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0单元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4.1 线段、射线和直线1.下面各图中,()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①②③④⑤⑥2.判断。

(1)一条直线长100米。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小明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得到的角是多少度?用100倍的放大镜看呢?参考答案1. ③①④2.(1)×(2)√(3)√3.30°不变。

4.2.1 角的度量2.填空。

(1)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

(2)度量角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把半圆拼角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3)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量角器的()要与角的()重合,量角器的()要与角的一边重合。

(4)角的大小与()没关系,与()有关。

2.下面哪个角大?请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①②③()>()>()3.图图和爸爸在广场上放风筝,线一样长,但爸爸的风筝飞得高,图图的风筝飞得低。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说说理由。

(如图:①号是爸爸的,②号是图图的)①②参考答案:1. (1)量角器(2)度° 1°(3)中心顶点 0刻度线(4)两边长短两边叉开的大小2.①②③3.风筝飞得高低与线和地面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4.2.2 认识平角和周角3.填空。

(1)在45°、125°、90°、180°、150°这4个角中,锐角有(),直角有(),钝角有()。

(2)把平角、锐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3)1周角=()平角=()直角,周角=()度。

2.判断。

(1)大于90°的角叫钝角。

()(2)钝角度数的一半一定是锐角。

()(3)下午4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120°。

()3.观察钟面,回答问题。

(1)钟面上分针旋转720°时,时针旋转了()度;8时时,分针与时针成()角;6时时,分针与时针成()角。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P2-4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读出下面各数。

(指名读)8256 302 2005 76002、数一数:(开火车)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0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课时 练习课(2)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课时   练习课(2)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2)【教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练习十六第3~5、7、10、12题。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与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笔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且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它的计算法则。

学生回顾,教师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了解题意,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每天做俯卧撑个数的算式,再得出结果。

教师强调在题目中还要注意不同月份的天数不同。

2.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5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第10题。

(1)指名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第12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可适时提示: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大多数老师不喜欢上练习课,有的认为练习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

要上好一节练习课确实不容易。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都有些困难。

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后有以下体会:1.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0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0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

王丽 陈静
陈宇 肖明 张瑜 李娜
音乐小组
两组都参加 美术小组
(2)5 6 9
的同学
【例 2】下图是运动会的方阵,最外层一共有 96 人,每行有多少人?
解析:
本题求每行有多少人,题目中告诉我最外层的总人数
是 96 人,最外层的总人数是方阵每边人数减 1,然后
乘 4,方阵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8 8-15=49(人) 答:要去掉 15 人,还剩下 49 人。 3. 10 10=100(人) 答:共需要 100 人。
10.2 方阵问题 1. 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 60 人.问方阵外 层每边有多少人?
2.四年级同学举行广播操比赛,排成了 8 行 8 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 要去掉几人?还剩多少人?
以身份证为例,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 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 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身份证前六位)表示编码对象第 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县
(市、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出生日期码(身份证第 7 位到第 14 位)
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 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 符。比如:1981 年 05 月 11 日就用 19810511 表示。
参考答案: 1. 1.ABC 表示三个项目,后面是 5 位数,前一位是年级,中间两位是班 级,最后两位是学生编号 如 B51243 表示五年级 12 班第 43 号同学,参加 B 项目比赛 A30238 表示三年级 2 班第 38 号同学,参加 A 项目比赛. 2. 从左至右:第一位为年级,第二位为班级,第三四位为序号,单号为 男,双号为女 3.略
2.数量关系: 每边人( 或物) 数=[ 四周总人( 或物) 数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总结+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总结+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一、认识条形统计图1.用一个单位长度....(如1厘米)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

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式条形统计图。

纵式条形统计图:“图书角”图书统计图横式条形统计图:鸿丰商场2016年6月某周矿泉水销售量统计图二、制作条形统计图1.从同一顶点画出两条射线分别作为统计图的纵轴和横轴。

2.确定好纵轴或横轴代表的是什么,一般纵式条形统计图中都会用纵轴来表示变化的数据。

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从图中读出我们需要的信息,要注意1格代表几个单位。

纵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式条形统计图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更为方便。

易错点:如果数据只是在一个范围内,而这个范围的最低值又比较大,统计图中起始格可以用曲线表示0至最低值,从最低值开始有规律地上升。

3.确定纵轴上1格代表几个单位。

4.在横轴上正确的位置画出长条,表示数据。

8.1 条形统计图一、填空1.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二、选择1.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4 ②6 ③8三、解答1.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2)完成统计图。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一 5 中国上海34 84二、②三、(1)5×4=20(人)(2)(3)西红柿的个数是茄子的多少倍?15÷5=38.2 根据统计表补充完整统计图一、选择1.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A:4 B:6 C:8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例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8 + 56+144
(2) 819+732+181
(3)75 + 136+ 25
(4)62 +157+143+38
(5)208 +49+ 92+11+540
解析: 在加法运算中,在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
置,和不
加法 ( ),用字母表示为 (
)。
7.下面各题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25+14+186
75+168+25
84+135+16
245+180+20+155
67+25+33+75 612+169+31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 :加法计算法则等相关知识。
1.公平 跑的路程和是一样的。 2.交换律 3.12 18 10 18 结合律 4.135+265 274+226 900 5.位置 和 交换 a+b=b+a 6.略 7.625 268 235 600 200 812
要点提示: 先把能凑成整千整百整 十的数相加,可以使计算 更简便。
解答:
( 1) 28+56+ 144
(2) 819+732+181
= 28+( 56+144)
= 819 + 181+732
= 28+200
= 1000 +732
=228
= 1732
(3) 75+136+ 25
(4) 62 +157+143+38
=40×125+8×125
=2800
=5000×1000
=6000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时练+爬坡题+学案+总结

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课时练+爬坡题+学案+总结

1.1数一数1.照样子看数涂一涂。

2. 数一数,圈出正确的答案。

3.我会数,我会画。

答案1.2.3.1.2看一看1.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与○同样多。

○○○○(2)画△,与☆同样多。

☆☆☆☆☆☆2.有5只小猴,如果一只小猴吃一个桃子,选哪一堆比较合适呢?请在□里画“√”。

3.比一比,圈出正确的答案。

比(多少),比(多少)。

答案:1.(1)□□□□(2)△△△△△△2.3.比一比,圈出正确的答案。

比(多少),比(多少)。

1.3比一比1.按要求画一画。

(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2.比一比,画一画。

(1)谁站的地方最高?。

(2)谁站的地方最低?画“○”。

3.下面两列火车行驶得一样快,它们过同样长度的山洞。

哪列火车过山洞时用的时间长?画“○”。

答案:1、(1)(2)2、(1)(2)3、1.4说一说1.下图是小明的书桌,书桌上都有什么?2.小刚周六去动物园看猴子。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猴子?3.小红和小兰是邻居。

早上,小红的爸爸骑车送小红上学,小兰走路去学校。

他们一起从家门口出发,所走的路线一样。

说说谁会先到学校。

答案:1、书本、笔……2、33、小红北京课改版1数上-爬坡题第一单元数学就在我身边【例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解析:(1)我们可以用点数的方法数图中蜗牛的总数量。

(2)点数时,可以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数数;可以按照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的顺序数数;还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数数。

解答:10【例2】比一比,请在个子高的小朋友后面的□里画√。

解析:站在滑梯不同位置的两个小朋友,要想比出他们两个谁的个子高,可以让两人站到同一平面上,观察谁的头顶高,谁的个子就高;也可以观察他们的头顶,图中两人的头顶处于同一高度,谁站的高谁的个子反而矮。

解答:要点提示:先把物体的一端对齐,哪个物体另一端长,则这个物体长。

要点提示:数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不能漏数,也不能重复数。

最新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0单元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20200915181710)

最新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0单元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20200915181710)

陈宇 张瑜
肖明 李娜
王丽 陈静
音乐小组
两组都参加
美术小组
的同学
( 2) 5 6 9
【例 2】下图是运动会的方阵,最外层一共有 96 人,每行有多少人?
解析 :
本题求每行有多少人,题目中告诉我最外层的总人数
是 96 人,最外层的总人数是方阵每边人数减 1,然后
乘 4,方阵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 ( 或物 ) 数÷ 4+
8×8-15=49(人) 答:要去掉 15 人,还剩下 49 人。 3. 10×10=100(人) 答:共需要 100 人。
10.2 方阵问题 1. 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 最外一层的人数为 60 人.问方阵外 层每边有多少人?
2.四年级同学举行广播操比赛, 排成了 8 行 8 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
如果每个角上都有物体
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
,则 在计算时可能会被重复计算
,那么这个物体 ,所以我们要先
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 ,这种图形就叫方队 , 用每边人 (或物 )数减 1,再去计算。
也叫做方阵。 我们在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最外
层人 (或物 )数与每边人 ( 或物 )数的关系以及 方阵总人数的问题。
生活中 ,常用一些数字或字母等有规律 的编排在一起 , 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 如我们 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商品编码等。
编码时 , 要用固定的某几位数字去表达 固定的信息 ,才能形成有规律的编码。
以身份证为例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 次为 : 六位数字地址码 , 八位数字出生日期
码 ,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 (身份证前六位 )表示编码对象
参考答案: 1. 1.ABC 表示三个项目 , 后面是 5 位数 , 前一位是年级 , 中间两位是班 级, 最后两位是学生编号 如 B51243 表示五年级 12 班第 43 号同学 , 参加 B 项目比赛 A30238 表示三年级 2 班第 38 号同学 , 参加 A 项目比赛 . 2. 从左至右 : 第一位为年级 , 第二位为班级 , 第三四位为序号 , 单号为 男, 双号为女 3. 略

2019-2020年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

2019-2020年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

2019-2020年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一、教学目标⒈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亿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的记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以及含有亿级和万级的书。

⒉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下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⒊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6~99页:1.认识整万数。

2.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3.认识整亿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

4.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求近似数。

三、教学要求⒈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逐步展开认数活动。

这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使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⒉在教学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大数目的实际价值。

⒊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⒋在教学中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重视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⒌在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课时安排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 2课时十进制记数法,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 1课时大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2课时练习九 1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1)教学内容: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1.教学中充分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概念,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独立地写一写、读读,从而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十》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1)第1题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进行判断、辨析。

(2)第2题通过摆放与已知小棒平行或垂直的两根小棒,让学生发现这两根小棒也互相平行。

借助摆小棒活动,一方面深化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借助直观操作发现规律。

(3)第3题第(1)题折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长边或短边对折两次。

第(2)题则可以沿边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

这样的练习操作简便,开放性强,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第4题是让学生借助点子图画平行线和垂线。

虽然前面并未介绍平行线的画法,但这里可以利用点子图,根据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来探索画法。

(5)第5题让学生根据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结论,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画出的是不是平行线。

加深对平行线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按图中方式画平行线。

(1)在活动中体验平行和垂直的特征。

第2题可以让学生应用平行和垂直的特点尝试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说说3根小棒的位置关系。

可引导学生将小棒想象成直线,猜想会有多少条直线与它们平行或垂直,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深化对平行和垂直特征的认识。

第3题可以让学生折纸后交流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情况的垂直和平行,加深对平行和垂直特征的理解。

(2)体会画法的多样性,逐步形成作图能力。

第4题学生借助点子图来画平行线或垂线,易于操作,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点子图上规范地画出平行线和垂线。

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是难点,可以引导学生迁移画两条平行线的方法来画,重点是把握平行的本质特征。

第5题可先让学生交流画平行线的方法,再尝试用直尺、两支捆在一起的铅笔等方法来画出平行线。

在展示与交流中,要分享画图的方法和经验,激发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编写意图(1)第6题和第7题是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运用数学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可以鼓励学生到课外找一找。

(2)第8题通过让学生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上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段,从而建构线、面、体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垂直的认识,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10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

10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数学详案(含二次备课和教后记).doc

第十单元认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万级、亿级的数,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十亿”“白亿”“千亿”,掌握T亿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I•进制的记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以及含有亿级和万级的书。

2.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冃的意义,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下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感受大数冃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冃的兴趣和认识大数H的口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教材笫86〜99页:1.认识整万数。

2.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3.认识整亿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

4.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求近似数。

三、教学要求1.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逐步展开认数活动。

这样由易到难、山简到繁、由基木到复朵的认数规律,使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小,H主构建白己的知识体系。

2.在教学中,密切数学与牛•活的联系,体会大数目的实际价值。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

4.在教学屮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重视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5.在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课时安排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2课时十进制记数法,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冃1课时人数的改写和近似数2课时练习九1课时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1)教学内容: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1. 教学中充分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概念,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万,独立地写一写、读读,从而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 “千万”,理解整万数的读写)(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建立正确的数感)(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读一读:456 2893 9030 60042. 板书:5436提问:(1)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5436它们分别在哪一位上?3o 一和|・、|•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Z间的进率是多少?二新课1. 揭示课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计划与总结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计划与总结教案及反思

备课主题: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备课计划与总结教案及反思一、备课计划1.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目标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准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材料、多媒体设备等,以便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4. 教学步骤安排: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包括引入、展示、练习、巩固等环节,使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5. 教学评价方式:确定本单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小测、作业、考试等,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芳龄特点与认知能力,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接受。

2. 教学过程安排:详细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引入、展示、练习、巩固等环节,使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进程。

3. 师生互动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师生互动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4. 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对本单元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教学反馈等,了解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2. 教学收获总结:总结本单元教学的收获与体会,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3. 教学改进与优化:针对本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与优化的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4. 教学心得共享:共享本单元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等,推动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反思。

通过以上备课计划与总结教案及反思,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教案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教案
教具准备
练习材料
教 学 过 程
时间
分配
教法、学法指导
一、快速口答
1.口答1-5题,
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2.注意样本中哪一个出现的次数多,任意摸一次,哪一个的可能性就大.
二练习
1.第6题
弄清题意
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大?(红5蓝1,红4蓝2)
摸出红铅笔和蓝铅笔的可能性相等.(红3,蓝3)
2.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
教学内容
练习十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以军
使用日期
10月24日
共计2教时
第2教时
教学目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 难点分析
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单数几个?双数几个?)
3.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三、作业
学生完成9题和思考题
完成补充习题
5
33
2
要求说清楚理由
分组操作练习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十
教学反思
签查意见
签字: 月 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 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 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 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整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画图分析、逻辑推理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3.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1)整数的乘除法:让学生通过举例、计算等方式,复习整数的乘除法。

(2)分数的乘除法:让学生通过举例、计算等方式,复习分数的乘除法。

(3)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通过举例、计算等方式,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3.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4. 应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练习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最新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课时练+爬坡题+学案

2.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 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3. 笔算。

325×24= 237×83=322×35=4. 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25天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参考答案】1.99902. C3. 7800 19671 112704.258×25=6450(双)2.2 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1. 简便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把因数末尾()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就在积的末尾()。

2. 1250×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D、53. 笔算。

320×24= 230×80=302×30=4. 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10个月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每个月按30天计算)【参考答案】1. 0前面;一共有几个0;添几个02. D3. 7680 18400 90604.258×30×10=77400(双)2.3 练习三一、填空。

1.计算208×24时,先算( )乘( )的积等于( ),再算( )乘( )的积等于(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结果是( )。

2.190×90的积的末尾有( )个0,550×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从2、0、9、7、5这5个数字中选出3个,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的积是( )。

二、选择题。

1.125×80积的末尾有( )个0。

A.一B.二C.三D.四2.笔算128×27时,2与128相乘的积的末尾要与128中的( )对齐。

A.1B.2C.8D.都可以3.150×60的积是( )。

XX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

XX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冀教版)

XX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论教课方案反省作业题答案 ( 冀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地点下载全文下载地点第十单元整理与评论■教材剖析本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复习。

本册教材中属于数与代数教课内容的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因数和倍数、认识更大的数、解决问题以及研究乐园;属于图形与几何教课内容的有:线和角、垂线和平行线以及升和毫升;属于统计与概率教课内容的有:均匀数和条形统计图,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观光植物园、编学籍号和念书检查” 三个综合与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色:一、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平时生活中学生熟习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二、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感。

在数观点的教课中重视数感的培育;在用数表示事物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在数的运算中增强数感的培育。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育应企图识和实践能力。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答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综合实践” 活动中培育实践能力。

四、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着手做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在着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点;在着手做的过程中掌握丈量、作图等技术。

五、把读统计图、统计表贯串在统计学习的全过程。

如第89 页,读统计表认识三( 2)班五名同学采集废旧电池的数目,同时认识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色,并计算均匀数;第91页,读统计图,认识光明小学阅览室每日念书的人数,发现统计图的特色。

这样进行的数学活动,把过去“讲统计图”和“教作图”变成学生的自主念书、察看和感悟,使学生既掌握了统计知识,又培育了自主学习、获守信息、剖析信息的能力。

六、在“研究规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本册教材联合学习内容设计研究规律活动,如研究 2、 3、5 的倍数的特色,用计算器研究特别运算程序下的数学规律;独自安排“研究乐园”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课目的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以下:(一)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在详细的情形中,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 “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最新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

最新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课时练+爬坡题+总结+学案

5.1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填一填。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确定观测点,然后要找准方向,最后要算清实际距离。

()2. 超市在小丽家的东北方向,超市是观测点。

()三、石油勘探队在A城正东方向上,约45千米处打一口井。

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油井的位置。

参考答案一、东北,320 西北,160 正南,240 西南,240。

二、√×三、5.2 描述线路图一、填一填。

(1)小华从家出发向( )方向行走()米到超市,再向()方向行走()米少年宫。

(2)说一说,小华从少年宫回家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书店在阳光小学的正南方向,距离500 米。

()2. 从王宁家到阳光中学,先是以王宁家为观测点,如何以书店为观测点。

()三、王芳的骑车路线。

王芳骑车从家出发,向()方向行驶()米到书店,再从书店向() 行驶()米到商场,再从商场向()方向行驶()米到医院,再从医院向()方向行驶()米到汽车站。

参考答案:一、东北,800 东南,6002、小华从少年宫先向西北方向走600 米到超市,再向西南走800 米到小华家。

二、×√三、东南400,正东600,东北600,东南6005.3 用数对表示位置一、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我们一般把竖排叫做行,横排叫做列。

()(2)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3)(2,3)和(3,2)是两个相同的数对。

()(4)必须有两个数才能组成数对。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明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2,3)表示,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表示为()。

A.(1,3)B.(3,1)C.(1,1)D.(3,3)(2)小明、小强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小明坐的位置是(2,3),小强的位置是(2,5),小亮和小明、小强坐在同一条直线上,小亮的位置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3. 同学们排队,要排成每行 10人,共 10行的方阵,共需要多少人? 1.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 60÷ 4+ 1=1(6 人) 答:最外层每边人数为 16人。 2. 8+8-1=(15人)
8 8-15=(49人) 答:要去掉 15人,还剩下 49人。 3. 1010=10人0() 答:共需要 100人。
10.3 编码 1. 学校要举办趣味运动会 , 每班有 28 人参加 , 项目有 3 种, 请设计一 下编码方案 , 怎样体现年级 , 班级和项目 ?
2. 学校 12 个班 人数在 40~50 之间 . 请你为运动会设计一个编码方案 要求如下 ∶ 〔1〕编码能显示出年级和班级 . 〔2〕编码能显示出运动员在本班的序号 . 〔3〕编码能区分出性别 . 3. 说一说你的身份证号的数字的意义。
北京课改版 4 数上 -爬坡题
第十单元 数学百花园
【例 1】填一填。
四( 1)班参加音乐小组和美术小组的的学生名单
音乐小组 王丽
李艳
肖雅
陈静
杨明
美术小组 陈宇
王丽
陈静
肖明
张瑜
李娜
( 1)将学生的姓名填在相应的圈里。
要点提示:
两组都参加的人是重叠
计算的,在计算总人数时
音乐小组
两组都参加
美术小组
统计了两次。
计算时确定关键的三个量 :第一类人数 ,
就是参加美术组的人有 18 人 ;第二类人数 ,
就是参加音乐组的人有 17 人 ;重叠人数 ,就
是两组都参加的有 10 人。根据关系式 “ 实 际人 (或物 )数 =第一类人 (或物 )数 +第二类人
(或物 )数-重叠部分人 (或物 )数 ”,列出算式为
18+17-10=25(人 )。 二、方阵问题
2.数量关系 : 每边人 ( 或物 ) 数 =[ 四周总人 ( 或物 ) 数
÷4]+1 四周人 (或物 )数 =[每边人 (或物 )数 -1 ] ×4
方阵总人 (或物 )数 =每行人 (或物 )数 ×行

三、编码
生活中 ,常用一些数字或字母等有规律 的编排在一起 ,来表达一定的信息 , 如我们 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商品编码等。
= 96÷4+1=25(人)
解答:
96÷4+1=25(人)
答:每行有 25 人。
十 数学百花园
一、重叠问题 1. 当两个计数部分中有重复包含的内
容时 ,我们称之为 “重叠问题 ”。 2.数量关系
实际人 (或物 )数 =第一类人 (或物 )数 +第
二类人 (或物 )数 -重叠部分人 (或物 )数 解答重叠问题时 ,必须从条件入手认真
1.学生排队 ,士兵列队 ,横着排叫做行 ,竖 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 ,则正 好排成一个正方形 ,这种图形就叫方队 ,也 叫做方阵。我们在这一部分主要研究最外层
如果每个角上都有物体 ,那么这个物体 在计算时可能会被重复计算 ,所以我们要先 用每边人 (或物 )数减 1,再去计算。
人 (或物 )数与每边人 (或物 )数的关系以及方 阵总人数的问题。
分析 ,有时可以根据条件画图来帮助我们思 考 ,找出哪些是重复的 ,重复了几次 ,明确求 的是哪一部分 ,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
比如 :四(1)班同学每人至少参加一种课 外活动小组 ,参加美术组的有 18 人 ,参加音 乐组的有 17 人 ,两组都参加的有 10 人 ,求四 (1)班一共有多少人 ?
在解答重叠问题时 ,要找准关键的数量 , 尤其是重叠部分的数量 ,要明确求哪一部分。 如果是求重叠部分 ,需要用 :第一类人 (或物 )数 +第二类人 (或物 )数 -实际人 (或物 )数。
199
11 01 01
10 01 001
X
5
双数为
北市东 出出出
计算产
女性
京辖城 生生生
生的数
单数为
市区区 年月日
字或 X
男性
(2)行政区划代码 ,其中第 1、 2 位数为各 ( )政府的代码 ,第 3、 4 位数为地、市级政
府的代码 ,第 5、 6 位数为县、区级政府的代码。第 7~10 位数为出生 (
1.略 2.略 3.(2)省级 年份 月份 日期 4.18 出生日期 5.28+26-10=44(人 ) 6.56÷4+1=15(人 ) 15×15=225(人 )
参考答案
),第 11、
12 位数为出生 ( ),第 13、 14 位数为出生 ( )。第 15~17 位数为顺序号及性别区
分,单数为男性分配码 ,双数为女性分配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 (识别码 )。
4.通过预习 ,我知道了身份证号码是由 ( )位数字组成的 ,从左往右依次数 ,其中前 6
位数字是地址码 ,中间 8 位数字是 ( )码 ,接着的 3 位数字是顺序码 ,最后 1 位数字是
8 8-15=(49人) 答:要去掉 15人,还剩下 49人。 3. 1010=10人0() 答:共需要 100人。
10.2方阵问题 1. 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 60人.问方阵外 层每边有多少人?
2四. 年级同学举行广播操比赛,排成了 8行 8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 要去掉几人?还剩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1.ABC 表示三个项目 , 后面是 5 位数 , 前一位是年级 , 中间两位是班 级, 最后两位是学生编号 如 B51243 表示五年级 12 班第 43 号同学 , 参加 B 项目比赛 A30238 表示三年级 2 班第 38 号同学 , 参加 A 项目比赛 . 2. 从左至右 : 第一位为年级 , 第二位为班级 , 第三四位为序号 , 单号为 男, 双号为女 3. 略
编码时 ,要用固定的某几位数字去表达 固定的信息 ,才能形成有规律的编码。
以身份证为例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
次为 :六位数字地址码 ,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 ,
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地址码 (身份证前六位 )表示编码对象第
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县
(市、区 )的行政区划代码。
出生日期码 (身份证第 7 位到第 14 位 )
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 ,其中年份
用四位数字表示 ,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
符。比如:1981 年 05 月 11 日就用 19810511
表示。
顺序码 (身份证第 15 位到 17 位 )是县、
区级政府所管辖派出所的分配码 ,每个派出 所分配码为 10 个连续号码 ,比如 “ 000-009” 或“060-069”,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 ,双数 为女性分配码。
身份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10 重叠问题、方阵问题和编码
项目
内容
1.你知道你所在地的邮编吗 ?你的学籍号是多少 ?
2.结合你的出生年、月、日 ,对一对你的身份证 ,你发现了什么 ?
3.11010119951001001X 对这个身份证号码作出解释。
分析与解答 :
(1)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地址码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参考答案: 1. 5+5-1(=9个) 答:一共有 9个同学。 2. 7+5-2=(10人) 答:共有 10人参赛。 3. 12+21-1(=3个2 ) 答:这一行座位有 32个。 1.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 60÷ 4+ 1=1(6 人) 答:最外层每边人数为 16人。 2. 8+8-1=(15人)
校验码。
5.四 (1)班参加口算比赛的有 28 人 ,参加作文比赛的有 26 人 ,两项都参加的有 10 人。
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
6.四年级学生参加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操比赛 少学生参加了比赛 ?
,他们排成一个方阵 ,最外层的人数是 56 人 ,四年级有多
温馨 知识准备 :电话号、邮政编码等的认识。
提示 学具准备 :家人的身份证号码。
10.1 重叠问题 1. 小朋友们在食堂排成一队打饭,亮亮从前面数是第 5个,从后面 数还是第 5个,这个队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 班级中举行体育比赛,跳绳的有 7人,踢键的有 5人, 既跳绳 又踢毽的有 2 人。一共有多少人参赛? 3. 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 12个,从右数起 是第 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 2)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乐小组和美术小组的一共有( 解析:
的同学
)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人。
)人,参加音
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5 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 6 人,其中王丽和陈静两人两个小组
都参加了。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是要将两组人数加起来,减去两组都参加的人数。 6+5-2 =9(人) 解答:
( 1)
李艳 肖雅 杨明
王丽 陈静
陈宇 肖明 张瑜 李娜
音乐小组
两组都参加
美术小组
( 2) 5 6 9
的同学
【例 2】下图是运动会的方阵,最外层一共有 96 人,每行有多少人?
解析 :
本题求每行有多少人,题目中告诉我最外层的总人数
是 96 人,最外层的总人数是方阵每边人数减 1,然后
乘 4,方阵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 ( 或物 ) 数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