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答案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1)》网上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古代文学(B)(1)》网上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___历史散文_________和__哲理散文____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___诗_》或《___诗三百______》3.《诗经》的__赋__、比、__兴___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__杨柳依依___;今我来思,____雨雪霏霏____”,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__载驰____》和《__无衣__》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___风___”“__雅____”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__虞书___》《夏书》《商书》和《___周书____》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左氏春秋__》,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__春秋三传__”。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_知人论世___”和“__以意逆志___”。

11.《庄子》33篇,分为___内篇____、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___内篇__是庄子所作。

12._屈原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___楚辞____”。

13.《___离骚______》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____自传体____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__诗经____》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__铺陈其事而直言之____”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_离骚__》《高唐赋》《_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中国古代文学B1 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2、《诗经》是我过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诗经》的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_____ 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歌》放映战争的诗歌中,《》和《》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____ ___”和“___ ____”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_________》、《夏书》、《商书》和《》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和以善用比喻三方面。

9、《左传》是先秦散文“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的成熟。

10、《庄子》33篇,分为、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是庄子所做。

11、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12、《》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的抒情长诗。

13、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的赋法。

14、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搞唐赋》、《》和《神女赋》。

15、战国时期两位最重要的诗人是和。

二、默写和填句(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

秦风。

蒹葭》第一章八句。

(8分)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恨”《离骚》。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内篇、内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

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东山》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和以善用比喻三方面。

10.11.《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3.《__离骚__》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___浪漫主义色彩__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的“__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离骚》(2分)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的艺术特点。

2.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

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战国初,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 4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 4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先秦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内篇、内篇屈原、楚辞11、离骚、自传性、12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3、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4、屈原、宋玉15、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转”。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地辩论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11.《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3.《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太长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国开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在线形考形氏植考假值务一至四领您及琴案钝明;费号裳理于2023年8Jto形应嘏考核气务一裁题及答案克泰文号洋次形思值务按下令制计,实除占形附嘏考喉感附债的2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 .《诗经》的赋、比、3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血雨靠靠”,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 .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 .“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09 .《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 .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11 .《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_”。

13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体的抒情长诗。

14 .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5 .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IO分)1 .默写《诗经・秦风・兼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答:兼葭苍苍,白雾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中国古代文学b1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诗经》中的篇章?A.《关雎》B.《离骚》C.《桃夭》D.《蒹葭》答案:B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陶渊明答案:D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昌龄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甫答案:C4.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春江花月夜》B.《滕王阁序》C.《将进酒》D.《登鹳雀楼》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谁的笔下?A. 王安石B. 苏轼C. 杜甫D. 李白答案:C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王勃C. 孟浩然D. 王昌龄答案:C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以下哪首词?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念奴娇·赤壁怀古》C.《如梦令》D.《满江红·写怀》答案:A8.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清照B. 辛弃疾C. 杜甫D. 李白答案:C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谁的诗作?B. 苏轼C. 陆游D. 李白答案:C10.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以下哪首词的开篇?A.《念奴娇·赤壁怀古》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满江红·写怀》D.《如梦令》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前一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下一句是“此事古难全”。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

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复习资料

电大中国文学通论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通论⑴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作业1(先秦部分)一、填空1.《诗》 305 《诗三百》2.153.风、雅、颂4.《战国策》5.《庄子》6.《荀子》7.《春秋左氏传》8.《国策》、《国事》等刘向汉9.孔门后学语录体10.《天问》11.《离骚》12.《离骚》13.《九歌》 4.《春秋》15.《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左传》16.《孟子》17.《荀子》18.《庄子》19.《墨子》20.《庄子》二、概念解释风雅颂: 《诗经》的分类。

风, 又称“国风”, 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地域的民歌土乐, 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小调。

《诗经》共有15国风, 160篇。

雅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音乐歌曲, 其中有一些民歌, 但大多数是贵族文人的创作。

雅分大雅和小雅, 共105篇。

颂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歌舞, 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共40篇。

楚辞: 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 它是《诗经》三百篇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也是先秦文学的新高峰。

它的产生, 是楚国特定的历史、特殊的地理、独特的文化环境以及具有特出才华的诗人天才创造的产物。

神奇绚烂的楚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渊源。

历史散文: 我们将先秦时期记录历史大事、王朝政治、重要人物的行为、语言、思想、事迹及各诸侯国之间纠纷缠斗的政治、军事、外交诸多事件的著作, 称之为历史著作, 又因为它们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我们又称之为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 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自由争鸣的学术气氛, 史称“诸子”。

这些思想家在传达自己政治主张的时候, 留下了一批学术著作, 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我们又称之为诸子散文。

春秋笔法:指《春秋》叙事中潜藏的主观倾向性。

《春秋》以16000多字记载了200多年的各诸侯国大事, 用笔简省, 叙事中包含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评价, 其褒贬是暗示而非明指的, 所以人们将他的寓评价于叙事中的方式称之为“春秋笔法”。

2019年春期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9年春期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9年春期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先秦文学填空。

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 《诗》、《诗三百》 3 、 赋、兴 4、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载驰、无衣 6、雅、颂 7、虞书、周书 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 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 10、内篇、内篇 11、屈原、楚辞 12、离骚、自传性 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15、屈原、宋玉 二、 默写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 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 1、 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 “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的文化专制政策; 《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 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 《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 《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 叫“今文诗 ”; 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 ;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 30 卷;授 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 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 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 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 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 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 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 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 “山川之助 ”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望》答案:A3.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李白答案:A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张九龄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_》。

答案:饮酒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则是祭祀时所用的诗歌。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形式多样。

2. 描述“楚辞”的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体裁,其创作背景是楚国的巫文化和楚地的自然风光。

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3.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答案:“唐诗”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时期诗歌风格清新,盛唐时期诗歌达到顶峰,中唐时期诗歌风格多变,晚唐时期诗歌风格趋向细腻。

4. 阐述“宋词”与“唐诗”的主要区别。

答案:“宋词”与“唐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形式和内容。

宋词更注重音乐性,形式多样,如小令、长调等;内容上更注重抒情,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而唐诗则更注重叙事,形式相对固定,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__历史散文__和____哲理散文___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___诗__》或《__诗三百__》3.《诗经》的_赋____、比、___兴____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____杨柳依依__;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___”,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___载驰___》和《__无衣__》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___风___”“___雅____”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____虞书____》《夏书》《商书》和《__周书_____》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___左氏春秋_》,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__春秋三传__”。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____巧妙的辩论艺术______、__宏放豪迈的文风_____和善用比喻三方面。

10。

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__知人论世__”和“__以意逆志__”。

11.《庄子》33篇,分为______内篇_____、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____内篇_____是庄子所作。

12._____屈原_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______楚辞_____”。

13.《__离骚______》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____自传体_____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____诗经____》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___铺陈其事而直言之__”的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先秦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内篇、内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她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与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就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就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以《论语》与《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就是以《孟子》与《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就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就是以《荀子》与《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与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分析论述1、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祭祀诗:祭祀诗就是歌颂祖先的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祭祀诗全部收集在三“颂”里。

例如“周颂”31篇,有名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就是“周颂”,也就是整个“颂”诗里最优秀的诗篇。

二、赞颂诗:赞颂诗就是指赞美祖先功德、征战胜利、品德、技艺,甚至俊男靓女的诗。

大部分集中在二“雅”里。

例如“大雅”里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小雅”里的《出车》、《六月》、《采芑》等都就是赞颂诗中的名篇。

三、怨刺诗:怨刺诗就是揭露时弊、感叹时艰、讽刺时政的诗歌。

它们多出现在二“雅”里,作者多为贵族、朝臣,“国风”中也有一些劳动者创作的民间讽刺诗。

如“大雅”里的《民劳》,“小雅”的《巷伯》,“国风”中“魏风”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黄鸟》等都就是名篇。

四、婚恋诗:婚恋诗就是婚姻、恋爱为题材的诗。

这类诗的绝大部分保存在“国风”民歌中。

爱情诗最著名的有“周南”的《关雎》、《汉广》,“秦风”的《蒹葭》,“陈风”《月出》,“邶风”《静女》等。

描写婚姻生活的诗著名者有“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卫风”《氓》,“邶风”《谷风》等。

五、战争徭役诗:这类诗主要描写战争徭役给劳动者带来的深重苦难与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

著名的有“豳风”《东山》,“小雅”《采薇》、《何草不黄》,“魏风”《伯兮》、“鄘风”《载驰》,“秦风”《无衣》等。

2、论述《庄子》的艺术成就。

《庄子》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例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山神人”的描写,说明了“逍遥游”的哲理境界,而又诗意流淌,意境悠远。

二、异材纷呈的寓言故事。

《庄子》里寓言据专家统计共有180多篇,著名的有“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叶公好龙”、“东施效颦”、“井底之蛙”、“蛮触之争”等。

三、意出尘外的想象。

例如《逍遥游》中的想象。

四、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

结构完整,主题突出,语言奇峭富丽。

3、答:屈原就是一位有卓越见识的政治家与品德高尚的笃行君子,也就是一位有个性的伟大诗人;她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屈原及其作品影响历代文人的思想与文学创作,哺育了各个时代的作家。

例如西汉的文学家贾谊被贬后,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与屈原相似的经历,作了一篇《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的景仰与无限哀思。

稍晚于贾谊的司马迁受到残酷的刑罚,以屈原与《离骚》精神激励自己,完成了巨著《史记》。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民歌形式,特别就是楚歌形式,创造出句式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楚辞”文体,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屈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其精神、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就是不朽的。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2:汉代文学一填空。

1、哲理文、论证文2、乐府、古诗十九首3、治安策、过秦论4、骚体赋、散体大赋5、枚乘的《七发》6、子虚赋、上林赋7、两都赋、二京赋8、司马迁、班固9、归田赋、抒情小赋10、汉书、史记11、音乐机关、秦12、乐府诗集、鼓吹曲辞13、班固、赠妇诗14、叙事诗、玉台新咏15、古诗十九首、昭明文选二、默写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岁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饭三、简答1、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就是以骚体赋为主流,就是屈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与发展。

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就是散体大赋占据压倒优势。

东汉顺帝以后,随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与儒家思想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答:第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

第二、司马迁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艺术方法,第三、强烈的抒情色彩。

3、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

《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就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事的生动性与精彩场面的描写。

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与同情,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孔》文采用的就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题1、答:这就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

陈绎在《诗谱》中评价本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期待与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

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折而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委婉含蓄的抒情。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就是比兴手法的运用。

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留恋故乡作为比喻与反衬,暗示游子应早日还乡;“浮云蔽白日”则在比喻手法中隐含对游子(实也对自己命运)的担心,但表露得更为含蓄。

二就是迂回诉说,耐人寻味。

比如本来要说自己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腰身瘦了,却偏说衣带一天天宽松了,本要说青春无多,却偏说成“岁月忽已晚”;本来要诉说自己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却偏在结尾表示一切撇开,只希望对方多多保重……这种含蓄深沉的写法,与主人公善良的柔情互为表里,正就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温柔敦厚诗风的生动体现。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用典,就就是引用以前诗文的内容或词句,来说明眼前的内容。

本诗开头的“与君生别离”就是化用《楚辞·九歌》中“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句意;“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就是借用《诗经·萧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内容;而“道路阻且长”则就是直接袭用了《萧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词句;“胡马”、“越鸟”二句就是引用《韩诗外传》中的‘代马依北风,越鸟翔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的典故;而诗句“‘思君令人老’其中的‘思君’一词,就是《小雅》‘维忧用老’”的变体;“岁月忽已晚”则就是暗用《采薇》中“岁亦莫止”的内涵……当然用典不就是机械地拼凑堆砌典故,只有同作品特定的内容环境融为一体,才就是恰到好处的用典。

本诗在这方面就是很成功的,因而不仅使诗句言简意丰,同时也就是形成诗中含蓄委婉手法的原因之一。

此外,这首诗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并不影响其语言浅近自然,风格平易淡远的艺术特色,而这正就是《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的共同之处。

2、答: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就是一般大臣与各式人物的传记。

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它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三、《史记》就是后世小说、戏曲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

以元人杂剧而论,内容取材于《史记》,明代杂剧、明代传奇、明代平话小说以及近代京戏、地方戏中均有选自《史记》的体裁。

四、《史记》人物的精神气质影响着后世戏曲、小说艺术形象的塑造,《史记》中的故事情节与表现方法也常被后代的小说、戏曲多学习、所模拟。

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水浒传》。

五、《史记》的文章结构常被后世小说奉为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在“唐宋传奇”与《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中表现得最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3: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题1、燕歌行、七言诗2、骨气奇高、体被文质3、七子、蔡琰4、七哀诗、白骨蔽平原5、咏怀诗、五言古诗抒情组诗6、陆机、五言之警策7、木兰诗、孔雀东南飞8、新体诗、永明体9、谢灵运、园柳变鸣禽10、颜延之、鲍照11、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12、搜神记、世说新语13、刘义庆、一部名士的教科书14、《典论、论文》、《文心雕龙》15、文学创作实践、文学理论二、默写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三、简答题1、答: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