淆,要加强分辨字形的练习。
根据编者意图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⑴通过操作发现9的组成。
⑵通过说一说、对一对、连一连、拍一拍等游戏熟悉9的组成。
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养学生对应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⑶会写数字9。
本课的重、难点:发现9的组成。
3、练习安排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的安排上,我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其中,在9的组成的练习上,我先让学生说9的组成卡片,再对口令,然后连线,最后击掌,采取了多种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由不熟悉到熟悉,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1.1 6~9的认识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1 6~9的认识单元说明: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建议如下:1.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9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各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的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3.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的指导。
本单元解决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不能仅仅列式计算;二是用大括号表示总数,用问号表示所求问题,这是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要让学生读懂题意后,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题名称】第1课时 6~9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6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各数的过程,初步感知6~9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6~9的数序,并会认、读这几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感知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增加1得到的,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6~9的概念,会认、会读6~9。
教学难点:会用数字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培养数感。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计数器、6~9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卡片。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1《9加几》教案1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8.1《9加几》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关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具体学习内容为《9加几》。
二、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熟练地计算9与其他数字的加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9与其他数字的加法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加法计算的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9与其他数字的加法规则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五、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PPT。
2.数字卡片和计算练习纸。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9+3=?”的算式,引导学生讨论9加3等于多少,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示范操作1.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9与其他数字的加法计算方法。
2.让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完成几道简单的加法计算题。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帮助,完成一定数量的加法计算题。
2.随堂检查学生的答题情况,纠正错误。
第四步:拓展延伸老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9+5=?”、“9+8=?”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七、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9加几这一类型计算的掌握。
2.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9加几的练习题,并复习已学内容,做好知识的巩固。
以上就是本节课《9加几》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加法的基本原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9加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9加几》教案一. 教材分析《9加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了9加几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之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但是对于9加几的问题,他们可能还不太会灵活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9加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实际情境的例子,用于教学演示。
2.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和数学游戏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实际情境,如水果店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水果店有9个苹果,又来了几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动物园有9只兔子,又来了几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兔子?”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导入环节的问题,然后总结出9加几的运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由于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因此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
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的认识和组成》参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的认识和组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数字9的形状和数字。
2. 培养学生对数字9的认知能力和组成方式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9的形状和数字的认知。
2. 教学难点:数字9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纸板、彩色笔等。
2. 教材准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9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数字9的形状,并引导他们回忆之前研究的数字。
2. 引入新知教师用彩色笔在纸板上写出数字9,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让他们在纸板上模仿写出数字9。
3. 认识数字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数字9的组成方式,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字9是由两个数字1组成的。
4. 数字9的认知练1. 让学生用纸板和彩色笔模仿写出数字9。
2. 给学生找出教室中存在的数字9的图形或物品,并让他们描述其组成方式。
5. 拓展练让学生合作进行拓展练,例如:找出数字9在周围环境中的更多例子,并让他们用彩色笔标出。
6. 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数字9的形状和组成方式,并复之前研究的数字。
五、教学延伸1.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数字9的拓展活动,例如:利用纸板拼出数字9的形状等。
2. 可以通过数字游戏、歌谣等方式巩固数字9的认知。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来评价他们对数字9的认知能力和组成方式的理解程度。
七、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数字9的形状和组成方式的理解。
例如:完成课本上的练题或绘制数字9的造型等。
注:以上为《9的认识和组成》参考教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人教版9加几的说课稿
人教版9加几的说课稿人教版《9加几》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9加几”这一知识点。
本节课旨在通过具体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
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2.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耐心完成数学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原理。
2. 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 学生在进行口算时可能会忘记进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挂图或PPT,展示9加几的计算实例。
2. 学生准备学具盒,内含小棒、计数器等操作材料。
3. 教师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评价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前一课的内容,引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
-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教师通过挂图或PPT展示9加几的计算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使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9加几的计算规律,明确进位的概念和方法。
3.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准备的练习题,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 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进位规律。
-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5.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9加几的口算题和应用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9加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9加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加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9加几”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2.理解加法的概念,区分加数、被加数、和数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的本质,不再把加法简单地看作数字的相加。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要有条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教具:数字卡片、小板书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对“9加几”这种类型的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2. 讲授(15分钟)•介绍“9加几”这种加法形式的特点,并讲解解题方法。
•通过示范具体的算式,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20分钟)•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独立完成若干道“9加几”的加法算式。
•督促学生注意算式中的加数、被加数和和数的关系,引导他们正确解题。
4. 拓展(10分钟)通过举例分析“9加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加法的作用。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9加几”这种特殊情况的解题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9加几”这种加法形式的解题方法,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敬请期待。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2.5 8和9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2.5 8和9的加、减法【课题名称】第10课时 8和9的加、减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0页。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关于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小棒、1~8的数字卡片。
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点子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6和7的加、减法计算。
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填一填,回顾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拍手游戏。
师生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6、7的组成。
3.一图四式。
教师:观察图,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预设:学生能根据图意快速写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加法、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4.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都已经会算7以内的加减法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一)探究8的加减法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50页上面左图。
教师:看一看图中漂亮的花朵。
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5朵红花,3朵黄花。
教师: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呢?预设:学生能根据图列出4道算式:5+3=8,3+5=8,8-5=3,8-3=5。
说加法算式时对应的图意会比较清楚,但要说清楚减法算式对应的图意还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四道算式。
教师: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加法算式的含义同学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谁来说说减法算式的意思呢?预设1:一共有8朵花,其中红花有5朵,黄花有几朵?用算式8-5=3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的认识和有关9的加、减法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包括9的认识,有关9的加、减法和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三部分。
认数9的教材编排跟前面有些地方类似。
要强调的是,教学教科书第48页9的组成时,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出9的组成。
教科书第48页中间,要求学生把左边9只小象圈起来,给从左数第9只小象涂色。
把序数和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和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科书第49页中,9的加、减法,开始出现一幅图表示四个算式,加强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要求学生照书上的图摆学具,并把算式填完全。
经过教学7、8的加、减法和练习八第9题的孕伏之后,出现的一幅图表示四个算式,又通过学生实际摆学具,一般来说接受不会有困难。
学生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加了感性认识。
教科书第50页上,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要求上比前面有所提高。
不但图中原来已知的或要求的部分不能数出,而且,图下的算式中所有的数和运算符号都不给出,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