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小说整体阅读
2020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情节结构讲义
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结构讲义一、情节的概念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它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整体感知小说的起点,更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主题服务的。
二、情节的叙述方式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情节。
顺叙可以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先将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者结局交代出来,再按照顺序叙述故事。
这样容易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暂时中断正在叙述的事件,插入与该事件或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这样可以对小说的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构成必要的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故事前面已经交代过的人或事件进行补充交代,这样追加的内容一般没有情节,也不需要有过渡,但可以使故事内容更加完整。
平叙: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这样可以使故事发展的头绪更加清楚,照应更加得体,但要交代清楚事件的始末时间等。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①从内容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如果将这个材料删去,原有的故事情节仍旧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线索仍旧清楚明朗,读者不会产生疑问;而补叙是与全文中心事件密切相关的,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个片段删去,读者会产生疑问或歧义。
②从形式上看,插叙内容的前后有简明扼要的过渡性文字,使之与中心事件衔接自然,一般被安排在篇中,而不在篇末;补叙无须过渡性文字,它一般被置于事件出现结果之后,交代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因此它可以被安排在篇末。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高考语文整体阅读
③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 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 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 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 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 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 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 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 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 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三步阅读 整体把握
一、散文阅读方法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语言是其思想内容的外衣。阅读散文,应该从 语言入手,进而领悟散文中人、事、物、景的丰富内涵,读懂作者在文 本中所要抒发的对生命、生活、社会等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态度。 1.理解景、物与情、境的关系 散文以抒情言志为主,类似于诗歌。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 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 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 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⑥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 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 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 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 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 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 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 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 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 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
今年高考语文考“冰山”理论,这些小说知识要点你必须掌握!
今年高考语文考“冰山”理论,这些小说知识要点你必须掌握!【2020年全国一卷小说阅读题】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分)【答案】9.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作用的能力。
需要学生紧密结合文本,从小说的情节构成、情节手法、人物形象、读者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说1、2、9、10、11段,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了尼克和乔治滑雪的情景,12-35段写二人在小客栈的逗留,文章并未写二人其它的生活情景,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而读者可以通过二人对滑雪的喜爱与渴盼,通过二人离别时一再相约的情景,想象二人滑雪之外的生活,这是文本隐藏的内容。
文章结尾既有二人对滑雪的渴望,又有二人因为再难滑雪的惘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何不能在滑雪,两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将来二人到底能不能滑雪等,引人遐思。
【海明威“冰山”理论】海明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叫“冰山理论”。
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
有批评家称他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没有必要的“乱毛”统统砍伐掉了。
或许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
高考(外国)小说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叙述1.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01 小说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 第一步整体阅读至关重要。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 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 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 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
点 集。
(有着 的“
的结构)
2022新高考Ⅰ卷
2021新高考I卷
《江上》
《石门阵》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客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主
2022年新高考I卷
观 8.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 题 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
要分析。(4分)
题
9.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 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 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1. 读懂文本是前提,继续训练、提高读文能力。 2.命题呈现综合性和灵活性,立足于对小说或散文基本要素的考查。 注重训练探究能力、推断能力,关注常规题型陌生化的表述方式。 3.题干设置情景化,反套路化,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 加强对题干准确解读,有序解答的能力训练。
2023高考备考策略
1.小说与散文并重。结合教材与高考真题健全小说、散文知识体系,做到 知识无死角,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2.重视群文阅读与艺术鉴赏。分析小说散文,把握概要,会赏析艺术;读 专业的文学作品鉴赏评析文章,积累专业用语。 3.常规题与创新题并重。避免套路刷题,强调阅读的独特感受;强化创新 习题,会内嵌关键词,会联系文体知识解决情景问题,规范答案,努力答 案专业化。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最全答题模板把握小说情节,赏析人物形象考点一: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在情节方面设置的题型通常有:1.概述情节;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题型一:概述情节常见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思路1.理清小说的结构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有对比冲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常用答题模式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题型二: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也称正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
《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在序幕之后,首先交代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接着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片断”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
本文使用倒叙有以下作用:①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②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哦香雪》小说整体阅读的方法(课件)【教考衔接】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必修上册)
年份及卷别
题型
试题信息
分值
2023全国乙卷
客观题 主观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 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内容小结
《哦,香雪》一文中,香雪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美丽纯洁,作者从侧面抓住几 个细节描写了她的外貌和内心世界的美丽纯洁:她纯真无邪,看火车她“总是 第一个冲门”,“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 朵” 她追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是别人头上 的“金圈圈”和“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却是车厢里的“皮书 包”等等。最后用40个鸡蛋和独自夜行30里的代价换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 铅笔盒,这一举动显然是幼稚可笑的,但这实际上又是非常动人的,因为它显 示了一个渴求知识而又纯朴天真的山村女孩儿强烈的自尊和执着的进取精神。
从上述情节中我们可以捋出“城市世界”“乡村世界”“乡村世 界努力向城市世界靠拢”的这三个表征。
再读课文,鉴赏人物
带问题朗读课文。 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哪里?从文中找出原句并说说她具有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 2.在火车到来的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 现?她们感兴趣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3.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的声音。” ②“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 不 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 怕 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 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2020高考语文新闻与报告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
• (主)多种细胞类型能够“返老还童”
• (副)标志中国化合物诱导多能干细胞世界领先
• 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 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对文章标题的分 析或鉴赏,参见学案四。
• (2)导语
• 二是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 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 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4 √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 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 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 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概括材料要点 12分
课标全国卷Ⅲ
新闻报告
3
√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背景材料常见的作用有:
• ①从不同类型新闻背景材料看:对比性背景材料可形成对比衬托, 加深印象,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强度等;说明性背景材料可提 供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背景,便于读者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注释 性的背景材料只是对有关疑难生僻问题做解释和补充。
• ②从背景与主旨角度看:背景材料的运用,可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 突出新闻的价值。
12分
2016
类别 文本体裁 大题分值
课标全国卷Ⅰ 人物传记 25分
课标全国卷Ⅱ 人物传记 25分
课标全国卷Ⅲ 人物传记 25分
• 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 1.2017年以前,新闻文本虽然属《考试大纲》规定的4种实用类文 本之一,但课标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没有选用新闻文本。从2017年 开始,新闻阅读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且将新闻和时评、报 告搭配,材料体裁具有多样性,但各卷均按照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
2020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整体阅读
高考—小说阅读之整体阅读讲义小说文体知识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的种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高考所选小说体裁的文体特征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
其特点有:①篇幅短小,②立意奇特,③选材小中见大,④情节完整,⑤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
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散文化小说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
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四、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1.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而小说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新高考I卷:冯至《江上》
【小说】历史、诗化小说
新高考Ⅱ卷: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小说 】
新高考I卷:陈村《给儿子》
【小说】书信、知青小说【
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节选) 小说 】
提示:近三年新课标卷命题素材均以小说为主,侧重国内名家的文本,还未 出现外国小说,其中有些作者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作者。
14
(2) 隐性关联:阅读材料与试题材料有关联
2021——2023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览表
卷别 2023新高考I卷 2023新高考II卷
篇目 《给儿子》 《社 戏 (节选)》
作者 陈村 沈从文
2023全国甲卷 2023全国乙卷 2022新高考I卷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江上》
作品简要分析。
全国甲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 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2020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 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
考查对小说情节安 排及其作用的分析 能力。
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考查筛选并概括文
全国乙卷: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信息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的整体阅读
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让我们经历一段我们不曾经历 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小说是文明赠予我们的礼 物。它们让你完全沉浸在床头的台灯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 间之中,摒除了喧哗的世界。本来你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 它们却让你了解自己的孤独,了解自己的悲哀,了解自己 在永恒时光中小小的位置。
小说阅读有问题 想说爱你不容易
1.不曾经历的人生让我们产生隔阂 2.专注于故事情节让我们忽略鉴赏 3.艰深的主题意蕴让我们难以把握
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阅读
课题:散文整体阅读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高考的命题方向。
2.把握散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选文一、明确高考考什么: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点●2020年全国卷三记忆里的光蒋子龙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6分)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天津卷线条的优美梁衡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5分)20.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4分)●山东卷建水记(之四)于坚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9.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4分)●2019年北京卷北京的“大”与“深”20.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6分)21.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
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
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7分)●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17.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8.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19.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8年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苏童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
专题一整体阅读技巧讲解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小说阅读总复习
王生枝在月光里走回家去的时候,倒认真地想起当真到了处处夜不闭 户的时代。他常常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已经设计了多年,总可以有做 成的一天了。不过他知道大家还得先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不是用口, “也得用手”。王木匠看看自己结实的突起了老茧的掌心,说不出由于哪 一种情感,不由得感叹了一下:“我这双手呵!”
读文示范
3.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何效果?(4分)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读文示范
4.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 析。(6分)
①现实生活中的门是木头门,洪子店村民以砖头堵门; ②在王木匠的故事加工中,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战斗故事随之 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 ③王木匠从现实中明白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道理,即只 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才有实现“夜不闭户”的愿望。
“老王,你活像钻进了他们的心里了。”李矮子说,意思是两重的,表示不相 信,也表示惊叹他叫人不能不相信。
“胡老三,”王生枝说,把眼睛对准了一个衔着旱烟管的男子,“昨 天你也在南教场听过政治指导员的报告的,你说我可曾说谎。那条镇叫洪 子店,在太行山那边。” “大致还不错,”胡老三说了,“部队在镇东十五里地方,和敌人打了一 昼夜。农民救国会集了五百会员,三个钟头内把全镇上能搬的都搬走了, 五百会员就拿起了枪,躲在围山上等了。不过,老王,门是用砖头堵的。” “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木头门就行了。木头 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洪子店也烧去了许多。可是 我老王一年来明白了一个道理: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 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2020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
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汇总一、小说阅读整体指导一、小说文体特征简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1. 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 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比现实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代表性。
3. 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
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作用。
二、巧抓阅读技巧,快速读懂小说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在高考中可通过以下四步快速读懂小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1. 梳理情节脉络是阅读小说的突破口,也是基础。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可以按照这四部分梳理情节。
2. 找出线索,梳理脉络。
如2015 年全国卷I《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思路点拨】概括每一自然段的段意切分层次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梳理情节第二步,关注描写,分析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以及各种艺术手法,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形象。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要四看: ①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③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第三步,分析环境,明确作用环境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1.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 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从而使人物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
2020高考语文高中小说阅读答案版
高考语文高中小说阅读答案版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
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那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
我到行政法院去。
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
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
您不会感兴趣的。
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
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
您心肠真是太好了。
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
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
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
包在我身上好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全国高考一卷语文组小说阅读解析与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一卷语文组小说阅读解析与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020年全国高考一卷语文组小说阅读解析与答案越野滑雪【美】海明威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
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
他从车厢边缘跳下,落脚在硬邦邦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蹲下身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落一起,再一落就不见了人影。
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
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
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在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
但他稳住了。
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和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迈克,”他大声叫道。
“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
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
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
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
他坚持靠左边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
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像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这整个一腿下跪、一腿拖随的身子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小说
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发展(5—13):老董修书要染蓝绢。
14.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
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15.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
• (有删改)
• 结局(36—37):老董染出蓝绢,成为修书界英雄,但拒绝转正。
一、2020高考小说选材的特点
• 1、在“立德树人”层面,体现了对工匠精神的弘
扬和传承。
•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
一份责任。这种情怀就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
益求精,一心一意地做手艺。
• 2、紧扣社会热点:《我在故宫修文物》等。
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 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
20. 老董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22.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
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 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10.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
来。
11.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12.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
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16.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十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
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 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完整版)2020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根河之恋
2020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根河之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
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
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
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
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
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
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
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
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
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
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
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
小说专项 高考语文真题与解析(10篇带答案)
2020高考小说专项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情节标题)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
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
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
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
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
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
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
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
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
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
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
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
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
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 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 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 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 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 6 月 28 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 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 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 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 宾县方向逃去。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 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 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的 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分 析社会环境就是要深入思考促使人物性格形成和影响人物言行思想 的诸因素(如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文化礼俗等)的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分析自然环境,就是 要侧重分析时令、气候、地理等因素对人物性格和思想行为的烘托作 用。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 20 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 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 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
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 是深情的、甜蜜的。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 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 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 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 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 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 人之间有意无意地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 在人们的记忆里。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 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 曼的英雄本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 力。“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了价值的回答”不正确。原文第六 段明确写道“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 价值的回答”;另外,从常理上看,文章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的英雄 烈士赵一曼的形象,如果能够“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则说明赵一曼已向敌人透漏信息,与赵一曼的英雄形象不符。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 1.考查形式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 从试题形式上看,2014-2016 年高
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 考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 4 道
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 题,一道 5 选 2 选择题和三道简答
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 题。2017 年高考改为一道 4 选 1 选
简答题都是 6 分。选文关 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成长经历,对历史与自然
2.分析综合 C
的思考等,篇幅缩短,大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致为 1 300 字。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3.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
2.考查重点 从考题考点上看,以分析综
专题十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一、考点分析 《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的文体要求虽然圈定了小说、散文、 诗歌、戏剧四种文体,但考虑到命题实际,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将会侧 重在小说和散文这两类文体。2017 年全国卷三套题,Ⅰ卷考查了小 说,Ⅱ卷、Ⅲ卷都考查了散文,2018 年全国三套都考查的是小说。 考生复习时对这两大文体不可偏废。
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 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涵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 离,更加全面地认知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 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审题时要理 解题干中的关键词“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作为一种叙述方式,其 意在表示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把叙写赵一曼女士事迹的内容与叙写 “我”的所见所感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地在讲主人公的故 事,也包含有关叙述人的内容,故考生的思考这一叙述方式的好处时, 应基于文中对“历史”“现实”两种维度的叙述内容,从内容、结构、 主题、阅读效果等方面来思考。,如内容方面,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 度来组织材料,可以拉开时间距离,从更多的角度来展示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结构方面,这种安排使得文章结构富有变化,曲折有致;主 题方面,将历史上主人公的英雄事迹和现实中“我”的所见所感融于 一体,既表现出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的
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 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 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 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 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 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小说的主题是蕴藏于作品的形象、情节、环境描写中的。所以考 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 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综合考虑后,主旨弄明白了,小说 也就读懂了。
目标型·微题组
瞄准高考·使命必达
一、(2018 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 择题和两道简答题,分值由原来的
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 25 分缩减为 14 分。2018 年仍然是
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 一道 4 选 1 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
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分值由原来的 14 分增加为 15 分,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 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 20 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 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 些松树。
人文精神
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 境)和主题命题。命题角度的切
创作意图
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读法点拨 快速读懂小说“4 步法”
第一步: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层次构思能决定一篇小说是否成功。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 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阅读小说, 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 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 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来梳理。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认识人物的方法:(1)认清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情况;(2) 关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如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 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因为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 特征;(3)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 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在阅读时也需要关 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 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 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 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 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 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 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 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 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 点了一颗烟。
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阅读效果方面,历史 与现实的穿插产生时空交织的效果,能够吸引读者阅读,使其产生果 方面,历史与现实的穿插产生时空交织的效果,能够吸引读者阅读, 使其产生共鸣。作答时应全面思考。
二、(2018 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声电影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 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 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 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 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