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

-0.45
±0.000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如下所示:
基础材料
各边应增加工作面宽度(mm)
砖基础
200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150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300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
300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
800(防水层面)
5.沟槽工程量计算
长度计算 外墙沟槽长度按外墙中心线计算; 内墙沟槽长度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 ;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 土方工程量。
架空走廊
图12 有顶盖的架空走廊示意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雨篷结构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超过2.10m 者,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图13 室外雨篷示意图
14.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 影面积的l/2计算
15.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应按建筑物自然层的水平投 影面积的1/2计算
施工排水降水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 安拆
垂直运输机械
措施项目发生的条件
拟建工程有必须连续施工的要求,或工期紧张有夜间施 工的倾向
拟建工程中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依据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工程的地下施工深度低于地下
水位 施工方案中有大型机具的使用方案,拟建工程必须有大
型机具 施工方案中有垂直运输机械的内容、施工高度超过5米
16.建筑物的阳台均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17.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应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 筑面积
18.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 线计算建筑面积
19.建筑物内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 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工程验收与结算中的应用与规范

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工程验收与结算中的应用与规范工程量计算是工程验收与结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核算与评估。
合理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够确保工程验收与结算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同时也能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工程验收与结算中的应用与规范。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公正性原则:工程量计算应当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
2. 准确性原则:工程量计算的结果应当准确无误,能够真实反映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3. 全面性原则:工程量计算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材料、劳动力、设备等,确保计算结果的完整性。
二、工程验收中的工程量计算在工程验收中,工程量计算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完工情况,确定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同时也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依据。
以下是工程验收中工程量计算的应用与规范:1. 按合同约定计算:根据合同约定的计量方法和计量规则,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计算时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操作,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详细测量计算: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测量,并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测量时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与方法,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合理折算计算:对于某些无法直接测量的工程量,如土方开挖量等,可以采用合理的折算方法进行计算。
折算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并经过双方协商确定。
三、工程结算中的工程量计算工程结算是工程项目的最终阶段,也是工程量计算的重要应用场景。
以下是工程结算中工程量计算的应用与规范:1. 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将整个工程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分部分项,对各个分项进行工程量计算。
计算时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分项,避免计算漏项或多项。
2. 工程量调整计算:结算时,如果发现工程量计算有误或不准确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工程量调整计算。
调整计算应当有依据、合规,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1. 引言建筑工程预算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中,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预算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包括工程量的划分方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工程量划分方法建筑工程量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部位和材料特点进行划分,常用的划分方法包括按照功能划分、按照部位划分和按照材料划分。
2.1 按照功能划分按照功能划分是将建筑工程按照其功能进行划分,适用于建设项目较为复杂或功能需求较为明确的情况。
常见的功能划分包括结构工程量、建筑装饰工程量、给排水工程量等。
2.2 按照部位划分按照部位划分是将建筑工程按照其不同部位进行划分,适用于建筑结构相对简单或需要对某一特定部位进行详细计算的情况。
常见的部位划分包括地基工程量、墙体工程量、屋面工程量等。
2.3 按照材料划分按照材料划分是将建筑工程按照其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划分,适用于需要对材料的消耗进行详细计算的情况。
常见的材料划分包括水泥工程量、钢筋工程量、砖工程量等。
3. 工程量计算公式及应用工程量计算公式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的结果。
常用的工程量计算公式包括单体工程量计算公式、总工程量计算公式和明细工程量计算公式。
单体工程量计算公式是指对建筑工程的每个单体进行量化计算的公式。
根据具体的部位、材料、形状等因素,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常见的单体工程量计算公式包括单体墙体工程量计算公式、单体屋面工程量计算公式等。
3.2 总工程量计算公式总工程量计算公式是指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总量进行计算的公式。
根据工程量的划分方法和计算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常见的总工程量计算公式包括总建筑面积计算公式、总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等。
明细工程量计算公式是对工程量的细节进行计算的公式。
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细节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常见的明细工程量计算公式包括砂浆用量计算公式、钢筋用量计算公式等。
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5.2 基础工程
5.2.1 土方工程 5.2.2 打桩工程
5.2.1 土方工程
人工土石方工程 机械土石方工程 平整场地 挖土 回填土 土方运输
山坡 切土 室外设计地面 以上的挖土
挖土分 项工程 室外设计地面 以下的挖土
基 础 回 填 土
房 心 回 填 土
余 土 外 运
亏 土 内 运
挖 基 槽
挖 基 坑
– 图示槽底宽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地槽
– 图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 图示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 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 300毫米以外,均按土方计算
5.2.1 土方工程
(2)挖土
• 计量单位:m3(以挖掘前天然密实土为准) • 挖土的深度:槽、坑底至设计室外地坪的高度(h)。 • 开挖坑、槽、土方超过了放坡起点的深度,就必须 放坡,侧壁与垂直面形成一个斜坡,即称放坡。 • 放坡系数:K=b/h • K指单位高度放出的宽度
例题
第二节 土石方工程计量
[例题]土石方综合例题
5.2.2 打桩工程(略)
• 混凝土桩
– 打(压)方桩、管桩、短桩 – 接桩、送桩 – 桩孔填料、打桩工程场地处理及打桩机械进出场费
•
打钢板(管)桩
– 打拔钢板桩 – 钢管桩
• 灌注桩
– 就地灌注桩 – 钻孔灌注桩
深层搅拌桩 高压旋喷桩 塑料排水板 树根桩 压密注浆 地下连续墙
挖、填方厚度在30cm以上的人工挖土项目。
2.机械挖土方
一般为“大开挖”。挖土深度、放坡等计算规则同前。
土石方工程常见分项计量
(二) 回填土 >115厚的墙体 1.基础回填土
包括垫层、基础等。 此款主要针对直埋管道。 室内回填土 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面以下埋设的砌筑物体积。 非直埋管道(即位于围护 结构内的管道)。 2.室内回填土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及计算规则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及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指按工程项目分解,按工程部位或工种分解,并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量化的清单。
它是工程项目投标、计划、预算、施工等阶段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及计算规则。
一、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1.明确性原则:清单中的项目应该明确,避免模糊或多义性的文字描述。
2.综合性原则:清单应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全部要素,包括材料、人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
3.统一性原则:清单的编制应尽量统一,避免重复、冗余或漏项。
4.科学性原则:清单的编制应符合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完整性原则:清单应包含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不重要或次要的项目可以列入附录或单列。
二、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组成1.工程项目编号:为每个工程项目设置一个唯一的编号,便于对清单进行管理和查询。
2.工程项目名称:明确工程项目的名称,以便识别和理解。
3.工程项目内容:详细描述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和工序,包括主要材料、施工方法等。
4.工程量单位:明确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米、立方米、千克等。
5.单价预算:根据工程量和工程项目的特点,预测或估算出单价,用于计算工程项目的费用。
6.合计金额:按照工程量和预估的单价,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合计金额。
三、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1.面积计算:对于面积类的工程项目,如地面铺装、墙面装饰等,可以采用长度和宽度相乘的方式进行计算。
2.长度计算:对于长度类的工程项目,如管道、线缆等,可以直接测量或按图纸计算长度。
3.体积计算:对于体积类的工程项目,如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可以采用面积与厚度相乘的方式进行计算。
4.数量计算:对于数量类的工程项目,如设备安装、电器安装等,可以根据甲方提供的设备数量进行计算。
5.重量计算:对于重量类的工程项目,如钢结构制作、设备安装等,可以根据材料的密度和甲方提供的重量进行计算。
在计算工程量时,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施工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工程的预算、进度安排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
下面是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的一些基本要点:
1.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单位:常用的单位有长度(米)、面积(平方米)、体积(立方米)、重量(吨)等,根据具体的工程部位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单位。
2.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要计算某一墙体的面积,可以使用面积公式:面积 = 高度 ×长度。
3. 工程量计算的系数和材料消耗:在计算工程量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消耗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损耗率。
这些系数通常由相关部门提供,也可以根据历史经验进行估算。
4. 工程量计算的汇总和总结:在计算完各个部位的工程量之后,需要将其进行汇总和总结,得出整个工程的总工程量。
这个过程需要细心、严谨,确保没有漏算或重复计算。
5. 工程量计算的审查和审定:完成工程量计算后,需要进行审查和审定,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审查和审定通常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在施工图纸或工程量计算表中。
总之,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工程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
此,在计算工程量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则和要求,并进行合理的审查和审定。
补充1 工程量计算原则与顺序

工程量计算的原则
(1)计算口径要一致,避免重复列项 计算工程量时,根据施工图列出的分项工 程的口径(指分项工程所包括的工作内容 和范围),必须与预算定额中相应分项工 程的口径相一致。
工程量计算的原则
(2)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必须与现行定额规 定的计算规则一致 按施工图样计算工程量时,应严格按照本 地区现行定额各章节中规定的相应规则进 行计算。
内墙净长线总长L 内墙净长线总长L内
是用来计算内墙、内墙条形基础、垫层、 挖地槽、地梁及内墙圈梁等分项工程工程 量的计算的基本尺寸。应注意由于不同厚 度墙体单价不同,所以,L 度墙体单价不同,所以,L内应按不同墙厚 分别计算,如L 分别计算,如L内24,L内37。
建筑面积S 建筑面积S
是指建筑物的水平投影面积,可用来作为 计算垂直运输费,架子工程费等项目的基 本数据。
工程量计算的技巧
(2)合理安排工程量的计算顺序 ①计算基础分部工程量 ②计算混凝土分部工程量 ③计算门窗分部工程量 ④计算墙体分部工程量 ⑤计算装饰抹灰分部工程量 ⑥计算楼地面分部工程量 ⑦计算屋面分部工程量 ⑧计算其他分部工程量——如:金属结构分部、 ⑧计算其他分部工程量——如:金属结构分部、 室外分部工程量等。
一般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与采用的方法
分段计算法 如果某工程基础断面尺寸,埋深不同 时,可按不同的设计剖面分段计算工程量。 分层计算法 如遇多层建筑物,各楼层的建筑面积不同时, 可用分层计算法。
补加计算法 把主要的比较方便的部分一次算出, 然后再加上多出的部分。如带有墙柱的 外墙,可先算出外墙体积,然后再加上 砖柱体积。 补减计算法 如每层楼地面面积相同,地面构造除 一层门厅为大理石地面外,其余均为水 磨石地面,可先按每层都是水磨石地面 计算各楼层工程量,然且减去门厅的大 理石地面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概述及规则

第⼀节⼯程量计算概述⼀、正确计算⼯程量的意义⼯程量是以⾃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的各分项⼯程或结构构件的⼯程数量。
⾃然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然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
如灯箱、镜箱、柜台以 “个”为计量单位,晒⾐架、帘⼦杆、⽑⼱架以“根”或“套”为计量单位等。
物理计量单位是以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来作为计量单位。
如墙⾯抹灰以“m2”为计量单位,窗帘合、窗帘轨、楼梯扶⼿、栏杆以“m”为计量单位等。
正确计算⼯程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程计价以⼯程量为基本依据,因此,⼯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程造价的准确性,以及⼯程建设的投资控制。
2、⼯程量是施⼯企业编制施⼯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进度,组织现场劳动⼒、材料以及机械的重要依据。
3、⼯程量是施⼯企业编制⼯程形象进度统计报表,向⼯程建设投资⽅结算⼯程价款的重要依据。
⼆、⼯程量计算的依据1、施⼯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施⼯图纸及配套的标准图集,是⼯程量计算的基础资料和基本依据。
因为,施⼯图纸全⾯反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构造、各部位的尺⼨及⼯程做法。
2、预算定额、⼯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根据⼯程计价的⽅式不同(定额计价或⼯程量清单计价),计算⼯程量应选择相应的⼯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施⼯图预算,应按预算定额及其⼯程量计算规则算量;若⼯程招标投标编制⼯程量清单,应按“计价规范”附录中的⼯程量计算规则算量。
3、施⼯组织设计或施⼯⽅案施⼯图纸主要表现拟建⼯程的实体项⽬,分项⼯程的具体施⼯⽅法及措施,应按施⼯组织设计或施⼯⽅案确定。
如计算挖基础⼟⽅,施⼯⽅法是采⽤⼈⼯开挖,还是采⽤机械开挖,基坑周围是否需要放坡、预留⼯作⾯或做⽀撑防护等,应以施⼯组织设计或施⼯⽅案为计算依据。
三、⼯程量计算的⽅法(⼀)⼯程量计算的基本⽅法⼯程量计算之前,⾸先应安排分部⼯程的计算顺序,然后安排分部⼯程中各分项⼯程的计算顺序。
分部分项⼯程的计算顺序,应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关联因素确定(见第⼆章、第⼆节,合理安排⼯程量计算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2 砖墙
• 注意事项
2)不扣除梁头、梁垫、外墙板头、木楞头、沿 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砌体内的加固钢筋、 木筋、铁件所占的体积 3)不计算突出墙面的砖砌窗台、压顶线、山墙 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二皮砖以下的腰线、 挑檐等体积
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
第五章 工程计量
5 工程计量
5.1 5.2
5.2 5.3 5.4 5.5
建筑面积 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基础工程量 砌体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 其他工程
5.6
工程量清单项目计算规则
5.2分项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定额不同,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可能也不同。定额所测 定的数据也是遵循所对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得到的。
房 心 回 填 土
余 土 外 运
亏 土 内 运
挖 基 槽
挖 基 坑
挖 土 方
推土 机推 土|铲 运机 铲运 土|挖 掘机 挖土| 载重 汽车 运土
计算土石方工程前必须已知的条件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壤类别:普通土——一、二类土;坚土——三类土; 砂砾坚土——四类土。 岩石类别:松石、次坚石、普坚石、特坚石 2、地下水位标高;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壤称为干土;以上的土壤称为湿土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挖土深度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计算起点,施工方法是指人工挖土方或 机械挖土方。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渣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当无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默认的条件是: 土壤类别:坚土(三类土),且为干土; 施工方法:人工挖(填)土; 运输工具:单(双)轮车; 运距:50m。
以下按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介绍主 要部分工程量的计算。
5.2 基础工程
5.2.1 土方工程 5.2.2 打桩工程
5.2.1 土方工程
人工土石方工程 机械土石方工程 平整场地 挖土 回填土 土方运输
山坡 切土 室外设计地面 以上的挖土
挖土分 项工程 室外设计地面 以下的挖土
基 础 回 填 土
表中折算高度的计算依据为:0.0039375×n(块)÷墙基厚
5.3.1 砖基础
• 注意事项
• 砖砌地垅墙的体积并入砖基础。
• 不扣除砖基础的T形接头处重叠部位、嵌入砖基础的钢筋、 铁件、管予、基础防潮层及每个面积在0.3平方米以内的 孔洞所占体积,靠墙设置暖气沟的挑砖亦不增加。 • 应扣除钢筋混凝土柱、过梁、圈梁及面积在0.3平方米以 上的孔洞所占体积。 • 砖基础设水泥砂浆防潮层按设计要求选用相应定额子目; • 砖基础设钢筋混凝土防水带,应列项计算,并套用圈梁 (模板、钢筋、混凝土)相应子目。
– 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 (±0.000) 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 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 基础与墙身采用不同材料时:当材料分界线与室内设计地 面高度h在±300以内者,以不同材料分界处为界;h超过 ±300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 – 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 墙身。
5.3.2 砖墙
(3)墙身高度计算: 从室内地坪起
1)平屋面外墙无女儿墙
高度算至檐口屋面板面 (应为圈梁高度)
5.3.2 砖墙
(3)墙身高度计算:
2)平屋面外墙有女儿墙
– 高度算至女儿墙压顶面
– 女儿墙也是外墙的延续,如果其厚度、材料与墙身不同时,应另 行计算,套用相应定额 – 女儿墙的压顶材料是砖者,女儿墙高算至压顶上表面;若压项为 其他材料者,女儿墙高算至压顶下表面
5.3.1 砖基础
• 计算规则
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V=基础断面积×基础长度 或 V=基础长度×墙基厚度×(基础高度+折算高度) –基础长度:
• 外墙长按外墙的墙身中心线长计算 • 内墙长取墙面间净尺寸
–墙基厚度:
5.3.1 砖基础
• 基础断面积
• B×h+大放脚面积 • 式中:
– B为砖基础宽 – h为室内地坪(±0.000) 至砖基的底或带基的面。
5.3 砌筑工程
• • • • • 砖基础 墙体 砖柱 空花墙 高强石膏空心板、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 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 GRC轻质隔墙、AC板、彩钢夹芯板 零星砌体、毛石砌挡土墙 围墙 构筑物及其他(砖烟囱、砖(石)贮水池、砖砌 地沟)
• • • •
5.3.1 砖基础
• 基础与墙身的划分
5.3.2 砖墙
• 计算规则
– 砖砌墙体应按砌体的不同砌筑部位、用材及 厚度按体积计算 – 单位:立方米
– 墙体体积=(墙体长度×墙体高度-门窗洞口面 积)×墙厚-嵌入墙体内的钢筋砼柱、圈梁、过梁体 积+砖垛、女儿墙等体积
5.3.2 砖墙
(1)厚度
砖砌墙体计算厚度表 单位:毫米
• 设计习惯上将:
5.3.1 砖基础
大放脚
②查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中的表
砖墙基大放脚折算高度及面积表
大放脚 层数 一层 二层 三层 放脚形式 等高式 间隔式 等高式 间隔式 等高式 间隔式 O.115 0.137 0.137 0.411 O.342 0.822 0.685 O.180 0.087 0.087 0.262 0.219 0.525 0.437 0.240 0.066 0.066 0.197 0.164 0.394 0.328 0.365 0.043 0.043 0.129 0.108 0.259 0.216
– 图示槽底宽在3m以内,且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地槽
– 图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 图示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 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 300毫米以外,均按土方计算
5.2.1 土方工程
(2)挖土
• 计量单位:m3(以挖掘前天然密实土为准) • 挖土的深度:槽、坑底至设计室外地坪的高度(h)。 • 开挖坑、槽、土方超过了放坡起点的深度,就必须 放坡,侧壁与垂直面形成一个斜坡,即称放坡。 • 放坡系数:K=b/h • K指单位高度放出的宽度
– – – – 半砖墙写作120毫米 一砖墙写作240毫米 一砖半墙写作370毫米 二砖墙写作490毫米
5.3.2 砖墙
(2)墙身长度
– 外墙取中心线尺寸
• 外墙中心线并不完全是设计轴线,因此计算外墙时 注意要按外墙中心线尺寸计算,而不是设计轴线的 尺寸
– 内墙墙面间的净长尺寸
• 嵌砌内、外墙均按净长计算
工作面
名称 砖基础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 每边增加工作面宽度(毫米) 200 150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 300
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埋深3米以上
800 1800
5.2.1 土方工程
(3)地槽挖土
• 1)不设工作面、不放坡、不支档土板
1)不设工作面、不放坡、不支档土板 • V=L×a×H • 式中:
挖、填方厚度在30cm以上的人工挖土项目。
2.机械挖土方
一般为“大开挖”。挖土深度、放坡等计算规则同前。
土石方工程常见分项计量
(二) 回填土 >115厚的墙体
包括垫层、基础等。 此款主要针对直埋管道。 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面以下埋设的砌筑物体积。 室内回填土 非直埋管道(即位于围护 结构内的管道)。 2.室内回填土
5.3.1 砖基础
大放脚
• 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 ①分隔成每个为60×60的小块, 再加上灰缝厚度(1厘米)。以 240×115×53标准砖计算为例, 大放脚放出宽度为:
– 上砖长:[240+10(灰 缝)]÷4=62.5(mm) – 放脚面积 – =12×0.0625×0.063=0.047m2
5.3.1 砖基础
大放脚
• 是因结构上的需要而形成放出部分 • 常用砖基础放脚一般为定型的阶梯形式,每个台阶以 固定尺寸向外层层叠放出去、俗称大放脚基础。 • 根据大放脚的断面形式分为等高式和间隔式 – 等高式为两皮一收,高120毫米 – 间隔式为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问,即高120毫米 与60毫米相间
按平均高度计算。
7)斜屋面内墙位于屋架 下面
高度算至屋架底
5.3.2 砖墙
(3)墙身高度计算
8)无屋架者
– 高度算至天棚加100毫 米
5.3.2 砖墙
(3)墙身高度计算
9)有楼隔层者
– 内墙高度算至楼板底
10)有框架粱时
– 内墙高度算至梁底
5.3.2 砖墙
• 注意事项
l)应扣除墙身上的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 大于0.3平方米的孔洞、嵌入墙体内的钢筋混 凝土柱、梁、过梁、圈梁、暖气包0.032 0.032 0.096 0.080 O.193 0.161 O.615 0.026 0.026 0.077 0.064 0.154 0.128 大放脚面积 (平方米) 0.01575 0.01575 0.04725 0.03938 0.09450 O.07875
各种墙基厚度的折算高度(米)
1.基础回填土
主墙间的面积×回填土厚度
3.管道沟回填土
S1室内外地面高差-∑室内地 -L中×墙厚-L内×墙厚 基础及管道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 面非土构造层次厚度
挖方体积减去管道基础垫层、
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
超过时,按附表扣除管道所占体积。
基础回填土
土石方工程常见分项计量 (三)土方运输 1.运输量 运输量=余(取)土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注:正值结果为余土外运量,负值结果为取土内运量。 2.装土量——运输量 3.运距 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距离。 注:装土方式、运输方式、运距等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执行。如 无,则应按当地常规做法考虑。
5.2.1 土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