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精)
互联网的政府治理与电子政务
互联网的政府治理与电子政务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政府治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也逐渐向网络化转变。
互联网的政府治理和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与电子政务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1. 提供信息透明度:互联网为政府提供信息公开的平台,促进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方式向公众发布政策、法规等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的决策过程和依据,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和民众的信任度。
2. 提高治理效率:互联网可以加速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治理效率。
政府可以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操作,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3. 促进民众参与:互联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政府治理中。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加民众对政策决策的参与度,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互联网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 在线政务服务: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类在线政务服务,比如办理证照、缴纳税费、申请公共服务等。
这种电子政务的方式方便快捷,减少了人们办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
2. 数据共享与整合: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整合,构建起全面、准确的政府数据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整合,更好地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电子政务安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政府需要加强对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管理,确保政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益。
三、互联网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1. 数字鸿沟:由于互联网接入条件的不平等,部分地区和人群面临数字鸿沟的问题,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福利。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数字鸿沟。
2. 网络安全风险:网络空间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政府在互联网治理中面临诸多安全风险和挑战,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管理理论作为电子政务实践的基础,探讨了政府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增强公民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历程、目标与原则、关键技术等内容。
2. 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
它以电子化的形式,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互动。
3. 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政府机关建立了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实现了办公效率的提高。
3.2 第二阶段:电子政务服务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提供在线公共服务,如电子税务、电子建设许可等。
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办理政务事项,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推动政务数据的整合和互通。
政府建立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内部的信息流畅与协同作业。
3.4 第四阶段:全面电子政务在这个阶段,电子政务已经深入到政府全局各个领域,涵盖了政府决策、政务服务、政府监管等方面。
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实现了全面的信息互动和交流。
4. 电子政务的目标与原则电子政务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增强公民参与和推动政府的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电子政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1 公开透明原则电子政务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公正、透明,提供公民和企业对政府决策的评估和监督的机会。
4.2 服务导向原则电子政务要以满足公民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4.3 整合共享原则电子政务要将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章节测试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章节测试第一章导论1. 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单选)( C )。
A. 权力属性B. 服务属性C. 社会属性D. 自然属性2. 以下关于领导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A. 领导是支配和强制B. 领导力就是获取追随者的权力C. 领导是领袖和导师D. 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3. 单选题:领导活动的主体是什么( A )A. 领导者个人和领导群体B. 领导者群体C. 被领导者D. 领导者个人4. 关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 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问题B. 管理侧重于处理战略问题C. 领导侧重于处理复杂问题D. 领导侧重于处理战略问题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1. 1.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是与什么紧密相连的(单选)( A )。
A. 社会发展阶段B. 经济C. 阶级D. 人性2. 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ACD ):A. 领导权力载体B. 领导权力性质C. 领导权力客体D. 领导权力主体3. 领导权力行使应坚持哪些原则?(ABCD ):A. 可行性原则B. 正当性原则C. 效益性原则D. 民主性原则第三章领导体制与改革1.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单选)( b )。
a.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b. 层级制与职能制c. 完整制与分离制d. 集权制与分权制2. 首长制的主要优点有(ACD ):A. 职权集中B. 个人专断C. 责任明确D. 行动迅速3. 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有哪些?(bcd ):a. 领导职数过于庞大b. 领导法规的缺失c. 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d. 权力过分集中第四章领导环境与文化1. . 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单选)( c )。
a. 系统性原则b. 超前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实践性原则2. 领导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cd ):a. 领导者b. 领导目的c. 领导环境d. 被领导者3. 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外部环境的是( b ):a. 经济发展b. 组织性质c. 政治法律d. 科学技术4.列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在自我修炼中,除了技能修炼,还有( C )更重要?(单选)A. 道德修炼B. 文化修炼C. 精神修炼D. 心理修炼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1. 对于领导者来说,()是第一位的(单选)( b )。
课程说明
《行政领导学》(领导学基础)课程说明汪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行政领导学(领导学基础)是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学位课程。
本课程4学分,课内72学时,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中录像课20学时,IP课件4学时,开设一学期。
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消化教学难点,亦采用多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根据课程不同内容,运用不同媒体诠释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学习。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领导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认识领导活动的现象、矛盾、特点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应用领导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强知识厚度,为成为成功的领导者,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各教学点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必须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大纲等进行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分为了解、基本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这三个教学要求的层次,亦是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要求基本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媒体1、文字教材:以《领导学基础》,北京大学李成言教授主编,由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03年12 月)出版的教材为主教材。
该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是整个教学的基础,也是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是20学时的录像课,由北京大学李成言老师主讲,国家开放大学音像出版社2004年2月录制。
是系统讲授型,主要讲授教材十二章的重、难点内容。
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附表格)序号教学内容主讲课内学时录像学时1 第一章导论李成言7 22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李成言8 23 第三章领导体制与改革李成言7 24 第四章领导环境与文化李成言7 15 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李成言8 26 第六章领导关系与角色李成言 6 17 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李成言7 28 第八章领导选才与用人李成言7 29 第九章领导思维与创新李成言 5 110 第十章领导艺术与方法李成言 4 111 第十一章领导效能与发展李成言 3 112 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李成言 3 1合计72 20(加二节复习课)四、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导论、领导权力与制约、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领导关系与角色、领导战略与决策、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思维与创新、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等。
电子政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电子政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返回词条本教材将对电子政务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进程,认清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规律。
目录第一篇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基础第一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第三章电子政务的理论预设第四章电子政务的政治基础第五章电子政务的经济基础第二篇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实践第六章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第七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第一节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第二节网络时代的权力结构第三节政府组织运行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决策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积极作用第二节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不利影响第三节网络时代行政决策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电子政务与政府人员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第二节政府信息化的人才需求第三节网络时代的公务员建设第十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公文第一节网络时代的行政公文第二节网络时代的公文处理第三节网络时代的电子档案第三篇电子政务的体系与结构第十一章电子政务的结构体系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第二节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第十二章电子政务的标准制定第一节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趋势第二节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容第三节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议第十三章电子政务的信息处理第一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性第二节政府信息化的内容与功能第三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思路第四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建议第十四章电子政务的方案设计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方案第二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第十五章电子政务的环境建设第一节电子政务建设的软环境问题第二节电子政务软环境建设的重点第三节理性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第四篇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第十六章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二节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改革第三节网络时代政府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十七章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安全隐患第二节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第三节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第十八章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第一节电子政务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的特点、原则和内容第三节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九章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一节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节部分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三节国外电子政务的作用和启示第二十章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第二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与思考第四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指南参考资料作者简介刘文富,博士,上海电视大学教授。
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
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一、引言电子政务是指在政府机构运作和公共服务中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政府效能、提供高质量服务和增强政府与市民之间互动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电子政务对现代政府的意义和作用。
二、电子政务的意义和作用1. 提高政府效能电子政务通过采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使政府机构的运作更加高效和透明。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实现自动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政府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运营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 提供高质量服务电子政务使政府可以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通过数字化平台,市民可以方便地在线办理各种政务手续和申请,如办理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缩短服务时间,降低办理成本。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与市民进行实时互动,听取反馈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3. 增强政府与市民互动的能力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公告和通知,提供在线问卷调查等参与工具,与市民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市民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增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信和互动,促进民主参与。
三、电子政务的实施与挑战1. 实施步骤实施电子政务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确定目标和需求:政府机构需要确定电子政务的目标和需求,明确实施的目的和方向。
•规划和设计:政府机构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的技术、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建设和测试:政府机构需要按照规划进行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推广和应用:政府机构需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电子政务平台,宣传和培训市民使用平台。
2. 挑战和解决方案实施电子政务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数字鸿沟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电子政务建设与现代化国家治理
电子政务建设与现代化国家治理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政务建设是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子政务建设与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关系。
二、电子政务的概念与发展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电子服务、管理电子信息和实现电子治理的过程。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电子政务就在很多国家开始萌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也得到了不断推进,不断拓展着其服务领域。
三、电子政务带来的变革1.优化政府服务电子政务通过将部分政务服务向网络上移,实行网上办事,有效地缩短了政务服务时间及距离,解决了部分地区人口分布不均、群众服务需求迫切、区域经济差异大等问题,对优化政府服务有着显著的作用。
2.提升治理效率电子政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大数据技术支持,可以较快较准地掌握社会动态、民意,及时掌握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治理效率。
3.增强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电子政务推进智能化管理,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挑战1.资源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等。
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技术问题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科技支持,需要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
如何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降低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政策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切实的政策支持,如政府投入、法规、标准等。
如何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主体职责和合作机制,是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五、电子政务建设对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启示1.加强数字化治理能力电子政务建设能为政府提供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手段,能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突发事件,保持政府机构和公众的信息透明度,让政府管理更加高效。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一、单项选择题1、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B.便民政府C.高效政府D.精简政府2、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A.79% B.89%C.69% D.98%参考答案:1.A 2.B二、多项选择题1、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
A.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C.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D.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电子政务E.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2、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行政业务电子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C.行政业务程序化D.行政信息公开化E.行政程序透明化3、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
A.行政业务网络化B.信息公开C.便民服务D.行政业务程序化E.公民监督参考答案:1.ABC 2.ABC 3.BC三、问答题1、什么是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2、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具体而言,电子政务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1)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3)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3、政府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2)电子化公文系统;(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5)电子办公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业绩评价系统。
4、政府与企业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两个部分。
行政领导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A.军事领域B.政治领域C.工厂D.经济领域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A.经济力B.外交力C.领导力D.军事力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权力属性 D.服务性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A.以德治国B.仁政C.无为而治D.法治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A.人本思想 B.民本思想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C.领导者的影响力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B.行为理论色彩C.权变理论色彩D.特质理论色彩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
A.良好的沟通 B.协作精神C.智能激发 D.动机激励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
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C.结构分工D.功能分工E.专业分工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A.领导与决策B.决策与管理C.领导与管理D.领导与执行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合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和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
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1、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性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必需的客观条件。
3、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释
行政领导学名词解说行政领导学名词解说第一章导论1.领导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睁开的,由详细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依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质状况确立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经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门路获取和动用各样资源,指引和标准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达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主体领导活动的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当决议、指挥、协调解监察等职责的人员,包含领导个体和领导集体。
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睁开并获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履行者与作用对象。
主要包含领导者的部下和领导的局部对象。
4.领导手段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换和鼓舞部下的方式与方法5.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履行国家权利,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是就相关领导者在不一样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怎样选用相应的领导方式,最后实现理想的领导成效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相关领导看法的见解,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当是什么样的;既说了然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说了然人们对领导者的希望。
心理学家将这类探明人们“心里〞领导看法构造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根基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利影响力,采纳非强迫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伏的说服力,使其自觉听从和认可组织意志,进而把组织意志变成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第二章领导权利与限制l.领导权利领导权利就是领导者〔权利所有人〕,依据相关的法律法例,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利相对人〕做出必定行为与实行必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受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局部职务权利授与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可以在上司的监察下自主地行动和办理行政事务,进而为被受权者供给达成任务所必要的客观条件。
论述一种现代行政方法
论述一种现代行政方法
一种现代行政方法是电子政务(e-Government)。
电子政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来提升政府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一种行政方法。
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电子政务可以实现公共事务的在线处理、信息的共享、服务的一体化和跨部门的协同工作。
电子政务的优势包括:
1. 提升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更加高效和自动化。
例如,通过在线申请和自助办理,可以减轻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办事速度,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和存储成本。
2.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平台,实现政府服务的外网接入。
公民和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各类事务,如申请id、驾驶证、缴税等,避免了排队等候和繁琐的手续。
3. 促进透明和公平:电子政务的信息公开和公示机制可以加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公众可以通过在线查询和监督政府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投诉,从而促进政府的公正和负责任。
4. 实现数字化管理: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机构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
同工作,提高决策效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电子化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政府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政策制定和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然而,电子政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电子政务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措施来保护公众的个人信息。
此外,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存在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普及和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入和使用电子政务的机会。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第一部分分章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 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 D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三、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与应用系统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指的是政府机构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改进组织管理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及其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是指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织结构。
传统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主要由数据中心、网络和用户终端等组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深入,现代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往往包括多个层次和模块,如下所示:底层基础设施层底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基础,包括网络设施、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等。
这些设施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基础支持,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系统。
每个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
例如,财政部门会开发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门会开发人事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底层基础设施层的支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横向支撑层横向支撑层为各业务系统提供横向共享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公共数据库、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等。
公共数据库记录了政府各部门的基本信息,如人员信息、企业信息等,为各业务系统提供共享的数据资源。
身份认证系统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确保系统安全性。
电子支付系统用于实现政府与居民之间的电子交易,方便居民缴纳各种政府费用。
上层服务层上层服务层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支付等。
居民和企业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提高了办事效率。
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基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可以存在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行政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用于管理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方式,正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优势与挑战。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
它通过电子化、网络化的手段,提高政府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实现政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方便获取。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体现了数字化、网络化、便捷化和高效化的特点。
电子政务包括政府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化三个层面。
政府信息化是指政府机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政务信息化是指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是指政府向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应用1. 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通过整合、互联政府机关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平台。
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和协作,加强了政府工作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同时,电子政务还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帮助政府高效决策和科学管理。
2. 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电子政务通过建设和完善政府在线服务平台,提高了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公民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在线办事,如网上申报、网上缴费、网上查询等,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3. 电子政务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对社会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建设社会公共信息平台,电子政务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通过建立社会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社会管理手段,如犯罪预防、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电子政务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电子政务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实现了政府机关之间和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15春)《行政领导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作者:李桂芳11秋学年度《行政领导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及教学要求《领导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水准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
考核教材使用李成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领导学基础》。
学生可参考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领导学基础》录像教材、IP课件等其他教学媒体讲授的内容进行考试复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领导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有所了解并重点掌握三个层次:一、要求学生归基本知识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基本问题有完整的理解;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问题对一些基本知识要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教师在授课中要详细列出每一章的考核点)二、各章授课重点及课时安排第一章导论(建议8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中西方领导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情况;基本掌握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领导学的研究意义及经典领导理论的主要思想;掌握领导的含义、与本质、属性与特点、类型与功能及领导学的基本内用、科学特点和研究方法。
教学知识点:一、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二、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三、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四、领导的含义与本质;五、领导的属性与特点六、领导的类型与功能;七、中国领导理论概述;八、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教学难点:一、领导的含义和本质;二、领导的属性与特点;三、领导的类型与功能。
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建议8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理解领导权力的起源、发展;基本掌握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本质、特征与结构;领导权力与相关现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领导权力行使的原则、方法与艺;重点掌握领导权力的腐败与制约及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
教学知识点:一、领导权力的起源;二、领导权力的发展;三、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本质属性;四、领导权力的特征;五、领导权力的结构;六、领导权力与相关现象;七、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八、领导权力行使的原则;九、领导权力行使的方法与艺术;十、领导权力的腐败;十一、领导权力的制约;十二、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与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就是以构建一个高效、精简、弹性、有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内部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以及由此方式而产生的政府领导观念与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具体而言,电子政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第二,电子化公文系统。
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第五,电子办公系统。
第六,电子培训系统。
第七,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对政府两个部分。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
第二,电子税务。
第三,电子证照办理。
第四,信息咨询服务。
第五,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3.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政府对居民和居民对政府两个部分。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教育培训服务。
第二,电子医疗服务。
第三,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第四,公民信息服务。
第五,交通管理服务。
第六,电子证件服务。
第七,公民电子税务。
I
第八,报警服务。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应用类型
(一)网络建设阶段
(二)政府与公民互动阶段
(三)垂直整合阶段
(四)水平整合阶段
(五)虚拟政府阶段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和作用
(一)电子政务的特点
概括而言,电子政务的特点是在与传统政务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
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在管理形态、决策权限、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运行基础、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成本以及沟通模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具有政府信息资源透明化、办公流程无纸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等特点。
(二)电子政务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四、电子政务与网络伦理
(一)网络伦理简介
(二)电子政务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内容
第一,隐私权。
第二,准确性。
第四,存取权。
(三)网络伦理的制定及公务人员网络伦理的培养
(四)电子政务的开展与网络伦理
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来看,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时候,除了对公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网络伦理培训外,政府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关注网络伦理问题:第—,加强网上道德教育与引导。
第二,尽快创建完备的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第三,保障公民的网络平等权和个人隐私权。
第二节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启示
一、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概况(略)
二、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启示
概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启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二)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四)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第三节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与应对
一、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
概括而言,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对领导思维模式的挑战
要求掌握着信息优势的政府彻底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真正做到与公民的平等对话,它包括除了涉及国防、外交等国家机密与个人隐私外,政府应无保留地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并且认真听取来自公民的意见。
(二)电子政务对领导体制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集权的官僚制政府无力应对新的局面。
这必然加速分
权化的趋势。
电子政务旨在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互联网便利了大众的表达,因而参与日益增多。
它将使公民不相信权威当局而提倡分权,权力下放至公民个人或个人结合体,他们的参政基础是拥有知识、信息及向集权挑战的网络技术,他们的参政方式之一是上网。
(三)电子政务对领导方式的挑战
电子政务的开展可以消除人为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封锁,进而对传统的领导工作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现代领导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基础
现代领导有力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基础或者前提是正确认识电子政务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历程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摸索和实验阶段
2.初步发展阶段
3.加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严重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认识不足问题。
第二,人才缺失问题。
第三,法律缺失问题。
第四,合作不畅问题。
第五,安全不保问题。
第六,数字鸿沟问题。
三、现代领导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策略
(一)转变思维模式
电子政务的实施首先强烈地冲击了领导的思想观念,要适应这一新趋势,并能够灵活应变,最后变被动为主动,现代领导就必须首先转变思维模式。
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由封闭型的自我思维转向创新型的开拓思维
2.由本位思维转向整体思维
3.由单一的静态思维转向多维的动态思维
经过以上思维模式的转型,现代领导在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主要应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第一,人本观念。
第二,创新观念。
第三,服务观念。
第四,参与观念。
第五,责任观念。
(二)改革领导体制
改革领导体制主要是指减少领导和管理的中间层级,使组织结构由层级制向扁平型发展。
(三)优化领导方式
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由控制型向参与型和自主型转变。
第二,实现以人为本的领导。
第三,重视政府文化建设。
第四,注重创新领导。
(四)解决现实问题
对“电子政务工程”而言,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制定政府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招标和采购制度。
第三,网络建设、维护经费要在本级政府或部门年度预算(结算)中单独列支。
第四,创造电子政务的安全环境。